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谚语

《民间习俗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民间习俗谚语

1、民间习俗谚语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

3、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4、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

5、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6、 大年初一街上走。

7、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

8、 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9、 有一首旧北平的歌谣十分有趣 地道出了当时北京腊月的习俗: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10、 ,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11、 天津年俗文化(年前、年后的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12、 、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包饺子(捏小人)。

13、 “小寒大寒,打春过年。 ”民谚如是,童谣也如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14、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

15、 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元霄圆。

16、 辛辣能下饭。

17、 狗带来幸运,猫带来不幸。

18、 不懂十三不触,不算是好水磨人。

19、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20、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21、 丰盛富足的新年,从那腊九开始过。

22、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23、 没有鸡的地方,只有靠驴来测更。

24、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25、 右边竖在高山上,左边深入大海中。

26、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27、 元宵月正明,带鱼来看灯。

28、 清明过三日,带鱼孬收拾。

29、 清明过十日,带鱼死直直。

30、 海鸟飞过山,大雨淋湿衫。

31、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32、 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

33、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两篓。

34、 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人。

35、 出门走路看方向,穿衣吃饭量家当。

36、 冬吃萝卜(方言读bai)夏吃姜,赛过医生开药方。

37、 儿走千里母担忧,母走千里儿不愁。

38、 计划生育搞的好,家庭生活没(方言读mo)烦恼。

39、 买卖不成仁义在,亲戚不成朋友在。

40、 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41、 少年夫妻老来伴,一天不见问三遍。

42、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43、 外科先(医)生怕治癣,内科先(医)生怕治喘。

44、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5、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46、 青皮萝、(方言读bai)紫皮蒜,仰面老婆低头汉。

47、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48、 常开窗,见太阳;防疾病,保健康。

49、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0、 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多吃一勺,半夜睡不着。

2、民间谚语

创造幸福靠双手,前进还须攀高山。

致富在于勤劳,知识在于积累。

路不怕远,只要不停的走。

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怎能获得香甜的食物。

不埋头干点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从那里来。

本事不是来自天上,都是努力学习得来。

愚人做事喜欢看表面,能人办事表里一致。

只要自己上进,哪怕别人轻视。

人要有志气,树要有硬皮。

不从山脚起步,怎么到达山巅。

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有眼睛。

喜欢说假话的人自以为高明,实际是自己欺骗自己。

聪明人办事爱与人商量,愚昧人一切自作主张。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有了狐皮帽,忘了羊羔皮。

口说如风吹,实践是真金。

有钱是姐妹,无钱是主仆。

好心待人,自己得好报。

说你好的人并非都是朋友,说你不好的人也并非都是仇人。

诚实比珠宝贵重。

假话说一次,真话都无人信了。

总爱发誓的人,往往最爱撤慌。

马在软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

金子是黄的,但它可以使人的心变成黑的。

人不知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会掉入深渊。

鱼儿贪食鱼饵,立即就会毙命。

理不说不明,火不点不燃。

见强者不能惧怕,遇弱者不要欺侮。

酒喝多了会发疯,话说多了要伤人。

路走长了脚要肿,酥油汤喝多了拉肚子。

只要不忘本,管他如何穿戴。

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人生的道路有祸有福。

舍不得吃,却被狗叼。

想要得到的食物给多给少都满意,不愿听到的话语说多说少都扫兴。

男到五旬正当年,战马弓箭不离身。

骗子的嘴巴会讲经,小偷的眼光最敏锐。

心里无鬼,岂怕鬼敲门。

与其庸人当家,不如能人守门。

女人哭是赌气,男人哭是伤心。

人即使跳上了天,也要落在地上;马即使转游了四方,最终得回到家门。

一张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坏。

明知错了还不改,定是魔鬼缠了身。

品德好坏看行为,籍贯何处听口音。

男人到拉萨也没有人说好坏,女人去背水也有人说闲话。

没有见过雪山的猴子,看见马鸡就会眼花。

人要有骨气,马要有力气。

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

麦草浮在水面上,宝石却沉在水底。

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水中的鱼儿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滩。

懂得与别人协商相处,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风度。

喜欢吹捧的人,暂时也会占点便宜。

人凭装饰美,鸟凭羽毛好。

连小河都不敢淌过的人,怎能越过宽广的大海;

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醉汉口里吐真言。

好话不好听,好心无好报。

人老思家乡,乌老思窝巢。

人活一生,草长一春。

说话伤心是罪过,扫把打人是侮辱。

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斗不过狗,却向猪扔石头。

水长滩多,路长弯多

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等。

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如先秦古谚:“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汉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又如“一正压百邪”,“有钱能使鬼推磨”,“挂羊头,卖狗肉”等。

③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人穷志不穷”,“自称好,烂稻草”,“若要精,人前听”,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现代流传的谚语多数是从旧社会来的,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谚语。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水浇,官气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等。旧谚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误观念。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难求一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研究谚语的专著有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1948)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秋雾连-阴-冬雾雪。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3、民间谚语

小编为大家带来一则民间谚语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若要发,种西瓜。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狗三猫四,猪五羊六(指家畜出生月数)。

劈柴劈小头,问路问老头。

新媳妇要闹,打拉子(农村一种体育活动)看跷。

秀才见到兵,有理讲不清。

要吃走兽,还是狗肉;要吃飞禽,鹁鸽鹌鹑。

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正当年,三十七八还好过,四十七八不沾弦(指人生发育转折的四个阶段)。

十月天短,梳头洗脸(指农历十月天很短,梳梳头,洗洗脸,一天就过去了)。

下九流:一流称(称行人),二流斗(粮食行人),三流屠户四打狗(卖狗肉的),五捏脚(浴室捏脚的),六剔头(理发师),七娼(娼妓)八优(演戏的)九吹手(吹鼓手)。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拄棍拄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春秋住城夏住乡,冬天住在煤窑上。

打铁看火色,看人看脸色。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则民间谚语。

4、民间常用谚语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刀尖上爬过来的。

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打不着狐狸惹身骚。

打不着野狼打家狗。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说倒。

打灯笼找不着。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

打开窗户说亮话。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如意算盘。

打铁还需本身硬。

打退堂鼓。

打瞎子,骂哑巴。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丑话说在前头。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穿新鞋走老路。

穿一条裤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吹胡子瞪眼。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更多谚语尽在!

5、民间天气谚语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蚂蚁垒窝要下雨。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棉花云,雨快淋。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泥鳅静,天气晴。

泥鳅跳,雨来到。

扑地烟,雨连天。

青蛙叫,大雨到。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6、民间习俗谚语分享

丰盛富足的新年,从那腊九开始过。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没有鸡的地方,只有靠驴来测更。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右边竖在高山上,左边深入大海中。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不懂十三不触,不算是好水磨人。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狗带来不幸,猫带来幸运。

辛辣能下饭。

7、有关民间习俗的谚语

狗带来不幸,

猫带来幸运。

辛辣能下饭。

丰盛富足的新年,

从那腊九开始过。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

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没有鸡的地方,

只有靠驴来测更。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

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右边竖在高山上,

左边深入大海中。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

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不懂十三不触,

不算是好水磨人。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

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

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8、关于民间习俗的谚语

狗带来不幸,猫带来幸运。

辛辣能下饭。

丰盛富足的新年,从那腊九开始过。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没有鸡的地方,只有靠驴来测更。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右边竖在高山上,左边深入大海中。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不懂十三不触,不算是好水磨人。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9、株洲民间谚语

湖南省著名的城市之一,就是株洲,有关于

1.人到六十六,见识学不足。

2.要得好,问三老。

3.少年不用功,到老一场空。

4.有钱莫买年下货,石头也贵三分钱一个。

5.公不离婆,秤不离铊。

6.恶婆娘痛男人。

7.不怕穷咯家,只怕木咯崽。

8.象不象,学爷样。

9.小人爱财,君子重德。

10.一个鸡蛋呷不饱,一世的名声能到老。

11.爬得五山过,砍得六山柴。

12.打得一场开,不怕百场来。

13.学问学问,一学二问。

14.事要做得坎子上,话要讲得点子上。

15.一回生,二回熟。

16.一句话冒讲好,得罪人不少。

17.犯法的莫做,有毒的莫呷。

18.人心换人心。

19.走路屙不得尿,做事打不得吊。

20.无债一身轻,有债处处重。

21.每天省一元钱,三年并一千。

22.货买三家不呷亏。

23.好婿半边子。

24.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25.三分人才,七分打扮。

26.六月苋,当鸡蛋。

27.嘴上冒毛,做事不牢。

28.舍不得盐做不得酱,舍不得脑壳做不得和尚。

29.好汉做敌三把手。

3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1.打虎还靠亲兄弟。

32.树大不怕风摇。

33.一粒老鼠屎,打烂一锅汤。

34.蛇冒头不行,车无头不跑。

35.三勤带一懒,连咯个懒的也不懒。

36.三懒带一勤,连咯个勤的也不勤。

37.一只钉子一只眼,一个萝卜一个坑。

38.好呷必定懒做。

39.人生一世为名声。

40.好男不要祖传田,好女不穿嫁时衣。

41.禾怕苞里坏,人怕老来坏。

42.养崽不教是祸害。

43.人看即小,马看蹄爪。

44.三年烂饭买匹马。

45.大呷犹于小赌。

46.旱起三朝当一工。

47.力气用不尽,井水挑不干。

48.懒人子不要困,三担黄泥巴当担粪。

49.呷不穷,用不穷,盘算不好一世穷。

50.做点好事积点德,人不晓得天晓得。

51.狗尖冒屎呷,人尖冒饭呷。

52.崽大爷难做,弟大兄难为。

53.婆媳好做崽难当。

54.鸟怕离群,人怕单帮。

58.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59.夜不耽工。

60.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10、经典谚语(民间习俗篇)

辛辣能下饭。

狗带来幸运,猫带来不幸。

不懂十三不触,不算是好水磨人。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丰盛富足的新年,从那腊九开始过。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没有鸡的地方,只有靠驴来测更。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右边竖在高山上,左边深入大海中。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11、民间习俗谚语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

3、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4、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

5、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6、 大年初一街上走。

7、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

8、 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9、 有一首旧北平的歌谣十分有趣 地道出了当时北京腊月的习俗: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10、 ,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11、 天津年俗文化(年前、年后的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12、 、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包饺子(捏小人)。

13、 “小寒大寒,打春过年。 ”民谚如是,童谣也如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14、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

15、 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元霄圆。

16、 辛辣能下饭。

17、 狗带来幸运,猫带来不幸。

18、 不懂十三不触,不算是好水磨人。

19、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20、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21、 丰盛富足的新年,从那腊九开始过。

22、 参加盛会的那天最饿,穿戴新衣的那天最冷。

23、 没有鸡的地方,只有靠驴来测更。

24、 若是早晨以石打狗,一天事情不会顺利。

25、 右边竖在高山上,左边深入大海中。

26、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27、 元宵月正明,带鱼来看灯。

28、 清明过三日,带鱼孬收拾。

29、 清明过十日,带鱼死直直。

30、 海鸟飞过山,大雨淋湿衫。

31、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32、 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

33、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两篓。

34、 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人。

35、 出门走路看方向,穿衣吃饭量家当。

36、 冬吃萝卜(方言读bai)夏吃姜,赛过医生开药方。

37、 儿走千里母担忧,母走千里儿不愁。

38、 计划生育搞的好,家庭生活没(方言读mo)烦恼。

39、 买卖不成仁义在,亲戚不成朋友在。

40、 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41、 少年夫妻老来伴,一天不见问三遍。

42、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43、 外科先(医)生怕治癣,内科先(医)生怕治喘。

44、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5、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46、 青皮萝、(方言读bai)紫皮蒜,仰面老婆低头汉。

47、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48、 常开窗,见太阳;防疾病,保健康。

49、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0、 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多吃一勺,半夜睡不着。

12、民间谚语

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十雾九晴。

天黄有雨。

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瓦块云,晒死人。

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三月八,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久赌神仙输。

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

年年防贱,夜夜防贼。

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十雾九晴。

天黄有雨。

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瓦块云,晒死人。

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三月八,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久赌神仙输。

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

年年防贱,夜夜防贼。

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