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 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 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
2.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
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
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
2. 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3. 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三)结束活动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
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附:故事<妞妞不哭了>
妞妞不哭了
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
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
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认真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妞妞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拿着蜡笔一笔一笔画了起来,很快,一只神奇的小花猫也画好了。
妈妈夸奖妞妞说:“小房子搭得真好,小花猫画得真神奇。我的妞妞真能干!”听了妈妈的夸奖,妞妞笑呀笑呀,真高兴。
2.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 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 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
2.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
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
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
2. 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3. 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三)结束活动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
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附:故事<妞妞不哭了>
妞妞不哭了
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
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
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认真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妞妞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拿着蜡笔一笔一笔画了起来,很快,一只神奇的小花猫也画好了。
妈妈夸奖妞妞说:“小房子搭得真好,小花猫画得真神奇。我的妞妞真能干!”听了妈妈的夸奖,妞妞笑呀笑呀,真高兴。
3.大班健康教案《不乱扔垃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会摔交的?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 是谁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活动反思:
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4.大班安全教案活动《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设计意图
1、由于吃果冻而卡住气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别多。
2、每到周一时,有的孩子会经常性的闹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等东西放入口中。
4、进餐时,有的幼儿爱说话,疯闹,嘴里含着饭就去玩了。
5、有的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
6、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
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小结: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
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独立,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玩具、蜡笔、橡皮泥等东西放入口中;幼儿园放学时,有的幼儿吵着要吃门口摊点的油炸、不卫生小食品;个别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这些都表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
通过真实的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讲述后我启发提问:“医生从龙龙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激发幼儿思考。此时幼儿精力是集中的,记忆是深刻的,回答问题应该是大胆的,自由的。在幼儿大胆表述后,我用简短的语言感慨一番:“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接着,我又用巧妙的话语衔接到下一个环节:“龙龙那么不小心,让我们看看录像中的小朋友要小心些什么?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游戏《判断对错》我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来组织的,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当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状况,需要我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引导。总体来说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较好的贯彻了《新纲要》。
5.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该怎么办?(看医生,吃药,打针)
二、教师实例分析,进行提问。
1、师:有一个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里面有很多药,但是他不知道该吃那种药,牛牛翻了一下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时候妈妈给我吃了这种药,病很快就好了,现在,我把这种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于是,牛牛拿起了药就想吃。
提问: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师:对了,这个药牛牛是不能吃的,因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错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教师讲述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师:现在,老师就给我们小朋友讲讲因为吃错药而差点导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个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护4岁的孙子,孙子捂着肚子,大声喊痛,老人便拿出两片安乃近给孙子服下,孙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为药力不够,又给孙子服下3片,不一会儿,小孙子脸色苍白,失去知觉。老人急忙把孙子送往诊所,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才脱离了危险,据医生说,安乃近这种止痛药,副作用大,服用过量会危及生命。
第二个例子:据报纸报道,家住天津南开区的一位年轻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腹泻不止,就找出痢特灵,给儿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时,儿子捂着腹部啼哭不止,并且直喊疼。妈妈急忙把儿子送往医院抢救,医生问明发病原因后,马上确诊为药物中毒,立即采取了催吐,输氧,输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据医生介绍,痢特灵作为一种治疗菌痢的药物,因具有较大的毒性,临床中严禁儿童服用。
三、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师:听了这两件事情,你觉得怎么样吃药才是安全的?(看说明书,按照医生说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应该怎样吃药(怎样做)?那老师告诉你们,有些药盒里面装的不是这种盒子上写的药,装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药,所以,我们小朋友吃药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动延伸。
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活动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大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6.幼儿园大班社会《爱发脾气的菲菲》关于情绪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3、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体验与朋友和睦相处的乐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活动准备:
1、《爱发牌气的菲菲》PPT
2、优美的轻音乐、重庆公交坠江事故视频
3、气球、手机、耳机、话筒、枕头装三个框子,每个框子五件物品。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边唱歌边进入教室,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
教师做记者采访幼儿心情,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导入活动。
2、教师利用 PPT 分段讲述故事《爱发牌气的菲菲》,帮助幼儿理解坏牌气的不良影响。
(1)讲述故事第一段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发牌气”,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受发牌气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第二段,建议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菲菲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她生气以后做了什么?如果菲菲为了这件事
一直不停地发牌气会有什么后果?
b.播放重庆公交坠江视频,讨论发脾气可能会有的后果。
c.你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菲菲赶走坏牌气?
(3)讲述故事第三段,讨论:我们怎样使自己不生气。帮助幼儿找到唱
歌、跳舞、做游戏、读书、想快乐的事等方法。使幼儿的心情好起来。
3.引导幼儿分组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宜泄
a.说一说:平时都有哪些事情会让你发牌气?
b.唱一唱:如果感到生气你就跺脚。体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
c.听一听:放新的音乐。放松心情。
d.吹气球:引导物儿想象把所有不开心都吹进气球,然后踩爆它或者撤掉里面的气。
e.打枕头:手打枕头,进行适当宣泄。
引导幼儿分组尝试不同的方法。感受合理宣泄情结后带来的好心情
4、音乐游戏。“碰一碰”。在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7.幼儿大班安全《不乱吃东西》教案活动分析
每年都有吃果冻而卡住气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别多。小朋友很难抵抗零食的诱惑,本节课将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小朋友乱吃东西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设计意图]
1、由于吃果冻而卡住气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别多。
2、每到周一时,有的孩子会经常性的闹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等东西放入口中。
4、进餐时,有的幼儿爱说话,疯闹,嘴里含着饭就去玩了。
5、有的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
6、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
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
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三、游戏判断对错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小结: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小结: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小结: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结: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活动延伸:
1、把活动后的图片张贴在四周,幼儿随时观看。
2、每天严把幼儿入园这一关,认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不让幼儿带任何东西入园。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3、午睡上床前,逐一检查每个幼儿手里,兜里是否有异物。
4、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少吃冷饮,果冻,不往嘴里乱放东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观察,随机教育。每时每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6、随机教给幼儿解决突发事件的方法。
活动分析:
1、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师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
2、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图片《不能吃的食物》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4、游戏《判断对错》我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来组织的,幼儿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