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教案《少林功夫》

《大班游戏教案《少林功夫》》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游戏教案《少林功夫》

1、大班游戏教案《少林功夫》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

  2、锻炼幼儿绕障碍物蛇形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奶粉罐、饮料瓶、纸盒

  活动过程:

  1、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活动。

  2、练习站梅花桩、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蛇形走、助跑跨跳。

  3、幼儿分为两组,先蛇形走绕过4个饮料瓶;助跑后走过8个梅花桩,并跨跃过3个跨栏后直线返回。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跳跃是大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游戏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2、大班教案《功夫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侧面钻,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复习巩固平衡、爬、投掷、走高跷、从高处往下跳等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幼儿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草地、竹林等。

  2、材料准备:竹枝做成的树、钻洞、沙包、稻草人、笋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激趣引入:

  师:我们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只熊猫特别厉害,叫什么名字?你们喜欢功夫熊猫吗?

  幼:功夫熊猫。喜欢。

  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功夫熊猫”,到敌人的竹林里把竹笋夺回来,好吗?

  2、热身运动:

  师:那我们就要象功夫熊猫一样,先练好本领。

  原地念儿歌做相应的动作后双臂侧平举走平衡、手脚着地爬高山,进入自然的热身过程。

  (通过改变游戏名称、变换游戏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角色变了,情节和动作也会随之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山洞,学习正面钻,反复尝试。

  (1)师: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山洞,我们必须钻过它,功夫熊猫们想想,怎么样才能过这个山洞?

  幼1:可以用手脚着地爬过去。

  幼2:我觉得要用手膝着地才能爬过去。

  (2)请个别幼儿尝试,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今天熊猫妈妈要教你们一种新的本领,就是侧面钻。先看看老师怎么做。

  (3)教师示范、讲解侧面钻的要点:身体弯曲,右侧对竹圈,右腿跨过竹圈,随后头与上体一齐钻过竹圈,身体不能碰到竹圈。也可以左侧钻。

  (4)幼儿进行练习,师指出幼儿的优缺点。

  (此为活动亮点一:教师因陋就简,弃“洋”求“土”。充分发动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收集、利用、巧用竹子、破布、稻草、沙土等自然物和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强烈的游戏欲望,因此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2、观察场地,讨论解决方法。

  师:我们练好了新本领,接下来,要到对面的竹林打倒敌人,然后把笋夺回来,大家看看,我们要经过哪些障碍?

  幼1:要先钻过山洞,可以用我们新学的本领。

  幼2:还有一片树林,我们要绕着跑过去。

  幼3:还有一条小河,上面只有几块石头,我们学过走高跷,踩在石头上就可以走过小河。

  幼4:竹林里的敌人要怎么打呢?

  幼5:我们可以用(炸药)扔过去,炸死他们。

  师:大家都想到了好办法,那请一只功夫熊猫来试试。

  3、个别幼儿示范,寻找适宜方法。

  师:这只功夫熊猫已经成功的夺回一个笋,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幼1:他的正面钻动作不够标准,应该是

  幼2:我觉得他踩石头时可以双手侧平举,这样能保持平衡。

  幼3:我觉得他扔炸药的时候,如果用肩上投掷,会更准确地打中敌人。

  幼4:抢完笋跑回来时,可以从草地那边跳下去,再从旁边跑回队伍里来。

  幼5:夺回来的笋可以放在竹筐里。

  师:功夫熊猫们看得真仔细,等一下,我们要把动作做好了,就能更快更好地把笋夺回来

  4、闯关夺笋,巩固练习。

  侧面钻过山洞、绕着跑过树林、踩着梅花桩过河、肩上投掷沙包炸敌人,然后抢一个笋回来。

  师:功夫熊猫们都知道怎么夺笋了,大家想不想出发了?

  幼:想。

  师:那熊猫妈妈有几点要求:

  (1)要把动作都做标准了。

  (2)夺完笋以后,从旁边双脚跳下去,再从山坡爬上来,回到队伍的后面。

  (3)前一只功夫熊猫跳下去的时候,后一只功夫熊猫就可以出发了。好,准备出发。

  幼儿进行第一次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让幼儿从同一方向活动,避免碰撞。

  师:妈妈发现,有几只功夫熊猫正面钻的动作没做好,还有肩上投掷的动作也没做好,影响了投掷炸药的准确性。在第二次练习的时候,妈妈希望每只功夫熊猫都能做得很好,有没有信心?我们就再来一次,怎么样?

  幼:有。好。

  幼儿进行第二次练习,师注意幼儿的安全,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增强幼儿挑战困难的信心。

  (三是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促进幼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如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钻爬、投掷、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因地制宜,创设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环境。四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尝试和创造,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简单点评、表扬鼓励。

  师:功夫熊猫们,今天玩得怎么样?

  幼1:玩得很开心。

  幼2:我觉得我和功夫熊猫一样厉害。

  幼3:今天完成了夺笋的任务,我们真棒。

  幼4:真好玩,老师,以后还要带我们来。

  师:今天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当了一回功夫熊猫,大家很大胆、很勇敢地完成了夺笋的任务,老师发现,有几个本来不喜欢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也能积极参与到闯关夺笋的活动当中来,老师感到特别的高兴。还有一些小朋友动作做得很好,进步很快。

  2、放松游戏、放松心情。

  幼儿演唱《欢乐颂》,做放松动作。

  3、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请幼儿协助教师收拾材料、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农村幼儿园经费比较困难,体育活动器具少。然而农村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农村幼儿园如何挖掘并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地成长,成为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总之,要提高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克服观望等待的思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不要一味仿效城市模式。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纲要》要求,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使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放异彩。)

活动反思:

  幼儿体育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走跑、平衡、投掷、钻爬和攀登等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而且能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郑丽莉老师以正确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乃至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功夫熊猫》。

  此活动有四大亮点:一是教师因陋就简,弃“洋”求“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巧用废物,丰富游戏材料,教师发动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收集自然物和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强烈的游戏欲望,因此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二是通过改变游戏名称、变换游戏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角色变了,情节和动作也会随之变化。三是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促进幼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如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钻爬、投掷、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因地制宜,创设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环境。四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尝试和创造,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农村幼儿园经费比较困难,体育活动器具少。然而农村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农村幼儿园如何挖掘并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地成长,成为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总之,要提高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克服观望等待的思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不要一味仿效城市模式。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纲要》要求,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使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放异彩。

3、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少林功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

  2、锻炼幼儿绕障碍物蛇形走的能力。

  3、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奶粉罐、饮料瓶、纸盒

  活动过程:

  1、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活动。

  2、练习站梅花桩、蛇形走、助跑跨跳。

  3、幼儿分为两组,先蛇形走绕过4个饮料瓶;助跑后走过8个梅花桩,并跨跃过3个跨栏后直线返回。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跳跃是大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游戏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活动反思】

  优点:

  1、此活动设计紧凑、连贯,环环相扣。

  2、活动始终以幼儿的兴趣、创新为出发点,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部位和提供的各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创新、尝试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探索、创新的快乐,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3、活动的开展,幼儿探索出了多种新鲜、有趣的气球的玩法,有些玩法是老师本人都想不到的,可以说,此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合作意识。

  4、活动中教师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大胆创新、自主的表现,实施自己的想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

4、大班教案《功夫》

活动目标:

  1、学会看图谱练习动作。

  2、不怕困难,体验挑战性活动的乐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3、让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红绸带人手一条

  Ppt功夫秘笈三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1、教师腰系红腰带,提问:你觉得最近老师在学什么?

  想看我表演一下吗?(演示几个动作)

  2、有个人打得比我好。打开课件:李连杰打斗片段。幼儿观看

  他表演了哪些动作?你最喜欢哪一个?想试试吗?

  幼儿模仿动作。

  他的动作感觉怎样?(迅速、有力)你在做动作时感觉有什么困难?怕不怕?还想继续学吗?

  3、还有哪些人的功夫也非常厉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练的?

  二、幼儿看图谱练习中国功夫

  1、幼儿自己分成三派,每派人数相等。

  教师把功夫秘笈贴在黑板上,每派在秘笈前自己学习上面的动作,教师指导。

  秘笈上的动作都练过了吗?

  跟着音乐把四个动作连起来练习,一句一个动作。

  2、增加难度,想办法把动作做整齐

  音乐能帮助你吗?你是怎样听音乐做动作的?

  第一个动作和第二个动作是在第一句音乐和第二句音乐的哪里换的?

  3、听音乐再次练习。

  怎样克服困难,让四个人的动作统一?

  引导幼儿感知可以在乐句的前面换,也可以在乐句的后面换,这样才能做整齐。

  4、最后一次练习,要求一派的四个人动作整齐有力。

  三、召开武林大会,加大挑战难度。

  1、第一轮:少林pk武当比动作有力

  系上红腰带,自己排队形,请客人老师做评委。

  2、第二轮:第一轮胜出者pk华山派比整齐。

  3、最后三派的功夫连起来变成一套很长的功夫。

  四、激起民族自豪感

  1、看录像:鸟巢的中国功夫

  为什么在鸟巢表演中国功夫?

  刚才学的是掌术,还有哪些?

  用中国功夫和老师再见。

5、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少林功夫》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

  2、锻炼幼儿绕障碍物蛇形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奶粉罐、饮料瓶、纸盒

  活动过程:

  1、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活动。

  2、练习站梅花桩、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蛇形走、助跑跨跳。

  3、幼儿分为两组,先蛇形走绕过4个饮料瓶;助跑后走过8个梅花桩,并跨跃过3个跨栏后直线返回。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跳跃是大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游戏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6、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敬礼

  [3-4小节:随乐双手做龙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5]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6]小节:踏步。

  [7-8]小节:随乐双手做蛇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9]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0]小节:踏步

  [11-12]小节:随乐双手做虎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3]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螺”"的声音,双手出挙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4]小节:踏步。

  [15-16]小节:随乐双手做豹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7]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8]小节:踏步。

  [19-20]小节:随乐双手做鹤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21]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22]小节:踏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7、大班韵律《小小功夫王》教案

  动作建议

  引子:准备动作:双手掌心向上随节奏吸气,双手掌心向下呼气

  A段[1-4]小节:在每一句“将军令”处创编武功动作并定格。

  B段[1-3]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交替绕圈。

  [4]小节:幼儿面对面做“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

  C段[1-4]小节:左手手心向上在头顶托起,右手手背向上侧平举,脚随音乐节奏行走。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幼儿创编四种武功(螳螂钳、鹰爪功、蛤蟆功、猴拳)、根据地面标记自选武功门派。

  A段「1-4]小节:在每一句“将军令”处创编四种武功动作。

  B段[1-4]小节:前三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交替绕圈,与好友面对面准备游戏,最后小节进行“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

  C段「1-4]小节:获胜幼儿行走至下一门派继续修炼武功。

  尾声:完整游戏后,最终胜利的幼儿获得功夫王胸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化情境中感受乐曲ABC结构,体会A段干净利落的说唱节奏、B段工整规则和C段旋反复的旋律特点。

  2.根据情境,创编“螳螂钳、鹰爪功、始蟆功、猴拳”等武术动作,尝试在A段“将军令处创编武功动作并造型,在C段处学会随音乐节奏行走,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3.遵守游戏规则,通过“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输者修炼基本功体会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

  2.地面图示红、黄、黑色贴纸若干。

  3.图片:螳螂、蛤蟆、老鹰、猴。“功夫王”令牌若干

  5.《将军令》音乐剪辑

  经验准条:幼儿已有黑白配、“石头期刀布”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1)教师随音乐进行武术表演。

  (2)提问:“看完刚刚我的表演,你们觉得我是做什么的?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武功?

  2.根据情境,创编武术动作,并能在“将军令”处进行造型。

  (1)出示“老鹰”图片,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慶爪功”动作。(大鹏展翅、雄鹰高飞、老鹰觅食等)

  教师清唱,幼儿随节奏做“鹰爪功”动作并在“将军令”处造型。

  随音乐练习。

  (2)根据幼儿讨论分别出示“猴子、蝗螂、蛤蟆”图片,鼓励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方法同上),练习在“将军令”处定格不同的武功造型。

  (3)根据地面标识,幼儿自选武功门派,并随音乐表现本门派武功动作,进一步强调在A段“将军令”处定格造型。

  3.学会随音乐节奏行走,按箭头方向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1)教师:“只练习一种武功很无聊,还想去别的门派继续修炼吗?准备出发。”

  (2)教师清唱旋律,幼儿随音乐节奏行走,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3)鼓励幼儿讨论:刚刚是按照什么路线行走的?

  (4)再次练习,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行走,按箭头方向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4.通过“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

  (1)教师:“我们的挑战要升级喽!我们用什么游戏来决出胜负呢?”(幼儿讨论)

  (2)总结:赢得小朋友去下一门派继续修炼,输得小朋友练习打坐,继续修炼基本功。

  5.完整游戏。

  (1)教师出示令牌:“想赢得功夫王的令牌吗?看看谁能成为真正的小小功夫王!”(随音乐完整游戏)

  (2)结束语:“还想赢得功夫王的令牌吗?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比试比试。”

8、 大班韵律《小小功夫王》教案

  动作建议

  引子:准备动作:双手掌心向上随节奏吸气,双手掌心向下呼气

  A段[1-4]小节:在每一句“将军令”处创编武功动作并定格。

  B段[1-3]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交替绕圈。

  [4]小节:幼儿面对面做“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

  C段[1-4]小节:左手手心向上在头顶托起,右手手背向上侧平举,脚随音乐节奏行走。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幼儿创编四种武功(螳螂钳、鹰爪功、蛤蟆功、猴拳)、根据地面标记自选武功门派。

  A段「1-4]小节:在每一句“将军令”处创编四种武功动作。

  B段[1-4]小节:前三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交替绕圈,与好友面对面准备游戏,最后小节进行“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

  C段「1-4]小节:获胜幼儿行走至下一门派继续修炼武功。

  尾声:完整游戏后,最终胜利的幼儿获得功夫王胸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化情境中感受乐曲ABC结构,体会A段干净利落的说唱节奏、B段工整规则和C段旋反复的旋律特点。

  2.根据情境,创编“螳螂钳、鹰爪功、始蟆功、猴拳”等武术动作,尝试在A段“将军令处创编武功动作并造型,在C段处学会随音乐节奏行走,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3.遵守游戏规则,通过“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胜者继续游戏,输者修炼基本功体会游戏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

  2.地面图示红、黄、黑色贴纸若干。

  3.图片:螳螂、蛤蟆、老鹰、猴。

  4.“功夫王”令牌若干

  5.《将军令》音乐剪辑

  经验准条:幼儿已有黑白配、“石头期刀布”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1)教师随音乐进行武术表演。

  (2)提问:“看完刚刚我的表演,你们觉得我是做什么的?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武功?

  2.根据情境,创编武术动作,并能在“将军令”处进行造型。

  (1)出示“老鹰”图片,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慶爪功”动作。(大鹏展翅、雄鹰高飞、老鹰觅食等)

  教师清唱,幼儿随节奏做“鹰爪功”动作并在“将军令”处造型。

  随音乐练习。

  (2)根据幼儿讨论分别出示“猴子、蝗螂、蛤蟆”图片,鼓励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方法同上),练习在“将军令”处定格不同的武功造型。

  (3)根据地面标识,幼儿自选武功门派,并随音乐表现本门派武功动作,进一步强调在A段“将军令”处定格造型。

  3.学会随音乐节奏行走,按箭头方向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1)教师:“只练习一种武功很无聊,还想去别的门派继续修炼吗?准备出发。”

  (2)教师清唱旋律,幼儿随音乐节奏行走,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3)鼓励幼儿讨论:刚刚是按照什么路线行走的?

  (4)再次练习,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行走,按箭头方向有规律地移动位置。

  4.通过“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决出胜负。

  (1)教师:“我们的挑战要升级喽!我们用什么游戏来决出胜负呢?”(幼儿讨论)

  (2)总结:赢得小朋友去下一门派继续修炼,输得小朋友练习打坐,继续修炼基本功。

  5.完整游戏。

  (1)教师出示令牌:“想赢得功夫王的令牌吗?看看谁能成为真正的小小功夫王!”(随音乐完整游戏)

  (2)结束语:“还想赢得功夫王的令牌吗?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比试比试。”

9、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优质课

  本教案预览:

  挑战3+根据多个图谱提示随乐进行多种空间方位布阵

  挑战2+根据图谱提示随乐进行空间方位布阵

  挑战1+观察阵法图,尝试按图示准确位移

  音乐随乐坐着做上肢动作(3遍)

  动作少林五形季(龙、蛇、虎、豹、鹤)的动作。

  故事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敬礼

  [3-4小节:随乐双手做龙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5]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6]小节:踏步。

  [7-8]小节:随乐双手做蛇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9]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0]小节:踏步

  [11-12]小节:随乐双手做虎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3]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螺”"的声音,双手出挙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4]小节:踏步。

  [15-16]小节:随乐双手做豹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7]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8]小节:踏步。

  [19-20]小节:随乐双手做鹤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21]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22]小节:踏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理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10、幼师大班主题体育活动教案《少林小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练功活动,发展平衡能力,锻炼臂力,使动作协调、灵活。

  2.积极动脑,大胆探索木桶和竹棍的多种玩法。

  3.体验少林弟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活动建议:

  1、木桶功:

  (1)顶木桶:幼儿头顶空水桶走平衡木、梅花桩,练习平衡。

  (2)提水桶:幼儿双手各提一个小水桶,水桶内盛适量水、俩臂侧平举走平衡木,锻炼臂力及平衡力。

  (3)水桶蹲:双手各提一个木桶,练习马步半蹲,练习腿部、双臂力量。

  2、竹棍功:

  (1)竹棍功:幼儿拿竹棍在梅花桩上走或舞棍。

  (2)竹棍担水:竹棍当扁担,一人担水或俩人抬水。

  (3)躲竹棍:一人拿竹棍贴地出枪,另一人躲避跳过竹棍。

  3、游戏:

  幼儿双手拿空水桶排成 2 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游戏开始,先走梅花桩,到中途水桶里提水,前行走过小桥(平衡木)将水倒入大水缸内后返回,将水桶交给下一个幼儿。依次进行,最后哪队先回到起点且提水多的为胜者。

  活动规则:

  按规定路线走。如果从梅花桩或平衡木上掉下来,需从掉下出重新上去继续游戏。

  活动建议:

  1、准备录音磁带、运动(武术)服装。

  2、平衡木、梅花桩、小竹棍、小木桶各若干,大木桶 4 个,内装许多水。

  3、准备少林弟子练功的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欣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少林弟子使用棍、桶的动作。

  4、游戏前,教师鼓励幼儿多探索水桶和竹棍的玩法,主动交流,及时鼓励幼儿,激发锻炼的火花。

  5、注意安全,尤其是玩竹棍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持适当距离,不要互相打闹。

  6、单个项目可以以比武的形式进行,激发幼儿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