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1、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1、狗怕猫(弯)腰狼怕棍。

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不敢下河,一辈子学不会浮水。

5、钩鱼钩虾,赶紧搬家。

6、鼓声再大,不敲不响,人再聪明,不教不会。

7、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前军之覆,后车之鉴。

10、失败是成功之母。

11、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12、晴备雨伞,夏备寒衣。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4、人往高处走,水住低处流。

15、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

16、吃一堑,长一智。

17、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能当老师傅。

18、河里捞沙,越捞越深。

19、不知苦中苦,那知甜中甜。

20、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21、前有车,后有辙。

22、手越用越巧,脑子越用越活。

23、慢工出巧匠。

2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

25、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26、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27、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28、啥虫尿啥尿,啥葫芦结啥籽。

29、说千道万,不如做做看。

30、不爱挫折,不长知识。

31、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不打往天飞。

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人到难处必有路。

34、人眼是称。

35、路远千斤担。

36、真金不怕火,怕火非真金。

37、车到山前必有路。

3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39、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4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1、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42、有所得,必有所失。

43、经验大似学问。

44、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45、老将上马,一个顶俩。

46、望山跑死马。

47、鼻子底下是大路。

48、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49、千里屠户一个眼。

50、铁匠怕长,木匠怕短。墙糊一百把,没有不透风。

51、吃一次亏,学一次刁。

52、不闻大粪臭,那知稻谷香。

53、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54、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渊不知地厚。

55、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2、淮滨地区是非类谚语、俗语

1、金钱生淫欲,饥寒起盗心。

2、挂羊头,卖狗肉。

3、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4、栽了跟头,莫怪石头。

5、新盖的茅厕三天香。

6、露头椽子肯槽。

7、风雨过后艳阳天,是非经地不畏难。

8、黄鼠狼没逮住,倒惹了一身骚。

9、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10、锯响就有沫,磨响就有麸。

11、事后诸葛亮。

12、井水不怕河水。

13、贼不可三年自招。

14、拉不出屎甭怨土地爷。

15、龙多视靠。

16、个人一身老白毛,还说人家是妖怪。

17、滑头得势鬼发财,老实疙瘩吃不开。

18、人心不足蛇吞象。

19、十岁八岁狗都嫌。

20、恶人先告状。

21、丁是丁,卯是卯,是则是,非则非。

22、光说过五关,不说走麦城。

23、若要清,人前听。

24、走东行不问西行,买牛马不问猪羊。

25、有理不在言高,无理寸步难行。

26、无风不起浪。

27、栽李不结桃,假的真不了。

28、木匠没有好板凳。

29、大丈夫能高能低,真君子能屈能伸。

30、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31、伸手不打笑脸人。

32、无事不登三宝殿。

33、只要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34、大路不平众多踩。

35、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36、慈不掌兵,义不聚财。

37、噙到嘴里是块肉,咽到肚里是志骨头。

3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39、无风树不摇。

40、闺女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结冤仇。

4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42、人怕出名猪怕壮。

43、苦葫芦滚到蜜州也不甜。

44、浪子回头金不换。

45、文人丢了笔,好似农夫丢了犁。

46、纸包不住火,丑事难瞒人。

47、不怕红脸关公,就怕抿嘴菩萨。

48、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

49、手不抓尿手不臭,出水才看两腿泥。

50、跳到黄河也洗衣不清。

51、酷霜单打独根苗。

52、硬逼着老公鸡下蛋。

53、心里无玄事,不怕鬼敲门。

54、不怕慢,就怕站。

55、鹰眼遮不住太阳。

56、画马不能骑,画饼不能吃。

57、木偶不会自己跳,幕后定有牵线人。

58、打狗看主人。

59、赶鸭子上架。

60、根深不怕风摇动,身正不怕影子歪。

61、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62、打了不罚,罚了不打。

6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淮滨民间爱憎类谚语、俗语

欣赏淮河两岸的风光,领略沿途的风俗民情,感受淮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流淌着历代淮河儿女血浓于水的感情,其水汤汤,奔流不息!两千里长淮,沿岸人民语音基础一样,生活习俗大同小异,文化行为相近,语言相通。说明淮河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具有特殊的区域性、独特性、传承性、发展性。

淮滨民间爱憎类谚语、俗语:

1、哪里黄土都埋人。

2、一日夫妻百日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勤王。

4、强龙不压地头蛇。近敬人,远敬宾。

5、狗肉上不了大席面。

6、狗仗人势。

7、穷人不发眯心财。

8、穷人吃药,富人还钱。

9、猪肥有人杀。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0、天天防贼,夜夜防盗。

11、和尚不亲帽子亲。

12、以老不孝不可交。

13、打蛇打七寸。

14、宁得罪十个君子,不得罪一上小人。

15、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16、拖子(小偷)挨打是手挣的。

17、强梁不压土地。

18、人抬人高,人踩人低。

19、逆境见知己,患难见真情。

2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21、打蛇不死终是害。

4、淮滨民间训诫、教育类谚语、俗语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淮滨民间训诫、教育类谚语、俗语:

1、庄稼不管草成窝,儿女不管祸害多。

2、想治疮不能怕挖肉。

3、明白人不用细说。

4、小树要剪,小孩要管。

5、只有不孝 儿孙,没有不是的父母。

6、不会撑船怨河弯。

7、不服教师有锤挨。

8、好人怕三唆,坏人怕三劝。

9、恨铁不成钢。

10、严师出高徒。

11、贪多嚼不烂。

12、吃了果子忘了树,好了疮疤忘了疼。

13、背后教妻。

14、树不选不成料,人不理不成才。

15、好孩子不用打,好面不用扎。

16、当面教子。

17、砖头瓦碴都能踢破脚指头。

18、好儿不用管,好树不用选。

19、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0、树直是修出来的,人好是学出来的。

21、棒打出孝子,骄养无义儿。

22、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23、将门出虎子。

24、张三的帽子不能戴在李四的头上。

5、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1、狗怕猫(弯)腰狼怕棍。

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不敢下河,一辈子学不会浮水。

5、钩鱼钩虾,赶紧搬家。

6、鼓声再大,不敲不响,人再聪明,不教不会。

7、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前军之覆,后车之鉴。

10、失败是成功之母。

11、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12、晴备雨伞,夏备寒衣。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4、人往高处走,水住低处流。

15、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

16、吃一堑,长一智。

17、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能当老师傅。

18、河里捞沙,越捞越深。

19、不知苦中苦,那知甜中甜。

20、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21、前有车,后有辙。

22、手越用越巧,脑子越用越活。

23、慢工出巧匠。

2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

25、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26、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27、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28、啥虫尿啥尿,啥葫芦结啥籽。

29、说千道万,不如做做看。

30、不爱挫折,不长知识。

31、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不打往天飞。

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人到难处必有路。

34、人眼是称。

35、路远千斤担。

36、真金不怕火,怕火非真金。

37、车到山前必有路。

3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39、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4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1、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42、有所得,必有所失。

43、经验大似学问。

44、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45、老将上马,一个顶俩。

46、望山跑死马。

47、鼻子底下是大路。

48、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49、千里屠户一个眼。

50、铁匠怕长,木匠怕短。墙糊一百把,没有不透风。

51、吃一次亏,学一次刁。

52、不闻大粪臭,那知稻谷香。

53、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54、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渊不知地厚。

55、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6、淮滨地区知识、智慧类谚语、俗语

在河南省东南部的豫皖两省交界处,有个坐落在淮河两岸的小县。境内河流纵横,湖塘密布,享有“淮上江南”、“豫南水乡”的美称,因居淮河之滨得名“淮滨”。这里是世代淮滨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也是许多异地漂泊的淮河儿女魂牵梦萦的故乡。

淮滨地区知识、智慧类谚语、俗语:

1、有头脑的人不轻易上当。

2、事事留心皆学问。

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

4、知错必改大丈夫。

5、满罐子不摇半罐子晃。

6、要问山中事,请问打柴人。

7、人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8、不求千招会,中求一招精。

9、不懂装懂,一辈子饭桶。

1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11、没吃过猪肉,可见过猪肘。

12、辣椒老来红,老经验多。

13、求不到官有秀才,籴不到米有布袋。

14、水滴积多成满盆,谚语集多成学问。

15、是艺都养身。

1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

17、麻雀虽小,五脏聚全。

18、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19、三人行必有我师。

20、滴水能穿石。

21、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2、天涯何处无芳草。

23、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24、艺高人胆大。

25、腰缠铜钱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26、那把钥匙开那把锁。

27、有智吃智,无智吃力。

2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9、解铃还需系铃人。

30、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31、木匠好学,斜眼难凿。

32、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

33、小庙里的和尚不懂经。

34、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35、画虎不成反类犬。

36、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37、隔行如隔山。

38、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39、如果知识不是在增长,就会不断地减少。

40、没有金钢钻,揽不了破瓷器。

41、老马识途。

42、外行哄不住内行。

43、即是百事通,不如一门精。

44、碌碌而无为,生命不值钱。

45、说书的嘴,戏台上的腿。

7、惠州地区修养、志气类谚语、俗语

惠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对惠州影响最大的当推北宋大文豪苏轼。丰湖书院是惠州的最高学府。自创立以后,虽屡经兴衰,但“从者云集,人竞向学”,培养出颇多有成就的学子,对惠州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岭南著名的书院之一。

惠州地区修养、志气类谚语、俗语:

1、宁交人情,莫交钱情。

2、男人有钱晓学坏,女人学坏晓有钱。

3、人穷志不短。

4、无怕做不成,就怕心无诚。

5、树头生得稳,无怕树尾摇。

6、好仔不耕爷田地,好女不着嫁时衣。

7、大人不计小人过。

8、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得系生肉。

9、好男不与女斗。

10、君子坦荡荡,有话当面讲。

11、人无怕人打落,火不怕人烧着。

12、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13、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

14、六十六,学不足。

15、阿子无读书,无当养只猪。

8、惠州地区家庭生活类谚语、俗语

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体现了惠州人民的普世价值和本土个性,是一种地域文明的高度概括。惠州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惠州人安于现有的那份悠闲。当地的老人们大多聚在百花洲上,四个人围成一桌,泡上两壶茶,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扑克,不时有人边叹气边摇头,一脸“好汉不提当年勇” 的神情……

惠州地区家庭生活类谚语、俗语:

1、贡好月光无当日,贡好家娘无当爱。

2、黄肿老公好过冇。

3、带仔姑娘腥搭臭。

4、好命嫁郎置千间,命丑烂席都?眠。

5、无当家无知柴米贵。

6、清官难审家庭事。

7、年怕中秋月怕半。

8、多仔多女多冤牵,少仔少女成神仙。

9、宁嫁花家仔,勿嫁蠢笨郎。

10、好种无传,丑种无脱。

11、有仔穷无久,冇仔久久穷。

12、后生快乐无觉老,人老凄凉曾知难。

13、好仔两头遮。

14、男人心多理无成家,女人心多绩无成麻。

15、好仔无离祖宗姓,好女无离祖宗声。

16、仔多饿死爷。

17、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

18、年到节到,心肝咆燥。

19、大屋人家养老女,我姐贫穷养细猪。

20、宁嫁败家仔,勿嫁蠢笨儿。

21、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

22、好仔无使多言语,神灵无使乱烧香。

23、仔大分家,树大分丫。

24、豆埃禄禄,炒归锅笃。

25、有人筲箕盛冷饭,有人肚饿上眠床。

26、兄弟无和硬过铁,夫妻无和软过棉。

27、阿爸养仔仔养仔。

28、男人望投圩,女人望做月。

29、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

30、食无穷,着无穷,无晓打算一世穷。

31、懵懂爷娘叹子女,浪荡老公叹老婆。

32、牛耕田,马食谷,阿爸赚钱阿仔享福。

33、一代好心布,代代好儿孙;一代丑心布,丑到外甥孙。

34、亲打亲无痛,亲闹亲冇仇。

35、有仔无愁冇心布,有女无愁冇丈夫。

36、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37、生仔不知娘辛苦,生女曾知谢姐恩。

38、姑娘无成家,油麻无成茶。

39、中年丧妻,苦过泥。

40、生仔打爷爷欢喜。

41、床头打抛床尾和,单单击死(气死)丈人婆。

42、无怕老来瘦,最怕老来穷。

43、正月冇闲箩,六月冇闲婆。

44、男人最怕入错行,女人最怕嫁错郎。

9、回族民间谚语、俗语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是回族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结晶。其内容、语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千百年来,回族人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产斗争,科学的掌握和利用天时、地利、气候变化及自然资源,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

1、瘦牛不瘦头,四个蹄子全是油。

2、有穷家,没有穷山。

3、不吸烟,不喝酒,能活九十九。

4、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

5、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

6、为主的饿不死瞎家雀。

7、阿谀没有牙齿,能把骨头啃掉。

8、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

9、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10、邻家结冤一世穷。

11、大买卖不要宰牛,小买卖不要贩油。

12、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

13、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

14、说钉是铁,宰羊是血。

15、牛抵肚于破,两头都有错。

16、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17、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18、春天勤一点,冬天多一碗。

19、一天不抓三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20、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21、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2、细水常流,断顿难挨。

23、走不完的路,维不尽的人。

24、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25、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

26、亲帮亲,邻帮邻,亲邻团结一家人。

27、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28、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

回族民间谚语、俗语与回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回族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与牛、羊、骆驼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许多回族谚语中大都以这类动物作为比喻的形象。这些谚语、俗语,语句虽短,却反映了深刻的道理,成为回族人民的生活教科书,在民族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