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围巾》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围巾》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印染画图案和色彩的美,并对印染画活动感兴趣。
2、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印染方法,并尝试装饰围巾。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生宣纸、水彩墨水、调色盒、抹布、棉签等。
2、实物围巾、PPT
活动重点:
感知欣赏围巾的图案美、色彩美。
活动难点:
学会不同围巾的折叠印染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各种围巾,激发幼儿兴趣。
1、冬天到了,天气冷了,活动室里举办了一个围巾展览,我们一起去看看。【进入活动室】看一看,这些围巾有哪些形状,哪些图案?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
2、欣赏PPT图片。【选出展览中有代表性的3-4条围巾做成PPT】一起来看看这些围巾,漂亮吗?你觉得美在哪里?它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二、探索尝试,印染围巾。
老师也带来了几条今年最流行的围巾,一起来欣赏一下。
1、欣赏范例作品。【重点引导观察印染的位置:边和角的图案】
2、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尝试用水彩墨水进行印染。
(1)出示白色图案的长条围巾,是什么形状的?围巾好看吗?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漂亮起来?
(2)教师示范讲解:先把这张正方形的围巾对折(启发幼儿将纸对折后再印染),再对折,看看,变小了,可以把角或者边进行浸染。猜猜,现在的围巾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打开印染后的围巾)
3、请个别幼儿示范。(长方形围巾)
4、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折叠方法。【用小的餐巾纸,幼儿集体操作】如果用不同的折叠方法,会印染出什么样的图案呢?
5、小结: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对边折或者对角折的方法,染后用角或边去蘸颜色,就会印出漂亮的图案;对折的次数越多,蘸的颜色越多,花纹就会越多。
三、幼儿印染操作。
这么美的围巾围在脖子上肯定很温暖很漂亮,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设计师,设计一条漂亮的围巾呢?
1、 提操作要求:印染围巾首先要把围巾对折,可以对边折也可以对角折;根据折叠后的不同方位,不同区角进行染色。)
2、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
1、布置“围巾博览会”,展示幼儿作品。
2、参观欣赏,说一说最喜欢哪一条围巾 ?为什么?
活动延伸:
将围巾放到超市出售。
2.中班教案《围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印染画图案和色彩的美,并对印染画活动感兴趣。
2、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印染方法,并尝试装饰围巾。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生宣纸、水彩墨水、调色盒、抹布、棉签等。
2、实物围巾、PPT
活动重点:
感知欣赏围巾的图案美、色彩美。
活动难点:
学会不同围巾的折叠印染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各种围巾,激发幼儿兴趣。
1、冬天到了,天气冷了,活动室里举办了一个围巾展览,我们一起去看看。【进入活动室】看一看,这些围巾有哪些形状,哪些图案?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
2、欣赏PPT图片。【选出展览中有代表性的3-4条围巾做成PPT】一起来看看这些围巾,漂亮吗?你觉得美在哪里?它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二、探索尝试,印染围巾。
老师也带来了几条今年最流行的围巾,一起来欣赏一下。
1、欣赏范例作品。【重点引导观察印染的位置:边和角的图案】
2、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尝试用水彩墨水进行印染。
(1)出示白色图案的长条围巾,是什么形状的?围巾好看吗?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漂亮起来?
(2)教师示范讲解:先把这张正方形的围巾对折(启发幼儿将纸对折后再印染),再对折,看看,变小了,可以把角或者边进行浸染。猜猜,现在的围巾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打开印染后的围巾)
3、请个别幼儿示范。(长方形围巾)
4、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折叠方法。【用小的餐巾纸,幼儿集体操作】如果用不同的折叠方法,会印染出什么样的图案呢?
5、小结: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对边折或者对角折的方法,染后用角或边去蘸颜色,就会印出漂亮的图案;对折的次数越多,蘸的颜色越多,花纹就会越多。
三、幼儿印染操作。
这么美的围巾围在脖子上肯定很温暖很漂亮,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设计师,设计一条漂亮的围巾呢?
1、 提操作要求:印染围巾首先要把围巾对折,可以对边折也可以对角折;根据折叠后的不同方位,不同区角进行染色。)
2、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
1、布置“围巾博览会”,展示幼儿作品。
2、参观欣赏,说一说最喜欢哪一条围巾 ?为什么?
活动延伸:
将围巾放到超市出售。
3.中班教案《量布做围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
2、能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同伴好的测量方法。
3、学习用首尾相连排列量具的方法测量“花布”的大小。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13页《自然测量工具》的材料数字印章,幼儿人手2张(红色纸长16.5cm,宽6cm;蓝色纸长30cm、宽2cm)。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熊猫缝纫店”开业。
(1)教师出示两块“布”和若干条“围巾”。
(2)教师讲述故事:兔妈妈有两块漂亮的“布”,它想用这些布给兔宝宝们做“围巾”,每块“布”能做几条“围巾”?哪块“布”做得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呢?请小朋友们帮帮它吧。
2、探索测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蓝色纸,引导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2)教师演示测量的方法。(将“围巾”平铺在“布”上,边对边,角对角,既不要重叠,也不要留空隙。)
(3)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测量(一个是对的,一个是不够精确的),并引导幼儿明白正确测量的方法。
师:“他们量的对吗?为什么?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3、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否一个接一个的摆列量具。
4、展示与交流。
(1)教师展示作业单,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
(2)比较测量的方法。
师:同样的“布”和“围巾”,大家量出来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你们是怎么量出来的?
(3)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上台进行测量,其他幼儿进行验证看哪种测量的方法最正确。
(4)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在与孩子平时的闲聊中,我就发现孩子对测量有浓厚的的兴趣和认识。户外活动时,总会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说用尺子量,有的说用绳子比,还有的说用木棍量等。这说明孩子们能够想到用工具测量周围的物体。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用实物来测量物体呢?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创设帮助兔妈妈给小兔做围巾的游戏情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整个一节课,孩子都沉浸在帮助兔妈妈解决问题的参与中,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当孩子在自由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我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或是引导他们尝试用别的方法、别的思路去解决。而且在孩子测量后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给幼儿足够的与同伴交流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中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围巾和手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教师启发下,能大胆运用简单、变化的点、线或几何图形等装饰围巾和手套。
2、愿意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装饰。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围巾、手套),说说自己最喜欢哪条围巾、哪副手套,为什么?
1、看,我这儿有很多围巾、手套的图片,你最喜欢哪条围巾或哪副手套?为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围巾、手套的不同装饰效果。
二、示范讲解(幼儿装饰活动“漂亮的围巾、手套”)
1、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围巾、手套,我也想自己设计(我的)围巾、手套,你们想吗?(想!)
2、(教师)示范装饰围巾、手套。
我呀,希望我自己的围巾手套是最特别的,是最漂亮的,看,我是怎么设计的。我先画上一条长长的围巾,在围巾的一头画上漂亮的图案,另一头画上一样的图案,这样就对称了。接下来我就要开始涂颜色了,涂的时候要用力的涂,涂的均匀些,这样才是最漂亮的。
三、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为自己设计漂亮的手套。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副呀。那就把你自己的设计也用美丽的图画表现出来吧。
2、鼓励幼儿用各种线条,图形组成不同的图案,注意色彩鲜明。
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来装饰手套和围巾。
3、师巡回指导。
四、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装饰的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5.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围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围巾花饰的多样,及色彩的丰富。
2、学习用花纹,格子或图样对围巾进行装饰。
3、对装饰画有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图案的围巾,蜡笔,纸(长、正方形的围巾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式围巾,让幼儿欣赏.
1. 这是什么?(围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花纹不一样) 花纹什么地方不一样?。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有的是围着围巾四周一圈,有的两边有花纹,有的有图案;或是图案不一样,有的是动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格子……)
二、装饰围巾,幼儿作业
1. 我们今天也来装饰围巾,你喜欢什么样的围巾?你会用什么画案来装饰你的围巾呢?(幼儿讲述)。
2. 看看我们有什么东西呢?(蜡笔)
3. 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能够自己大胆装饰围巾,注意不和别人一样,能自己想方法设计。
4.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设计。
三、评讲幼儿作品
1. 我们看看这些围巾颜色怎么样?
2. 你是怎么设计围巾的?用了什么方法?(线条,图案,色块,花纹)
活动反思
引发孩子们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他们对色彩花纹的设计很自由,色彩夸张,画面比较漂亮。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6.中班主题《围巾的妙用》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在综合主题《我的发现》中,我设计了《围巾的妙用》这一教学活动。因为围巾,是孩子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了。它质地轻柔、颜色鲜艳、款式多样,图案各异。既可以装饰美化、又可以用来保暖,而且,取材容易,每个家庭都有。活动通过赏围巾、玩围巾、系围巾、舞围巾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幼儿更多的好奇心,加深了幼儿对围巾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围巾的特点及其功能。
2、尝试用多种方法系围巾,打扮自己。
3、培养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 难点
重点:是观察各种围巾。通过对比观察、教师的细心引导一步一步得以突破。
难点:在于尝试用多种方法系围巾,通过课件、相互帮助等形式,让孩子设计出自己认为更漂亮的围巾系法,从而突破难点。
活动准备
1、各种围巾如干
2、把教室布置成“围巾俱乐部”
3、课件、手机、照相机。
4、舞蹈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活动过程
(一)赏围巾
1、出现小熊打电话的课件画面,同时,老师的手机铃声响起,老师接电话:小熊你好,你有什么事吗?想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围巾俱乐部”,好的,我们马上出发!
2、师:小朋友,你们想去“围巾俱乐部”吗?那我们出发吧!
3、幼儿欣赏围巾,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围巾?
摸一摸:这些围巾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蹭一蹭:蹭在脸上有什么感觉?
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围巾?为什么?
4、老师总结:围巾有各种形状的,有长长的、方方的、三角形的、不规则的,它的材质有棉的、麻的、丝的、羊毛的,它软软的非常舒服,围巾不仅可以用来保暖,还可以玩呢!
(二)玩围巾
1、老师示范:小眼睛、看仔细,我的围巾团团团,团成小球玩一玩,抛一抛、接一接,围巾小球真好玩。
2、师:宝宝们,你们想跟围巾玩一玩吗?要跟老师和同伴玩得不一样哦。
3、幼儿玩围巾,老师引导幼儿不同的玩法:抛、接、甩、顶、长围巾可以当绳跳、还可以拔河等等
4、幼儿个别示范:你是怎么玩的?玩给大家看看。(有创新的玩法及时推广:你的玩法真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5、老师总结:宝宝们真聪明,想出了怎么好玩的方法,是呀!围巾可以可以玩、还可以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呢!使我们变得更漂亮、更靓丽。
(三)系围巾
1、老师示范:你们看,老师脖子上的围巾系的漂亮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系的吗?
2、师:围巾还有好多种系法,你们想知道吗?
3、幼儿观看课件(各种围巾的系法)
4、幼儿尝试系围巾
(1)师:请宝宝们也动动脑筋,想想围巾还有哪些系法?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相互讨论,互相帮助。
(2)老师引导孩子可以用围巾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间、头上、臂膀上等等(另一配班老师抓拍幼儿系围巾的照片并连接在电脑上)
5、幼儿看照片并集体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照片上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系围巾的?其他的宝宝也可以来跟着学一学。
6、老师总结:宝宝们想出来好多围巾的系法,你们看,一个个变得更漂亮了, 就像去参加舞会一样。
(四)舞围巾
1、师:那我们就来跳个舞吧!你们看,“围巾俱乐部”还有好多围巾,(幼儿取围巾拿在手里)来吧!我们手拿围巾舞起来吧!
2、播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师生共同表演
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在“围巾俱乐部”看到了好多不同形状、不同材质、各种花纹的围巾、跟围巾玩起了游戏,学会了围巾的不同系法、用围巾跳了舞,还可以画围巾呢!走啦!去游戏区域中画围巾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它涉及到了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等几个方面,选材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通过赏围巾、玩围巾、系围巾、舞围巾等环节,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围巾展开活动,在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拓展。结合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