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屋子里的尖尖角》》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屋子里的尖尖角》
活动目标:
1.认识物品的尖尖角和棱边,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3页或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图片。
2、用桌椅摆成障碍赛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的尖尖角》的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 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2.讲述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讲述故事,提问: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的角会怎么样?玩的时候怎样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了解尖尖的角是有危险的,要远离它们,
3,、玩游戏:障碍接力赛。用桌椅摆成障碍赛的场地,组织幼儿绕过障碍走曲线,引导幼儿游戏时灵活躲避危险。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的尖尖角,做好预防减少伤害。
2.小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一些尖尖的东西有危险。
2.掌握一些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⒈课件:小朋友吃棒棒糖、奶奶织毛衣、护士打针等。
⒉尖尖的东西实物:剪刀、铅笔、有尖的梳子、小叉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背景,请配班老师帮忙拿剪刀、导入课题。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剪刀的正确传递和使用方法。
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递剪刀才安全。
⒉请小朋友练习递剪刀的方法,教师小结。
三、了解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东西。
⒈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尖尖的,有危险的。
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后了解一些尖尖的东西的使用安全。
四、安全知识应用。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班里有什么东西是尖尖的,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刮蜡棒、小叉子、计数棒等)。
活动延伸与建议:
⒈结合区域活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安全的使用有尖的物品。
⒉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有尖的物品,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3.小班安全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许多尖利的东西,并知道它们的危险性。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它们。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类尖利的物品(笔、剪刀、树枝、牙签、筷子、针等)。
2、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会使小猴哭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这样的笔有个尖头,戳在我们的身上很疼,有时候还会戳破我们的皮肤,流出血呢!如果伤害到眼睛就更严重了。
3、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尖尖的东西呢?
教师边出示边介绍尖尖的物品,如:树枝、剪刀、各种刀、尖头笔、筷子等。
4、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讲述情境:
情景一:小兔子用尖尖的比在别人脸上点墨水。
情景二:小猴子在耍弄树枝。
情景三:小猫一边看着窗外一边在剪纸。
情景四:小鸭拿着筷子对着别人说话。
5、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尖尖的危险物品,我们要正确使用它,不要拿着他们玩闹。当周围的伙伴这样做时,要提醒他并远离他,尽快告诉家 长或老师。
6、操作活动:香香的糖葫芦。(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竹签)
7、教师小结,收拾用品。
课后反思:
幼儿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一些体会时,幼儿都积极的说了一些自己使用过的尖利的物品。有剪刀、针、图钉、牙签、大头针、钉子等,幼儿的知识经验较丰富,还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伤害事故,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解受伤的原因。
4.中班教案《屋子里的尖尖角》
活动目标:
1.认识物品的尖尖角和棱边,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3页或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图片。
2、用桌椅摆成障碍赛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的尖尖角》的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 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2.讲述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讲述故事,提问: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的角会怎么样?玩的时候怎样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了解尖尖的角是有危险的,要远离它们,
3,、玩游戏:障碍接力赛。用桌椅摆成障碍赛的场地,组织幼儿绕过障碍走曲线,引导幼儿游戏时灵活躲避危险。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的尖尖角,做好预防减少伤害。
5.中班教案《宝塔尖尖》含反思
活动目的:
1、体验与同伴一起利用黄豆叶柄制作宝塔的方法。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萌生幼儿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选择好一块黄豆地,把制作好的若干座宝塔放在地里。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等处观察宝塔的外形。
3、橡皮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外面散散步,看看我们的植物园里有什么变化?
2、幼儿来到黄豆地里自由观察,教师提问:
(1)你在地里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秋天叶儿变黄了、叶儿落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叶柄的同时发现自制宝塔)
(2)教师出示幼儿发现的宝塔提问:说说这像什么?
(3)师幼共同给宝塔取名字。
二、讨论制作材料
1、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幼儿观察后自由回答)
2、幼儿讨论怎么样做成的?
3、请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叶柄制作宝塔。
4、教师总结:这是用黄豆叶柄制作成的宝塔,它是由一根根叶柄编织而成的。今天我们也来动动我们的小手制作一座宝塔好吗?
三、幼儿制作宝塔
1、你想和谁一起合作就和谁一起合作。
2、幼儿采摘粗细差不多的叶柄开始制作。
(1)、将两根叶柄直角交叉放好;
(2)、把上面的叶柄两端向下对折(成“T”字形);
(3)、再取一根叶柄紧靠对折叶柄与横着的叶柄成直角交叉折下一端,另一边相同;
(4)、依次两边往下加织叶柄;
(5)、最后把折下来多余的叶柄用橡皮筋扎好,即成宝塔。
3、引导幼儿用橡皮筋作为辅助,教师适当予以帮助。
四、送我们的宝塔回活动室,开个宝塔展览会。
活动反思:
1、活动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教育的目的。
2、幼儿是活动的真正主人。从活动内容看:形式新颖,贴近幼儿生活;从活动过程看:改变以往“老师教我们学”的状况,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制作;从活动结果看:幼儿不仅明白了宝塔的制作方法,而且还知道怎样做才能编织出结实的宝塔。
3、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再次让幼儿体验了成功感。幼儿通过发现宝塔——→讨论宝塔制作方法——→采摘叶柄——→制作宝塔,无疑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丰富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性经验。
4、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幼儿在编织时没有紧扣叶柄折下,使编出的宝塔比较松;幼儿在加织叶柄时两端的距离没有把握好(距离应该差不多)等。
6.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尖尖的春笋》反思
可以挖掘教材中更多的教育价值,可以有很多延伸活动:带孩子到竹园去进行教学活动,观察农民挖笋,这样教学会更直观。在认识春笋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比较笋的长、短、粗、细。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尖尖的春笋》
【教材分析】
“春笋”是春天特有的,体现了春天的特色。饭桌上,可以品尝到春笋,菜场里、超市里也可以看到春笋。纲要指出:选择孩子身边的事物,是孩子所熟悉的。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材,引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春笋,春笋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出示挂图)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像什么?什么季节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再将“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破。
3、教师把春笋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形象什么?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它的妈妈是竹子,他长大以后也会变成竹子。笋肉可以吃,味道很鲜美。
二、玩笋壳。
1、给幼儿每人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快思 )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展示幼儿的笋壳作品。
【课后反思】
可以挖掘教材中更多的教育价值,可以有很多延伸活动:带孩子到竹园去进行教学活动,观察农民挖笋,这样教学会更直观。在认识春笋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比较笋的长、短、粗、细。
7.小班安全《尖尖的东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许多尖利的东西,并知道它们的危险性。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它们。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7、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类尖利的物品(笔、剪刀、树枝、牙签、筷子、针等)。
2、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会使小猴哭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这样的笔有个尖头,戳在我们的身上很疼,有时候还会戳破我们的皮肤,流出血呢!如果伤害到眼睛就更严重了。
3、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尖尖的东西呢?
教师边出示边介绍尖尖的物品,如:树枝、剪刀、各种刀、尖头笔、筷子等。
4、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讲述情境:
情景一:小兔子用尖尖的比在别人脸上点墨水。
情景二:小猴子在耍弄树枝。
情景三:小猫一边看着窗外一边在剪纸。
情景四:小鸭拿着筷子对着别人说话。
5、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尖尖的危险物品,我们要正确使用它,不要拿着他们玩闹。当周围的伙伴这样做时,要提醒他并远离他,尽快告诉家 长或老师。
6、操作活动:香香的糖葫芦。(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竹签)
7、教师小结,收拾用品。
课后反思:
幼儿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一些体会时,幼儿都积极的说了一些自己使用过的尖利的物品。有剪刀、针、图钉、牙签、大头针、钉子等,幼儿的知识经验较丰富,还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伤害事故,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解受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