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上学路上》

《大班体育教案《上学路上》》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体育教案《上学路上》

1、大班体育教案《上学路上》

活动目标

  1.能背书包灵活地、连续地侧身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进一步巩固侧身钻的动作要领。

  2.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书包,包内装有不同重量的物品,并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标记。

  2.拱形门、平衡木、轮胎。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组织幼儿选择适当重量的书包,做各种动作,如走、跑、跳等。

  2.请幼儿自由探索背书包侧身钻过拱形门的方法。

  (1)出示拱形门,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不同钻法。

  师:今天我们要背着书包钻过拱形门,试试看,怎样钻可以不碰倒拱形门?

  (2)请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幼儿交流并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钻法。

  背书包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侧对拱形门——侧下蹲,蹲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低一些——单腿先过拱形门——低头——深深地弯腰,不要让书包碰到拱形门——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动再站起来,身体不碰到拱形门。

  3.以小组竞赛活动进行游戏,提高侧面钻的动作技能,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教师交待玩法: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时,排头第一名幼儿连续钻过三个“山洞”(拱形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跳过“小石头”(轮胎),到达“学校”后,快跑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反复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2)幼儿连贯练习1-2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钻的时候避免出现手扶拱形门,背弓太高,不会低头,上体过早抬起,顾头不顾身,弯腰不弯腿等不协调的现象。

  4.整理物品:引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引导幼儿做放松运动后活动结束。

2、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上学路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上学路线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2、能运用各种标志、符号形象地设计上学路线图,并清楚地进行讲述。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制上学路线图、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提问:

  1、你们都上哪所学校?

  2、从家到学校都路过哪儿?

  3、你们上学的路线一样吗?

  二、分析上学路线图,学习画图方法

  1、出示一张上学路线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路线图上每一个地方运用的标志,与幼儿一起讲述。

  2、提出画图要求。

  (1) 画路过的地方、建筑物时,不仅自己要知道这是哪儿,而且要设计一些标志让别人一看也知道这是哪儿。

  (2) 画路线图时要画出路过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这些地方要画得大、清楚,标志要明显。

  3、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设计路线图上的方向标志。

  三、幼儿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路线图。

  2、具体指导、提示个别幼儿标志设计要清楚、明显。

  四、幼儿讲述自己的上学路线图

  1、小组之间讲述,交流上学路线。

  2、展示全体幼儿作品, 请标志设计清楚、画法新颖的幼儿为全班幼儿讲述。

  五、幼儿讨论上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交通安全常识。

  上学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学要坐车,坐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六、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每到这节课,他们会异常兴奋,摇着手里的书跑来问:“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呀?”所以每逢上课,总要好好准备一番。在《上学路上》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并且是在快乐中体验和感受。

  一、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康康熊在上学路上》和《 小熊和小猴的故事》 ,这种模拟生活的场景,学生感觉特别有意思。然后就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地发现小熊小猴上学路上出现的问题,在愉快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这节课人人学习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学习,事半功倍。

  二、 回顾生活过程,深化道德认识

  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让学生辨析是非,讨论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一个个简单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导了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批判,从而深化了上学放学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认识。

  三、拓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运用。

  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通过画上学路线和玩交通安全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上学不能迟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学生表演指挥,玩棋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掌握了本课的内容,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3、大班体育教案《上学路上》

活动目标

  1.能背书包灵活地、连续地侧身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进一步巩固侧身钻的动作要领。

  2.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书包,包内装有不同重量的物品,并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标记。

  2.拱形门、平衡木、轮胎。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组织幼儿选择适当重量的书包,做各种动作,如走、跑、跳等。

  2.请幼儿自由探索背书包侧身钻过拱形门的方法。

  (1)出示拱形门,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不同钻法。

  师:今天我们要背着书包钻过拱形门,试试看,怎样钻可以不碰倒拱形门?

  (2)请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幼儿交流并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钻法。

  背书包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侧对拱形门——侧下蹲,蹲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低一些——单腿先过拱形门——低头——深深地弯腰,不要让书包碰到拱形门——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动再站起来,身体不碰到拱形门。

  3.以小组竞赛活动进行游戏,提高侧面钻的动作技能,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教师交待玩法: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时,排头第一名幼儿连续钻过三个“山洞”(拱形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跳过“小石头”(轮胎),到达“学校”后,快跑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反复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2)幼儿连贯练习1-2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钻的时候避免出现手扶拱形门,背弓太高,不会低头,上体过早抬起,顾头不顾身,弯腰不弯腿等不协调的现象。

  4.整理物品:引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引导幼儿做放松运动后活动结束。

4、大班体育课教案《上学路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背书包灵活地、连续地侧身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进一步巩固侧身钻的动作要领。

  2、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书包,包内装有不同重量的物品,并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标记。

  2、拱形门、平衡木、轮胎。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组织幼儿选择适当重量的书包,做各种动作,如走、跑、跳等。

  二、请幼儿自由探索背书包侧身钻过拱形门的方法。

  1、出示拱形门,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不同钻法。

  师:今天我们要背着书包钻过拱形门,试试看,怎样钻可以不碰倒拱形门?

  2、请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幼儿交流并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钻法。

  背书包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侧对拱形门——侧下蹲,蹲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低一些——单腿先过拱形门——低头——深深地弯腰,不要让书包碰到拱形门——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动再站起来,身体不碰到拱形门。

  三、以小组竞赛活动进行游戏,提高侧面钻的动作技能,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教师交待玩法: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时,排头第一名幼儿连续钻过三个“山洞”(拱形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跳过“小石头”(轮胎),到达“学校”后,快跑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反复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2、幼儿连贯练习1-2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钻的时候避免出现手扶拱形门,背弓太高,不会低头,上体过早抬起,顾头不顾身,弯腰不弯腿等不协调的现象。

  四、整理物品:引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五、引导幼儿做放松运动后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5、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上学路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上学路线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如交通安全、要遵守的社会公德和自我管理等。

  2.能运用各种标志、符号形象地设计上学路线图.并清楚地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绘制两张上学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提问:1.你们都上哪所学校啊?2.从家到学校都路过哪儿?3.你们上学的路线一样吗?

  二、分析上学路线图,学习画图方法

  1.出示一张上学路线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路线图上每一个地方运用的标志,与幼儿一起讲述。

  2.提出画图要求。

  (1)画路过的地方、建筑物时,不仅自己要知道这是哪儿。.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而且要设计一些标志让别人一看也知道这是哪儿。

  (2)画路线图时要画出路过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这些地方要画得大、清楚,标志要明显。

  3.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还要注意什么?

  4.出示另一张画出了马路和方向的路线图。丰富幼儿画图经验。

  三、幼儿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路线图。

  2.具体指导、提示个别幼儿标志设计要清楚、明显。

  四、幼儿讲述自己的上学路线图

  1.J、组之间讲述,交流上学路线。

  2.展示全体幼儿作品。请标志设计清楚、画法新颖的幼儿为全班幼儿讲述。

  五、幼儿讨论上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交通安全常识。

  (1)上学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2)坐车时如果没看清楚坐错车了,怎么办?

  2.要遵守的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学要坐车,坐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自觉刷卡或者投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上下车要抓紧时间,不要让车门给挤着。)

  3.自我管理。

  上学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大家在上学路上还要注意什么?

  六、幼儿针对“上学”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

  七、教师总结,送给幼儿美好的祝愿。

  活动反思

  一个个简单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导了幼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批判,从而深化了上学放学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认识。使幼儿懂得在上学途中要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活动情境丰富、优化,让幼儿开动多种感官,对多媒体情境设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幼儿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培养了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6、大班教案《上学路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上学路线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2、能运用各种标志、符号形象地设计上学路线图,并清楚地进行讲述。

  3、引发幼儿喜欢上学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绘制上学路线图、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提问:

  1、你们都上哪所学校?

  2、从家到学校都路过哪儿?

  3、你们上学的路线一样吗?

  二、分析上学路线图,学习画图方法

  1、出示一张上学路线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路线图上每一个地方运用的标志,与幼儿一起讲述。

  2、提出画图要求。

  (1) 画路过的地方、建筑物时,不仅自己要知道这是哪儿,而且要设计一些标志让别人一看也知道这是哪儿。

  (2) 画路线图时要画出路过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这些地方要画得大、清楚,标志要明显。

  3、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设计路线图上的方向标志。

  三、幼儿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路线图。

  2、具体指导、提示个别幼儿标志设计要清楚、明显。

  四、幼儿讲述自己的上学路线图

  1、小组之间讲述,交流上学路线。

  2、展示全体幼儿作品, 请标志设计清楚、画法新颖的幼儿为全班幼儿讲述。

  五、幼儿讨论上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交通安全常识。

  上学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学要坐车,坐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六、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以谈话、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寓道理的认识于游戏活动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竞猜、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玩交通安全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学会了交通安全规则,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真实生活情景的再现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学生愉快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思想,人人学习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学习,事半功倍。

7、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上学歌》幼小衔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创编动作边表演边唱。

  3、在演唱中体验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喜悦之情。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前参观小学。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图片或课件,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的高兴场景(录像)。

  活动建议:

  1、欣赏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和明朗的节奏。

  (1)听歌词,感受歌曲的特点。

  提问:歌词中唱到了些什么?听到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欣赏第 2 遍歌曲,感受节拍、节奏,并启发幼儿用动作表达感知的节奏特点。

  2、利用图片,理解并学习歌词。

  (1)用歌曲做背景音乐,出示图片,学说歌词。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方式表现节奏(如:点头、拍手、拍肩等),并随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如:X XX X |X- |X XX X |X –

  太阳 当空 照,花儿 对我 笑。

  3、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特点和做小学生的自豪感。

  (1)跟唱:以听为主,小声哼唱,一边听一边自然的学唱《上学歌》

  (2)引导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提示幼儿用声音和表情表现自豪、喜悦的心情。

  如:第 1 段歌词的前两句“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要以充分朝气和舒展的歌声唱出:“小鸟说早早早”要唱的跳跃轻快,表现出美好快乐的心情:最后一句“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要唱的坚实饱满,声音可强一些,表现出自己要好好学习的决心。

  4、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演唱,进一步体验做一个小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

  《上学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简单易学,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前导入,我用动情的范唱在加上合适的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有学习歌曲的热情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