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小老鼠普普》

《中班教案《小老鼠普普》》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小老鼠普普》

1.中班教案《小老鼠普普》

活动目标:

  1、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

  2、 感受图画故事人物的幽默感。

  3、 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4、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小老鼠普普》、教学大书《小老鼠普普》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认识普普。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朋友看一看他是谁?

  师:李老师跟普普可熟了,我知道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放屁。你喜欢这样的普普吗?

  二、基本部分:故事讲述。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是普普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为什么呢?

  ——师:普普在干什么?他的家人呢?这时候的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孤独)

  ——师:看这幅图,发生了什么情况?

  继续讲述故事。

  ——师:听完哥哥姐姐说的话,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失望、难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师:爸爸答应普普跟着家人一起出去找食物,在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请看

  图画,谁来告诉我?(幼儿回答)

  ——师:大家都是轻手轻脚地,怎么把大花猫招惹过来了?

  ——师:叫声吵醒了大花猫,吓得大家拼命跑回洞里,什么食物也没搬到。回到洞里,普普是怎样的心情?(幼儿回答)

  继续讲故事。

  ——普普一家在洞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爸爸说:幸好我们没把它搬回来!

  妈妈说:幸好大花猫来了!

  哥哥说:幸好我们吵醒了大花猫!

  姐姐说:幸好我们吱吱叫了起来!

  这时,奶奶笑了笑,也说了一句话,小朋友猜,奶奶会说什么呢?

  听完家里人的讨论,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欣赏完整的故事。说说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情节?

  三、结束

  教师小结。

2.中班教案《小老鼠普普》

活动目标:

  1、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

  2、 感受图画故事人物的幽默感。

  3、 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4、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小老鼠普普》、教学大书《小老鼠普普》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认识普普。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朋友看一看他是谁?

  师:李老师跟普普可熟了,我知道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放屁。你喜欢这样的普普吗?

  二、基本部分:故事讲述。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是普普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为什么呢?

  ——师:普普在干什么?他的家人呢?这时候的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孤独)

  ——师:看这幅图,发生了什么情况?

  继续讲述故事。

  ——师:听完哥哥姐姐说的话,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失望、难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师:爸爸答应普普跟着家人一起出去找食物,在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请看

  图画,谁来告诉我?(幼儿回答)

  ——师:大家都是轻手轻脚地,怎么把大花猫招惹过来了?

  ——师:叫声吵醒了大花猫,吓得大家拼命跑回洞里,什么食物也没搬到。回到洞里,普普是怎样的心情?(幼儿回答)

  继续讲故事。

  ——普普一家在洞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爸爸说:幸好我们没把它搬回来!

  妈妈说:幸好大花猫来了!

  哥哥说:幸好我们吵醒了大花猫!

  姐姐说:幸好我们吱吱叫了起来!

  这时,奶奶笑了笑,也说了一句话,小朋友猜,奶奶会说什么呢?

  听完家里人的讨论,普普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欣赏完整的故事。说说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情节?

  三、结束

  教师小结。

3.中班游戏教案《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在小老师打电话的情景中,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并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小猫头饰、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歌曲:打电话

  ----听,是什么声音?电话铃响了,让我们一起去接电话。(复习歌曲《打电话》)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理解第一段歌词,学着有节奏的对话。

  ----瞧,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它为什么要打电话?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

  1、倾听歌曲第一遍

  提问:

  ----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什么叫过家家?

  ----它是怎么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54 0 |32 0 |6 7 | 8— |(多媒体出示节奏谱)

  2、倾听歌曲第二遍

  ----提问:小老鼠是怎样来邀请朋友的?朋友又是怎么回答的?

  3、多媒体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有节奏的对话。

  4、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学习有节奏的对话。

  5、老师扮演小老鼠,请幼儿有节奏的和老师对话。

  6、请幼儿扮演小老鼠和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7、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欣赏学习第二段音乐

  1.你们猜猜,小老鼠的朋友是谁?

  2.看,它的朋友走来了(音乐开始,教师猫走表演)—喵。

  3.小老鼠看见猫会怎么样?谁来学学小老鼠。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来表现。(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4.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鼓励幼儿想象。)

  5.教师唱第二段。噢!原来是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你们平时在打电话的时候可千万别把电话号码打错了。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完整倾听并富有表情地演唱。

  四、玩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进一步复习巩固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有两个角色,一名幼儿(教师)扮演猫,其他扮演小老鼠,演唱并表演完歌曲之后,听到猫大叫一声后小老鼠才可以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和逃跑。

  2.提示:小老鼠怎么逃才能不让猫抓住?

  3.幼儿进行两次游戏。

  本节活动,老师选择了“小老鼠打电话”这个充满情趣、童趣,也富有情节的歌曲作为中班孩子音乐活动的内容。里面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这件事情,孩子们在生活当中也时常会碰到。活动的设计上,教师以传统的听赏歌曲导入,教师选用了图谱诠释的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整节课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请老师们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话题:

  1、本活动的重难点有哪些?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否确切?

  2、图谱的运用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图谱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4.中班教案《小老鼠玩电脑》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和谐,生动的形象。

  2.加深对电脑及其用途的了解。

  3.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材料

  1.主题活动录音带、录音机、电脑。

  2.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火与电》。

活动过程

  1.认识电脑。

  (1)让幼儿观察电脑,说说电脑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用途。

  (3)教师操作电脑,打开菜单和窗口,让幼儿了解电脑的使用方法。

  (4)小结:从外观看,电脑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主机是电脑的重要部分,人们的操作要经过它处理才能显示结果,显示器像电视机的屏幕,它让我们看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人们需要通过操作键盘和鼠标给电脑发出指令。电脑可以播放音像资料、绘图运算、分析资料、设计程序协助人们完成各种工作,电脑连上网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它和远方的人交流,了解世界上更多信息。

  2.理解儿歌内容。

  (1)让幼儿翻看《火与电》第31页,说一说小老鼠玩电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想一想电脑屏幕显示的东西真的会跑出来吗。

  (2)播放儿歌录音,欣赏2遍。

  3.学习念儿歌。

  (1)分两段教幼儿念儿歌。

  .(2)指导幼儿边朗读儿歌边表演。

5.中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

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画面,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动物们帮助小老鼠的过程。

  2. 大胆想象并讲述动物们帮助小老鼠的方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 体验同伴间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的快乐情感。

  4.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推苹果的声音,苹果掉进池塘,苹果滚进刺丛,苹果撞在木头上,这四种声音。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图1)师:瞧,这是什么?(苹果)怎样的苹果(大大的。。。。。。)看了都怎样啊?

  师:这么诱人的一个苹果谁会捡到它呢?

  出示(图2)师: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捡到了这个大苹果,他心情怎么样啊?想怎么做呢?

  小结:今天运气真不错,出门就捡到了一个大苹果,我要把他运回家吃。

  (图3)推苹果,老师动作夸张,带着幼儿一起推

  (图4) 推到山顶,滚下来的声音,带着孩子一起转到位置上。

  2.过程

  二、第一环节:小老鼠和小乌龟

  1.(图5)(出现滚进草丛里的声音)师:呀,苹果到哪里去啦?

  2.(图6)师:仔细看,小老鼠自己很努力的去捞苹果,没有捞到,反而被尖尖的刺给刺到了,怎么办啊?(要有硬壳的动物,不怕刺)(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

  3.(图7)师:这次谁来帮忙了呢?师:原来是一只乌龟,小老鼠会对乌龟说什么?乌龟会对小老鼠说什么?(第二重点,启发幼儿礼貌用语,对话的练习)

  4.(图8)师:小乌龟是怎么样帮助小老鼠的呢?(推)小苹果又回到了小老鼠的手里,小老鼠可高兴了,会说什么呢?那小乌龟会说什么呢?

  5.(图9)师:他想不想吃呢?从哪里看出来呢?那小老鼠给他吃了吗?

  6.(图10) 师:小老鼠只想到自己吃这个苹果。

  小结:虽然小老鼠很不好意思,但是他还是没有舍得个、分给小乌龟吃,又一个人推着苹果上路了。(推的声音)

  三、第二环节:小老鼠和小鼹鼠

  1.(图11)(出示撞在大树上的声音)又遇到什么麻烦啦?怎么办呢?(重点想办法)

  2.(图12)老鼠是怎么解决这个麻烦的呢?看,谁出现了?他们会说什么呢?(重点二,对话)他们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讲述)(

  3.(图13)苹果终于又回到了小老鼠的手上,小老鼠会说什么呢?小鼹鼠会说什么呢?那小老鼠舍得给小鼹鼠吃了吗?

  小结:虽然,小老鼠觉得非常非常的不好意思,但是他任然没有分给小鼹鼠吃,自己一个人推着走了。

  四、第三环节:小老鼠和小青蛙

  1.(图14)师:哇,苹果滚到水里去了,这可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

  (讲1,2个后,就出示掉在水里的苹果,让幼儿操作画画)

  2.画画好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讲述。

  3.(图15)师:那究竟谁来帮助小老鼠呢?(小青蛙)(图6)小老鼠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小青蛙会对小老鼠说什么呢?小青蛙会怎么帮呢?(图7)

  4.(图16)师:我们来看看青蛙究竟是怎么帮助小老鼠的(踢出水面)苹果又回到了小老鼠的身边。小老鼠可高兴了,会说什么呢?

  5.(图17)青蛙会说什么呢?(不用谢,你这个苹果看起来可真香啊!)青蛙想不想吃啊?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做个想吃的动作呢?可是小老鼠给他吃了吗?

  小结:虽然,,小老鼠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没有舍得把苹果分给他吃,又推着苹果继续往前走了。(推的声音)

  五、结束部分

  (图 18)小老鼠一个人推着苹果走在路上,觉得很寂寞,这时,他左看看,右看看一个好朋友也不在身边,你觉得他会高兴吗?(不高兴)对呀,刚才好朋友还帮助了他,他们想吃它的苹果,他却舍不得分给他们吃,你觉得他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难过,后悔)那你们猜,如果小老鼠在遇到刚才的三位好朋友,还会请他们吃苹果吗?(会的)

  (图19)终于到山顶了,(图20)哇,原来刚才的三位好朋友都在山顶上玩呢,这是,小老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图21)他们在一起分享了这个大大的苹果,瞧,他们的肚子都吃得鼓鼓的呢!

  原来分享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那小朋友之间有没有分享过一样东西呢?你来说说看呢?(幼儿自己讲述)

  小结:我们小朋友之间也和他们一样,遇到困难了,要相互帮助,有好的东西,也要相互分享。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6.中班教案《小老鼠去做客》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孤独、笔直”等词汇的意思。

  2. 学说角色对话,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能大胆的表演故事内容。

  3. 懂得遇到困难不放弃,体验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快乐心情。

  4.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迷路的经历。

  2.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桌面操作教具,角色头饰,房子背景。

活动过程:

  一、引发回忆,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你迷路的时侯心情怎样?会怎么办?

  二、完整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简单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

  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老鼠为什么要去找大老鼠?

  ③你知道什么是“孤独”?

  ④迷路的小老鼠用了什么办法找到大老鼠的家的?向谁求助了?

  三、分段讲述故事,学说角色对话,理解故事内涵。

  配合桌面操作道具,分别讲述2、3、4、5段:

  1.欣赏故事第二段,提问:小老鼠最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小老鼠是怎么说的?

  2.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笔直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3.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狗熊是怎么回答的?“继续往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4.欣赏故事第四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在他家的后面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5.小老鼠在问路的时候,反复使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是什么?别人回答了他,他又说了什么?

  6.请你用这个好听的词跟小老鼠(青蛙、公鸡、狗熊、狮子、大老鼠)问问路。

  四、引导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1.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2.小结:小老鼠聪明、勇敢、有礼貌、乐于交往、遇到困难不放弃、迷路后知道向路人求助,并且很认真的记住了去的路线、房子的方位和颜色。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活动区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讲述故事。

7.中班教案《两只小老鼠》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两只小老鼠的情节。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谁呢,你们瞧!(师出示大象的图片)

  师:哦,原来啊,是大象啊,现在我来当大象老师,你们就是我的学生,小动物,今天让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吧,让我们一起开车去吧!(师幼一起伴随着音乐声做开汽车的动作)

  师:咦,这是到哪了?(看课件)

  师:哦,原来这就是森林幼儿园啊,瞧,谁来了?(课件出示大象)

  师:大象老师来了,他也有很多的学生,都有些谁呢?(看课件,请幼儿说)

  2、思考与联想

  师:瞧,大象老师正把一个鸡蛋放在一棵大树上,他想考考小动物们,看谁能把这个鸡蛋完整的拿下来!

  师:xx(小朋友),你知道完整是神秘意思啊?(幼儿猜)

  (完整是没有损坏,还是原来的样子,这里指鸡蛋没有破掉,还是好好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这么多的小动物中,谁能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呢?又怎么拿?

  (幼儿各抒己见,根据幼儿所说的做相应的链接)

  师: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把鸡蛋拿下来的吧!

  (1)师讲故事(第一段)

  师提问:小猴是怎么拿鸡蛋的?结果怎么样?

  师总结:喔,原来小猴是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的,身子一歪,结果鸡蛋摔破了。

  (请幼儿学习小猴拿鸡蛋的动作)

  师:小猴没能将鸡蛋完整的拿下来,那谁会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又会怎么拿呢?

  师:小猫能不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师讲第二段

  师提问:小猫是怎么拿鸡蛋的呢?结果怎么样?

  师总结:小猫用两只手捧着鸡蛋,结果鸡蛋打破了。

  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让我们让我们继续听一听下面发生什么了!

  (3)师讲第三段

  师提问:谁吧鸡蛋完整的拿下来了啊?

  小老鼠在拿鸡蛋之前是怎么说的?

  小老鼠是怎么把鸡蛋拿下来的啊?

  最后小动物们说什么了?

  这里的成功是什么意思啊?(成功是能够把事情做好,这里是指小老鼠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了)

  师:如果你成功了,你会觉得怎么样?你能将自己的成功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引导幼儿用表情或者是动作表现)

  师:最后大象老师要大家记住什么啊?

  3、完整的听故事(播放课件)

  师提问:故事中谁的本领是最大?小老鼠为什么会成功地把鸡蛋完整的拿下啊?

  师总结:因为两只小老鼠爱动脑筋,能想出好办法,他们齐心协力地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了。另外,我们要记住,做事要有信心,大家有团结友爱,齐心协力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4、给故事起名字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啊?(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爱动脑筋)

  5、延伸

  师:如果是你,你想怎么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啊?

8.中班音乐课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内容:

  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准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

  2、练声《太阳出来了》1=C 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4)出示节奏卡 ×·× ×× × × 、×·× ×× × 0 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3、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9.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小老鼠普普》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过程。

  2.感受图画故事人物的幽默感。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小老鼠普普》

  2.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小老鼠普普》

  3.动画碟片、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普普

  1.给幼儿介绍新朋友小老鼠普普。出示普普,让幼儿说一说你觉得普普是个怎样的小老鼠。

  2.向幼儿介绍普普的特点。请幼儿说一说,你喜欢普普的这个特别之处吗?

  (二)读教学大书,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图书第2—7页

  师:普普家还住着谁?

  师:你看到普普一家发生了些什么事?

  2.阅读第8页

  师:你们猜一猜家人会同意普普一起去寻找食物吗?

  师:原来是爸爸的帮忙,也让小老鼠普普一起去了。

  师:你猜这会儿老师一家每个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3.阅读第9—17页

  师:如果你是普普,你这会儿心情会怎样?你希望爸爸、鼠姐姐、鼠哥哥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4.阅读14—17页

  师:普普放屁以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看着普普这会儿表情是怎样的。他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三)幼儿自主阅读17—23页

  师:大花猫被吵醒以后又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请小朋友自己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师:老鼠一家都说了些什么?

  师:普普这会儿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普普脸红了呢?

  (四)完整欣赏

  1.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故事《小老鼠普普》

  2.师:你们现在喜欢爱放屁的小老鼠普普吗?为什么喜欢呢?

  师小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但是有时有的缺点也不是一件坏事,就像小老鼠普普一样这个放屁的缺点还可以救了它们一家人呢。无论是谁,我们都要欣赏别人的缺点。

10.中班韵律《小老鼠的邀请》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小调的音乐风格,尝试用动物声音模仿音乐中的固定节奏。

  2、通过游戏辨认动物,并根据不同的动物,及时反应,玩游戏。

  3、努力、坚持完成送请来的任务、遇到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遇到危险会保护自己。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重难点:1、节奏型XXX - / XXX -/ X- X- /XXX - //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我们老鼠王国呀,再过几天就要开盛大的舞会了,那么我们要带上请柬去邀请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舞会,那老师问你们,我们去它家里的时候,要怎样做,小动物才会给我们开门呢?”

  幼儿:“要有礼貌”“轻轻敲门”等

  老师:“可是呀,我们小老鼠太小了,根本看不到我们怎么办呢?”

  老师:“唉我这里有一首旋律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好吗?”

  (2)聆听音乐

  边播放音乐边带领幼儿肢体律动。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吱吱吱~”

  教师:“吱吱吱,我们老鼠的叫声是不是,哦,原来呀还可以用我们的声音去叫门,那,为了让我们的叫门声更加整齐一些,我们先来学一学叫门的声音。”

  (3)节奏练习

  XXX - / XXX -/ X- X- /XXX - //

  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老鼠”

  老师:“看到很多小老鼠,想知道老鼠叫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我们一起听一听。”

  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反复指读练习几遍后,然后让幼儿上前试着读节奏,并进行鼓励。

  跟音乐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四)音乐活动

  教师:“哇,你们太棒了,我们已经学会了叫门声啊,现在,跟着老师回家取请柬邀请小动物们好吗?”

  1、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肢体律动练习叫门。

  2、分发给幼儿请柬,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去叫门。(列队、地面活动)

  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 吱 ,是谁啊,哇,是鼹鼠,我们的好朋友,谁拿着鼹鼠的请柬,快快交给他。”

  教师:“小鼹鼠说啊,一路辛苦啦,鼹鼠请我们进去做客,快去找一个位置休息一下,喝口水吧。”

  教师:“小鼹鼠说啦,你们真棒,这么多的山洞都钻过来啦,那么它也告诉你们一个不好的消息,他说呀前面有危险的动物,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怎么保护自己呀。”带领幼儿练习保护自己本领。

  教师:“你们都会保护自己我就放心啦,我们出发吧!”

  播放音乐同上依次去叫门,遇到猫、蛇等危险的动物,都勇敢的躲了过去。

  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 吱,你们看它是谁”

  幼儿:“猴子”

  教师:“孩子们,请柬送完了吗,那我们快回家准备舞会的东西吧。”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