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中华大家庭》反思

《大班教案《中华大家庭》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中华大家庭》反思

1.大班教案《中华大家庭》反思

教育目标:

  1、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

  2、培养幼儿对我国民族的热爱。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课件及少数民族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是什么民族呢?在我们中国都是汉族人吗?

  2、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人数较少,所以叫少数民族。

  请幼儿观看蒙古族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蒙古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请幼儿观看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维吾尔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如果幼儿看一次回答不完成,那么请幼儿再观看一次,再做完整性小结,幼儿回答问题时,提醒说完整话。

  3、提供图片,辨认民族

  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个民族的呢?请幼儿根据他们的服饰特点来说出是哪个民族的?

  4、小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只认识了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请小朋友收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来幼儿园介绍给老师小朋友。

反思:

  本节活动适合我们大班的孩子,孩子们对于少数民族很好奇,探索欲望很强。活动中运用了课件和图片,既生动有趣,

  又能激发幼儿了解学习的欲望。但还有个别幼儿还是很被动,在牵着他的鼻子走,对于这些孩子,我做了简单分析,一方面是孩子本身

  表达不是很流畅,心里明了,但不善于表达,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知识里确实有一些新名词,孩子们难以一次性接受,针对这些情况,

  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尽可能的要照顾到全体,注重个别差异,有些知识要放在课前准备,让孩子进行预热,相信以后的活动更精彩!

2.大班教案《中华大家庭》含反思

教育目标:

  1、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

  2、培养幼儿对我国民族的热爱。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课件及少数民族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是什么民族呢?在我们中国都是汉族人吗?

  2、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人数较少,所以叫少数民族。

  请幼儿观看蒙古族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蒙古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请幼儿观看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维吾尔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如果幼儿看一次回答不完成,那么请幼儿再观看一次,再做完整性小结,幼儿回答问题时,提醒说完整话。

  3、提供图片,辨认民族

  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个民族的呢?请幼儿根据他们的服饰特点来说出是哪个民族的?

  4、小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只认识了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请小朋友收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来幼儿园介绍给老师小朋友。

反思:

  本节活动适合我们大班的孩子,孩子们对于少数民族很好奇,探索欲望很强。活动中运用了课件和图片,既生动有趣,

  又能激发幼儿了解学习的欲望。但还有个别幼儿还是很被动,在牵着他的鼻子走,对于这些孩子,我做了简单分析,一方面是孩子本身

  表达不是很流畅,心里明了,但不善于表达,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知识里确实有一些新名词,孩子们难以一次性接受,针对这些情况,

  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尽可能的要照顾到全体,注重个别差异,有些知识要放在课前准备,让孩子进行预热,相信以后的活动更精彩!

3.大班教案《温暖的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爱无处不在。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

  3、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爱心卡每人一张,爱心树一棵,音乐:《让爱住我家》、《爱的奉献》,字卡:家、幼儿园、中国 、地球,日本遭遇8级地震的视频、各组织救援图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幼儿歌曲《让爱住我家》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二、导入: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让爱住我家》 (出示字卡:家)

  "你的家里有爱吗?说说你家里住着哪些爱呢?"

  京京:我的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我,还给我做好吃的。

  睿睿:妈妈每天都陪我玩。

  小结:"原来你们的家里有这么多的家。正是因为有这些爱,使我们的家庭过的很幸福。"(出示一张幼儿家庭照)

  1、家——幼儿园:

  ——"小朋友们,除了这个家外我们还有一个家,你想到了没?"[幼儿园](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意见,答出来后,出示字卡:幼儿园)

  ——"那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爱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爱?"

  安安:小朋友摔倒了,大家把他扶起来。

  邓迁:午睡时老师给我们盖被子。

  小结:在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老师和小朋友们都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所以 我们这个大家庭很快乐。(贴幼儿集体照)你们爱这个家吗?)

  2、家——中国

  ——"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幼儿答出自己是中国人后,教师鼓励全体幼儿齐声喊出"我是中国人!")

  ——"中国是不是我们的家呢?(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幼儿在地图上找自己所住地——长沙,::对比出祖国的大)

  ——"对了,中国也是我们的家,而且这个家可真大。在这个大家庭里住有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你们知道吗?

  ——"这么多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我们要怎么相处,才能让这个大家庭变的和谐、和充满爱呢?"(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小结: 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要团结、相亲相爱,这样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才会幸福。(出示合照:56个民族大团结)

  3、家——地球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充满幸福和爱的家了,那你们知道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家是哪里吗?(出识字卡:地球)

  ——"这个家大不大?是的,这个家比起我们中国的这个家就更大了。因为在这个家里,住着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出示不同种族的人的图片,让幼儿明白,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许多不同肤色的兄弟姐妹,让幼儿知道中国人是黄皮肤。)

  ——"而且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开心的事也发生着一些不幸的事,(播放视频)日本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了了海啸。他们正遭受着不幸,当兄弟姐妹遭受不幸时,其他的兄弟姐妹又是怎样去帮助他们呢?(播放视频,各志愿者、红十字会募捐等)

  ——你想为这些不幸的人做些什么呢?

  幼:我们可以为他们捐款、为那些死去的和失踪的人祈福。

  4:结束活动:争当爱心天使

  ——"小朋友说的真好,你们都有一颗保贵的爱心,老师这有一颗许愿树,你们可以把自己愿望告诉后面的老师,请他们帮你们写下来,然后挂到我们的"爱心许愿树上"好吗?"(发放爱心卡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我们的爱心树上有了这么多的爱心成员,相信以后我们地球这个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温暧、越来越美丽!让我们双手合十共同祈祷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我们可以组织孩子捐款,带动家长一起来出一份力量。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发现孩子对爱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楚,如我在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家的爱藏在什么地方时?很多孩子说妈妈陪她写作业就是爱。他们对爱的认识太少了,只停留在一些表面上。我们的活动是让孩子先认识家里的爱。让后一点点的扩大到幼儿园——中国—最后是世界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都需要有爱。在最后的环节孩子们看完日本的灾情之后,很多孩子都伤心地哭了。他们用小手写下了自己对受灾人们的慰问和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祝福卡都写满了一个个交给老师让把他们的祝福挂在许愿树上,并双手合十祈祷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渴望的表情我都感动了。

4.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评析《营养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前评析】

  如何让幼儿养成吃饭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结合幼儿平时吃饭挑食现象设计本节课。通过了解营养的来源以及营养对人体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而开展此教育活动,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营养对人体的作用。在设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编写一日食谱,使之了解基本的营养配餐,了解事物如何搭配更有营养,从而幼儿对自己设计的食谱大有兴趣,挑食的机率大大减少,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使幼儿初步了解身体生长需要多种营养,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激发幼儿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

  4、幼儿尝试营养配餐,初步了解食物如何搭配更有营养。

  5、引导幼儿认识蔬菜,让幼儿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并能说出他们的作用。

【活动准备】

  1、鱼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米面类、豆制品等食物卡片。

  2、课前观看幼儿园一周食谱。

  3、课件《兰兰的成长》

  4、头饰、餐盘、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教学活动导入——看看说说

  1、提问幼儿自己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激发幼儿观看课件的兴趣,组织幼儿看课件。

  2、观看后提问,师:兰兰为什么能长大?

  幼儿:因为兰兰吃饭了。

  幼儿:因为兰兰爱吃蔬菜。

  教师总结,身体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而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得到均衡营养。

  二、故事、游戏

  1、教师出示卡通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营养大家庭》向幼儿介绍营养大家庭的成员:胡萝卜兄弟、青豆哥哥、燕麦小子、苹果表哥、草莓妹妹、银鱼姐姐、红虾表妹。他们团结一致战胜病菌大魔王的故事。通过此情节让幼儿了解只有获取均衡营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成长,不生病。

  2、游戏《食物的自我介绍》结合以上故事,制作卡通头饰,两位老师用小魔术的形式不时地变换。如:一位老师戴上鸡蛋头饰作介绍“我是鸡蛋宝宝,我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你们早餐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3、通过老师戴各种食物的头饰作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几种食物的名称主要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4、教师进行小结,人体需要的营养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而这七大类营养素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三、幼儿定制一周食谱。

  1、讨论幼儿园的一周食谱。食谱是按照幼儿身体营养搭配制定的。

  2、激发幼儿制作食谱的兴趣。

  3、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共五组,每组设计一天食谱。

  4、每组桌上放有各种食物卡片,幼儿自主搭配,将每一餐搭配好分别放入餐盘中。每组幼儿讨论通过每一天的食谱内容。

  5、教师小结,表扬幼儿为幼儿园作了一件大好事。

  四、请幼儿制作营养餐

  1、为幼儿准备各种水果、蔬菜让幼儿学习营养配餐。

  2、师讲解制作过程,提醒幼儿用刀安全。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看妈妈为自己做的食物)来设计自己要做的营养大餐。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在旁指导。

  5、制作完成后,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做的大餐叫什么?有什么营养?

  6、幼儿开始品尝自己制作的大餐。

  五、活动延伸

  好多的妈妈每天做饭都会问“宝宝今天想吃什么呀?”结合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家庭一周食谱。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5.大班主题教案《民族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意图: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6.大班社会教案《温暖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班集体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2、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3、愿意为班集体、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难点:

  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活动准备:

  1、班级小朋友的集体照、平时进行活动的照片。

  2、幼儿围绕"我爱班集体"的主题进行绘画,教师把幼儿的绘画制成画册《我们是一家》。

  3、生日蛋糕1个,蜡烛若干。

  4、温馨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班级集体照,引出"我们是温暖大家庭"的话题。

  ★教师(出示照片):照片上有谁?大家的表情怎么样?你们记得照片是在哪儿照片的吗?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大家就像一家人。

  2、教师与幼儿共同回忆"大家庭"中美好的事情。

  ★播放温馨的音乐,教师出示幼儿平时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

  ★幼儿根据画册介绍自己画的事情。

  ★教师: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人遇到困难时啊大家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互相关心的事。

  ★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怎样做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温暖呢?说一说你对这个大家庭的希望。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对别人礼貌、友好,同时要原谅别人无心的错误,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天天开心。

  3、教师和幼儿共同过"集体生日"。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过一个热别的生日?你们猜猜给谁过?

  ★幼儿猜测。

  ★教师:在我们即将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为我们的班集体过生日,今天每个人都是小寿星。

  ★幼儿与教师共同唱《生日歌》。

  ★教师和幼儿分享蛋糕,相互说一句悄悄话。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7.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祖国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鼓励幼儿通过服装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能用语言描述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通过服装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能用语言描述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各民族图片,中国地图,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

  3、操作用书:为娃娃穿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1、 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 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幼儿讨论)

  3、 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鼓励幼儿通过服装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能用语言描述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1、 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A、幼儿观察讨论蒙古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服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他们爱好什么?……

  B、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C、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根据为娃娃所穿的衣服,说说他是什么民族,并找出他生活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2、(放映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自编“我国少数民族”之《祖国大家庭》的第一阶段——主题确定。重在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关注到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是以一种“中华大家庭”的概念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共同推进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让孩子体会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是我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这堂课的教学谈谈个人的得失:

  1.本节课我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设计的,由于学生对民族知识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与认识,在生活中有所接触,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当中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说、唱、猜、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感受我国多姿多彩民族文化。

  2.由于我们居住的地区环境所限制了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的很少,为了拉近少数民族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我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了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并自制了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集声、光、色一体,绚烂多彩,容易点燃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傣族的泼水节、各民族的服饰等,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掌握了枯燥陌生的知识,激发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8.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营养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前评析】

  如何让幼儿养成吃饭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结合幼儿平时吃饭挑食现象设计本节课。通过了解营养的来源以及营养对人体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而开展此教育活动,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营养对人体的作用。在设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编写一日食谱,使之了解基本的营养配餐,了解事物如何搭配更有营养,从而幼儿对自己设计的食谱大有兴趣,挑食的机率大大减少,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使幼儿初步了解身体生长需要多种营养,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激发幼儿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

  4、幼儿尝试营养配餐,初步了解食物如何搭配更有营养。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准备】

  1、鱼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米面类、豆制品等食物卡片。

  2、课前观看幼儿园一周食谱。

  3、课件《兰兰的成长》

  4、头饰、餐盘、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教学活动导入——看看说说

  1、提问幼儿自己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激发幼儿观看课件的兴趣,组织幼儿看课件。

  2、观看后提问,师:兰兰为什么能长大?

  幼儿:因为兰兰吃饭了。

  幼儿:因为兰兰爱吃蔬菜。

  教师总结,身体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而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得到均衡营养。

  二、故事、游戏

  1、教师出示卡通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营养大家庭》向幼儿介绍营养大家庭的成员:胡萝卜兄弟、青豆哥哥、燕麦小子、苹果表哥、草莓妹妹、银鱼姐姐、红虾表妹。他们团结一致战胜病菌大魔王的故事。通过此情节让幼儿了解只有获取均衡营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成长,不生病。

  2、游戏《食物的自我介绍》结合以上故事,制作卡通头饰,两位老师用小魔术的形式不时地变换。如:一位老师戴上鸡蛋头饰作介绍“我是鸡蛋宝宝,我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你们早餐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3、通过老师戴各种食物的头饰作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几种食物的名称主要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4、教师进行小结,人体需要的营养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而这七大类营养素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三、幼儿定制一周食谱。

  1、讨论幼儿园的一周食谱。食谱是按照幼儿身体营养搭配制定的。

  2、激发幼儿制作食谱的兴趣。

  3、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共五组,每组设计一天食谱。

  4、每组桌上放有各种食物卡片,幼儿自主搭配,将每一餐搭配好分别放入餐盘中。每组幼儿讨论通过每一天的食谱内容。

  5、教师小结,表扬幼儿为幼儿园作了一件大好事。

  四、请幼儿制作营养餐

  1、为幼儿准备各种水果、蔬菜让幼儿学习营养配餐。

  2、师讲解制作过程,提醒幼儿用刀安全。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看妈妈为自己做的食物)来设计自己要做的营养大餐。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在旁指导。

  5、制作完成后,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做的大餐叫什么?有什么营养?

  6、幼儿开始品尝自己制作的大餐。

  五、活动延伸

  好多的妈妈每天做饭都会问“宝宝今天想吃什么呀?”结合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家庭一周食谱。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9.大班社会优秀教案《温暖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班集体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2、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活动准备

  1、班级小朋友的集体照、平时进行活动的照片。

  2、幼儿围绕"我爱班集体"的主题进行绘画,教师把幼儿的绘画制成画册《我们是一家》。

  3、生日蛋糕1个,蜡烛若干。

  4、温馨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班级集体照,引出"我们是温暖大家庭"的话题。

  ★教师(出示照片):照片上有谁?“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大家的表情怎么样?你们记得照片是在哪儿照片的吗?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大家就像一家人。

  2、教师与幼儿共同回忆"大家庭"中美好的事情。

  ★播放温馨的音乐,教师出示幼儿平时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

  ★幼儿根据画册介绍自己画的事情。

  ★教师: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人遇到困难时啊大家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互相关心的事。

  ★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怎样做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温暖呢?说一说你对这个大家庭的希望。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对别人礼貌、友好,同时要原谅别人无心的错误,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天天开心。

  3、教师和幼儿共同过"集体生日"。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过一个热别的生日?你们猜猜给谁过?

  ★幼儿猜测。

  ★教师:在我们即将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为我们的班集体过生日,今天每个人都是小寿星。

  ★幼儿与教师共同唱《生日歌》。

  ★教师和幼儿分享蛋糕,相互说一句悄悄话。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发现孩子对爱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楚,如我在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家的爱藏在什么地方时?很多孩子说妈妈陪她写作业就是爱。他们对爱的认识太少了,只停留在一些表面上。我们的活动是让孩子先认识家里的爱。让后一点点的扩大到幼儿园——中国—最后是世界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都需要有爱。在最后的环节孩子们看完日本的灾情之后,很多孩子都伤心地哭了。他们用小手写下了自己对受灾人们的慰问和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祝福卡都写满了一个个交给老师让把他们的祝福挂在许愿树上,并双手合十祈祷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渴望的表情我都感动了。

10.大班教案《民族大家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