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农事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满节气农事谚语
麦到小满日夜黄。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2、各地区小满节气谚语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ao一声)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多的意思了。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3、关于小满农事时令谚语
麦吃三月雨,还得二月下。
枣芽发,种棉花。
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麦收八、十、三月雨。
三判无三卯,田间米不饱。
春雨来得早,粮食吃不了。
一年两头春,带角贵似金。
春雨贵如油,有雨人不愁。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刨红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小满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四月芒种前熟麦,五月芒种麦不熟。
五月端午雨生虫.六月六日雨灭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伏里豆儿,指不就儿。
头伏罗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
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伏雨歪,伏雨抠(读k6u),有了伏雨收愁。
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结籽粒。
七月十三,枣红半边。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
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贼(虫)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立冬不倒股,个如土里捂。(指小麦)
稠谷稀麦恼煞人。
重茬谷,守着哭。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扫帚响,粪堆长。
墙头土,鼓三鼓。
一九,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八九燕归来,数九尽九,耕牛遍地走。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暖。
燕走不过九月九,燕来不过三月三。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
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庄稼上了场,先打种子粮。
今年混—粒,明年杂百株。
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根不正,秧不盛,结的葫芦歪着腚。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
深栽茄子浅栽莱,黄豆不砘出得快。
谷子高梁顶破瓦,麦子耩到黄泉下(有的说“犁镜下”)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深耕细耙保好墒,来年小麦装满仓。
冬耕划破皮,强似春天犁一犁。
黄土掺黑上,一亩顶二亩。
麦苗耩黄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麦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指施肥)
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施肥)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早种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壮苗先壮根,中耕是根本。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种是金,地是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萝卜白菜葱,不怕大粪攻。
驴怕晒,牛怕淋,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
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4、惊蛰节气农事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5、惊蛰节气农事谚语
惊蛰节气农事谚语
惊蛰描述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关于惊蛰,还有很多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6、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节气谚语:
1.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2.小满十日刀下死。小满十日见白面。
3.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4.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5.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6.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7.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8.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9.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10.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11.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12.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13.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14.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15.麦收寒天。
16.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17.麦到小满日夜黄。
18.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19.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20.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21.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22.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23.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24.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25.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26.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27.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28.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29.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7、小雪节气南方农事谚语
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福建、广东:小雪期间地里仍有庄稼,有谚语可查。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
8、小雪节气北方农事谚语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9、二十四节气谚语:小满谚语
小满谚语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麦收寒天。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10、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节气谚语:
1.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2.小满十日刀下死。小满十日见白面。
3.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4.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5.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6.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7.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8.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9.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10.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11.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12.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13.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14.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15.麦收寒天。
16.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17.麦到小满日夜黄。
18.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19.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20.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21.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22.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23.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24.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25.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26.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27.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28.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29.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