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测天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3、开门风,闭门雨。
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
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2、观风测天谚语
小编为大家带来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
更多谚语,尽在!
3、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小编为大家带来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更多谚语,尽在!
4、看风识天气的谚语
看风识天气的谚语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5、关于风的谚语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沧县)
晚间起东风,明朝太阳红彤彤。(江苏无锡)
反气旋中心在本地以北而向东移动的时候,本地区就吹东风。一般反气旋里天气是晴明的,所以,这种东风又是晴天之兆。这两句话在内陆的冬季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在夏天吹东风,表示在东南季风的前锋,那么下雨的机会就多了。但是东风掀了,是否好晴天,不一定以夜晚为条件。
* 五月东风暴雨繁,大水浸菜园。(广东)
沿海地区夏季吹南风是正常的天气,如果夏季吹起东风来,就说明南海里有热带低气压或者台风。这时,由于沿海地区距离低气压和台风较近,受它们边缘的影响,将要下雨。
* 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安徽) *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上海) * 夏至风刮佛爷面,有粮不贱。(湖北武昌)
收洼坑,就是低地丰收之意。 潮田就是低洼的田。佛爷是面南而坐的,那么风刮佛爷面指的是南风。长江下游,夏至正是梅雨季节,这时的天气,要风向变化多端,才是多雨的锋面天气。反之,如果东南风稳定的吹着,就会干燥。这样,只有低田才能丰收,高田恐怕有旱灾之虞。
*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山东烟台)
在长江流域,夏至东南风盛行,天气就会变得干燥。但是,如果在华北的夏至时节,有东南风吹到,表示东南海洋来的季风已到了华北。同时,在初夏时期,北方来的冷空气,到达这个纬度上的机会还是不少的,所以极易发展成不连续的锋面而下雨,以致麦子就要坐在水牢里了。
*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湖北武昌) * 雨后东南风,三天不落空。(湖北阳新)
气旋前部是东风活动的场所,雨后再刮东风表示有第二、第三个气旋到来,所以还要继续下雨。
* 发东风,淹水起;发西风,淹水止。(广西贵县) * 东风下雨,西风晴。(广西郁林) * 不刮东风天不下,不刮西风天不晴。(湖北) *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得准。(湖北黄梅县)
东风来自海洋,或为气旋前部之风,故多雨。西风来自内陆,或为气旋后部之风,故雨止。西风是晴天的先兆,西方国家里也有这样的说法:风从西方来,大家都快活。
* 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睛。(山西临汾、江苏江阴、河南篙县) *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刮不晴。(江苏无锡)
久晴成早表明气层极其稳定而干燥,在东风初到之时,尚不可能打破这种稳定局面而有雨降。相反,久雨成涝表明气层极其不稳定而潮湿,西风初到之时,还不可能使大气层稳定使降水终止。
* 东括西扯,有雨不过夜。(广西郁林) * 东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东括西扯、东拉西扯,都是风向变化不定的一种现象,风力非常微弱,这是高气压中心的天气。在高气压区域,尤其在高气压的中心,风一般是下沉的。下沉风是比较干热的风,所以天气晴好,即使因其它局地原因而下雨,雨也是下不多的。
* 早西晚东风,晒煞老长工。(浙江萧山) * 早西晚东风,晒死老虾公。(浙江义乌、江苏常热、上海) * 朝西晓东风,土干田难种。(江苏无锡) * 早西南,夜东南,好天。(上海)
这几句谚语流行于东南沿海,是海陆风相互交替的现象。早晨,陆上温度低于海洋,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使陆上空气流向海洋,呈现西风。但是,白天因为太阳照射得厉害,陆上气温升高很快,特别是到了午后、傍晚,气温比海上高,海洋上的气压也高于大陆,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呈现东风。早西指早晨从陆上吹来的陆风(西风);晚东指傍晚从海上吹来的海风(东风)。这种现象完全是沿海地区每天正常的风向变化,它只有在晴天气才明显出现。
* 西风夜静。(江苏南京、山东临淄、河北) * 恶风尽日没。(《田家五行》论风) * 强风怕日落。(江苏无锡)
除赤道以外,高空基本上都是西风。而且越是晴天,高空西风越盛行。在高气压之下,地面很热,白昼对流盛行,地面气流上升,同时高空气流下沉。由于高空气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它下了地面,由于它的惯性作用,仍旧维持它的原来的西风方向,这样在地面上白昼就盛行着西风。可是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的缘故,地面气层凝着不动,所以风力极小,成了白昼西风夜间静的现象。恶风指大风,后两句话的意思是大风在落日时就静止。这种风的来历,和西风夜静相同。
* 昼息不如夜静。(江苏苏州)
在晴好天气下,白天阳光强烈,对流盛行,风力经常很大;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很快,地面空气变冷,凝着少动,使风力很小。所以白天风大,未必是天气变化之兆,只要夜间无风,天气就不会起变化。就怕白天没有风而夜间风大,那就表示有外来的风暴来临,天气要起变化了。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来冲。(安徽怀远) * 夏至打西南,高山变龙潭。(湖北黄岩) * 夏至西南没小桥。(江苏苏州) * 梅里西南,时里潭潭。(《农政全书》) * 夏至起西南,时里雨潭潭。(江苏元锡、湖北黄岩)
夏至在阳历六月二十二日,长江流域正是梅雨季节。梅雨怎样形成的呢?据研究的结果:因为春末夏初,北冰洋解冻,寒流挟冰南下,于是日本海和它北面的鄂霍次克海,特别寒冷,鄂霍次克海上的冷空气就堆积成一个高气压,我国东部位于高气压的西南,因此盛行着东北风。达时候,如果有热带洋面来的西南风吹到,那就极易在长江流域形成锋面,发展出气旋而致下雨。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常稳定,所以这个锋面上的气旋源源产生,发生绵绵不断的降水。按此,夏至时期的西南风,是组成梅雨锋上气旋的一个条件;西南风来了,大雨就到。但是要注意的,仅有西南风而没有东北风,就没有锋面出现,所以未必会下大雨。
* 六月西,水凄凄。(山东栖霞)
阳历七月吹西风,表示东南季风的势力不能独霸长江。西风或西北风或西南风,和东南风或东北风之间的锋面处在华东地区,故华东地区多雨。
* 七月西风祸。(广东) * 七月西风吹过午,大水浸灶肚。(广东) * 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广东)
农历七、八月即盛夏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已经移到30N以北,南海经常有赤道辐合带活动,这时广东一般是吹东到东南风,如果吹西风或西南风,就很可能是台风槽的影响,将会带来一场较大的台风雨。
* 六月里北风当时雨。(山东) *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似亲娘见闺女。(江苏常熟)
阳历七月的时候,华东地区吹有北风,表示锋面可能在这里,所以下雨。即使没有锋面,北来的冷风和七月的热地面接触,气层极不稳定,极易发生对流作用。即使没有气旋降水,也至少要有对流性阵雨。
* 紧南不过三。(广西贵县) * 南风不过三,过三必连阴。(江苏太仓) * 南风若过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县)
南风持久是天气变化的前兆,如果南风连吹三日而仍强盛,气压必定降低很快,于是南北间气压就有很大差异,好像江河的水位,上下流水压差大了,北方气流自然要奔腾南下,遂使天气发生重大变化。
* 南风不受北风欺。(河北沧县) * 南风一冲北风一送。(湖北阳新) *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湖北) *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湖北) * 南风尾,北风头。(《田家五行》论风)
意思是说:吹了南风,又来北风,天气必定发生突变。这是标淮的冷锋上的现象。
*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内蒙古呼和浩特) * 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河北井隆)
这两句谚语的流行地区的纬度已在北纬38度以上,南风出现的频率比较小,所以很难连续吹半天的南风。但如果有气旋(通释1)到来,受其中心的吸引,在它的南半部,南风很可能持久,连吹半天以至一两天都有可能。所以说: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 十二月南风,现报。(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 冬南风迎(雨),北风送。(广东) * 腊月南风半夜雪。(广东) * 冬天南风三日雪。(江苏无锡、常熟) *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冬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这几句谚语流行在我国南方的冬天,此地盛行北风,有时北风相对减弱,南风向北伸张,于是,在大陆上出现锋面活动,因此产生阴雨天气。
* 西风不过酉,过酉连夜吼。(江苏常州)
酉时就是下午七时至八时的时间,在晴明天气,西风到夜就静止。假使日间的西风,到夜还不息,足见这西风不是在晴天因空气对流而产生的高空下沉的西风,而是西方高压中心来的西北风。这是由于平面上气压有高低不同而起的风,所以不可能马上静止下来。
* 恶风必有恶雨。(江苏常熟) * 风是雨头。(江苏无锡)
所谓恶风、恶雨就是大风、大雨的意思。风大,表示空气有移动,空气有大速度的移动,天气就易发生变化而下雨。至于为什么空气移动就下雨呢?这是因为空气移动了,生成锋面和气旋的机会就多的缘故。另外,在春夏季节,大风很可能是气旋、锋面及台风过境的前兆,因而有恶风必有恶雨及风是雨头的说法。
* 秋雨连绵西北风。(安徽)
这话的意思是:秋季吹西北风,就连天下雨。秋季,在热天之后,华东、华南的地面还是很热的,西北风吹来,因为受地面的加热,极易发生对流,而造成阵雨。
* 拍北风,下午日。(广西贵县)
拍北风指来势猛烈的北风,因为它来势急促,当地原有的不同性质的气团被它一扫而空,只剩下干燥的北方气团,由于气团很干燥,少有云层出现,即使有云,也是分散的小块的云,所以半天后,太阳光是很好的。
* 立夏斩风头。(河北威县)
到了夏天,风力就没有春天那样大。这是就平均状态而言的。因为夏天南北之间气压差特别小,所以风力也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像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的风力也可非常大,不过这种大风,一下子就过去的。
* 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各地通行)
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夜间不常有大风。如果有大风,必定是由于风暴的到来。风吹到何时为止,要看风暴的强弱行动而定,所以在使用这句谚语时要具体分析。
* 开门风,闭门雨。(山东临淄)
早上刚开门,就有大风吹来,表示天气不正常,很可能是有风暴来了,所以大约到闭门时就下雨。
* 清明刮了坟头土,哩哩啦啦四十五。(河北威县)
清明在阳历四月五日,这个时节,北方还冷,南方已热,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也大,所以风经常是很大的。南北气流的冲突就多发生,因此气旋频繁,雨天较多。
* 西风起虫,东风杀虫。(广西贵县)
这是流行在稻田农作物区域的谚语。大概在八月下旬九月上旬,如吹西风,则天气干燥,水稻叶和已抽出的穗,蒸发极快,受有螟害的水稻,就很快地变白而死亡了(因为螟虫早已把稻茎咬伤,自下向上的水分运输不畅);如吹东风,或天气阴湿,则受螟害的穗因为蒸发滞缓而还能生活,并不变白,即使变白,也极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西风之下,虫害见;东风之下,虫害不见。事实上,虫害发生的基因早已存在。
* 春风踏脚报。(《田家五行》论风)
踏脚报就是多变的意思。春季是一年之内气旋最多的时季,故风来雨就下。
* 风急雨落,人急客作。(《田家五行》论风)
风大,表示气流的移动急促。吹到本地的空气可能是自很远的地方而来的,它的性质,如温度湿度等等,必定和本地原来的空气不同,所以极易发生锋面和气旋。即使不发生锋面,因为气流的性质和本地的空气不和谐,加以风速很大,所以很容易发生对流或涡动而把水蒸汽带上去,凝成云雨。
* 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 春东(南)夏西(北),骑马送蓑衣。(江苏无锡) * 春南夏北,等不到天黑。(湖北)
北方的春季,冷气团还没退完,如果南风吹来,南风湿重温高,重量比冷气团轻,所以爬上冷气团。把它的丰富的水蒸汽带上去,行云致雨。北方夏天的地面也是很热的,这时如果有北面的冷空气团到来,就发生上冷下热不稳定的情况,下面湿热空气上升而凝成云雨。这样造成的雨是一阵一阵的,或许还有雷电交加的现象。这种北来的风,如果和本地原有的热湿空气问造成了锋面,雨就更大更久了。
* 春南夏北,毛水磨墨。(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广东)
春天吹南风,夏天吹北风,天气无雨。这话在表面看来,似乎和上句是矛盾的。实际上,因为所在地方的不同,而有这不同的结论。从原理上讲,正好相互联系而统一。福清在福建的东南沿海,处在副热带地区。在一年之间,锋面带大致在四五月(阳历)间经过此地。这时候的风向南北不定,所以雨量多。如果这时南风太强了,锋面带就提早推动到北方去,那末,这儿完全在暖气团之下。南风虽然有很多水汽,但是层结稳定,没有上升运动,所以不可能有云雨。同时,因为锋面带移到北面,所以长江流域反而多雨。这就是前句所指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的现象。由此看来,同在南风之下,长江流域之所以多雨,正是因为南方的不下雨。夏天,西太平洋副高向北移动,同时向大陆伸入。闽粤正处于它的南部,东北风盛行。这种气流带有下沉运动,层结稳定,湿度极小,所以没有云雨。世界上,有这种东北风长期控制的地方,像非洲北部,就成了沙漠。这里的偏北气流与高纬度吹来的偏北气流性质是不同的,因而发生的天气也不相同。
* 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外出。(《田家五行》论风)
风来的方向,天空清朗;但是风去的方向,浓云密蔽。这是天要下雨的情况。在低气压里,风从四方向低压中心汇合,空气上升,把水蒸汽带了上去,故有浓云密雨要到。
* 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绊屋。(《田家五行》论风) * 南风吹得大,转了北风就要下。(湖北) * 西南转西北,风暴等不得。(湖北) * 南转北落得哭。(浙江义乌) * 南洋转北洋,大雨淹屋梁。(湖北孝感)
所谓南洋转北洋就是指南风转为北风。这是气旋里冷锋上的现象。冷锋前面盛行温高湿重的热带气团,自西南方向吹来。锋前的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冷锋后面来的是干冷的极地气团,自西北方向吹来。气压梯度大,风力非常强。同时大雨如注,雷电交加。
* 春南过三,转北即暴。(浙江义乌)
春季,由于大陆受太阳照射,增暖很快。此时,若是南风已经历三日,南方的气压降低很多,因此使南北间气压梯度增大,北方的冷空气自然要南下。当冷空气经过南方温暖陆面或洋面时,空气层就出现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易发生上升运动,将下层的水汽带入高空凝结致雨,有时可达暴雨的强度。其次,这是冷锋过境时所表现的天气现象。
* 半夜五更西,明天拔树枝。(《田家五行》论风) * 大风见星光,来朝风更狂。(湖北黄冈) * 晚间起风,天有变。(广东) * 晚间风大,白天风小,天将雨。(广东)
如果天气晴明,半夜不应该有风。现在半夜起风,表示将有很强的天气系统到来,例如,寒潮南下、有气旋或台风过境。
* 飘风不终朝。(老子《道德经》)
飘风是小风的意思,这种风力的气压梯度极小,类似于高气压中心的情况。气压梯度既然不大,风也吹不久。
* 无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因为阴历七八九月,正是台风盛行之期,江里风浪很大,所以没有要事,不去江中为是。
* 风台毛东南,仍旧作未晴;风台毛西北,作了毛得落。(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风台就指台风,毛是不的意思。台风尾部的风是东南风,如果台风已到,还没吹东南风,表示尾部未到,雨天不止。毛得落是不得落雨的意思。台风前哨的风从西北来,如果西北风还没吹到,表示台风的本部未到,不会落大雨。
* 春东夏西秋北雨。(湖北武昌、孝感)
达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刮东风,夏天刮西(南)风,秋天刮(西夕北风,就要下雨。
* 有日无光南风起,三日南风必有雨。(湖北孝感)
有日无光南风起是气旋中暖区里层云密蔽时天空所出现的现象。南风吹久了,甚至长达三日,使本地气压下降了很多,就促使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出现冷锋降水。
* 晴干无大风,雨落无小风。(江苏无锡)
晴干一般是出现在反气旋内的天气现象。在反气旋内部盛行下沉干热风,天气晴好,风力较小,尤其在反气旋中心部位,风力微弱,甚至无风,只有在外围才有显著的风。所以说晴干无大风。另一方面,雨天主要出现于气旋区域。在气旋内部,盛行上升气流,四周空气向中心辐合,常常风雨连天。气旋本身也是一种风暴。所以,雨落无小风。
*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江苏元锡) * 更里起风更里住,更里不住刮倒树。(江苏无锡)
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夜里是不会刮大风的,即使有风也是局部的,很快就会停止。若是夜里起风且不见停止,尤其在空气最为稳定的清晨(五更)起风的话,说明有气旋或台风等低气压系统过境,因此发生狂风暴雨。
* 日落北风煞,不煞风就大。(江苏无锡) * 南风暖,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江苏无锡)
煞就是停的意思。南风是热带气团向北输送的结果,因而具有热带气团温暖的性质,故南风暖。东风大多出现在气旋前方,所以东风出现时常成为气旋到来的前兆,将要下雨,因此说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的意思是,吹北风就要下大雨,而且雨势凶猛,范围较广,使人投处藏身。这种天气主要是冷锋到来所出现的。
* 春开北,雨沥沥。(广东) * 一日北风三日雨。(广东)
在春季,随着太阳一天天的升高,南方地面增温较为迅速。此时吹北风,也即有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遇到南方较暖的地面使其不稳定性更甚,易产生对流性降水。如果冷空气进入南方原有的低气压内,就会使雨下得更大。
* 久晴东风雨,久雨西风晴。(广东)
气旋前面盛行东风,所以晴天变阴必须先出现东风。相反,气旋后面盛行南风,因此阴天变晴必须先出现西风。这里所说的是天气变化正常的现象。
* 朝北夜南五更东,要想落雨一场空。(广东沿海) * 朝北晚南,旱干河潭。(同上) * 朝北晚南晏昼西,好天勿疑。(同上)
如果在一天中,风向变化比较正常,早上吹北风,中午吹西风,晚上吹南风,深夜到快天亮的时候转为东风,都会连续出现晴天。这种现象,是广东沿海地区海风和陆风交替的正常现象,只有在晴天才能出现。
* 南撞北,天变黑。(广东)
南撞北是本地盛行北风之后,有南风吹到而爬上冷楔坡所出现的暖锋面的云雨现象。这句话并不局限于广东地区,在各地都适用。
* 风与云逆行,一定雨淋淋。(广东)
风与云逆行,说明地面风与高空风的方向相反,就会出现锋面降水。这种现象还可以出现在台风到来以及寒潮来临之时。
* 小暑刮南风,十冲干九冲。(长江流域)
小暑在阳历7月6日左右,正是梅雨结束之际。这时若盛行南风表明锋面已经北移,使得长江流域在单一的热带气团控制之下,天气晴好,进入伏早。
以上这篇关于风的谚语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种类的谚语在:谚语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谜语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6、看风识天气的谚语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7、农业谚语: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3、开门风,闭门雨。
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
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8、农业谚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
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9、关于春天的谚语: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看天看地种庄稼。
10、关于云的谚语: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腻游。
这过眼云烟的变幻,时而像一条条银丝,曼舞轻积,时而又集成一幅似明若暗的绸带,绵延不断.
白云来去,时起时伏,赛似波涛汹涌澎湃,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
这白云舒卷自如,变化万端,它给森林系上腰带,给群峰戴上帽子。
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仿佛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
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绮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天是发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状,好像洗过砚台的水盆,有深有浅,混沌沌的。
大气被墨色的云笼罩着,锯齿形的闪电暴怒地割裂开乌云,在阴沉的黑暗中闪射着刺眼的光亮。
满天的黑云像妖魔一般在空中奔跑,使唤雷、电和石头似的雨点互相攻击。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天上的浮云棉花似地,一块一块地消散开来,有几处竟现出青苍的笑箱来了。
黑云堆成一整片,像一块厚铁,渐渐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