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我和家人过大年》

《大班社会教案《我和家人过大年》》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社会教案《我和家人过大年》

1、大班社会教案《我和家人过大年》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了解一些过大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

  3、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并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春节前給幼儿布置小任务:搜集春联、年画、门贴、红包等春节用品及关于"年"的故事和传说。

  2、绘画纸、彩笔等。

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交流欣赏收集的春节用品,回忆并讲述过年的情景。

  (1)请幼儿分组欣赏、介绍收集的春节用品。说说自己收集的春节用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

  (2)请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组的春节用品。

  (3)教师组织回忆并交流过年的情景。提问: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你和谁一起过的年?过年的时候你和家人都做了哪些事?你们的心情都是怎样的?拜年时你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年"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年"的来历及春节的风俗习惯。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风俗?这些习俗代表怎样的寓意?如"福"字倒贴,年夜饭上一定有鱼等。

  3、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过年的情景。

2、大班社会课教案《过大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时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仪。

  3、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4、通过讨论,激发过春节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春节。

  5、感受到春节的快乐。

重难点:

  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仪。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春联、年画、门贴和红包。

  2、有关各地过春节的风俗的图片。

  3、幼儿用书:《过大年》。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在寒假中过年的情景。

  幼儿分组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2、幼儿听故事,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地过春节的风俗。

  教师小结:中国人过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3、欣赏各种春节用品。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过年时人人们喜欢张贴红色的春联、门贴、年画、喜气洋洋过新年。

  4、引导幼儿构想明年过年的情景。

  引导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设想。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3、大班社会教案《过大年》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待物的礼仪。

  3.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春联、年画、门贴和红包。

  2.有关各地过春节的风俗的图片。

  3.幼儿用书:《过大年》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在寒假过年的情景。

  1.教师:过年就是春节,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你是在哪里过年?和谁在一起?过年时都做了哪些事?

  幼儿分组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教师:过年时,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会放烟花、爆竹庆祝;还要给亲戚、朋友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

  (二)幼儿听故事,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1.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教师:你们知道过年的来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年"的故事。

  2.教师:老人用什么方法赶走了怪兽?怪兽被赶走后,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过春节的?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地过春节的风俗。

  教师:为什么人们把"福"字倒着贴,年夜饭上一定要有鱼?

  4.教师小结:中国人过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赏各种春节用品。

  1.教师: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种春联、年画等,我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过年时人们喜欢张贴红色的春联、门贴、年画,喜气洋洋过新年!

  (四)引导幼儿构想明年过年的情景。

  1.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过年的事情,明年你准备怎么过年呢?

  2.引导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设想。

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用绘画表现出来,并举办主题画展,邀请其他班级的活动前来参观。

4、大班社会优秀教案《我和家人过大年》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了解一些过大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

  3、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并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春节前給幼儿布置小任务:搜集春联、年画、门贴、红包等春节用品及关于"年"的故事和传说。

  2、绘画纸、彩笔等。

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交流欣赏收集的春节用品,回忆并讲述过年的情景。

  (1)请幼儿分组欣赏、介绍收集的春节用品。说说自己收集的春节用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

  (2)请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组的春节用品。

  (3)教师组织回忆并交流过年的情景。提问: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你和谁一起过的年?过年的时候你和家人都做了哪些事?你们的心情都是怎样的?拜年时你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年"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年"的来历及春节的风俗习惯。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风俗?这些习俗代表怎样的寓意?如"福"字倒贴,年夜饭上一定有鱼等。

  3、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过年的情景。

5、大班优秀社会教案《过大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时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仪。

  3、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春联、年画、门贴和红包。

  2、有关各地过春节的风俗的图片。

  3、幼儿用书:《过大年》。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在寒假中过年的情景。

  幼儿分组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2、幼儿听故事,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地过春节的风俗。

  教师小结:中国人过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3、欣赏各种春节用品。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过年时人人们喜欢张贴红色的春联、门贴、年画、喜气洋洋过新年。

  4、引导幼儿构想明年过年的情景。

  引导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设想。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6、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过大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待物的礼仪。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春联、年画、门贴和红包。

  2.有关各地过春节的风俗的图片。

  3.幼儿用书:《过大年》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在寒假过年的情景。

  1.教师:过年就是春节,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你是在哪里过年?和谁在一起?过年时都做了哪些事?

  幼儿分组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教师:过年时,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会放烟花、爆竹庆祝;还要给亲戚、朋友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

  (二)幼儿听故事,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1.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教师:你们知道过年的来历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年"的故事。

  2.教师:老人用什么方法赶走了怪兽?怪兽被赶走后,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过春节的?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地过春节的风俗。

  教师:为什么人们把"福"字倒着贴,年夜饭上一定要有鱼?

  4.教师小结:中国人过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赏各种春节用品。

  1.教师: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种春联、年画等,我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过年时人们喜欢张贴红色的春联、门贴、年画,喜气洋洋过新年!

  (四)引导幼儿构想明年过年的情景。

  1.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过年的事情,明年你准备怎么过年呢?

  2.引导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设想。

  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用绘画表现出来,并举办主题画展,邀请其他班级的活动前来参观。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7、大班教案《红红火火过大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来历,理解故事《年兽的传说》的内容。

  2、积极参与活动,制作烟花。

  3、体验节日的快乐,进行游戏放烟花。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春节的来历,能够复述故事。积极动手制作烟花。

活动准备

  课件《年兽的传说》,彩色皱纹纸,硬纸板,幼儿操作材料。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欢快的音乐《新年好》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内尽情欢舞。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新年好)什么时候我们才互相问候新年好呢?(过新年的时候)你们知道过新年的时候都要做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春节的来历,并欣赏故事《年兽的传说》

  1、小朋友们说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贴对联。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幼儿自由交流)

  2、老师听了你们的谈话,小朋友们只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老师来给你们讲讲有关年的传说。

  3、播放课件《年兽的传说》老师讲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每到除夕,年兽都会从海里爬上岸来吃人,人们都好怕的逃到了山上。有一个人他很勇敢,他说:“我不怕年兽,我会把它赶跑的。” 又到了一个除夕,年兽又闯进了村子,当它来到村子的时候,突然从一户院子里传来了砰砰啪啪的声音,年兽害怕的很快逃走了。原来年兽害怕火光,红色和声响。从此,每年春节人们都燃放爆竹,以驱赶年兽,并一直把这个习俗传到现在。幼儿根据课件的内容翻阅幼儿操作材料,具体理解故事内容,并分成小组讲一讲。

  三、手工活动制作烟花

  1、教师演示制作烟花过程:将硬纸板卷起来,用胶粘好,然后将彩色的皱纹纸撕成若干条,将它们和硬纸板卷粘在一起,漂亮的烟花就做好了。

  2、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五人,进行自由制作。可以大胆的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看谁的做得有创意,漂亮。

  四、游戏《放烟花》

  新年到了,我们要把年兽给赶走 ,小朋友们拿起你手中的烟花,当听到砰砰的声音时,就将你手里的烟花抛向空中,看谁抛得高。抛时还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砸到自己。双脚还要向上跳,并发出“啪啪”的声音。(放音乐,带有鞭炮声的音乐)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园语言教学纲要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节课在年兽的传说一节,让幼儿充分地进行大胆的表达以及给予幼儿互相交谈的空间,让幼儿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具体内容。了解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在手工活动一节中,幼儿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在分组之后,有的小朋友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烟花制作的即结实又美观。但也有部分小朋友不愿意动脑筋,只限制于教师的演示。这部分小朋友在今后的手工活动课中,要加强对其大胆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幼儿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悦的欢呼声压倒了一切。总体的来看,本节课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幼儿们更是体验了故事,手工,游戏溶为一体的快乐感受。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要设计使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说:剪窗花,贴对联,吃年夜饭,等等能够让幼儿乐此不彼的将活动进行到底。

8、幼儿园大班社会《欢欢喜喜过大年》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春节中的大年。

  2.感受中国年的热闹气氛。

  3.知道大年是中国人重视的节日。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恭喜发财》

  2.过年各种情景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恭喜发财》。

  (2)问幼儿从这首歌曲感受到什么气氛?

  (3)告诉幼儿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大年快要到了,到处都喜气洋洋。

  2.翻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表述图片所展示的情景。)

  3.引导幼儿回忆往年过大年时的情景,感受过大年的幸福欢乐。

  (1) 过大年时人们的打扮是怎样的?

  (2)过大年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大人们在忙什么?

  (3)过大年时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小结:播放过年各种情景录像。师: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4.幼儿学说新年的祝福语。

  活动延伸

  1.幼儿将收集到的过年的风俗、庆祝活动的照片、图片或绘画作品布置课室。

  角色游戏区:过新年

  体育活动:合作舞龙舞狮;卷炮竹,放鞭炮。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首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子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9、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大班社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春节中的大年。

  2.感受中国年的热闹气氛。

  3.知道大年是中国人重视的节日。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恭喜发财》

  2.过年各种情景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恭喜发财》。

  (2)问幼儿从这首歌曲感受到什么气氛?

  (3)告诉幼儿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大年快要到了,到处都喜气洋洋。

  2.翻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表述图片所展示的情景。)

  3.引导幼儿回忆往年过大年时的情景,感受过大年的幸福欢乐。

  (1) 过大年时人们的打扮是怎样的?

  (2)过大年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大人们在忙什么?

  (3)过大年时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小结:播放过年各种情景录像。师: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4.幼儿学说新年的祝福语。

  活动延伸

  1.幼儿将收集到的过年的风俗、庆祝活动的照片、图片或绘画作品布置课室。

  角色游戏区:过新年

  体育活动:合作舞龙舞狮;卷炮竹,放鞭炮。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首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子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10、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和大象一起过生日》

  本篇是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活动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引导幼儿体验不同过生日韵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使幼儿家长意识到有意义的活动能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并留下美好的回忆,从而树立正确的为孩子过生日的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期望,激发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同时培养幼儿初步的报答父母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2、引导幼儿体验不同过生日韵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3、使幼儿家长意识到有意义的活动能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并留下美好的回忆,从而树立正确的为孩子过生日的观念。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本月有哪些幼儿过生日,并与将过生日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以往幼儿过生日的情况(如形式,花费等);向幼儿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的意图、安排,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2、组织活动《我的礼物》,幼儿通过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一份献给“小寿星”的礼物;老师与家长共同制作有不同标记的爱心贺卡几张;老师购买几斤香蕉。

  3、整理一份有关动物(幼儿不太了解的)生活习性、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资料分发给家长。与动物园管理员联系,请他们给予配合。

  活动过程:

  园内活动。

  1、交代活动内容。教师:今天是个快乐的日子,是我们班的夏悦、赵伟业、孙鹏飞的生日,我们一起祝三位“小寿星”生日快乐。今天也是动物园大象馆的象宝宝一周岁的生日,我们邀请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一道去动物园和大家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生日。

  2、交代活动要求。

  教师:小朋友乘车时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下车时一个跟着一个,不要拥挤,眼睛看着老师,不要走散。

  园外活动

  1、大象馆内的活动。

  (1)在动物园管理员的配合下,老师组织小朋友、家长来到大象馆,生日庆祝活动开始。

  教师:7年前的今天,3位爸爸妈妈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三位聪明可爱的小天使。由于他们的降生给他们3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这3位小天使就是今天的“小寿星”夏悦、赵伟业、孙腥飞。今天也是大象宝宝1岁的生日,我们今天就和大象一起过个愉快的生日。

  (2)给“小寿星”送礼物。

  在生日快乐的歌声中,老师和家长给“小寿星”挂上自制的爱心小贺卡;小朋友给“小寿星”送上自制的礼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给象宝宝送礼物——香蕉。

  (3)“小寿星”的爸爸妈妈一边出示相册,一边给小朋友讲述。讲述的内容:7年前一家人以怎样的心情盼望孩子的降生,怎样给孩子取名字,名字中包含了家长怎样的祝福,有了孩子最快乐的是什么?

  (4)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分别给自己的孩子讲述以上内容。

  (5)老师向幼儿介绍为了他们的成长社会所做的努力,比如建儿童医院、儿童影剧院、儿童游乐场、幼儿园、学校,出版各种儿童读物等。

  (6)大象管理员利用录像介绍象宝宝的有关情况:出生的情况生活习性以及目前的困难。介绍后,象宝宝为小朋友表演节目。

  (7)捐款献爱心。小朋友将今天过生日节省下来的费用捐给象宝宝,帮助解决象宝宝生活上的困难。

  教师:象宝宝出生以后给我们游人带来了许多快乐。但由于动物园缺少资金,象宝宝不能每天吃上最爱吃的香蕉,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帮助象宝宝?

  2、大象馆外的活动。

  家长自由地带孩子观看其他动物,要求家长启发幼儿讲述他所了解的、熟悉的动物的相关知识,家长也可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讲解。

  回园后的活动。

  启发幼儿讲述对今天活动的感受。教师:你喜欢今天的活动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我喜爱的动物园。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分组设计活动《我设想的生日庆祝会》。

  2、向园长建议组织一次全园的捐款献爱心活动。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全班幼儿在家长与老师送贺卡给“小寿星”、同伴间互送礼物与父母回顾“小寿星”的成长过程以及了解象宝宝的情况、给象宝送礼物等一系列活动中,愉快地感受社会的期望、家长的关爰同伴的友情,使幼儿自然地产生幸福与快乐之感。同时,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接受关爱与奉献关爱。小朋友度过了一个愉快、美好的生日庆祝活动,留下了美好的、难忘的回忆。本次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增强了利用各种机会有机渗透教育的意识,加强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专家点评

  本次活动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一个典型活动。组织者能有效地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将园内与园外的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家长、动物园管理员三者紧密配合进行。巧妙地:选择活动主题——和大象一起过生日,将情感教育、知识教育融人;三方参与的活动之中,使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感受关爱,自然地激发情感,符合幼儿的特点,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要。组织者能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现了组织,正确的家长观。教师在活动前将动物知识资料分发给家长看!很好地组织活动、注重活动的延伸,这些都体现了组织者较强的教育意识,希望今后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