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不怕冷的树》》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不怕冷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培养探索树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长风公园,观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没有变化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很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2.大班教案《不怕冷的树》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懂步骤图,用折剪的方式制作立体的松树。
2、关注冬季的自然现象,了解一些冬天不怕冷的树。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带领幼儿观察冬天不怕冷的树、松树的范例、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 不怕冷的树——共享经验,了解冬天一些不怕冷的树
1、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是冬天不怕的树?
2、为什么这些树在寒冷的冬天不怕冷呢?(树叶很厚、像针的样子)
二、松树制作——引导幼儿学看步骤图,初步掌握松树的制作过程
1、教师出示松树制作步骤图:
(1)将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成四个长方形。
(2)沿着中线画出半棵松树(引导幼儿注意开口与闭口方向)
(3)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来,打开可以看到两棵松树一起完成啦。
(4)将两棵松树叠在一起,做成立体的松树,贴在纸上,然后在纸上添画出冬天的景物。
2、请个别幼儿操作个别步骤,有困难的教师及时帮助。
3、引导幼儿将手工纸对折时要对准边线,边与边对整齐,剪的时候小心剪断。
4、想一想冬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特征,把它画下来。
三、数数有几棵——在分享交流中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作品,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家共同布置成常绿树的主题公园,数数有几棵?还有哪些不怕冷的树?
3.中班健康教案《冬天不怕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气候变化,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学会用多种手段表现冬天的特征。
3、通过亲身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要多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冷。
4、学习词汇:冷、暖和。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6、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皮球、羊角球若干个,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提问、谈话。
1、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谈论)
3、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请幼儿仔细听一听:冬天的风有什么声音?呼呼的声音象什么声音在叫?(老虎,听起来让人害怕)
5、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发皮球、羊角球给幼儿在操场滚球、追球,跳球,并交代安全问题。
五、等每个幼儿的小手热呼呼时结束活动。问: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很暖和)是不是还感到冷啊?
六、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园明白冬天时,要多多锻炼,不要因为害怕寒冷,不锻炼自己的身体!在幼儿的观念,他们对冬天的意识不了解,不懂什么叫抵御寒冷。通过故事,只能够让幼儿基本理解冬天,要穿棉袄,不能随便脱衣服等!针对冬天的体育锻炼前后身体感受不一样意识,我还不够体现出让幼儿明白,我认为应该在晨间活动中,多多锻炼小身体,懂得抵御寒冷!
4.中班教案《不怕冷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培养探索树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长风公园,观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没有变化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很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5.中班教案《不怕冷的企鹅》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身体结构te特征和习性,感受环境与动物生活的关系,有适应环境的意识。
2、知道企鹅在南极的特殊生活环境,学习词语:“冰天雪地”、“摇摇摆摆”等。
3、对探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动物本身兴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图片(企鹅)在南极生活的其他动物的图片、地球仪一个。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动物世界类的碟片。
活动过程:
1、猜谜语,让幼儿产生对企鹅的兴趣。
(1)教师说谜面:是鹅不是鹅,海岛上生活, 冰天雪地里,玩得真快乐。
(2)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2、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感知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他们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你学一学。
(3)企鹅有那些本领?你知道企鹅喜欢吃什么?
(4)企鹅生活在那里?(南极)那里的天气是这样的?
(5)企鹅怕冷吗?为什么?你知道那些不怕冷的动物也喜欢在南极生活?(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4、播放关于南极动物的影像资料,充分感知冰天雪地的南极环境,以及各种南极动物。并向幼儿重点介绍关于企鹅的生活趣事。重点介绍企鹅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宝宝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南极是非常冷的地方,那里也生活着一些动物,企鹅就是不怕冷的动物之一,它们十分愉快地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布置主题墙。
2、引导幼儿根据企鹅的特点进行归类,总结禽类的特点,并与应经认识的禽类动物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互相介绍本地动物的过冬方式。
6.中班优秀科学教案《不怕冷的植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风公园,观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没有变化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很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快思 www.banzhuren.cn)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以观察为主,首先让幼儿到室外观察,回来后与幼儿共同谈论冬天的植物。虽然这么设计的,但在具体活动中的许多方面,根据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反映作出了适当的调整。此次活动过程,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兴奋,那股兴奋劲好久都不能平息。在老师出示挂图时,孩子们的想象的闸门也打开了,对冬天开放的花特别感兴趣,还说出了许多花。并饶有兴趣地讲个没完没了的,但对那大幅冬天背景图片只是觉得好玩、新鲜。这些,如果让孩子们看看冬天录象,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的!
7.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不怕冷的企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身体结构te特征和习性,感受环境与动物生活的关系,有适应环境的意识。
2、知道企鹅在南极的特殊生活环境,学习词语:“冰天雪地”、“摇摇摆摆”等。
3、对探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动物本身兴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7、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图片(企鹅)在南极生活的其他动物的图片、地球仪一个。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动物世界类的碟片。
活动过程:
1、猜谜语,让幼儿产生对企鹅的兴趣。
(1)教师说谜面:是鹅不是鹅,海岛上生活, 冰天雪地里,玩得真快乐。
(2)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2、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感知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他们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你学一学。
(3)企鹅有那些本领?你知道企鹅喜欢吃什么?
(4)企鹅生活在那里?(南极)那里的天气是这样的?
(5)企鹅怕冷吗?为什么?你知道那些不怕冷的动物也喜欢在南极生活?(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4、播放关于南极动物的影像资料,充分感知冰天雪地的南极环境,以及各种南极动物。并向幼儿重点介绍关于企鹅的生活趣事。重点介绍企鹅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宝宝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南极是非常冷的地方,那里也生活着一些动物,企鹅就是不怕冷的动物之一,它们十分愉快地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布置主题墙。
2、引导幼儿根据企鹅的特点进行归类,总结禽类的特点,并与应经认识的禽类动物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互相介绍本地动物的过冬方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既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中班美术活动,使得幼儿能够结合绘本的特点,发挥幼儿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