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看实物图列加法算式,学习2的加减。

  3、在活动中能大胆讲述、积极参与。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T:"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滴滴滴,一汽车开来了,我们上车走吧"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T:"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

  S:(两层)T:国王听说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

  S:(鱼)T:有几条鱼?

  S:(1条)T: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

  S:(2条)T:噢,原来1条鱼再加上1条就一共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T: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把国王的1条鱼和我们的1条鱼合起来,不过要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T: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S:(2条)T: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S:(一样多)T: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T:"现在老师增加点难度,请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

  (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T: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T:"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

  (花)T:有几种花?

  (1种花)T: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活动延伸】

  游戏:买水果"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老师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2、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4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4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又来了"、"一共"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通过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及加减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图6幅。

  2、材料纸人手一张,放大材料纸一份。

  3、鱼池4个,标有算式或分合式的鱼人手1条。

  4、音乐《郊游》、《欢乐舞》。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复习4以内的组成。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动物王国玩,你们说好吗?哎呀!通往动物王国的路上有一条河,我们先坐着碰碰船去吧。

  老师的船和你的船合起来是4。师:嘿嘿!我的1船碰几船?幼:嘿嘿!你的1船碰3船,1和3合起来是4。教师和幼儿玩碰船游戏。

  船靠岸了,我们手拉手走吧!幼儿随《郊游》做动作。

  2、学习4的加法。

  (1)动物王国到了,动物王国有三个城门,只有把门都打开,才能进去。可是门上都有密码,我们必须把密码解开,才能打开门。先来看第一个城门,上面有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谁会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图,想一想第二幅图怎样讲?(注意用又来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讲?一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就是原来的3只蝴蝶,又飞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4只)大家一起把三幅图讲一遍。这件事我们可以用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记录下来?你来说老师记。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第一个城门的密码解开了,门打开了。

  (2)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城门上的密码。出示三幅图,这三幅图记的也是一件事,谁会用每幅图用一句话讲出来?他讲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看?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算式记录,谁会记?他记得对吗?我么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第二个城门的密码也被解开了。

  小结:刚才第一、第二个城门上的密码都是算式,而且都是4的加法,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的本领,就是4的加法。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两遍。

  (3)现在我们再来看第3个城门,第3个城门上也有密码,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解一解。

  幼儿操作,请两名幼儿上来记录。教师讲评。

  第3个城门也被我们打开了,小朋友真棒!一起拍手表扬表扬自己。

  3、送落叶游戏。

  我们来到了动物王国,瞧!许多动物都在欢迎我们呢!听!动物们都唱着歌,我们也一起唱吧!"小树叶飘呀飘,飘到了我们身边""呀!小树叶身上还有算式,我把它放到篮子里去。它的算式是3+1=,那么把它放在4号篮子里。""你见到的树叶应该放在那个篮子里呢。"幼儿拿放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4、结束活动。

  树叶都捡到篮子里去了,动物王国要开一个庆祝舞会。邀请我们大家也参加,幼儿随乐跳起《欢乐舞》。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幼儿已有了4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上,如何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4的加法计算。在教学中确立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4的分与合是幼儿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4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卡通图片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3只合起来一共有4只。然后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并教幼儿读算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2只小鸭合起来是4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2相加就是把2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4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我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3、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看实物图列加法算式,学习2的加减。

  3、在活动中能大胆讲述、积极参与。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T:"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滴滴滴,一汽车开来了,我们上车走吧"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T:"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

  S:(两层)T:国王听说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

  S:(鱼)T:有几条鱼?

  S:(1条)T: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

  S:(2条)T:噢,原来1条鱼再加上1条就一共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T: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把国王的1条鱼和我们的1条鱼合起来,不过要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T: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S:(2条)T: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S:(一样多)T: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T:"现在老师增加点难度,请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

  (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T: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T:"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

  (花)T:有几种花?

  (1种花)T: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活动延伸】

  游戏:买水果"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老师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2、3的加法》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2、3的加法,认识"+""="号,初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学习语言讲述加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一共"的含义。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图片、食物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2.3的组成:游戏碰球2、3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来碰球的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2"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2球碰几球?

  二、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们来到哪里了,有谁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2、老师告诉你们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每幅图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先请小朋友仔细看第一幅图。

  3、谁会用一句话来表述?再来看第二幅画可以怎么讲?“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集体把前两幅图连起来说一下)

  4、那第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请小朋友可以猜一下)

  5、谁能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下?(请幼儿集体,个别讲,对幼儿可以进行相应的表扬)

  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应该怎么写呢?(强调幼儿会读算式题)幼儿说老师放。

  7、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XX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吧。

  分别出示"+"和"="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他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又走来了)"=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我们一起把整件事和加法算式题一起连起来说一下。(请个别幼儿练习一下)

  三、学习"3"的加法

  1、刚才我们去了草地玩,我们继续向前走。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呀?(出示第二幅图)

  2、谁会用三句话把他的意思说出来?(幼儿个体回答,再来集体学说)

  3、谁会用一道算式题记录这件事呢?(请幼儿说,老师放)

  4、那这道题里面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的第二组加法。

  四、幼儿操作

  1、小朋友,玩得饿了吧,老师带你们去超市购物。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用三句话把购物的事说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题记录下来。

  五、教师评价请个别幼儿说说购物的事情,其他幼儿一起验证一下。(逐个进行并验证)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6、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7、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看三幅图――学习5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8、大班优秀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意编题列出算式。

  2、复习6的组成,学习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法运算。

  3、在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一副、算式卡片、幼儿人手一份练习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游戏:对数

  二、学习6的加法

  1、出示一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内容。

  师:春天来了,鸭妈妈带小鸭到草地上玩。小朋友看一看,有几只大的鸭子,(一只),有几只小鸭(5只),有几只黄色的鸭子,有几只红色的,几只在游水,几只在草地上?

  2、根据图上动物的颜色、大小、位置的不同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根据鸭子的大小来编一道题。

  1+5=6 5+1=6

  3、启发幼儿说出算式及表示的含义。

  请幼儿说出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说出“+”前后两个数位置调换,得数是一样的。

  师:你怎么知道1+5=6 5+1=6引导幼儿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法运算。

  4、师编题请幼儿列式与运算、幼儿编题请同伴列式。

  三、幼儿操作活动,提供作业纸人手一张。

  1、出示作业纸讲解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验证作业情况。(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