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反思

《大班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反思

1、大班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关键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环节任务及操作要点:

  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

  ,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2、老师有个办法:我来帮小白杨脱围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脏,扔到小河里吧?(好吗?)那么放把火把稻草烧了吧,好吗?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 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此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的故事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通过点播课件片段,不给孩子以完整的情节,而是让幼儿听音乐思考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续编故事情节,这种形式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独特的优势将幼儿的视、听、想、说结合起来,增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被破坏了许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而,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却很模糊,设计此活动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孩子们置身于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情节、环境之中,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大班教案《我是大班的小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 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大班与小中班的区别。

  2 . 大胆设想,尝试为棋游戏设计规则和标志。

  3 . 在棋游戏中乐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大班的特点,增加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4 .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5 .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 . PPT。

  2 . 棋谱

  3 . 音乐。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长大了,在幼儿园里是谁的哥哥姐姐呀?”

  2.师:“你们是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了,感觉怎么样?”

  二、讨论大班的特点

  1.欣赏歌曲《值日生歌》

  (1)你听到了什么?

  (2)里面都有哪些事情?都是谁要做的呢?

  2.欣赏PPT

  (1)孩子们,来老师这里,我们一起来见证你们的成长。

  (2)谁能边看边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述看到了什么,小中班怎么样,大班怎么样)

  (3)总结大班的特点,感受自己的成长。

  三、设计棋游戏标志

  1 . 交通有交通标志,我的棋游戏里需要小朋友帮帮忙,帮我设计游戏棋的标志。

  2 . 幼儿商量讨论暂停,后退,跳格标志

  四、棋游戏

  1 . 介绍转盘色子

  2 .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大班特点,并按规则粘贴

  3. 棋谱规则介绍,先粘贴标志,然后走到空白格子贴上自己的画。

  4 . 互相配合完成游戏,先到的胜利。

  五、结束活动

  1 . 你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开心么?

  2 . 你们能帮助老师制作游戏棋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给自己戴朵大红花表扬表扬自己吧!(《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音乐放起)

活动反思:

  在目标设定上需要调理清晰,突出主要的目标。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可以把图片归归类,让孩子边看边讨论你都会做那些事情。在出示棋谱的时候需要一个自然的过渡,在幼儿讨论棋规则和标志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不要限制幼儿的想象。

3、大班主题教案《我是大班小朋友》含反思

主题由来及确定:

  本次主题的制定主要来自于,我班幼儿由于在同年级年龄较小,且又刚刚进入大班的学习阶段,班级中又来了八名新生。且通过家长会和班级的家长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家长们也非常希望在入大班后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的进入小学,在大班中能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上了大班能自觉要求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在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中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自己上了大班感到非常自豪,也愿意做小中班弟弟妹妹的榜样。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主题能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集体意识和学习与新同学交往的正确方法,在各种互助互爱的活动中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使八名新生与老生友好相处中尽早了解本班的活动材料和各种规则,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班级生活。

预设教育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树立关心他们的责任感,体验自己生长的快乐。

  2、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增强幼儿的班级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预设学习目标:

  1、 使新生熟悉本班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区设置位置和活动要求。

  2、 初步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句和弟妹及新同学交往,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3、 通过带弟弟、妹妹的活动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 使幼儿会听連续指令,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见闻。

  5、 能儿独立生活,关心弟弟妹妹,能谦让。

  6、 知道大班小朋友应该在劳动、上課、关心集体、关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较自觉地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7、 学习收拾桌椅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8、 明确值日生的各项劳动任务。

分科预设学习目标:

  科学:

  1、 正确干支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在图表中表达。

  2、 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掌握叙述词。

  3、 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

  社会:

  1、 愿意在生活中参加劳动,知道劳动是件光荣的事。

  2、 体验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热爱班集体的情感。

  3、 通过观察月亮

  的变化及吃月饼等活动,了解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4、 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要尊重、热爱老师。

  艺术:

  1、 通过歌曲《卖报歌》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来感受和表现乐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出的形象和内容,并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

  2、 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较准确地表现出性别特征及简单的动态人物。

  3、 学习简单的做泥塑人的技能,并能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

  语言:

  1、 初步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激发幼儿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 帮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中任务的伤心、苦恼、快乐等不同情感。

  3、 培养幼儿在听说游戏中快速反应的能力。

  健康:

  1、 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自理能力。

  2、 能轻松自如的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连续跑约1分半分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3、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的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范畴网络:

  健康:

  体能煅炼:

  1、学习新棒操

  2、学习新体能

  3、体游:大鞋子

  语言:

  1、故事:小猫钓鱼

  2、故事表演:小猫钓鱼

  3、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听说游戏:打大麦

  5、科学识字:

  科学:

  1、统计动物数量

  2、认识序数

  3、 认识单双数

  4、 实验:会转的陀螺

  5、 有趣的叶子

  6、 实验:有用的纸

  音乐

  1、 歌曲:卖报歌

  2、 歌曲:国旗红红的

  3、音乐欣赏:狮子进行曲

  美术:

  1、布置新环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绘画: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会:

  1、劳动真光荣

  2、给小班弟妹送礼物

  3、我是中国人

  4、认识教师节

  5、认识中秋节

社区资源利用:

  (一)环境布置:

  1、 主墙:设置以“幼儿园”为背景的主墙,各种幼儿常规和幼儿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动物。

  2、 美工区:各种废旧材料、画笔和小石子,白乳胶。

  3、 数学区:各种有关相邻数的操作材料。

  4、 图书区;各种图书。

  5、 益智区:军旗、穿线玩具。

  6、 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插塑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7、 角色区:提供各种

  8、 语言区:提供小木偶以及各种道具。

  (二):家长工作

  请新生家长协助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帮助

  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反思:

  王灿小朋友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现在已经四岁半了,在班上年龄较小。虽然上过一个学期幼儿园,但由于不能坚持入园,所以本学期依然有较严重的哭闹现象。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独生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决定通过《我是大班小朋友》这个教学活动,帮她融入这个集体。首先我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师: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到一位小朋友正在帮小班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都是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现在,我朗诵给你们听听。在活动中我拉着她的手,让她跟我学习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其次在活动后的师幼互动中,我又问他:(1) 诗歌的名字叫什么?(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3)你会怎样当好大班的小朋友等,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王灿正积极的发生着改变,这不就是我的职业成就吗?

4、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是大班小朋友》含反思

主题由来及确定:

  本次主题的制定主要来自于,我班幼儿由于在同年级年龄较小,且又刚刚进入大班的学习阶段,班级中又来了八名新生。且通过家长会和班级的家长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家长们也非常希望在入大班后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的进入小学,在大班中能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上了大班能自觉要求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在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中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自己上了大班感到非常自豪,也愿意做小中班弟弟妹妹的榜样。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主题能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集体意识和学习与新同学交往的正确方法,在各种互助互爱的活动中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使八名新生与老生友好相处中尽早了解本班的活动材料和各种规则,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班级生活。

主题网络: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树立关心他们的责任感,体验自己生长的快乐。

  2、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增强幼儿的班级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预设学习目标:

  1、使新生熟悉本班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区设置位置和活动要求。

  2、初步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句和弟妹及新同学交往,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3、通过带弟弟、妹妹的活动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使幼儿会听連续指令,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见闻。

  5、能儿独立生活,关心弟弟妹妹,能谦让。

  6、知道大班小朋友应该在劳动、上課、关心集体、关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较自觉地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7、学习收拾桌椅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8、明确值日生的各项劳动任务。

分科预设学习目标:

  科学:

  1、正确干支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在图表中表达。

  2、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掌握叙述词。

  3、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

  社会:

  1、愿意在生活中参加劳动,知道劳动是件光荣的事。

  2、体验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热爱班集体的情感。

  3、通过观察月亮

  的变化及吃月饼等活动,了解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要尊重、热爱老师。

  艺术:

  1、通过歌曲《卖报歌》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来感受和表现乐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出的形象和内容,并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

  2、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较准确地表现出性别特征及简单的动态人物。

  3、学习简单的做泥塑人的技能,并能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

  语言:

  1、初步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激发幼儿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帮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中任务的伤心、苦恼、快乐等不同情感。

  3、培养幼儿在听说游戏中快速反应的能力。

  健康: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自理能力。

  2、能轻松自如的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连续跑约1分半分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3、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的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范畴网络:

  健康:

  体能煅炼:

  1、学习新棒操

  2、学习新体能

  3、体游:大鞋子

  语言:

  1、故事:小猫钓鱼

  2、故事表演:小猫钓鱼

  3、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听说游戏:打大麦

  5、科学识字:

  科学:

  1、统计动物数量

  2、认识序数

  3、认识单双数

  4、实验:会转的陀螺

  5、有趣的叶子

  6、实验:有用的纸

  音乐

  1、歌曲:卖报歌

  2、歌曲:国旗红红的

  3、音乐欣赏:狮子进行曲

  美术:

  1、布置新环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绘画: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会:

  1、劳动真光荣

  2、给小班弟妹送礼物

  3、我是中国人

  4、认识教师节

  5、认识中秋节

社区资源利用:

  (一)环境布置:

  1、主墙:设置以“幼儿园”为背景的主墙,各种幼儿常规和幼儿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动物。

  2、美工区:各种废旧材料、画笔和小石子,白乳胶。

  3、数学区:各种有关相邻数的操作材料。

  4、图书区;各种图书。

  5、益智区:军旗、穿线玩具。

  6、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插塑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7、角色区:提供各种

  8、语言区:提供小木偶以及各种道具。

  (二)家长工作

  请新生家长协助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5、大班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关键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环节任务及操作要点:

  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

  ,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2、老师有个办法:我来帮小白杨脱围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脏,扔到小河里吧?(好吗?)那么放把火把稻草烧了吧,好吗?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 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此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的故事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通过点播课件片段,不给孩子以完整的情节,而是让幼儿听音乐思考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续编故事情节,这种形式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独特的优势将幼儿的视、听、想、说结合起来,增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被破坏了许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而,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却很模糊,设计此活动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孩子们置身于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情节、环境之中,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6、大班主题上学期教案《我是大班小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2.了解大班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找出与小班、中班不一样的地方。

  3.感受升班后周围环境的变化,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新教室的环境。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好活动区域,如:表演区、科学区、阅读区等。

  2.收集前几届大班孩子在学习、游戏、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观察、熟悉新教室的环境。

  幼儿自由观察新教室的环境,说一说新教室是怎样的,同中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墙上有什么装饰,教室里有哪些活动区域等。

  小结: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有了自己新的教室。;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因为我们在这一年里会学到更多的本领,所以教室里设置的区域与中班不同了。

  2.讨论:大班幼儿与小班、中班幼儿在学习及任务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教师:现在我们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觉得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哪些地方要做得跟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不一样,要比他们做得更好呢?

  然后带领幼儿欣赏前几届大班哥哥姐姐活动时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做能干的大班小朋友。

  活动反思

  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思想,在本活动中设计多出师幼,幼幼谈话的环节,围绕谈话主题,给幼儿充足的发言权。

7、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小白杨的围裙》含反思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活动重难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过程:

  一、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2、老师有个办法:我来帮小白杨脱围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脏,扔到小河里吧?(好吗?)那么放把火把稻草烧了吧,好吗?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 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8、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最最亲爱的围裙》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通过观察幼儿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表现,发现孩子们能够感受美,但不能很好地表现和创造,尤其是在绘画活动中更为明显。孩子们缺少对艺术的欣赏的兴趣,动手能力比较强,但在创造能力方面比较弱。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利用扎染的特点设计了这节活动,扎染艺术之美在于随心所欲,自己想怎么染就怎么染,具体独特性和唯一性。旨在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创作的灵感。欣赏扎染艺术的美,最后每个孩子做出来的成品都不同。

  活动目标:

  1.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与创作的多样性,体验扎染的乐趣。

  2.通过自身创作的体验,了解简单的扎染方法。

  3.在活动中能大胆地进行创作,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与创作的多样性,体验扎染的乐趣。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能大胆地进行创作,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吸管若干、橡皮筋若干、白色棉纱围巾若干条、各色颜料、颜料容器若干、围裙和袖套若干(幼儿人手一套)、绘本一本、扎染后围巾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绘本,幼儿根据封面进行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绘本,故事是围绕鳄鱼妈妈和她99个孩子编织围巾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师:故事中鳄鱼妈妈为她99个孩子每人都编了一条围巾,却唯独忘了自己。鳄鱼宝宝们想为妈妈制作一条围巾,需要有人来帮助它们,你们愿意帮助鳄鱼宝宝吗?

  2.幼儿欣赏扎染后的围巾图片,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

  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围巾是用民间特殊的工艺——扎染做成的,是用绳子捆扎白色的围巾,再浸染上颜料就会留下美丽的、有趣的花纹。

  3.教师介绍所需要的材料,并进行示范讲解“扎”和“染”的方法及操作的步骤。

  (1)制色:依次将染色剂和水混合,根据自己喜欢的浓度,制成各色染液,装在小杯中备用。

  (2)扎:想好自己喜欢的花样,将白色的围巾扎成各种形状,譬如长条形或者圆形或者像三角一样的形状,要扎得结实。

  (3)上色:用吸管吸入染料,一点一点的将扎好的白色围巾上色。随时可以自己查看染料的浓淡哦。

  (4)最后均匀的上色之后就是这个样子了。

  (5)将上色成功的围巾放在桌子上晾干染液,最后用清水冲洗,为的是洗掉浮色,之后去掉橡皮绳展开围巾再晾干就可以啦。

  4.幼儿尝试扎染制作围巾。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引导幼儿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

  三、结束部分

  作品展示:

  将作品放在展示区,与同伴交流欣赏,说一说自己和别人作品之美。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用不同的扎法制作围巾,体验制作扎染的快乐并将围巾送给自己最最亲爱的人。

  大班艺术《最最亲爱的围巾》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孩子们在进行活动时是很自主,创作是很自由的,不会担心制作不出来。在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激发幼儿对美的探索。

  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扎染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尝试按自己喜欢的进行扎,可以用不同的折法进行扎。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并说明这条围巾的重要性,最后要送给自己最亲爱的人。然后幼儿观察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或者和同伴进行扎染,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孩子最近发展区。虽然个别幼儿对扎染方法还有些懵懂。但在实际制作当中有了自己的创新,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当他们完成作品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一个个表情都是惊呆了,觉得很不可思议。在评价作品时都觉得自己是最美的,最独特的。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扎染的乐趣,感受制作围巾的快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扎的时候孩子们扎的不够紧,严密。导致在染的时候一节和一节的几种颜色都混合在一起。有的孩子没有耐心,不能将颜料很好的渗透到围巾里。在制作围巾时幼儿不能够很好的相互合作,导致他们组的围巾没有制作成功。在以后艺术活动中还需不断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如何与同伴进行合作完成,体验合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