《最新母亲悼词范文》属于悼词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最新母亲悼词范文
妈妈;阳历20XX年10月9日 农历8月29日,离开了我们的,两年多了。
妈妈,您走的太早了,女儿对不起您呀,没尽到孝,我们内心有愧。
妈妈,是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个好人。我们牢记您的教导 好好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做一个自己应该做的人。
为了我们,您用尽了一个做母亲全部的爱. 照顾我们姊妹起居、吃穿,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为了我们,您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经千苦万难,一把把屎尿将我们抚养成人,完成学业、成为有文化、有利于社会的人。
为了我们,您象老鸡护仔一样不允任何人伤害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省吃俭用,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爸爸和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勤奋到跌到还要抓把草,使家的收入有所提高,人们都说您是抓子手。
为了这个家,您不甘人后的坚强性格,做到了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为了照顾外婆,您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扔在农村。
为了孝顺老人,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妈妈,我们都长大了。
妈妈,您的教诲我们铭记。
妈妈,我们不能没有你,你青春常在。
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妈妈,去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
女儿小洁--------泣悼
2、母亲悼词范文
莽莽黄土高原,蜿蜒长城脚下。公元二0一0年二月二十八日,农历正月十五。陕北大地仍然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之中,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过一个欢乐的元宵佳节。而对于横山县党岔镇麻地沟村白氏家族来说,这一天是一个万分悲痛的日子。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居,一位乐善好施的慈悲老人,走完了72个春秋,永远地离开了大家。高山垂泪,树木低头。天地为之动容,大风呼啸哀鸣!好长时间未见雨雪的麻地沟,这几天陆陆续续地飘起了雪花。雪花悠悠扬扬,如同老人的性格,温柔地、静静地飘落在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
老人姓刘,名炳兰,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年十一月十四(公元1939年12月24日)诞生于横山县梁家峁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老人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正是日寇肆意践踏中国的年代。那是一个极度混乱、极度饥饿的年代;是一个极度贫困、极度萧条的时期。老人一出生,就饱偿了饥饿、贫穷的滋味。老人兄妹5人,排行老三。父亲刘老先生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农民。和陕北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样,没有娇生惯养,更没有条件上学。她从小聪明伶利,十分懂事,自打记事起就帮父亲拔草放羊,下地种田,帮母亲缝缝补补,拆拆洗洗。贫苦的生活造就了她坚韧的意志,朴素的家风培养了她善良、包容的美德。凭着她吃苦耐劳、聪明贤惠的品德,嬴得了周围人家的赞誉。17岁那年,便与现在的老伴白文昌结婚成亲。
17岁进入白家门的刘炳兰,以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坚韧顽强的毅力、任劳任怨的精神,坚定地走过了55载。半个多世纪,老人每一步都走的.那么从容,那么坚强,那么实实在在。在她身后的每一个脚印,给亲人,给乡邻,给熟悉她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她用一生的正直和善良,丰富了中国女性的内涵,树立了伟大母亲的形象,书写了高风亮节的新篇章。老人之高风,在于与人为善。初进白家,上有公婆,下有兄弟姐妹。与家人共处几十年,孝敬公婆,妯娌和睦,从未有过争执,乡邻交口称赞。白家为当地大族,枝繁叶茂,几百余人,无论长幼,相处融洽,虽分门立户,但胜似家人。不仅是本族,即便是异族外乡,只要谁家有困难,老人尽力相帮。儿女成家立业后,对待儿媳女婿如同亲生。孙辈出生后,更视为掌上明珠。家孙外孙十多个,都愿意去看“奶奶、姥姥”, 因为每去必不空手而回,老人总是给钱塞物。与孙辈们提起和老人相处的日子,无不记忆犹新,泪流满面。 老人之高风,在于勤俭持家。老人一生育有4男2女,生活十分艰辛。老伴常年在外工作,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她肩上。一大家子人的穿衣吃饭,6个孩子的上学读书,生产队劳动,自留地耕种,里里外外,独自操持。那时侯老伴工资低,生活不宽裕,粮食不够吃。在有限的条件下,她总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老人和孩子,自己却节衣缩食,辛劳度日。在儿女的记忆中,老人总是起早贪黑,不停地忙碌着。有时候半夜醒来,老人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针引线。如此艰辛,老人从无怨言。凭着乐观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家庭操持的有条不紊,把孩子们拾掇的干净利落。在村人的印象中,白家人总是有精有神,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丢帮跌底。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持家能力,她以牺牲自我撑起了一个家!老人之高风,在于相夫教子。老人没有上过学,书面文字她看不懂,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十分懂得。老人有一个十分朴素的信念:家中再困难,自己再艰辛,也要供子女上学。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她的两个女儿和其他儿子一样,都读到了高中毕业。她经常教导子女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谨慎。在老人言传身教之下,6个子女都积极上进,事业有成。长子白万荣,官至处级,现任榆林市政府某部门领导,曾在该市多个县任过县长之职,政绩突出,有口皆碑。其他子女也都在机关、事企业单位上班,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20xx年老伴退休回家后,本该相互照顾,颐养天年。因老伴的为人和能力,村里想让他出任村主任。刘炳兰老人二话不说,大力支持。上任后,为了村集体的事业,老伴提出自家出资8万元弥补村里资金的不足,老人不但没有反对,还将自己手头的2万元交给了老伴。一个农村老太太,自己辛劳一生,在集体事业需要的时候,慷慨解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老人之高风,在于不图回报。老人一生刚强耿直,她给予别人的帮助不计其数,但从不图回报。而她自己有困难,从不诉于别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她都怕给添麻烦。儿女们工作忙的时候,她总是让老伴打电话告诉孩子们:家里挺好,不要回家,别耽误工作。儿女们生活好了之后,每给她带回食品和衣物,她总是说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破费。老人由于一生辛劳,积劳成疾,但在儿女面前表现的十分坚强。这次病重,在儿女再三劝说下才住进了医院。谁料想,手术之后才发现,肠部已经粘连、坏死,而且此病早在40多年前就埋下了祸根。一个农村妇女,有病自己扛,多少年强忍疼痛,带病操持家务,服侍家人。多么坚强的女性,多么伟大的精神!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却给儿孙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聪颖贤惠,虽倍受艰辛,但用当地农村的评判标准,老太太也是有福之人——年轻时吃过无数之苦算不了什么,晚年享受了荣华富贵才是真正的福气——四男二女,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叶茂枝繁,而且子女们人人争气,个个孝顺。在村人眼里,这就是最大的福气,最大的荣光。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子女们的功成名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老人真正过上了安乐、清闲的生活。六个子女,争相孝敬老人,今天儿子拿回了钱,明天媳妇买回了衣服,后天女儿送来了好吃的。逢年过节,或一大家子人团聚在老人身边,或轮流在城里请老人吃饭。老人虽然嘴上总是说“破费,破费”,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人的高兴,不在于吃香喝辣,而在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为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儿孙们总是抽时间带老人外出旅游,一览祖国大好河山。银川沙湖,留下了老人的身影,古城西安留下了老人的足迹。许多令农村老人羡慕不已的小轿车、火车、飞机、轮船、地铁,老人都悉数尽享。20xx年国庆节,儿孙带两位老人在天安门观看了60年国庆大典,并且在全国最有名的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合影留念。老人一生谦虚,她从不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儿孙,但喜欢在老姐妹面前描述火车有多舒服,飞机有多快,天安门广场有多大,北京有多漂亮,北京照的照相有多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达了老人对晚辈孝敬之心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享受幸福的满足!
老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她的一生,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坦然乐观、积极热情的一生;她的一生,是聪明贤惠、淡泊从容的一生;她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她得到了晚辈的爱戴;她得到了村人的敬重;她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感受到了儿女们的孝心…… 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普通的一生。惟其平凡而普通,更能解读和领略她的经典和伟大。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人格是伟大的,目光是慈祥的,胸怀是博大的,心地是善良的,精神是崇高的!老人走了,给亲人,给乡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含辛茹苦养育了6个儿女,都已功成名就。母亲去世后,按照当地习俗,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报答养育之恩。儿女撕心裂肺,族人痛心疾首,村人掩面哭泣。前来吊唁和送行者,有镇上的,有县里的,也有市上的,省城的。村人和十里八乡赶来送行者更是人数众多。大家无不为失去一位慈祥的老人而悲痛万分。老人人缘极好。在老人的葬礼上,亲不论远近,人不分长幼,主动前来帮忙,村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送来牌匾、花圈无数,寄托了大家对老人的思念。葬礼庄严隆重。按照习俗,子女们举行了二昼夜道场,为老人超度亡灵;请来了四班乐队,为老人送行;孝子成排,三拜九叩,表达了子孙的悲痛之情。祭奠仪式上,长孙白宁怀着万分悲痛,带着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声泪俱下,宣读祭文,说出了儿孙的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现场悲声动地,十分感人。在农村,如果对老人薄养厚葬是会遭人耻笑的;而厚养厚葬是令人敬佩的。白家对老母亲生前孝顺,去世后举行厚葬,传为佳话。母亲入土为安后,为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举行了简单的答谢仪式。长子白万荣在代表孝子表达了对大家的感激之后,十分动情地说:“母亲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叮嘱兄弟姐妹和子女,“要正直做人,孝敬老人,关心他人,以母亲为榜样,把白家家风发扬广大”。
今天,老人要走了,在亲人儿孙们的搀扶下,走出熟悉的、留下无数身影的院子,走过让老人无限眷恋的麻地沟村,告别前来送葬的乡邻和儿孙们的朋友,留下一路纯净的阳光,留下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留下让后人永无尽期的缅怀和思念,走向天堂,走向自由,走向极乐!让我们给这位慈祥的老人,可敬的母亲祝福!祝老人一路走好!字幕:懿德如斯传家久,风范同馨继世长。
公元二0一0年三月十三日 农历庚寅年正月二十八
3、母亲悼词范文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妈妈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妈妈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妈妈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妈妈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妈妈的生命。古历20xx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妈妈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妈妈生于古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妈妈与父亲订了娃娃亲。一xx二年春荒,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妈妈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妈妈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xx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妈妈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xx七年,十七岁的妈妈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妈妈,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妈妈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xx八年,妈妈生下我大哥。此后,妈妈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妈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妈妈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妈妈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妈妈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妈妈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妈妈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妈妈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妈妈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妈妈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妈妈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妈妈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妈妈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妈妈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妈妈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妈妈,一些亲邻也不理解妈妈,我们甚至数落过妈妈。虽然我们得到了妈妈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妈妈,还向妈妈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妈妈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妈妈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妈妈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妈妈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妈妈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妈妈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妈妈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妈妈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妈妈就高兴。记得我给妈妈买了件外衣,妈妈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妈妈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妈妈都高兴。妈妈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妈妈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妈妈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妈妈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妈妈对大哥的用心最重。妈妈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妈妈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妈妈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妈妈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妈妈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妈妈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妈妈也偏心,妈妈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妈妈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妈妈,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妈妈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妈妈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妈妈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妈妈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妈妈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妈妈。我们相信妈妈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妈妈。妈妈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妈妈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妈妈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妈妈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妈妈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妈妈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妈妈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妈妈,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妈妈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妈妈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妈妈!妈妈!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妈妈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妈妈大人含笑九天!
难见的妈呵!
农历二零xx年腊月二十二日晚
4、悼词范文母亲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妈妈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妈妈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妈妈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妈妈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妈妈的生命。古历二零零五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妈妈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妈妈生于古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妈妈与父亲订了娃娃亲。一九五二年春荒,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妈妈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妈妈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九五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妈妈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九五七年,十七岁的妈妈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妈妈,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妈妈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九五八年,妈妈生下我大哥。此后,妈妈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妈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妈妈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妈妈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妈妈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妈妈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妈妈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妈妈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妈妈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妈妈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妈妈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妈妈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妈妈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妈妈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妈妈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妈妈,一些亲邻也不理解妈妈,我们甚至数落过妈妈。虽然我们得到了妈妈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妈妈,还向妈妈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妈妈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妈妈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妈妈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妈妈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妈妈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妈妈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妈妈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妈妈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妈妈就高兴。记得我给妈妈买了件外衣,妈妈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妈妈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妈妈都高兴。妈妈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妈妈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妈妈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妈妈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妈妈对大哥的.用心最重。妈妈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妈妈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妈妈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妈妈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妈妈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妈妈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妈妈也偏心,妈妈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妈妈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妈妈,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妈妈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妈妈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妈妈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妈妈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妈妈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妈妈。我们相信妈妈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妈妈。妈妈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妈妈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妈妈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妈妈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妈妈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妈妈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妈妈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妈妈,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妈妈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妈妈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妈妈!妈妈!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妈妈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妈妈大人含笑九天!
难见的妈呵!
农历二零xx年腊月二十二日晚
5、最新清明节祭文悼词范文
呜呼,哀哉!
因为怕我伤心,怕影响我的工作,没有人告之我你离去的消息,知道的时候你已走了将近两个星期。虽然从去年年底就知道这一天是迟早要来的,但我还是在心里祈祷这一天晚点来临,我甚至寄希望医院诊断失误–不是肺癌晚期,可能是早期抑或还可以治好的。可是时间还是将事实摆在了眼前。
爷爷,你这么好心肠的一个人,你还这么年轻,你不该离去得这么早!不是说好人长命么??为什么你不是!
记得很小的时候亲人就跟我说你十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够双手同时熟练地打算盘,是个人才。后来你当了镇粮站站长,到后来当了县城粮站站长,但你永远都是那么谦虚对人。你总是记掂着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人。你每年总会带着子女回老家做清明,你说祖宗不能忘,根不能忘。你总是自豪地称“我们陈家陈家”。
我考上大学的那年,你高兴的说陈家出女状元了,我知道你对我的殷切希望。别人都说你当干部还怕奶奶,但你却说夫妻俩能让就让。我知道其实你是尊重奶奶,奶奶脾气不好,你知道她会懂。你就这么让了她一辈子,你的离去无疑对她的打击最大:今后再也没有一个能这么让着她的人了!
你的手指从没离开过烟,以至于谁也不知道你一生到底人了多少烟,而今,你却将自己的生命人给了它!去年的烧香客却了今年的受纸人!临走之前,你还是不忘老家,你还找几个爷辈的人商量要把老家倒掉的祠堂重新修葺好。
其实今年很多次都想回去看您,可我实在不敢直面您被病魔折磨后的容颜,以前你总是脸带微笑,神采奕奕的啊!我更害怕面对生离死别的场面,以至于在您离去前我也没能见你最后一面!这将是我永远的一个遗憾!
这些年,亲眼目睹了一些熟悉的人生命的消逝,忽然间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是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爷爷,如果死后真的有地狱和天堂之分,你定然是去了天堂的。而且你肯定在那保佑着你的子孙后代!
呜呼,哀哉,赏饷!
不肖孙敬上
已丑年六
6、最新母亲逝世悼词
母亲去世是我们最悲痛的事情之一。本文是最新母亲逝世悼词。
范文一:
妈妈,您走了,我们知道,您离开我们去找寻爸爸了,我们来给您送行。
登上这并不平坦的路,只有崎岖。愿脚下的流萤能够照亮您远行的路程。当黎明来临的时候,我们相信,您已经静静地在爸爸的身旁安息。
您太累了,您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庭,您用瘦弱的双臂整日操劳,给我们带来了温馨、祥和与欢乐。在解放前后那动荡不安的岁月乃至躲避战火的艰难旅程中,我们四个儿女伴随着您痛苦的呻吟来到了这个世界;从三巷底到牛奶坊,从国货路到公园巷,还有早年体育场边上那破败的"老君庙"以及新横街、冰冻街......都留下了您匆匆忙碌的、劳累的身影。任凭风雨吹打,任凭困窘不堪,我们在您和爸爸的护卫下,感到温暖,甚至忘记了人世间的炎凉。每当我们来到破旧的房屋,一碗汤、一碟菜、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亲切的眼神,都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和家的温暖。不论您的哪个儿女,只要他正在遭遇困难或病痛,他一定就是您那时最牵挂的。但是,我们站在您的面前感到内疚,我们给您的回报太少、太少,而您恬退隐忍,以巨大的包容、宽容,始终不渝地爱着我们,直到临终还给我们留下了深情难忘的目光和发自肺腑的叮嘱......
妈妈,我们本不想在这太平盛世回忆那腥风血雨的岁月,但是我们不能不说--生活对您很不公平!您以拳拳之心早有报国之志,您背叛封建礼教,发扬"五·四"精神,毅然而勇敢地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同时以惊人的毅力,自食其力,完成了学业。半个多世纪前,您就投身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师范教育、成人教育,您的教学艺术得到了黄麓师范和业余中学师生的广泛赞誉,您的学生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材。但是,极左路线竟然剥夺了您走上讲台的权利,您蒙受了巨大冤屈,但您仍憧憬着再次走上讲台......您在失望中期待,在期待中失望,您只能把您的期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妈妈,今天我们站在你的面前,我们就是您和爸爸的作品,是您和爸爸的骄傲。我们将像你们一样,堂堂正正地做人,在任何艰难困苦中,挺直腰杆朝前走;我们将像您一样,为国家竭尽全力;我们将像您一样教育、养育好我们的后代。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今后,我们将每年聚会在您和爸爸的坟前,您走了,但是,我们还是在一起,永远在一起!当我们回忆那些幸福时光的时候,相信你们也会含笑于九泉......
妈妈,慢慢地垂下您辛勤的双臂,静静地安息吧!
您的儿女
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范文二: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母亲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母亲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母亲的生命。古历二零零五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母亲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母亲生于古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母亲与父亲订了娃娃亲。一九五二年春荒,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母亲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母亲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九五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母亲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九五七年,十七岁的母亲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母亲,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母亲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九五八年,母亲生下我大哥。此后,母亲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母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母亲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母亲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母亲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母亲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母亲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母亲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母亲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母亲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母亲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母亲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母亲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母亲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母亲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母亲,一些亲邻也不理解母亲,我们甚至数落过母亲。虽然我们得到了母亲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母亲,还向母亲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母亲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母亲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母亲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母亲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母亲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母亲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母亲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母亲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母亲就高兴。记得我给母亲买了件外衣,母亲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母亲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母亲都高兴。母亲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母亲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母亲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母亲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母亲对大哥的用心最重。母亲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母亲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母亲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母亲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母亲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母亲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母亲也偏心,母亲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母亲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母亲,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母亲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母亲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母亲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母亲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母亲。我们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母亲。母亲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母亲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母亲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母亲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母亲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母亲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母亲,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母亲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母亲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母亲!母亲!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母亲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母亲大人含笑九天!
难见的妈呵!
农历二零零五年腊月二十二日晚
7、追悼会悼词最新范文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离休干部XXX同志。
XXX同志因XXXX病医治无效,于XXXX年XX月XX日晚X时XX分在XXX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XX岁。
XXX同志XXXX年X月生于XXX市XXX县(区),XXXX年X月参加革命工作。以下内容为该同志简要经历XXXXXXXX附带讲一些该同志的闪光点。
XXX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XXX岗位,还是在XXX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认真执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
XXX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XXX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慰XXX同志在天之灵。
XXX同志安息吧!
8、最新母亲悼词范文
妈妈;阳历20XX年10月9日 农历8月29日,离开了我们的,两年多了。
妈妈,您走的太早了,女儿对不起您呀,没尽到孝,我们内心有愧。
妈妈,是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个好人。我们牢记您的教导 好好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做一个自己应该做的人。
为了我们,您用尽了一个做母亲全部的爱. 照顾我们姊妹起居、吃穿,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为了我们,您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经千苦万难,一把把屎尿将我们抚养成人,完成学业、成为有文化、有利于社会的人。
为了我们,您象老鸡护仔一样不允任何人伤害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省吃俭用,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爸爸和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勤奋到跌到还要抓把草,使家的收入有所提高,人们都说您是抓子手。
为了这个家,您不甘人后的坚强性格,做到了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为了照顾外婆,您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扔在农村。
为了孝顺老人,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妈妈,我们都长大了。
妈妈,您的教诲我们铭记。
妈妈,我们不能没有你,你青春常在。
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妈妈,去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
女儿小洁--------泣悼
9、最新同事悼词范文
各位同事、亲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市教育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党的优秀干部××同志。 ××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年×月×日凌晨×时在××不幸逝世,终年××岁。在××多年的革命工作中,××同志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他的逝世,是我市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和不幸。
××同志1929年出生于××县××村,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60年3月加入政府。1949年,××同志从××大学毕业后,成为×县师范师资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从此踏上教育战线,一干就是42年。他从×县师范一名学员做起,历任农村基层小学教师、校长,×县师范教师,××县二中教导处副主任、××县一中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革委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县文教局副局长、核心组成员,××地区教育局干部、教研室主任、副局长、党组成员。1983年××市成立后,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后又任××市教育局调研员、纪检组长,曾任××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于1990年离休。离休后,他积极参加民办××学校的组建工作,参与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继续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挥余热,为培养青少年多出优秀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志一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全部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一贯顾全大局、清正廉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关心同志、体贴下属,始终保持了人民公仆的本色,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是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的好干部、好领导。虽然××同志×××年就已经离休了,但至今一提起他,凡是和他有过交往的同志,仍然为他谦虚诚恳、平易近人的作风而感动不已。
我们深切悼念××同志,要学习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敬业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克己奉公、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学习他艰苦创业、淡泊名利、勤奋钻研教学,勇于实践、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不断孜孜追求真理的一生,不断探索的一生。
我们深切悼念××同志,就要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以他为榜样,扎实工作,敬业奉献,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以扎实的工作,显著的业绩,寄托我们的哀思!
××同志,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志永垂不朽! 请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