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1、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2、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剪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2、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老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活动反思:

  剪纸“春”是我结合季节特征和剪纸的深厚艺术文化设计、开展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内容,不仅是因为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是想让幼儿通过欣赏、感知和动手剪纸,感知春天的美、体会到剪纸的快乐和魅力!

  1、选材新颖独特——激发幼儿兴趣的策略。

  剪纸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经比较熟练了,而且在尝试窗花、雪花等剪纸活动后,对剪纸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剪纸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这个剪“春”字的活动,不仅想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获得动手、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艺术。从幼儿剪纸的作品来看,他们对此次的剪纸活动很感兴趣,能认真地欣赏剪纸作品、大胆地构图和尝试剪纸,剪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发了他们剪纸的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纸技能。

  2、作品鲜艳精美——让幼儿获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纸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红色的手工纸,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纸。

3、大班数学教案《剪“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重点难点:

  1、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2、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活动反思:

  剪纸“春”是我结合季节特征和剪纸的深厚艺术文化设计、开展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内容,不仅是因为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是想让幼儿通过欣赏、感知和动手剪纸,感知春天的美、体会到剪纸的快乐和魅力!

  1、选材新颖独特——激发幼儿兴趣的策略。

  剪纸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经比较熟练了,而且在尝试窗花、雪花等剪纸活动后,对剪纸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剪纸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这个剪“春”字的活动,不仅想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获得动手、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艺术。从幼儿剪纸的作品来看,他们对此次的剪纸活动很感兴趣,能认真地欣赏剪纸作品、大胆地构图和尝试剪纸,剪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发了他们剪纸的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纸技能。

  2、作品鲜艳精美——让幼儿获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纸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红色的手工纸,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纸。

4、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2、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5、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6、优质课教案大班韵律《剪羊毛》音乐教案

  《剪羊毛》是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会获奖课程教案。

  情景儿歌及动作建议;

  【情境儿歌】

  XX咩 咩│XX咩 咩│XX咩 咩│XX咩 咩│

  剪这里剪这里(点头)(点头)│剪这里剪这里(点头)(点头)

  剪这里剪这里(点头)(点头)│XXXXXXXX│

  【动作建议】

  (动作一)

  1小节一一2小节:拍手,一拍一下共四下。

  3小节一—4小节:双手做“羊角”放在耳朵边,两下

  (重复四次)

  (动作二)

  17小节——18小节:食指指头,2下

  19小节一一20小节:做剪刀“剪”状2次。

  21小节-24小节:重复17--20小节的动作

  25小节-28小节:重复17---20小节的动作。

  (动作三)

  29小节-32小节:双手脚前绕圈,共八下。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在双圈队形上按节奏做“牧羊人、小羊”的游戏动作,在句尾处里外圈交换位置。

  2、能借助手腕花按顺时针方向寻找下一只“小羊”,体验与不同的舞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在于同伴的身体接触中建立愉悦的体验。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Mp3音乐,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片段。

  2.在地上贴一圈点子,数量为幼儿数的一半。

  3.有双图舞的游戏经验,知道面向圆心背对圆心的站位。

  4.红色、黄色手腕花。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引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愿望,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讲述故事:“羊毛厂要赶制一批羊毛衫运往灾区,牧羊人得到这一消息很快就找到一群小羊。那么小羊见到了牧羊人会对他会说什么呢?我们一边看一边仔细的听一听。”

  2.观察模仿学习

  (1)教师边念情境儿歌边随乐表演:拍拍,呼呼(4遍) │“剪这里剪这里”的游戏动作。

  (2)幼儿学习动作和儿歌时,老师可通过念儿歌的音量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乐句变换一个动作。如,在每一句有4个“剪这里”,教师在念第一个的时候声音重一些,其他3个声音轻一些,照

  面的每一句变换一个动作打下基础。

  3.所有的幼儿当“小羊”,在座位上用动作整体感知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坐在座位上完整的随乐做律动34遍。

  (2)在帮助幼儿理动作的时候,可预设提问:我做了哪些动作,是什么意思

  (3)在引导幼儿观察“剪这里”这个动作时,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剪的。

  4.增加牧羊人的游戏情境,

  (1)教师当“牧羊人”幼儿当“小羊”的练习游戏动作。(坐位)

  教师当牧羊人,所有的孩子当小羊,引导幼儿关注:牧羊人找到小羊说了什么还做了什么动作

  (2)明确游我的规则:当左右的孩子都明确:小说“呼”的时候,牧羊人说“小羊你好小羊边说边做“剪这里”的时候,牧羊人用手做“剪刀状”剪相应的部位。被选中的小羊会成为下

  一个牧羊人。

  (3)一名幼儿当“牧羊人”,其他幼儿当“小羊”进行游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随堂反应。选择的“牧羊人”应是能力相对较强的孩子数师可预设提问: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2)所有的幼儿当“牧羊人”,教师当“小羊”进行游戏。

  在随乐游戏之前,教师要带领所有的幼儿练习“牧羊人”的动作。

  5.“双角色”,幼儿面对面站成双圈随乐游戏。

  “这里是一个的牧场,这里有很多很多的羊圈,每个小羊都要在家里站站好等待牧羊人。红色手花的孩子找到羊圈(场地上的方块标记)背对圆心站好,黄色手腕花的小朋友你们就是牧羊人,

  请你们找到一只“小羊”和他面对面

  6.在双圈上继续增加新的游戏内容

  (1)在A段音乐中,里顺时针找下一位同伴。

  ①T-8示范,引导幼儿观察:我是怎么找到下一只小羊的?

  ②集体练习。

  教师用语言提示:里图幼儿先用带着手花指指现在所在的牧场,然后顺着手胞花的方向指指

  下一个牧场。当幼儿在老师的语言的提示下顺利的找到下一个“牧场”以后,教师放慢速度边念a段儿歌边带领幼儿完a段游戏。接着幼儿随乐完整的游戏一次。

  ③幼儿随乐完整的表演“剪羊毛”的游戏

  (2)音乐的最后一句,里外圈小朋友交换位置

  刚才是谁当的牧羊人?你们想不想换换一换呢?可以用什么办法到里圈去?

  ①T-S: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在最后一句“比比谁的羊毛多”处交换位置的方法,其他幼儿观察。

  ②请物儿用语言表述交换位置的方法,集体练习。

  7.结束部分

  “我们把剪下的羊毛送到羊毛加工厂去生产毛衣吧。”幼儿和老师在音乐声中手捧羊毛走出活动室。

7、大班《汪汪队立大功》大班数学教案

  在汪汪队游戏情境中,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7以内序数,正确表达物品的位置,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序数,感受学习与使用序数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要阐述一件物品的位置时,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序数的帮助。而我发现每当教师请小朋友说出自己看到的物品时,都喜欢用手指指给老师看,而不能熟练的使用序数告诉老师,自己看见的是第几个物品,头脑中缺乏对于序数的概念与运用,所以我设计了此项活动,旨在让孩子在游戏的情境与实际生活能够运用序数,感受序数的作用与数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汪汪队游戏情境中,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7以内序数,正确表达物品的位置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序数,感受学习与使用序数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7以内的序数,正确表达物品的位置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序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14个装有礼物的纸盒,幼儿操作图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5以内的序数,知道“第几个”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歌曲《汪汪队立大功》片头曲,带领幼儿入场

  2.谈话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汪汪队的故事吗?汪汪队里有谁?有几只狗狗,他们叫什么?(幼儿回答:莱德队长,毛毛,阿奇,灰灰......)今天我们就去狗狗们的家去参观,你们想去吗?看,是谁来迎接我们了!(PPT出示莱德队长)

  二、基础部分

  (一)创设情境,感受序数的方向性

  1.美食大作战战,在左右方向点数序数

  师:莱德队长现在在哪里啊?(幼儿回答:厨房)现在莱德队长要给狗狗们喂早饭了,孩子们,你们愿意来帮忙吗(幼儿回答:愿意)

  师:现在有几碗狗粮(7碗),说明有几只狗狗需要喂食(7只),每只狗狗想吃不一样的食物,我们先来看毛毛想吃什么

  PPT出示 3

  师:毛毛想吃第几碗,有哪位小朋友看懂了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符号 的意义。

  PPT呈现 2

  师:阿奇想吃 2碗狗粮,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助阿奇找到他的食物

  小结:在左右方向可以使用序数, 代表从右往左数, 代表从左往右数

  幼儿按顺序帮助其他狗狗找到想吃的食物( 7 , 4 , 3 , 2,

  1 )

  2 .快递领取战,在上下方向点数序数

  师:狗狗遇到麻烦了,他们的快递到了,放在架子上拿不到,你们愿意帮狗狗们拿快递吗?

  PPT出示 2

  师:这是阿奇想要的快递,猜猜看这是什么意思

  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 2的意思,并说出阿奇的快递在从下往上数第2个柜子

  PPT出示 3

  师:现在毛毛的快递在第几个柜子

  教师引导幼儿猜测 3的意义,并说出毛毛的快递在从上往下数第3个柜子

  小结:在上下方向也可以使用序数, 代表从下往上点数, 代表从上往下数

  幼儿依次帮助狗狗拿出想要的快递( 1, 6, 4, 3, 7)

  (二)操作活动:零件收纳大作战

  师:灰灰说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他收拾零件,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师:这是灰灰的收纳图,上面一共有几层(7层),每层里面可以放几个零件(7个)

  师:这是灰灰需要你们整理的零件,你们能看懂图片的意思吗?

  幼儿猜测图片上符号和数字的意思,教师带领幼儿操作2--3次

  小结:要先根据 确定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排,再根据 确定第几列。

  工具箱: 操作图: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并点评幼儿的操作

  三、结束部分:礼物大作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序数

  师:莱德队长感谢我们小朋友今天的帮助,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不过需要通过莱德队长的考验才能拿到礼物。

  在地面上摆放14个纸盒,里面装有小礼物

  摆放示意图:

  师:现在礼物装在了藏宝箱里,小朋友们需要从看提示,从不同的小狗处出发,走规定步数到箱子中领取礼物。(例如从阿奇那里出发,走到第三个盒子那里;从小栎拿出发,走到第四个格子那里)

  教师引导孩子逐一上台按提示领取礼物。

  提示示意图:

  活动总结

  首先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游戏情境很敢兴趣,能主动猜测不同符号所带来的的意义并积极投入游戏,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讲解的不够细致,有幼儿不理解怎样先看排再看列,来确定零件摆放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对序数进行名词解释时,表达不够精确。其次我在上课过程中,语速略快,声音比较平淡,在点评环节时过于简单,没有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操作成果。最后在幼儿操作用具上制作的不够细致,没有完全塑封,出现了漏气的现象。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