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采蘑菇》

《中班教案《采蘑菇》》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采蘑菇》

1.中班教案《采蘑菇》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蘑菇的名称、外形特征,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

  2.知道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初步学会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3.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探索游戏活动的兴趣。

  4.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蘑菇见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幼儿人手一个。

  2.选择一处室外草地,设置草地场景,草地上散落各种蘑菇图片。

  3.香菇实物若干(干的和鲜的两种),各种干燥过的食品,如木耳、海带、金针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来玩采蘑菇。老师当兔妈妈,小朋友当小兔,我们一起到山上去采蘑菇。”

  二、认识蘑菇

  1.教师出示各种蘑菇的图片,结合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蘑菇的外形。

  2.教师给幼儿讲解蘑菇的基本知识。

  三、讨论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蘑菇类食物,如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哪种蘑菇。

  四、玩游戏

  1. 教师要幼儿一起来玩采蘑菇的游戏。教师当兔妈妈,把画有蘑菇的卡片分散放在室外的草地上,请幼儿当小兔去采蘑菇。在草地上捡起一张卡片就算采摘了一朵蘑菇。

  2.在采蘑菇的时候,幼儿一定要仔细分辨有毒的蘑菇和没有毒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幼儿就不要摘。等小兔子摘完没有毒的蘑菇后,由兔妈妈统一把有毒的蘑菇摘走。

  3.幼儿在采摘蘑菇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分散地找蘑菇采摘。

教学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我以兔妈妈带宝宝们到山上采蘑菇的游戏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及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第二环节,认识蘑菇,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教具的操作,孩子们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他们看着、听着。第三环节,多数孩子能按讨论要求说出自己喜欢吃的蘑菇,第四环节,采蘑菇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

  改进之处:1.认识蘑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让班上语言表达能力强,认识部分常见蘑菇的幼儿先讲讲,然后教师再讲。2.讨论环节,分组的时候幼儿表达能力强和较差的要进行搭配。3.采蘑菇环节,由于幼儿积极性强,兴趣浓,分组游戏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2.中班教案《采蘑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蘑菇的名称、外形特征,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

  2.知道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初步学会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3.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探索游戏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动手采蘑菇的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幼儿人手一个。

  2.选择一处室外草地,设置草地场景,草地上散落各种蘑菇图片。

  3.香菇实物若干(干的和鲜的两种),各种干燥过的食品,如木耳、海带、金针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来玩采蘑菇。老师当兔妈妈,小朋友当小兔,我们一起到山上去采蘑菇。”

  二、认识蘑菇

  1.教师出示各种蘑菇的图片,结合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蘑菇的外形。

  2.教师给幼儿讲解蘑菇的基本知识。

  三、讨论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蘑菇类食物,如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哪种蘑菇。

  四、玩游戏

  1. 教师要幼儿一起来玩采蘑菇的游戏。教师当兔妈妈,把画有蘑菇的卡片分散放在室外的草地上,请幼儿当小兔去采蘑菇。在草地上捡起一张卡片就算采摘了一朵蘑菇。

  2.在采蘑菇的时候,幼儿一定要仔细分辨有毒的蘑菇和没有毒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幼儿就不要摘。等小兔子摘完没有毒的蘑菇后,由兔妈妈统一把有毒的蘑菇摘走。

  3.幼儿在采摘蘑菇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分散地找蘑菇采摘。

教学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我以兔妈妈带宝宝们到山上采蘑菇的游戏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及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第二环节,认识蘑菇,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教具的操作,孩子们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他们看着、听着。第三环节,多数孩子能按讨论要求说出自己喜欢吃的蘑菇,第四环节,采蘑菇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是教学的**,幼儿积极性强,活动兴趣高。

改进之处:

1.认识蘑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让班上语言表达能力强,认识部分常见蘑菇的幼儿先讲讲,然后教师再讲。2.讨论环节,分组的时候幼儿表达能力强和较差的要进行搭配。3.采蘑菇环节,由于幼儿积极性强,兴趣浓,分组游戏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3.中班教案《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 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 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 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1)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2)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3)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4)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 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 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 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 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 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 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4.中班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踵趾小跑步,愿意大胆表现舞蹈《 采蘑菇的小姑娘》。

  2、根据歌词创编不同方向的采蘑菇的动作。

  3、知道找地方舞蹈,与同伴共享空间。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教学CD。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启发幼儿想象。)

  2、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3、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4、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5、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中,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蘑菇生长的知识。

教学反思:

  我是用歌曲导入新课的,欢快的节奏使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接下来的备学,很轻松的就搞定了,简直出乎预料。读课 文和识记生字词几乎没费什么大的力气。我本打算第一课时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为主,把问题抛出,让优等生试着解决问题,我检测c层的学生并帮他们巩固。可 是,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解决的都很好。

5.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一、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仍需加强训练。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越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活动重点: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⑴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⑵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⑶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⑷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6.中班游戏教案《采蘑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要求孩子把蘑菇采起来放进篮子里,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完成任务的乐趣。

  3.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面对困难自己解决的精神。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在室外场地上间隔一定距离放两个装玩具的大盒子当做小白兔的篮子,在两个盒子后面分别放上一排小玩具当做蘑菇,小玩具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2.把孩子有序带领到室外场地。

  活动过程:

  1.引导游戏:老师说:“兔子妈妈让小兔子去采蘑菇,可是小兔子没有采完蘑菇就去玩了,小兔子这样做对吗?我们来帮助小兔子来采蘑菇好不好?” (孩子的情绪非常高,都吵着要帮助小白兔。)“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队比赛,比一比哪队小朋友的速度最快!每队小朋友站在你前面那排玩具的后面,第一个小朋友去采完蘑菇放进篮子里以后要回到队伍里去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出发。然后,采完蘑菇的小朋友就要站到队伍的最后去。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去采蘑菇的小朋友要像小兔子一样双脚跳着去采,不能走和跑。”

  2.示范游戏:教师为幼儿边示范,边讲解游戏,让孩子明白游戏的规则,还有要完成的任务。

  3.开始游戏:老师在旁边引导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进行游戏。

  4结束游戏,总结游戏:老师:“小朋友们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兔妈妈交给小白兔的任务真是太棒了,大家高兴吗?”!.快思.教案网出处!(孩子都很高兴,在欢呼,鼓掌)“完成任务真让人高兴!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这么能干,老师和爸爸妈妈交个小朋友的任务小朋友也能完成,我们都不当懒惰的小兔子,好不好!(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情绪非常高)老师还要表扬赵梓同小朋友,他在兔子跳的时候摔倒了,但是他没有哭,没有停而是很快爬起来继续完成任务,大家给赵梓同鼓掌!游戏结束了我们回班级去进行下一个任务吧!”

  活动反思:

  这个游戏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完成的基本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所进行的。孩子在游戏中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妈妈交待的任务,通过老师的鼓励增强了完成任务的自信,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不依赖老师自己解决。在教师的“放”与“适时引导”下,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充分的愉悦感,感受到了完成任务,解决困难的乐趣。

7.幼儿园中班游戏优秀教案《采蘑菇》反思

  活动目标:

  1.要求孩子把蘑菇采起来放进篮子里,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完成任务的乐趣。

  3.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面对困难自己解决的精神。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7.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在室外场地上间隔一定距离放两个装玩具的大盒子当做小白兔的篮子,在两个盒子后面分别放上一排小玩具当做蘑菇,小玩具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2.把孩子有序带领到室外场地。

  活动过程:

  1.引导游戏:老师说:“兔子妈妈让小兔子去采蘑菇,可是小兔子没有采完蘑菇就去玩了,小兔子这样做对吗?我们来帮助小兔子来采蘑菇好不好?” (孩子的情绪非常高,都吵着要帮助小白兔。)“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队比赛,比一比哪队小朋友的速度最快!每队小朋友站在你前面那排玩具的后面,第一个小朋友去采完蘑菇放进篮子里以后要回到队伍里去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出发。然后,采完蘑菇的小朋友就要站到队伍的最后去。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去采蘑菇的小朋友要像小兔子一样双脚跳着去采,不能走和跑。”

  2.示范游戏:教师为幼儿边示范,边讲解游戏,让孩子明白游戏的规则,还有要完成的任务。

  3.开始游戏:老师在旁边引导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进行游戏。

  4结束游戏,总结游戏:老师:“小朋友们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兔妈妈交给小白兔的任务真是太棒了,大家高兴吗?”(孩子都很高兴,在欢呼,鼓掌)“完成任务真让人高兴!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这么能干,老师和爸爸妈妈交个小朋友的任务小朋友也能完成,我们都不当懒惰的小兔子,好不好!(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情绪非常高)老师还要表扬赵梓同小朋友,他在兔子跳的时候摔倒了,但是他没有哭,没有停而是很快爬起来继续完成任务,大家给赵梓同鼓掌!游戏结束了我们回班级去进行下一个任务吧!”

  活动反思:

  这个游戏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完成的基本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所进行的。孩子在游戏中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妈妈交待的任务,通过老师的鼓励增强了完成任务的自信,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不依赖老师自己解决。在教师的“放”与“适时引导”下,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充分的愉悦感,感受到了完成任务,解决困难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