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玉米》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玉米》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实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从而懂得不浪费粮食的道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激发幼儿兴趣,积极探索,大胆表达,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快乐。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胆说出自己对玉米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大屏幕展示:玉米成长的过程),完整的玉米棒若干,纸盒箱若干,玉米饼,玉米面煎饼,玉米粒粘贴画一张,玉米杆机器人一个。
经验装备:观察秋天的田野,收获的粮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说的是什么?
奇怪奇怪真奇怪,
头顶长出胡须来,
打开衣服看一看,
珍珠颗颗抱在怀。
提问:小朋友,你们猜到是什么了吗?
二、活动开始:
师:老师已经把它给你们带来了,就放在你们面前的纸盒箱里。现在,你们可以把小手轻轻地伸进纸盒箱里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摸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活动,摸一摸,展开想象,也可以与其它小朋友交流。
提问:小朋友,你们摸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吧。
幼儿回答问题,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它会事什么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说出名称。
师:那么,就让我们把它从纸盒箱里请出来吧,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它究竟长什么样?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玉米的特点。
1、头顶长着胡须。
2、穿着一层一层的“衣服”
3、剥开“衣服”之后,露出了很多玉米粒,像珍珠一样。
小结:这就是玉米,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都种了很多玉米。现在已经收回家了,就放在粮仓里。小朋友,你们知道玉米有什么用吗?(提示幼儿说出玉米的用处)
师:用玉米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它是非常有营养的,能帮助小朋友快快长大,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样玉米做成的食品,请小朋友尝一尝。
尝一尝:1、玉米面饼子。
2、玉米面煎饼。
小结:玉米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食物,人们都非常喜欢,也很有营养。可是,你们知道玉米是怎样长大的吗?
出示课件(玉米成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玉米是怎样长大的,观察后,请幼儿说出玉米长大的过程。
1、先把玉米种子种到地里。
2、长出小苗之后要锄草、施肥驱虫等。、
3、长大之后就结出了玉米棒子。
4、到了秋天就要收获了。
提问:小朋友,你们从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能看出什么呢?(农民劳动很辛苦)玉米是很好的食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想一想告诉老师。(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朋友,玉米浑身都是宝,你们想一想,玉米棒拿回家了,剩下的玉米秸做什么用了?
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玉米的用途很多。
1、出示玉米粒贴画和玉米秸机器人给小朋友们欣赏。
2、再次展示玉米做成的食物。
小朋友,玉米粒和玉米秸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可以用它做很多种玩具的。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老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给我们买玩具,所以我们就玉米身上的东西做玩具,这个玉米秸机器人就是老师小时候的玩具,老师小时候还用玉米叶做过娃娃,今天,老师教你们用玉米棒做手榴弹。
1、把玉米棒上的玉米拔掉。
2、把剩下的玉米棒折成两段。
3、把一根小木棍插进掰开的玉米棒中心,手榴弹就做好了。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用玉米身上的东西还可以做很多玩具,小朋友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做好玩的玩具,明天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一起玩。
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2.中班教案《玉米》含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实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从而懂得不浪费粮食的道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激发幼儿兴趣,积极探索,大胆表达,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快乐。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胆说出自己对玉米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大屏幕展示:玉米成长的过程),完整的玉米棒若干,纸盒箱若干,玉米饼,玉米面煎饼,玉米粒粘贴画一张,玉米杆机器人一个。
经验装备:观察秋天的田野,收获的粮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说的是什么?
奇怪奇怪真奇怪,
头顶长出胡须来,
打开衣服看一看,
珍珠颗颗抱在怀。
提问:小朋友,你们猜到是什么了吗?
二、活动开始:
师:老师已经把它给你们带来了,就放在你们面前的纸盒箱里。现在,你们可以把小手轻轻地伸进纸盒箱里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摸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活动,摸一摸,展开想象,也可以与其它小朋友交流。
提问:小朋友,你们摸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吧。
幼儿回答问题,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它会事什么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说出名称。
师:那么,就让我们把它从纸盒箱里请出来吧,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它究竟长什么样?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玉米的特点。
1、头顶长着胡须。
2、穿着一层一层的“衣服”
3、剥开“衣服”之后,露出了很多玉米粒,像珍珠一样。
小结:这就是玉米,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都种了很多玉米。现在已经收回家了,就放在粮仓里。小朋友,你们知道玉米有什么用吗?(提示幼儿说出玉米的用处)
师:用玉米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它是非常有营养的,能帮助小朋友快快长大,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样玉米做成的食品,请小朋友尝一尝。
尝一尝:1、玉米面饼子。
2、玉米面煎饼。
小结:玉米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食物,人们都非常喜欢,也很有营养。可是,你们知道玉米是怎样长大的吗?
出示课件(玉米成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玉米是怎样长大的,观察后,请幼儿说出玉米长大的过程。
1、先把玉米种子种到地里。
2、长出小苗之后要锄草、施肥驱虫等。、
3、长大之后就结出了玉米棒子。
4、到了秋天就要收获了。
提问:小朋友,你们从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能看出什么呢?(农民劳动很辛苦)玉米是很好的食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想一想告诉老师。(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朋友,玉米浑身都是宝,你们想一想,玉米棒拿回家了,剩下的玉米秸做什么用了?
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玉米的用途很多。
1、出示玉米粒贴画和玉米秸机器人给小朋友们欣赏。
2、再次展示玉米做成的食物。
小朋友,玉米粒和玉米秸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可以用它做很多种玩具的。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老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给我们买玩具,所以我们就玉米身上的东西做玩具,这个玉米秸机器人就是老师小时候的玩具,老师小时候还用玉米叶做过娃娃,今天,老师教你们用玉米棒做手榴弹。
1、把玉米棒上的玉米拔掉。
2、把剩下的玉米棒折成两段。
3、把一根小木棍插进掰开的玉米棒中心,手榴弹就做好了。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用玉米身上的东西还可以做很多玩具,小朋友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做好玩的玩具,明天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一起玩。
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3.中班教案《剥玉米》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玉米得外形特征,知道玉米的用途。
2、能为数卡寻找相应数量的玉米粒,体验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准备好未剥皮的玉米棒,在网上下载玉米生长及用途图片资料。
2、老玉米棒、1——7的数字卡片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 认识玉米的外形特征
1、 教师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摇盒子,带神秘口气说:“我这里又一样好东西,要请大家上来看看,看好后用悄悄话轻轻地告诉我,里面是什么?”
教师出示玉米,并纠正幼儿的回答:它的名字叫玉米,也可以叫它玉米棒。
2、 观察玉米的外形特征
1)玉米棒长得怎么样呢?先来看看最外面是什么(苞叶)苞叶长得怎么样?(一层一层的)
教师:剥开苞叶,玉米棒的里面是怎么样的呢?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玉米棒,仔细看看玉米棒的形状怎么样?颜色有哪些?玉米籽长得怎么样?
2)教师个别指导:
玉米棒长得怎么样?玉米棒上面和下面一样粗吗?上面怎么样,下面怎么样?
玉米有哪些颜色?(黄的是黄玉米,白的是白玉米,紫的是紫玉米,花斑玉米是有的,但它不是纯玉米种)
玉米籽长得怎么样,象什么,你可以剥下几粒看看,上面剥一粒,下面剥一粒,仔细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也可以用手去按按它(硬硬的)
最里面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讲给大家听听,玉米棒长得怎么样?
3、 小结:
玉米棒长得圆圆的,长长的,上面细下面粗。玉米籽有的是黄的叫黄玉米,有的是白的叫白玉米,还有的是紫玉米。玉米籽长得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有的象牙齿,有的象小石子,还有的象小眼睛。剥下玉米籽最里面的是玉米芯。
二、 知道玉米功用。
1、 农民伯伯种了这么多的玉米,有什么用呢?
小结:刚才小朋友讲得真多,有的说嫩玉米可以煮着吃,有的说老玉米可以爆玉米吃,还可以加工成膨化食品,玉米籽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玉米粉还可以喂猪、喂鸡当饲料呢!刚才一个小朋友又想到把玉米放在火里烤着吃,玉米的营养可丰富啦,来,我们看看玉米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还有什么用途?
2、 看下载的玉米生长过程及用途资料。
三、剥玉米,体验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1、我知道你们都很想帮农民伯伯剥玉米,但我有三个要求
(1) 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有数字卡片,我们为数字宝宝找出相应数量的玉米粒送给它们。
(2) 剥下的玉米芯放在废纸篓里。
(3) 玉米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把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玉米籽都拾起来。
2、 指导
(1) 你剥的累不累,手上是不是有点疼(是啊,农民伯伯从种玉米开始,施肥浇水,捉虫,到长成玉米棒,不知要花多少心血呢,你说辛苦不辛苦?)
(2)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剥法。
(3)引导幼儿相互检查,对幼儿间合作好的加以表扬。
四、教室小结
你们的本领真大,这么快就把玉米剥好了。好,坐下来,告诉我,你的手是不是有点疼?是呀,农民伯伯从种玉米开始,施肥、浇水、捉虫,到长成玉米棒不知要花多少心血,你们说辛苦不辛苦,所以我们一颗玉米籽都不能浪费,检查一下是否都拾起来了。等会儿我们把玉米籽送还给农民伯伯。
活动反思
推荐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很喜欢动手操作,都能剥出与数卡数字等量的玉米粒数,其原因在于:1、在活动前,教师先和小朋友们一起复习数字,看数字拍手,加深了幼儿对数与其表示的数量的理解。2、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在看数卡剥玉米时,1—7的数字都是幼儿学过的,难度适宜,所以幼儿剥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将相应数量的玉米粒放在数卡上了,操作的正确率高。有的孩子操作完后还嫌不过瘾,将一整支玉米全剥完了才罢休。
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难度要适宜,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教学内容的选择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4.中班美术优秀教案《魔法玉米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3、通过粘贴创作立体作品,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材料人手一份;图片;湿毛布;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魔术表演《魔法玉米》:教师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湿毛布(幼儿不知道是湿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湿毛布上按一下,连接魔法玉米粒,随意做成一个造型)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材料,探讨连接方法。
师跟幼儿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处:
师:“刚才魔术师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师:“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为蘸了水,所以能连接。”请幼儿摸摸毛巾,并试着连接魔法玉米。
2、欣赏图片作品《魔法玉米树》。
3、教师示范创作《魔法玉米树》。
师提醒幼儿先做树干底盘、接着树干、树枝、最后树叶。
4、幼儿分组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儿用点力让魔法玉米连接牢固。
5、欣赏作品,师幼共同来布置大森林。
师:“你们看过光头强的动画片吗?森林里的树木都被光头强砍光了,让我们小朋友的树来帮助熊大熊二布置一个大森林吧。”
三、结束部分:
师: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护者,我们要像他们学习,爱护树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带幼儿跟随音乐围绕作品欣赏“大森林”,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5.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魔法玉米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3、通过粘贴创作立体作品,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材料人手一份。
2、图片。
3、湿毛布。
4、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魔术表演《魔法玉米》:教师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湿毛布(幼儿不知道是湿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湿毛布上按一下,连接魔法玉米粒,随意做成一个造型)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材料,探讨连接方法。
师跟幼儿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处:
师:“刚才魔术师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师:“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为蘸了水,所以能连接。”请幼儿摸摸毛巾,并试着连接魔法玉米。
2、欣赏图片作品《魔法玉米树》。
3、教师示范创作《魔法玉米树》。
师提醒幼儿先做树干底盘、接着树干、树枝、最后树叶。
4、幼儿分组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儿用点力让魔法玉米连接牢固。
5、欣赏作品,师幼共同来布置大森林。
教师:“你们看过光头强的动画片吗?森林里的树木都被光头强砍光了,让我们小朋友的树来帮助熊大熊二布置一个大森林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护者,我们要像他们学习,爱护树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带幼儿跟随音乐围绕作品欣赏“大森林”,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6.中班美术教案《魔法玉米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材料人手一份。
2、图片。
3、湿毛布。
4、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魔术表演《魔法玉米》:教师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湿毛布(幼儿不知道是湿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湿毛布上按一下,连接魔法玉米粒,随意做成一个造型)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材料,探讨连接方法。
师跟幼儿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处:
师:“刚才魔术师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师:“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为蘸了水,所以能连接。”;.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摸摸毛巾,并试着连接魔法玉米。
2、欣赏图片作品《魔法玉米树》。
3、教师示范创作《魔法玉米树》。
师提醒幼儿先做树干底盘、接着树干、树枝、最后树叶。
4、幼儿分组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儿用点力让魔法玉米连接牢固。
5、欣赏作品,师幼共同来布置大森林。
教师:“你们看过光头强的动画片吗?森林里的树木都被光头强砍光了,让我们小朋友的树来帮助熊大熊二布置一个大森林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护者,我们要像他们学习,爱护树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带幼儿跟随音乐围绕作品欣赏“大森林”,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7.中班主题《我们的玉米丰收了》教案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玉米的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小篮、箩筐、护袖、帽子、电饭锅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闭上眼睛,张开嘴巴,教师把事先剥好的熟玉米让幼儿品尝,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你以前吃过吗?”(幼儿相互交流)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种下的玉米怎样?
3.带幼儿去园内的玉米地。
(1)先引导幼儿观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启发幼儿能说出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已经变黄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叶和穗子是绿绿的,里面的玉米是嫩嫩的,还没有成熟,所以还不能摘。
(2)老师示范掰玉米,一手扶着玉米杆,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儿掰玉米,教师指导。
4. 师幼坐在田头边休息边讨论吃玉米的好处,知道玉米是粗粮,了解玉米的用途。 教师小结:玉米的用处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剥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健脑作用。
(2)可供工业作用。(玉米用来酿酒、制淀粉、制糖浆、葡萄糖、塑料、酒精等)
(3)可用来榨油。(玉米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有一定医疗作用)
(4)可用作饲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饲料用。有“饲料大王“的称号)同时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已霉变的玉米不能食用,里面有许多有害物质。
5.幼儿动手:先剥去玉米外面的苞叶,再洗干净,然后放进电饭锅。
活动延伸:
1.一起品尝煮熟的玉米棒,并相互谈谈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学习剥豆的基础上,把摘下来的玉米先剥去苞衣后洗干净,再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剥下来放在盘字里。
3.把剥好的玉米粒送到厨房给阿姨做菜用。
活动反思: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幼儿在“选玉米”—“种玉米”—“我们帮玉米除草、浇水”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收玉米”,兴致特别高,吃得也特别香。是啊,还有什么能比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值得高兴的呢?幼儿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劳动的技能,达到了“教学做合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