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花儿找朋友》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花儿找朋友》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科学教案《花儿找朋友》反思

1.中班科学教案《花儿找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 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2.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选标记。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黄色小蘑菇、红色大蘑菇、黄色和红色标记、大小标记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3、标记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蘑菇的大小和颜色师:(出示红、黄蘑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两个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不一样)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标记)师:(出示标记)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标记吗?现在请小朋友来给蘑菇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什么颜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颜色的标记。

  二、比较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师:(出示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这两个图形宝宝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一句好听的话?

  三、看图形找标记卡师:(出示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图形)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你们认识它们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图形宝宝,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和你们图形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找好了把他们贴在黑板上介绍你找的是什么?

  四、师总结:这个长方形宝宝找到了大的蓝的长方形标记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 活动评价小结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花儿》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感知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花茶,激发孩子爱花之情。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带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块、餐巾纸两盒、牙膏两盒、茉莉喷雾剂一瓶、糖桂花一瓶、洗发精一瓶、“足浴”图片四张、香袋三个、三个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热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分享。

  春天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儿开放了,看到美丽的花儿,老师心情特别好!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回应,并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经验的提升,让幼儿感知花的装饰美,花能美化环境,花的欣赏作用)

  2、花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中的引导问题,如果前期孩子已围绕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导入下一环节)

  二、感知、交流。

  人们很聪明,从花里提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然后,用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东西,[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今天,老师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请你们仔细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哪些东西里有花的提取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个别的交流,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以适当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并让幼儿亲身的体验一下,如:当幼儿询问喷雾剂时,就喷出来,让幼儿闻茉莉花的味道,让他们了解喷雾剂的香味是从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时,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人们要用喷雾剂?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喷雾剂?小孩能不能随便的用?给予一种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幼儿说说牙膏中的花,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银花而不用玫瑰花?了解金银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提问:

  (1)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花的味道?为什么?

  (2)肥皂里有花的味道吗?会用什么花呢?为什么里面要用金银花?(了解花的药用价值)

  (3)洗脚时为什么要用花呢?(了解花的保健功用)

  (4)出示糖桂花这是什么?我们平时吃的什么东西也有糖桂花?为什么要放糖桂花呢?(了解花的食用价值)

  (5)出示香袋和花茶这里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们猜哪袋能吃呢?这袋花有什么用?(让幼儿感知花犹如香水的功用)

  小结:花真有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花,有了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都喜爱花。

  三、体验、分享。

  这个花茶怎么吃呀?花在水里会变得怎样?

  1、教师泡茶,让幼儿欣赏、感知,激发幼儿动手试一试。

  介绍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壶、热水、花茶)泡茶的时候需要一个干净的茶壶,热水,老师喜欢喝清凉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点茉莉花,然后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我还喜欢喝红红的玫瑰花茶,为什么老师喜欢喝玫瑰花茶呀?(幼儿回应:玫瑰花茶是美容的。是对前期经验的一种回顾)我好累呀!可以泡杯什么花茶来提神呢?(幼儿回答,教师泡茶)(在泡茶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适量的花茶,倒入适量的水)让幼儿感知、观察花茶的变化。

  2、幼儿尝试泡茶,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

  幼儿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欢的花茶,生活老师帮忙倒水。

  幼儿观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泡的花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花茶的观察特别的投入,乐意与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会主动询问,从而了解不同花茶的各种不同功用)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4.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花儿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 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5.中班科学教案《找尾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看看、猜猜、说说,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功能。

  2、乐意在集体面前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找尾巴》、动物画纸、报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问答歌》。要求幼儿用唱歌的形式回答老师的问题。

  2、哪些动物有尾巴?这些动物的尾巴一样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请幼儿用“有的尾巴……有的尾巴……”来回答)

  二、 看课件帮动物找尾巴。

  三、 欣赏故事《苍蝇借尾巴》,并回答问题。

  1、苍蝇去问哪些动物借尾巴? 为什么?

  2、借到了没有?

  3、大家为什么不借尾巴给苍蝇呢?(请幼儿看课件)

  四、尾巴的用处 看课件说一说动物尾巴的作用。

  五、游戏活动。

  1、报纸变尾巴。

  2、贴尾巴。

  3、画尾巴。

  活动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当我抛出第一个开放性问题,老师手中的绳子像什么时,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小朋友说像电线;有小朋友说像女生的长辫子;有小朋友说像动物的尾巴……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欣喜不已。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让孩子们观看了动画《苍蝇结尾巴》,在看动画前我让孩子们带着苍蝇问哪些小动物借到了尾巴和苍蝇借到了尾巴这两个问题去看,所以他们听的非常认真,看完动画后能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功用。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尾巴功用的了解,我又请孩子们猜测了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并用课件内容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最后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报纸这一材料,让他们运用平时学过的纸工技巧自己做一条尾巴,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活动。

  在整个活动的执教过程中,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流畅的,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我应该通过表情、动作、语气来丰富自身的亲和力,要真正的投入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其次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不能只接收说的对的信息,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局限他们的答案,这样才能对于幼儿抛出来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回答;再次在活动中的操作环节,我应该适时的指导幼儿,给予幼儿正确的提示,帮助幼儿找到方法来完成操作活动。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活动中的每个细节。

6.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花朵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2.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迎春花盆栽一盆,PPT,PPT中所介绍的花朵的彩色卡片画各一张,不同花朵的帽子每位小朋友一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让幼儿猜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猜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几根枝,开满花,叶子小,开黄花。

  远看蝴蝶在飞舞,迎来春天喜洋洋

  (二)认识不同的花

  1.老师展示迎春花,从迎春花的颜色,形态(花朵大小,有无尖刺),生长环境来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迎春花。

  2.PPT展示一些常见的但具有不同特点的花,老师按照花朵颜色,花朵大小,有无尖刺,生长环境这四个角度的顺序来帮助幼儿一一认识这些花朵。

  (三)帮助小花朵找朋友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房子形状的图,并将迎春花的图片贴在一个房子里,将白牡丹花贴在另一个房子里,“现在有两朵小花要找好朋友去它家玩,老师这里呢有很多的小花朵都愿意去它们家玩,但是呢小花朵们又不能同时去他们家,所以啊老师想了个办法,把小花朵们安排好了去哪家玩”老师将所有红色的花贴到迎春花一起,白色的花贴到白牡丹一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按什么规律分的。

  2.这是老师帮小花朵找的朋友,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除了用老师这个方法来给迎春花和白牡丹找朋友,还能从我们刚刚认识到的小花们其他的什么特点来分?;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跟幼儿一起从花朵大小,有无花刺两个方面一起再给小花朵找朋友。

  3.换两种花(白荷花与红玫瑰)请客,老师让幼儿从颜色,有无尖刺,生长环境(水里还是土壤),来给小花朵找朋友。

  (四)游戏---我是小花朵

  1.“刚才小朋友们一起帮小花都找了好多好多的朋友,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扮演小花朵,并给自己找朋友”。

  2.老师说明游戏规则:小朋友们全部蹲下,听清老师说的花朵特征,帽子上的花朵拥有这一特征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

  (五)总结我们发现当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给小花朵找朋友的时候小花朵找到的朋友也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帮妈妈给家里的衣橱里的衣服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分类,做个能干的小宝宝!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