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争做节约小使者》

《大班社会教案《争做节约小使者》》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社会教案《争做节约小使者》

1、大班社会教案《争做节约小使者》

教学目标:

  1、使幼儿知道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2、发现生活中一些资源能再利用,知道要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环境与材料:

  1、废旧物品(纸盒、蛋壳、易拉罐等)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用具。

  2、教学挂图《环保棋》。

一次备课:

  1、了解生活中资源再利用的情况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还能用这些材料制作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处理废旧物品?

  你知道节约资源有哪些好办法?如:看到水龙头流水时赶紧关上,不浪费水;不乱扔垃圾;请妈妈买菜使用菜篮而不用塑料袋等。

  3、玩《环保棋》

  引导幼儿观看画册《环保棋》,说说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幼儿两人一组玩《环保棋》。

活动玩法:

  幼儿掷色子,按照所掷数字和要求向前走,先到者为胜。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

  活动要求:

  1、结合家庭生活的水费账单,幼儿学着看水费单的费用。

  2、在同伴相互比较水费的多少中,知道节约用水的道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用水费单创设“节约用水”的环境

  活动过程:

  1、学看水费单:

  提问:水费单上有许多数字,我们要付的水费是看哪个数字啊?

  右边的第二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归纳:水费单第一行记录了你家供水的量。

  水费单第二行记录你家排水的量。

  水费单第三行是合计供水和排水的总量,这也是我们家付水费的数。 所用水、排水量多,所付的水费也高,用水、排水量少,所支付的水费也低。

  2、 同伴比较水费单中“合计”数字的大小:

  孩子与同伴比较各家水费单的费用大小,并比较出水费单费用少的几个家庭。

  3、 幼儿相互介绍节约用水的经验:

  归纳幼儿节约用水的经验。

  小结:节约用水不只是为了少付水费,而是地球上人类可用的水是有限的,浪费水,就会使地球上可用的水越来越少,我们的子孙就没有水用了。

  4、看看幼儿园的水费单

  讲讲幼儿园中我们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争做文明小天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看公益广告,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了解小小宣传员要宣传的内容。

  2、制作文明宣传卡,大胆地向周围人宣传文明的行为。

  3、通过小小文明宣传员活动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活动重难点:

  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听见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我看见小朋友很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最喜欢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儿:……

  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教师:录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学谁?

  幼儿:我喜欢排队的小朋友,不推挤。

  幼儿:我喜欢浇花的小朋友。

  幼儿:我喜欢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的小朋友。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幼儿:我们要像录像里的好娃娃学习。

  幼儿: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引导幼儿自选分成小组,用不同形式将我们了解的文明行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幼儿送出宣传卡,并做简单讲解。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4、大班优秀社会教案《争做节约小使者》

教学目标:

  1、使幼儿知道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2、发现生活中一些资源能再利用,知道要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环境与材料:

  1、废旧物品(纸盒、蛋壳、易拉罐等)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用具。

  2、教学挂图《环保棋》。

一次备课:

  1、了解生活中资源再利用的情况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还能用这些材料制作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处理废旧物品?

  你知道节约资源有哪些好办法?如:看到水龙头流水时赶紧关上,不浪费水;不乱扔垃圾;请妈妈买菜使用菜篮而不用塑料袋等。

  3、玩《环保棋》

  引导幼儿观看画册《环保棋》,说说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幼儿两人一组玩《环保棋》。

活动玩法:

  幼儿掷色子,按照所掷数字和要求向前走,先到者为胜。

5、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争做文明小天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看公益广告,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了解小小宣传员要宣传的内容。

  2、制作文明宣传卡,大胆地向周围人宣传文明的行为。

  3、通过小小文明宣传员活动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活动重难点】

  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听见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我看见小朋友很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最喜欢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儿:……

  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教师:录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学谁?

  幼儿:我喜欢排队的小朋友,不推挤。

  幼儿:我喜欢浇花的小朋友。

  幼儿:我喜欢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的小朋友。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幼儿:我们要像录像里的好娃娃学习。

  幼儿: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引导幼儿自选分成小组,用不同形式将我们了解的文明行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幼儿送出宣传卡,并做简单讲解。

  活动反思: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幼儿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的热情;由于幼儿在课前积累了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做到踊跃发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整个活动推向了**;活动的结尾使活动更加丰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幼儿走向街头的宣传,使幼儿体验到作为文明小天使的快乐与成功。

  不足之处:

  社区宣传活动准备与思考不够深入。

6、大班社会教案《争做文明小天使》含反思

  活动意图:

  顺应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天使”的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宣传文明行为的活动中,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观看公益广告,正确行为的认知。

  2、制作文明宣传卡,向周围人宣传文明行为。

  3、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重点、难点:

  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主题。

  你听见了什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看到了什么?

  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活动反思: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幼儿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的热情;由于幼儿在课前积累了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做到踊跃发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整个活动推向了**;活动的结尾使活动更加丰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幼儿走向街头的宣传,使幼儿体验到作为文明小天使的快乐与成功。

  不足之处:

  社区宣传活动准备与思考不够深入。

7、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节约用水》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溪、小河,还有着名的汶河,就在我园的附近。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教学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被污染水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你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怎么办?

  (3)你见过什么地方有水?

  2、实验、示范:

  (1)小瓶里放入颜料,让幼儿观察。

  (2)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水、可乐让幼儿闻一闻,品尝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儿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

  (2)水是没有颜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无味的

  4、师: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儿讨论总结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产建设中的用水

  (3)动植物的用水。

  5、师:水分淡水、咸水两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减少,应知道并告诉你周围的人节约用水。

  教师总结:

  水被污染成了脏水,脏水可浇花、浇树、浇稼,而污染了的水没有处理,里面有细菌和有毒的物质就成了废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

  活动延伸

  游戏:玩水《流水走迷宫》

  幼儿了解水的流动与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注重活动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讲述动手、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的“动”起来,老师只作引导者,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8、大班社会教案《节约用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教学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被污染水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你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怎么办?

  (3)你见过什么地方有水?

  2、实验、示范:

  (1)小瓶里放入颜料,让幼儿观察。

  (2)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水、可乐让幼儿闻一闻,品尝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儿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2)水是没有颜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无味的4、师: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儿讨论总结(1)日常生活中用水(2)生产建设中的用水(3)动植物的用水。

  4、(1)师:水分淡水、咸水两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减少,应知道并告诉你周围的人节约用水。

  教师总结:

  水被污染成了脏水,脏水可浇花、浇树、浇稼,而污染了的水没有处理,里面有细菌和有毒的物质就成了废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

  [活动延伸]

  游戏:玩水《流水走迷宫》

  幼儿了解水的流动与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注重活动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讲述动手、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的“动”起来,老师只作引导者,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溪、小河,还有着名的汶河,就在我园的附近。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

9、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安全《我们要节约用水》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水对于幼儿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从大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大多只会说如果没有水会口喝、不能刷牙洗脸。对没有水会给生活不便,或是动物会渴死,植物会干枯等认识很浅,于是我利用图片、课件、操作活动等教学活动,使幼儿对水的作用有全面及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萌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对动物、植物及人们生活的作用。

  2、尝试用美工的表现方式设计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3、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的方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保教育,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加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假如没有水》。

  2、画纸、彩色笔、剪刀、透明胶等美工材料。

  3、图片展板:奄奄一息的小鱼、凋谢的鲜花、枯萎的小草等植物,干涸的小溪、裂开的稻田等自然景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了解水的作用。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天都用水来做了哪些事?

  幼儿回答(略)

  2、 教师:爸爸、妈妈平时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用到水?

  幼儿回答(略)

  3、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水。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么样?

  幼儿回答(略)

  对“假如没有水”这一话题,幼儿的回答各式各样,大家普遍认为没有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二、观察图片,感受水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三三两两自由地围着图片看,图上的画面把大家都震住了,大家激动地谈论着......

  1、教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略)

  2、 教师:是呀,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环境会遭到污染,那么人会怎样?

  幼儿回答(略)

  在师幼儿互动中,幼儿明白了如果没有水,动物、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三、观看课件,提升经验。

  观赏课件《假如没有水》

  1、教师:假如没有水,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画面。

  2、 教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回答(略)

  3、教师:是啊,假如没有水,大自然会一片荒芜大海一天天地干涸,动物、植物都会死去,我们的日子也无法过下去。

  四、环保教育,节约用水。

  五、绘画宣传保护

  1、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分组活动

  A组: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

  B组:绘画“请这样用水”

  C组:集体作画“请来保护水资源

  2、展示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为了拓展幼儿的视野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从有水到没有水的强烈变化,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风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同治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小百科: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浪费1至6升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3至25升的水。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

10、幼儿园环保《节约用水》大班社会教案

  活动中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及水的用途;让幼儿萌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

  水对于幼儿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从大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大多只会说如果没有水会口喝、不能刷牙洗脸。对没有水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或是动物会渴死,植物会干枯等认识很浅,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了解国家水资源缺乏,并且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的现状。由此,我设计了《节约用水》这一节课,利用图片、课件、操作活动等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节约的观念,从而萌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特点及水的用途;

  2.让幼儿萌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制作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

  纯净水、盐、PPT图片、音乐、一次性塑料杯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小朋友们来猜一猜。(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他来。 ——水)

  师:对了,谜底是水。那水是什么样的?

  师:非常好,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的一种液体,并且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水。

  二、探讨:水的用途

  我们能用水来做许多的事情,它有哪些用途?

  幼:喝水、刷牙、洗澡、做饭、洗菜、拖地、浇花……

  师:水有这么多的用途,那我们生活中能不能离开水呢?没有了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出示PPT图片)

  师: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土地裂开了,禾苗枯死了,人们没有水喝了!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没有水

  总结:没有水大自然会一片荒芜,动物植物都会死去,我们的日子也无法过下去。

  三、水的种类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吗?(展示地球图片)

  师:地球上蓝色的都是海洋,黄色和绿色的是陆地和森林。那这样是不是说明我们就有用不完的水呢?

  在回答老师问题之前,先来观察一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再来尝尝这两杯水。(一杯白开水、一杯浓盐水给每组小朋友品尝)

  总结:我们地球上的水,多数是海水,但是盐浓度太高我们不能直接饮用,我们能喝的是淡水,也就是我们平时喝的水。水分为淡水和咸水。但是就这些仅有的淡水,好多还被人们污染了。被污染的水还能再喝吗?(水污染图片)

  四、环保教育、节约用水

  幼:不能,水被污染就不能喝了,小鸟、鱼、 都死了。

  师:淡水被污染了就成了脏水,就不能再喝了。而且被污染的水里有好多的细菌和有毒物质,水里的小动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怎么做?

  幼:保护水资源,不往水里乱扔垃圾。

  师:既然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幼:节约用水,保护水 。

  师:那我们平时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呢?

  幼: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小、在幼儿园不玩水、养鱼的水浇花……

  五、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

  但是如果别人忘记了去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么去提醒他们呢?

  幼;做节水标志

  师:说的太好了,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做节约用水标志来提醒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吧!(做好的标志贴在相应的图片和实物上)

  六、活动结束

  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并尝试贴在相应的实物上。

  七、延伸活动

  幼儿将设计好的节约用水的标志送给其他班。

  活动总结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呈现出没有水的强烈视觉,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时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不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