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大全100首简短》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早春行(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sè)。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guī)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yǎn)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2、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宋代-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zhǎi)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yǎn),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lí)三两声。
3、九日登长城关楼(明代-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zhì)堞(dié)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hòu)扬旗旌(jīng)。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tún)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4、大有·九日(宋代-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lí)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lóng)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zhēn)杵(chǔ)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qī)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chún)鲈(lú),霜前雁後。
5、韬钤深处(明代-戚继光)
小筑(zhù)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zūn)来揖(yī)客,挥麈(zhǔ)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6、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7、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唐代-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tí)。
一身虏(lǔ)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pí)。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8、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guǒ)尸还。
9、归田赋(两汉-张衡)
游都邑(yì)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sì)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kāng)慨(kǎi),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mèi),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xiá)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xí)郁茂,百草滋荣。王雎(jū)鼓翼,鸧(cāng)鹒(gēng)哀鸣;交颈颉(xié)颃(háng),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zhuó),俯钓长流。触矢(shǐ)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shā)鰡(liú)。
于时曜(yào)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pán)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10、望江南·暮春(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yú)风软纻(zhù)罗轻。酣(hān)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zhè)林深处鹁(bó)鸪(gū)鸣。春色属芜(wú)菁(jīng)。
11、闻虫(唐代-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12、南歌子·岸柳拖烟绿(五代-张泌)
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数声蜀魄入帘栊。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1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què),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mò)。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zūn)里。
14、楚人养狙(明代-刘基)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fù)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chuí)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wù)。
其夕,相与俟(sì)狙公之寝,破栅(zhà)毁柙(xiá),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něi)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15、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唐代-温庭筠)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yàn)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16、西江月·重九(宋代-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pǔ)。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lán)不必看茱(zhū)萸(yú),俯仰人间今古。
17、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宋代-欧阳澈)
玉楼缥(piāo)缈(miǎo)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18、醉高歌·感怀(元代-张弘范)
十年燕(yān)月歌声,几点吴霜鬓(bìn)影。西风吹起鲈(lú)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荣枯枕上三更,傀(kuǐ)儡(lěi)场头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
十年旧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pǔ),愁听兰舟夜雨。
19、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清代-黄景仁)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tiǎo)。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péng)莱(lái)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yī)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20、四块玉·浔阳江(元代-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pí)琶(pa)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chéng),客乍醒。
21、柳梢青·岳阳楼(宋代-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jīn)。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zhēn)?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22、阮郎归·初夏(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xūn)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一作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23、谢赐珍珠(唐代-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xiāo)。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liáo)。
24、夜归鹿门山歌(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qī)隐处。
岩扉(fēi)松径长寂寥(liáo),惟有幽人自来去。
25、西铭(宋代-北宋·张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26、霜天晓角·桂花(宋代-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xiè)。占断花中声誉(yù),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jiē)月。
27、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唐代-陈子昂)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28、解语花·梅花(宋代-吴文英)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yīng)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yíng)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qī)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lán),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29、鸣雁行(唐代-李白)
胡雁鸣,辞燕(yān)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衔(xián)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zēng)缴(zhuó)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30、杂说一·龙说(唐代-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31、信陵君救赵论(明代-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líng)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jí)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jí)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zhūn)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yān)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chè)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jì)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yīn)戚(qī)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lǔ)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xùn)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jiàn)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jī),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ránɡ)侯,不知有秦王,虞(yú)卿(qīng)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zhuì)旒(liú)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qī)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jìng)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shì)魏王之宠也。木朽(xiǔ)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xián)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zhuì)旒(liú)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huī)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32、别鲁颂(唐代-李白)
谁道泰(tài)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tì)傥(tǎng),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33、丽人赋(南北朝-沈约)
有客弱冠(guàn)未仕,缔交戚里,驰骛(wù)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yàn)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shè),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diàn)。响罗衣而不进,隐明镫(dēng)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yè)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沾粉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jū)。
34、简吴郎司法(唐代-杜甫)
有客乘舸(gě)自忠州,遣骑安置瀼(ráng)西头。
古堂本买藉疏豁(huò),借汝迁居停宴游。
云石荧荧高叶曙(shǔ),风江飒飒乱帆秋。
却为姻(yīn)娅(yà)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35、百一诗 十六(两汉-应璩)
太官有余厨。
大小无不卖。
岂徒脯与糗。
醯醢及塩豉。
36、饭祈泽寺(宋代-王安石)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37、诗(魏晋-阮瑀)
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疎迟。
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
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38、诗(魏晋-卢谌)
凛凛素秋。
日促宵长。
39、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魏晋-陆云)
攸攸昊天。
南正兴言。
朱明有晔。
万叶翠繁。
昌云垂天。
凯风熙颜。
王臣在此。
贻宴于欢。
40、辟雍诗(两汉-班固)
乃流辟雍。
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
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
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
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
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
永观厥成。
41、渔家傲 口浦澄霞(元代-沈禧)
浩渺湖边三万顷。无风帖帖平如镜。更好晚晴霞弄影。天宇净。望空一抹胭脂凝。紫锦红绡空茜靓。纡蓝□碧祥光莹。余晕飘摇斜复正。堪唱咏。落霞孤鹜遥相并。
42、问礼图(明代-朱诚泳)
聃为柱下史,周礼在于斯。圣人不自圣,从聃一问之。
学琴暨问官,所学何常师。
43、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明代-周瑛)
君入谏垣初,谏垣井初甃。自烹五色石,细补青天漏。
天门北望何渺茫,有兽毛色金丝黄。双目夹镜齿如锯,啮人颅骨食人肠。
小臣爱国不爱死,飞章直入天门里。蝇头细字三千馀,重为邦家说伦纪。
扶桑日出天鸡鸣,玉皇稳卧犹未醒。左右传言卿大戆,干母之蛊不可贞。
西南有州大如斗,烦卿暂去作慈母。腹中春意万斛深,遍历郊坰活枯朽。
谪居下土今六年,西风翩尔来朝天。天门深迥如昨日,扁舟依旧归西川。
丈夫怀抱无好恶,但得志行心自乐。此身亦是水上沤,禄食何须计厚薄。
君不见黄仲昭,翰林诗思翻天瓢。秪为身居密勿地,不为天子赋元宵。
又不见林贵实,横班独立称直笔。披肝苦为纲常谋,神鬼闻之皆欲泣。
吾邦文物古来多,清风劲节今相摩。我因送君发豪气,铜壶击破为我歌。
44、题李息斋竹(明代-宋濂)
别驾声名远,先生节行尊。百年耆旧尽,二老典刑存。
已返辽城鹤,难招楚客魂。人间留翰墨,不独重玙璠。
45、哭郑佥事(明代-宋濂)
忍见苍苔裹绣衣,西湖风急旅魂悲。
紫罗半臂今犹在,免学欧阳写恨辞。
46、题宗忠简公诰(明代-宋濂)
青城妖祲连云赭,瞻乌靡止龙在野。百年艺祖旧河山,万骑长驱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风萧骚。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欲障三秋涛。
义旂戛天天为泣,四方猛士闻风集。自期徇国与天通,岂谓忠言反难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舆不顾东南巡。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弃宋良由人。
功业无成志可纪,古来英杰多如此。君侯心事汉武侯,伟气英声冠千祀。
我来已恨王世迟,不得亲观忠勇姿。每过乡邑发犹竖,纶诰况是当时为。
却忆前朝司马死,章蔡群奸乘间起。国虽未乱政先亡,万里蒙尘从此始。
吁嗟黼辈真奴臣,贼君致寇肥其身。姓名污眼尚欲呕,君侯在位能无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谁使彼奴操国钧。君不见汴京礼乐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47、冬夜偶书(明代-王守仁)
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
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
48、谢平江送至广通(明代-杨慎)
明月清风渡两桥,相随百里不辞遥。
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
49、腊朔后再向毛园醉梅(明代-杨慎)
东阁早梅春巳破,南枝初月夜不迟。罗浮仙人再入梦,杨州何郎仍赋诗。
留连锦席坐云暖,潇洒玉树临风欹。嫣然正用启粲齿,䬃尔无劳嗟鬓丝。
50、谢同乡诸公寄川扇 其一(明代-杨慎)
凤箑分封到海陬,鱼缄千里自巴丘。绮寮白昼悬明月,珍簟朱炎借早秋。
纨素底须誇罨画,蒲葵耐可污银钩。仙家玉雪劳相赠,诗苑琼瑶愧未酬。
51、喜任苍岩至招之饮(明代-杨慎)
还家不落新春后,征棹先逢旧雨前。绣被唤回巫峡梦,锦囊剩有蜀江篇。
垂垂梅蕊犹凝雪,濯濯杨枝欲吐烟。好是玉盘传菜日,共酣金醴媚椒天。
52、怀刘东阜谢狷齐(明代-杨慎)
谢刘生死论交地,巴蜀山川迢递程。万古云霄森意气,五兵词赋莽纵横。
虞江精舍浮云隔,汴水孤坟宿草生。濯锦浣花游眺地,悲泉斜日下层城。
53、春夜(明代-于谦)
长风送华月,照我庭前树。宿鸟忽惊飞,双双背人去。
54、次韵星夕(元代-廖大圭)
中年亲旧远,寂莫岁时过。有客山南集,开尊月下歌。
三更来白露,一水静银河。不得同清赏,因诗感慨多。
55、满江红(元代-刘敏中)
十载京华,也曾是、飘零狂客。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
记得宣恩疏决日,柏台骢马秋官笔。甚人生聚散等闲间,都难测。
摩抚手,天西北。放浪迹,江湖国。忽高轩飞下,今夕何夕。
头上貂蝉看欲见,掌中珠颗今先得。暂放教、诗酒豁平生,公休惜。
56、送同年王在中编修代祀西行 其二(元代-宋褧)
银盝天香出帝都,春衣綷粲马连
57、鹧鸪天 题应山县城内渡蚁桥桥东东数步法兴寺即二宋读书处(元代-宋褧)
十万元驹过雨堤。一双丹凤上天池。科名已向生前定,阴德仍从暗里窥。
龙虎榜,鹡鸰诗。同胞同甲照当时。同宗盛事嗟微异,后折蟾宫向下枝。
58、画竹十一首 其九(元代-吴镇)
动辄长吟静即思,镜中渐见鬓丝丝。心中有个不平事,尽寄纵横竹几枝。
59、田家谣(元代-魏初)
五月军回未有期,不禁烟瘴入枯脾。马头一骨还家日,只有弓刀似旧时。
60、易子翚自建业还上高益乐赠别(元代-梁寅)
我每怀空谷,君先赋式微。好风催去桨,凉月梦庭闱。
柱史能相问,山人苦劝归。久閒松桂室,将理薜萝衣。
豹变中林隐,鸿期九野飞。韦编常自理,朱绂岂终违。
方笃乡邻好,那忧会合稀。云栖如可觅,他日扣岩扉。
61、钤北和答袁子敬(元代-梁寅)
夫子荆扬彦,龙门早欲攀。高名辉北斗,雄气并南山。
钟应天霜吼,舟因峡浪还。蓬莱献三赋,他日动天颜。
62、送索都事调浙东佥宪(元代-丁复)
老客浙东民,喜闻浙东使。浙东山海区,七郡疏星置。
石田垦硗确,积叠登栈庋。编屋困贫瘠,颇复崇礼义。
然松夜读书,卖薪给朝馈。妇女供蚕绩,租税庶用备。
衣裳太粗疏,颜色甚憔悴。淡食鬻溪泉,匏卜足滋味。
儿童知畏官,长老怕逢吏。养儿充门户,生女早捐弃。
辛苦力田农,不必了生事。县令无鲁恭,郡守非龚遂。
犁锄遭贱辱,刀笔致赢利。况从官卖盐,十室九空匮。
彊黠骋哗嚚,寡弱甘殽胾。噬啮罄遗骼,椎剥方纵恣。
每年八九月,傒我使者至。望望焦釜沃,往往烈火炽。
伏地靡号诉,仰天但悲喟。明公禀至仁,夙负经济志。
渊源邹鲁学,肺腑唐虞治。彤庭二三策,至言答天意。
琼林预高宴,玉堂资小试。股肱将迩延,耳目先远暨。
往年冠尧豸,江山发新丽。冰霜含春阳,妪煦畜凌厉。
渐阶绣斧持,仍专纪纲地。果然新诏下,趣整东南骑。
白发海濆生,喜语连梦寐。亦知吾父兄,迤及弟子类。
遂痊疮痍肤,顿伸湮郁气。排阍出幽闭,却枕起痿痹。
欢声召太和,福物下祥瑞。英才不徒生,生则必名世。
由来文儒用,岂但黼黻谓。匪幸一道私,四海悉渐被。
微羽慕灵凤,蹇足羡良骥。栖身市巷陋,揣分天壤异。
虽后门屏谒,自识廊庙器。新诗猥垂录,知己每怀愧。
芜辞莫殚陈,包荒尚无薙。
63、饮酒(元代-丁复)
北阙诸公贵,东门几客还。撇来缸面酒,携坐屋头山。
64、淮阴杂兴四首 其一(元代-陈基)
千里相逢淮海滨,一枝谁寄岭梅春?老来易感山阳笛,年少休轻胯下人。
失侣雁如秦逐客,畏寒花似楚遗民。每过百战疮痍地,立马西风为损神。
65、迎薰棋墅为张仲伦赋(元代-邓雅)
五亩田庐一涧云,纸屏楸局坐南薰。子声频向花阴落,爽气还从树底分。
王质看回人寂寂,有虞歌后世纷纷。君侯不是无心者,夜雨灯窗复缀文。
66、次萧编修用济韵(元代-邓雅)
新诗烦故友,远寄自城中。岂意龙门客,能思鹤发翁。
别离尘世换,著作古人同。不有知音士,谁怜爨下桐。
67、客居三首 其二(元代-戴良)
漂流何所往,寂寞住湖阴。道路无知己,饥寒乱此心。
草枯春牧远,浪阔夜渔深。敢惮艰虞事,衰年自不禁。
68、次滕玉霄韵(元代-陈天锡)
自是男儿志四方,明时上国快观光。儒冠误我青绫被,人品还君白玉堂。
取友平生半区宇,论诗今日得濠梁。岁寒只有梅和竹,风雪相看味更长。
69、偶成(元代-岑安卿)
溽暑南州甚,我来成感伤。日长聊假寐,梦短亦还乡。
水汲龙津渌,茶烹凤苑香。长歌忆归去,屈指待清商。
70、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 其五(元代-安熙)
颛孙游圣门,尚思禄可干。所以后世士,忘生慕荣官。
我生初未贫,传经易朝餐。妻不解啼饥,儿不知号寒。
水菽非甘旨,吾亲亦怡颜。箪瓢存至乐,不须求抱关。
71、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元代-艾性夫)
色盛人自怜,色衰人见弃。
人心不可凭,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为石,不愿从夫婿。
厌华喜质如梁鸿,布衣操臼当相从。
君不见汉家天子刘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头化石不嫁老亦足。
72、牧童(元代-艾性夫)
栉发吹松阴,坦腹睨岩石。
细雨整短蓑,斜阳擫长笛。
采花艳两髻,挟草暖双腋。
款款跨牛归,苍山暮烟碧。
73、尧文文学过访赋别兼简鹤斋薛真人(元代-顾瑛)
草堂五月少人过,门巷春泥奈雨何。满树枇杷莺窃尽,一阶芳草蚁行多。
因思诸葛吟《梁父》,却笑苏秦谩揣摩。老我衰年无白发,从今也合号涪皤。
74、早秋听秋居士园池(元代-欧阳玄)
碧池流水绿潺潺,高下楼台紫翠间。阮籍才华胜南族,谢安清致满东山。
标名花坞莺争道,集句桃符鹿守关。洒扫园丁今白发,秋翁化鹤几时还。
75、岁暮杂言二首 其一(元代-柳贯)
中年鞍马间,所历万里途。髀肉亦既消,梦惊还一呼。
读史窥古人,恨时不能俱。宁知远游躅,足蹑双飞凫。
漠北松亭塞,燕南督亢图。居今采奇迹,未觉吾行迂。
岁晚重思之,天高明月孤。
76、卜算子·四大因缘做(元代-谭处端)
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一棹清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77、题王仲弘县尹所藏高彦敬尚书巴陵山水图(元代-郯韶)
尚书爱画山,落笔生远色。微茫洞庭野,迥与湘渚隔。
青山迤逦盘春空,江波欲落江树重。望中云梦开七泽,猿啼直与巴陵通。
王郎家住巴陵道,按图只说巴陵好。巴陵女儿歌《竹枝》,微风落日行人少。
山中春雨生石田,柴门流水声溅溅。钓竿长日倚沙树,扁舟中阁生晴烟。
爱此只合山中住,十年作官不归去。高堂见画夜梦之,墓中离离湿秋露。
白头官满思转多,江南酒美仍蹉跎。人生得意夜行乐,酒酣且和巴陵歌,王郎王郎奈尔何!
78、题听秋轩(元代-宋沂)
憀慄夫何如?幽斋致虚极。相看数竿竹,更觉万籁寂。
颢景逾清旷,天宇弥寥泬。凉飔发金奏,繁露漙玉滴。
高梧庭鹤唳,衰蕙候虫唧。愿言凝耳韵,端居以游息。
79、玉环病齿图(元代-宋无)
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
80、湘竹杖寄无住(元代-宋无)
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卖客木兰船。
老宜泉石搘慷态,吟称烟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
知师道师神龙记,莫漫腾空去九天。
81、古调笑令 其一 暮春(元代-邵亨贞)
双燕。双燕。飞过柳梢不见。旧时王谢堂前。回首斜阳暮烟。
暮烟暮烟烟暮。芳草落花满路。
82、卜算子·晓角才初弄(元代-刘秉忠)
晓角才初弄。惊觉幽人梦。珠压花梢的的圆,春露昨宵重。小鼎香浮动。闲把新诗诵。坐客同尝碧月团,擘破双飞凤。
83、题黄梅出山图(元代-耶律楚材)
佛祖不识山中主,良材可惜遭斤斧。肩担明月过前峰,一时忘却曹溪语。
84、寄光祖(元代-耶律楚材)
渔阳光祖冠当时,笔法词源我独知。君有家鸡君自厌,为何偏爱玉泉诗。
85、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
抛梁北,柱石宛有擎天力。欲模此样向诸方,
86、无题(元代-许有壬)
去年曾约牡丹开,同向花前把一杯。今日花开人不见,对花无语却归来。
87、南乡子(元代-许有壬)
山水绿相纡。好个依山傍水居。不是隆中高卧处,茅庐。
直挽岷峨入壮图。
匡世策全疏。只合归来坐守株。乡里小儿从笑我,非夫。
却胜携人共泛湖。
88、瓶花(元代-黄庚)
瓶花红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邻。
堪恨本根不知处,却将颜色为人妍。
89、呈傅初庵学士 其二(元代-陈孚)
霖雨商岩佐,经纶百世馀。又骑箕尾宿,来主壁奎书。
社稷周皇极,衣冠汉石渠。夜闻宣室召,温诏赐安舆。
90、赠执中允上人(元代-杨载)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
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
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
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91、渡江寄俞仲连(元代-杨载)
舟济大江濆,中流日欲曛。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
鲸跃常知候,鸿飞不乱群。颇思论胜概,把酒莫如君。
92、牧羝曲(元代-杨维桢)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
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93、宫词(十二首)(元代-杨维桢)
蛾眉颦处不胜秋,长带芙蓉小苑秋。
肯为君王通一笑,羽书烽火误诸侯。
94、石门山(元代-高明)
舣舟悬砭入苍扉,满地秋云冷湿衣。万古石门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飞。
猿收松子和烟落,鹤伴琴童带月归。独有谢公诗句好,至今山色纪馀辉。
95、过达天山别驾所居(元代-高明)
暨阳别驾真清官,弹琴诵书民自安。幽居恰近范蠡宅,官舍政俯西施滩。
水声入林竹根冷,山云落几香炉寒。有客打门求妙墨,家僮莫放砚池乾。
96、松巢为潜川谢尧章作(元代-张翥)
林栖有隐君,结构出尘氛。就树遮青雨,牵萝补白云。
双鸠从此拙,独鹤与平分。华屋非无数,山中了不闻。
97、休洗红二首 其一(元代-张翥)
休洗红,洗红红在水。新红换作裳,旧红翻作里。回黄倒绿无定期,世情翻覆君所知。
98、前出军五首 其一(元代-张翥)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后军细铠甲,白羽攒鞲靫。
辎车左右驰,万马拥长街。送行动城郭,斗酒饮同侪。
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
99、一半儿(元代-张可久)
花边娇月静妆楼,
叶底沧波冷翠沟,
池上好风闲御舟。
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100、送僧归闽(元代-王冕)
九月三吴树叶红,闽中浑未觉秋风。
上人忽动乡关念,对客莫辞途路穷。
白发岂无诸老在?青山还与旧时同。
到家检点经行处,应喜庭松雨露浓。
101、次申屠子迪韵 其二(元代-王冕)
东南岩壑窅,游子欲何之?野鸟惊飞疾,溪船逆上迟。
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
王谢经行处,萧条似旧时。
102、鹧鸪天 其四 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敬呈遁庵尊兄一笑(金朝-段成己)
堂上幽人睡正閒。门前声利聚为团。花香恼梦寻无处,诗句撩人写复难。
空自叹,倩馀宽。惊乌三绕几时安。青山隔岸迎人笑,旧有盟言且莫寒。
103、汴堤怀古(金朝-王良臣)
迷仙楼观郁连空,一日都归鬼唾中。奢则兆亡天听迩,去而不返水声东。
锁烟弱柳愁蛾绿,阁雨幽花泪脸红。总为锦帆归不得,至今啼鸟怨东风。
104、卯酒(金朝-宋九嘉)
腊蚁初浮社瓮篘,宿酲正渴卯时投。醉乡兀兀陶陶里,底事形骸底事愁。
105、寒夜(金朝-刘仲尹)
漏声穿竹夜霜清,尽著功夫伴短檠。睡足梅花半梢月,虚徐老鼻学香生。
106、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五 猎(金朝-李俊民)
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107、秋江断雁图(金朝-李俊民)
不堪愁里见秋光,江北江南木叶黄。谁信朔风犹跋扈,天涯吹断弟兄行。
108、过古寨(金朝-李俊民)
系马垂杨日半斜,荒村篱落两三家。可怜华屋生存处,瓦砾堆中几树花。
109、孟浩然图 其二(金朝-李俊民)
蹇驴却指旧山归,可笑先生五字诗。仕为不求明主弃,此行安得怨王维。
110、谒金门 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 其一 寄梅(金朝-李俊民)
开未彻。先把一枝偷折。看取黄昏今后别。暗香浮动月。
谁为寻芳时节。误了前村踏雪。为问花閒能赋客。如何心似铁。
111、集古 春望(金朝-李俊民)
半似羞人半忍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门前不见归轩迹,强把花枝冷笑看。
112、浙西宪台夏夜听雪江徐天民琴(金朝-李龏)
火天月满绣衣庭,秋思从君指下生。莫怪老怀眠不得,七弦弹出蟹行声。
113、梅花集句 其八(金朝-李龏)
独上西楼四望赊,玉林琼树影交加。春风也解嫌萧索,借发明年最早花。
114、登苏州齐云楼(金朝-李龏)
故基何处是吴宫,醉上州城值晚风。箫鼓沉沉烟树冷,乱蛙声在落花中。
115、春日田园杂兴二首(金朝-何鸣凤)
星明天驷兆与农,稼圃梨钥处处同。
播谷过竞新禹甸,条桑独记旧杰风。
草缘疆畎从横绿,花隔藩篱深浅红。
自笑偷生劳种植,西山轮与有薇翁。
116、鸂鶒(宋代-吴锡畴)
满身文彩漫成愁,一曲清池强滞留。翘足有时双睡去,梦魂依旧绕沧洲。
117、游集禧中元东轩分题得东字(宋代-王安礼)
策马从仙子,探春游帝宫。爱此高尚志,开轩池水东。
鸭绿漾残日,树碧留清风。生我潇洒思,超然尘世中。
118、次宣州太守韵 其二(宋代-林宗放)
肯将苛政削民庐,好把宽仁答乘舆。襦裤剩誇今日富,春秋欣见有年书。
门施水薤何须尔,庭卧桁杨只晏如。拟颂中和献天子,鲰生无语却踌躇。
119、点绛唇·花事无多(宋代-洪咨夔)
花事无多,笙歌绾取东风住。玉彝雕俎,楼外更筹屡。醉唤骊驹,催上天梯去。君知否。半边铜虎。邓艾经行路。
120、次韵游龙门十绝(宋代-洪咨夔)
飞泉溅雪林华湿,盘石生云古藓乾。
早着些词招隐去,泰山有贼脍人肝。
121、梅(宋代-洪咨夔)
繁芳玉立夹胡床,勾引春韶午梦长。
有眼尽迷空裹色,无心方识定中香。
122、偶成(宋代-洪咨夔)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
为何与点狂曾晢,个裹须参最上机。
123、次洪漕韵 其一(宋代-洪咨夔)
塞垣拥雪髑髅寒,多少将军博美官。莫恨知心今世鲜,须知行道古来难。
时穷地狭何能舞,命好天高亦可钻。此理乘除应会得,梅边索酒笑相看。
124、题怀素自序卷后(宋代-杜衍)
狂僧草圣继张颠,卷后兼题大历年。
堪与儒门为至实,武功家世久相传。
125、早发开先入城至中道亲旧约予复还薄晚复自归宗入郡中(宋代-李彭)
细听㶁㶁水流涧,静看悠悠山放云。涧底游鱼随叶下,岩间独树藉云分。
残星已发招隐寺,落日愿低耶舍坟。却背孤村入城市,沙边深愧白鸥群。
126、用韵戏呈仲诚(宋代-李彭)
蒲萄政复得凉州,底事微官章水头。早岁已能交北海,高怀乃肯顾韩休。
手妙他时扫银夏,胸蟠佳处协沧州。谁言京兆画眉妩,后院悬知多莫愁。
127、癸亥夜梦(宋代-裘万顷)
丙夜清眠正熟时,梦魂飞去拜丹墀。
小臣乍得披肝胆,感慨分明涕泪垂。
128、偈颂五十一首(宋代-释大观)
荆棘锋刃丛,洞房丝竹里。
威凤何须住碧梧,卧龙终不鉴止水。
129、关河令(清远轩晚望)(宋代-赵师侠)
亭皋霜重飞叶满。听西风断雁。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
行人归期太晚。误仿佛、征帆几点。水远连天,愁云遮望眼。
130、鹧鸪天(丁已除夕)(宋代-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131、景卢嘉叟各和诗五首复用前韵(宋代-王十朋)
草堂相去不多赊,雨后登临唤革华。心喜渊明尊有酒,眼惊太白笔生花。
来看四泽满时水,归见九光披处霞。得两使君诗十首,郡斋传写费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