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反思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体验舞蹈时的愉悦心情。
能随风琴的声音演唱儿歌并做相应的动作。
能友好的邀请同伴共舞,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语言能力。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有节奏的演唱儿歌。
难点:邀请同伴时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风琴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由我给孩子做示范邀请另一位老师的场景进入课堂。
基本环节:
1、幼儿讨论一下老师刚才的表现并做小小的评论。
2、听老师弹奏歌曲,幼儿随节奏拍手。
3、教师教唱歌曲。
4、 幼儿跟着教师做邀请舞的动作。
5,、幼儿自由邀请同伴共舞。
要求:必须要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要共舞的心情。
6、请个别幼儿带上自己的舞伴上台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邀请到舞伴的并自唱自演儿歌。
结束环节:
随音乐节奏反复邀请不同同伴共舞,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延伸环节:
1、把课堂上学到的邀请舞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可以随意邀请爸妈或爷爷奶奶共舞
2、自己创编心的动作。
教学反思
1、 难度较低幼儿能随音乐很快学会动作。
2、 邀请同伴共舞的时候,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所以没有积极跳起来。
3、 活动环节较薄弱幼儿情绪不够高涨。
4、 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幼儿急性创编动作幼儿积极性会更高。
2.大班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中理解歌词,尝试用歌声表现出歌曲活泼愉快的音乐风格。
2、在与同伴共同演唱的过程中感受在一起演唱时的愉悦。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重难点:
理解歌词,感受与同伴共同演唱的快乐
大胆地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欢快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
(环节意图:通过对歌曲的欣赏,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如果你想请别人和你跳一支舞,你会怎么邀请他?
2、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关于邀请别人跳舞的故事,它的名字叫“请你和我跳个舞”。
3、(幼儿欣赏歌曲)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
4、快乐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呢?(引导幼儿用多种肢体来为音乐打节奏、并根据幼儿表现出的不同动作,适时地多次欣赏音乐)
二、理解歌词
(环节意图:运用讨论、图示等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鼓励幼儿大胆学唱。)
1、我们已经听了好几遍了,那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邀请同伴跳舞的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图示(按顺序)
小结:当我们邀请朋友跳舞的时候要……(按照歌词顺序小结)
2、那让我们试着用演唱的方式来邀请朋友跳舞吧。(幼儿第一遍演唱)
交流:你们在演唱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忘记歌词——演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这里的提示
跟不上——把音乐放慢一点
不统一——一起演唱的时候,要听听别人的
……
3、让我们用刚刚的办法再来试一试(演唱第二遍)
三、学唱歌曲
(环节意图:通过个体、小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引导幼儿大胆自信地唱出音乐活泼愉快的风格。)
过渡:你们用了刚刚的办法唱得更好听了,那现在我们要开始邀请咯。
1、谁愿意先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
2、讨论:怎样唱才能邀请到朋友?
眼睛看着别人——尊重别人了,别人就会和你一起跳舞。
大声唱——这样就知道是谁在邀请他了
高兴地唱——和朋友一起跳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幼儿分组演唱
指导语:现在请弟弟朋友先来邀请,看看哪个弟弟能最快地邀请到朋友跳舞。
4、交流:这个妹妹,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一起跳舞?(再一次提出演唱要求:大声、有表情、尊重对方……)
5、再次尝试
看,我们可以一边演唱一边去邀请呢,下次我们再来试试吧。
教学反思:
活动前,考虑到该歌舞内容简单,而且和舞蹈动作基本符合,所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在一个活动中边学唱,边学舞蹈。这个舞蹈因为配有歌词,学起来既简单又有趣,而且一词一音,适合孩子学唱与表演。通过大家互相邀请舞蹈,能培养孩子合作友好、大胆活泼的个性。大家练习动作阶段,我分别带领男孩子和女孩子边唱边做舞蹈动作。因为很多孩子一开始很难区分左右脚,为帮助他们统一动作,我就在孩子们的右脚上都贴上一个标记。这下,大家更起劲了,舞蹈的动作也整齐了许多。我先安排幼儿按男女结伴舞蹈,再到自由地男女结伴舞蹈。大家都很积极地表演着,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由结伴舞蹈时,很多孩子又是害羞又是兴奋,可爱极了。
3.中班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体验舞蹈时的愉悦心情。
能随风琴的声音演唱儿歌并做相应的动作。
能友好的邀请同伴共舞,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语言能力。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有节奏的演唱儿歌。
难点:邀请同伴时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风琴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由我给孩子做示范邀请另一位老师的场景进入课堂。
基本环节:
1、幼儿讨论一下老师刚才的表现并做小小的评论。
2、听老师弹奏歌曲,幼儿随节奏拍手。
3、教师教唱歌曲。
4、 幼儿跟着教师做邀请舞的动作。
5,、幼儿自由邀请同伴共舞。
要求:必须要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要共舞的心情。
6、请个别幼儿带上自己的舞伴上台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邀请到舞伴的并自唱自演儿歌。
结束环节:
随音乐节奏反复邀请不同同伴共舞,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延伸环节:
1、把课堂上学到的邀请舞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可以随意邀请爸妈或爷爷奶奶共舞
2、自己创编心的动作。
教学反思
1、 难度较低幼儿能随音乐很快学会动作。
2、 邀请同伴共舞的时候,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所以没有积极跳起来。
3、 活动环节较薄弱幼儿情绪不够高涨。
4、 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幼儿急性创编动作幼儿积极性会更高。
4.中班游戏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含反思
游戏辅导意向:
引导幼儿积极的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游戏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若干套贴花,每套数量为5-6种。
游戏规则:
1、音乐响起,幼儿出发任意找到一个好朋友跳邀请舞。
2、在间奏音乐响起时,重新寻找另外的朋友跳舞。
3、每段音乐交替,寻找到一个新朋友时,互相赠送小贴花。
舞蹈结束时,数一数手上的贴花数量是多少,和几个朋友一同游戏。
行为观察:
1、音乐响起时,是否主动、愉悦的去寻找朋友?
2、在跳邀请舞时,是否边唱边跳,动作是否放松?
3、间奏音乐响起时,交换朋友是否迅速、默契?
4、当自己想找的朋友已和别人结伴时,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5、在舞蹈结束时,数数手上的贴花,情绪表现如何?
澄清讨论:
1、今天的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
2、你找到了哪些朋友?和平时经常在一起的一样吗?
3、是不是每次你都能快速的找到朋友,你是怎样做的?
3、当你数数手上的贴花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活动前,考虑到该歌舞内容简单,而且和舞蹈动作基本符合,所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在一个活动中边学唱,边学舞蹈。这个舞蹈因为配有歌词,学起来既简单又有趣,而且一词一音,适合孩子学唱与表演。通过大家互相邀请舞蹈,能培养孩子合作友好、大胆活泼的个性。
5.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邀请舞)
中班音乐活动:请你和我跳个舞(邀请舞)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掌握邀请舞的跳法,学会在间奏处找朋友。
2、两人一组能合拍、协调地做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和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幼儿能区分左、右方位(在幼儿右脚上扣一个标记)。
3、图片、舞蹈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二、复习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1、师:你们听出来这是什么歌曲了吗?
2、师:啊,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就是《请你和我跳个舞》。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吧。(钢琴 一段)
三、学跳邀请舞
1、师:唱这首歌时,你觉得想干什么?那我们一起边唱边做动作。(钢琴二段)
2、根据幼儿自由创编的动作,讨论并提炼出邀请舞的舞蹈动作,且出示相应图片。
师:刚才做了些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重点:左右脚的区分,踏脚、拍手几次)
3、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
师:小朋友跳得真好,连老师都想邀请你们跳个舞了。那怎样邀请朋友呢?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示范,作提升)再请全体男孩子试一试。
别人邀请你,你怎样用动作告诉别人“我愿意和你跳个舞”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示范,作提升)再请全体女孩子试一试。
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关注眼神的交流)
4、看图片,边唱边学习舞蹈动作。(钢琴 二段)
5、老师示范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老师把你们说这些动作编成一个邀请舞。梁老师做男孩子,孙老师做女孩子,两人面对面站好。(播放CD,示范表演 二段)
师:你们想跳邀请舞吗?听好要求:女孩子站在椅子前原地不动,一个男孩子去找一个女孩子面对面准备好。
6、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第一次:清唱一段(加单手琴)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要与对方目光交流;如只转半圈,交换个位置等)
(2)第二次:跟CD跳二段(不交换舞伴)
7、学会在间奏处找朋友。
师:你们想交换舞伴跳一跳吗?在哪个地方交换舞伴合适呢?(师指图谱,引导发现)
师哼唱间奏,请幼儿试一试。(2次)(提醒音乐较短,幼儿必须在间奏结束前迅速地找到朋友。女孩在椅子前不动。)
怎样才能迅速找到舞伴?
8、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播放CD)(完整2-3次)
师:跳得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四、延伸。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原来大家一起跳舞是件这么快乐的事情,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6.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反思
【教材分析】
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旋律活泼、节奏明快,歌词有反复的特点,易记、好懂。请舞的舞蹈动作则与歌词紧密结合,整个舞蹈表现了幼儿与同伴携手共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中的反复部分动作提示很清晰,可请幼儿结合已有的舞蹈经验自主创编伸脚、踏脚、点头、弹手指等动作。这一部分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怎样跳能让两人的动作一致,使幼儿体验与同伴配合、共同舞蹈的快乐。
这是幼儿首次接触邀请舞,在邀请和被邀请的动作上、舞伴交换的方法上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教师可运用视频帮助幼儿获得跳邀请舞的相关经验,创设“舞会”的情境,引导幼儿通过歌唱与动作的配合、眼神和表情的相互交流以及舞伴的交换,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舞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邀请舞的基本特点,掌握侧踵步、吸跳步等舞步,学会在音乐间奏处自由找到舞伴共同舞蹈。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手、脚的动作并与同伴动作一致地跳邀请舞。
3.体验请同伴、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学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2.《道请舞》视频、(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1.播放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带领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请幼儿演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交流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欢快的旋律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舞蹈的基本动作。
(1)播放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主创编舞蹈动作。提问:这个舞蹈几个人跳?可以做哪些动作?哪个动作是反复的?反复了几次?
(2)总结幼儿的创编情况,引导幼儿说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跳,师幼共同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跳邀请舞。
3.播放《邀请舞》视顺,引导幼儿了解邀请舞动作、队形等特点,尝试与同伴完整地跳邀请舞。
(1)请幼儿观看《邀请舞》视频,学习视频中的邀请动作。鼓励幼儿用自已喜欢的动作进行邀请。
提问:舞会上男土是如何邀请女土的?女士是用什么动作接受邀请的?你喜欢视频中的哪个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学会用侧步、吸跳步等简单舞步邀请同伴。
(2)请幼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练习,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怎样跳能让两个人的动作一致。
(3)请幼儿再次欣赏《邀请舞》视频,尝试跳双圈舞,探索交换舞伴的方法。提问:视频中的舞者是如何交换舞伴的?可以用什么方法交换位置和舞伴?
4.组织舞会,请幼儿集体跳邀请舞。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邀请舞,结合幼儿舞蹈动作、交换舞伴等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动作建议】
准备:女孩国成圆圈,正步位旁接手位准备;男孩在圆心,双手排腰准备前奏:女孩正步位旁接手位左右点头;男孩双手排腰左右点头选择舞伴。
1-4 小节:男孩吸跳步或跑跳步跳到舞伴面前:女孩 1-2 小节胸前左右拍手
3-4 小节双手向前平伸并打开,表示示接受舞者请。
56 小节:男孩、女孩共舞,左脚侧步,收回;右脚侧步,收回。
7-8 小节:男孩、女孩手拉手小碎步转圈,交換位置。
9-12 小节:男孩、女孩共舞,右脚侧連步,收回,暗地 3 下;左脚倒連步, 收回,拍手 3 下。
13-16 小节:女孩左脚侧步,收回;右脚侧步,收回;小碎步自转一图, 挥手与舞伴道别。
教学反思:
活动前,考虑到该歌舞内容简单,而且和舞蹈动作基本符合,所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在一个活动中边学唱,边学舞蹈。这个舞蹈因为配有歌词,学起来既简单又有趣,而且一词一音,适合孩子学唱与表演。通过大家互相邀请舞蹈,能培养孩子合作友好、大胆活泼的个性。大家练习动作阶段,我分别带领男孩子和女孩子边唱边做舞蹈动作。因为很多孩子一开始很难区分左右脚,为帮助他们统一动作,我就在孩子们的右脚上都贴上一个标记。这下,大家更起劲了,舞蹈的动作也整齐了许多。我先安排幼儿按男女结伴舞蹈,再到自由地男女结伴舞蹈。大家都很积极地表演着,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由结伴舞蹈时,很多孩子又是害羞又是兴奋,可爱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