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海浪的旅行》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音乐教案《海浪的旅行》反思
活动前评析
一首优美的乐曲,会诞生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活动设计,但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的设计,我认为它都应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再现。如何挖掘音乐欣赏的素材,如何设计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我认为最终的出发点还是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经验积累与真实体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提到: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经验,以游戏生活的形式使幼儿愿意学、乐意学、快乐学,提供幼儿主动操作的情景,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海浪的旅行”这一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就源于我班幼儿都有去海边玩耍的经历与体验,对大海的向往和眷恋之情都存在着恋恋不忘,加上这首典型的ABA结构音乐,由舒缓、优美到高潮部分的激昂、高亢、再回到舒缓、优美;这样一首极富音乐情绪起伏变化的曲子,很容易感染幼儿,同时,听后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与创造,想融入其中的情景,因此,我将人们都向往的大海作为情景主线条,贯穿整个音乐欣赏活动,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的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跟随相应的故事情节及音乐的变化,层层递进,由静到动,由小到大,再恢复到静和小,让幼儿的兴趣一直随海浪的起伏而持续与波动,最后达到活动的高潮,出示绸缎,更情景化、游戏化的将活动完整的结合为一体,使海浪的旅行在生活化、游戏化中完整呈现。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让幼儿初步体验音乐中情绪起伏的变化。
2、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融入到游戏情景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绸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里住着谁?;.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今天,美丽的大海有话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听听美丽的大海发生了什麽事情?
2、活动进行:
(1)、熟悉音乐,理解音乐
幼儿欣赏音乐“海浪”,老师配乐朗诵讲述一段海浪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内容,并初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提问:美丽的大海告诉我们什麽事情?你有什麽感觉?
(2)、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的变化
欣赏录音磁带第一段,提问:这是大海高兴还是生气?那怎样表现小小的波浪?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小波浪的优美动作。
欣赏音乐第二段,提问:这时大海怎麽了?
狂风吹来了,海面掀起了一个个的大浪,大浪是什麽样的呢?
重点指导:幼儿作出大浪与狂风巨浪不同的动作。
(3)、老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进行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含义。
(4)、运用绸带进行幼儿间相互合作的情景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活动结束:
分角色进行情景游戏《海浪的旅行》,让幼儿体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
2、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家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重点、难点: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轮流的合作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三面分别写上数字“3”、“4”、“5”;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海边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儿14人,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三)活动过程
1.说说快乐的旅行。教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细听——
播放音乐《库乞乞》——
教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库0︱库0︱库乞︱乞-︱”,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
教师:“猜猜看,什么是库乞乞?”
教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库0︱库0︱库乞︱乞-︱”。
教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海边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教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三件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0︱库0︱库乞︱乞-︱”。(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教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教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库0︱库0︱库乞︱乞-︱”。
3.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
教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教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4.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教师出示“导游旗”。
教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层次1: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层次2: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层次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库乞乞”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教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课后反思:
本活动主要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音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大家一起旅行的快乐。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的表达方式及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旋律在旅行游戏中的表现。利用身体和小手来模拟海边走、爬高山及带团旅游等让幼儿感受音乐,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还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本活动是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3、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反思《国旗红红的哩》含反思
教学活动: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名称:《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重点: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4、大班音乐详案教案《海浪的旅行》含反思
活动前评析
一首优美的乐曲,会诞生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活动设计,但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的设计,我认为它都应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再现。如何挖掘音乐欣赏的素材,如何设计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我认为最终的出发点还是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经验积累与真实体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提到: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经验,以游戏生活的形式使幼儿愿意学、乐意学、快乐学,提供幼儿主动操作的情景,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海浪的旅行”这一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就源于我班幼儿都有去海边玩耍的经历与体验,对大海的向往和眷恋之情都存在着恋恋不忘,加上这首典型的ABA结构音乐,由舒缓、优美到高潮部分的激昂、高亢、再回到舒缓、优美;这样一首极富音乐情绪起伏变化的曲子,很容易感染幼儿,同时,听后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与创造,想融入其中的情景,因此,我将人们都向往的大海作为情景主线条,贯穿整个音乐欣赏活动,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的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跟随相应的故事情节及音乐的变化,层层递进,由静到动,由小到大,再恢复到静和小,让幼儿的兴趣一直随海浪的起伏而持续与波动,最后达到活动的高潮,出示绸缎,更情景化、游戏化的将活动完整的结合为一体,使海浪的旅行在生活化、游戏化中完整呈现。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让幼儿初步体验音乐中情绪起伏的变化。
2、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融入到游戏情景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绸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里住着谁?;.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今天,美丽的大海有话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听听美丽的大海发生了什麽事情?
2、活动进行:
(1)、熟悉音乐,理解音乐
幼儿欣赏音乐“海浪”,老师配乐朗诵讲述一段海浪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内容,并初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提问:美丽的大海告诉我们什麽事情?你有什麽感觉?
(2)、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的变化
欣赏录音磁带第一段,提问:这是大海高兴还是生气?那怎样表现小小的波浪?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小波浪的优美动作。
欣赏音乐第二段,提问:这时大海怎麽了?
狂风吹来了,海面掀起了一个个的大浪,大浪是什麽样的呢?
重点指导:幼儿作出大浪与狂风巨浪不同的动作。
(3)、老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进行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含义。
(4)、运用绸带进行幼儿间相互合作的情景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活动结束:
分角色进行情景游戏《海浪的旅行》,让幼儿体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
5、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反思《梦之船》《圣桑》《水族馆》
活动目标:
1、能用正确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能较流畅的吟唱出歌曲。
2、利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光碟《圣桑》《梦之船》《水族馆》
活动重难点:
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进行气息发声练习
1、伴随优美的旋律进入故事情景(幼儿在活动室门口等候,音乐响起)
(教师旁白)在一个幽静的湖边,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带着她的宝宝们,正在轻轻的拍着她们的翅膀,慢慢的跳着舞,因为这个夜晚实在是太美了。
2、根据提示进行气息练习
“啊,这的空气太清新了,让我们好好享受的深呼吸吧。(三次)
3、示范讲解进行发声练习
重点示范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YO (13531) 这么美丽的景象,我特别想唱歌,你们跟我一起唱,连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练习,跳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练习。
二、学唱歌曲,借助角色扮演,引出歌曲——《梦之船》,整体范唱歌曲。
“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是梦之船,你们愿意上船,跟我到水族馆去吗?”(教师旁白)
“愿意”!
“小天鹅们,梦之船在航行时会遇到水流平稳和颠簸的时候,看看自己能在歌中感觉到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我们出发吧!”
@唱歌曲《梦之船》边唱边表现水流平稳和颠簸(第一遍)
教师配以身体动作进行范唱。重点学习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分段表现平稳和颠簸(第二遍)
提示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连唱和跳唱的音乐表现形式
@幼儿集体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连唱和跳唱的方法
“梦之船,还要行驶一段就到了,让我们继续行驶吧!”(第三遍)
“梦之船,要你们唱出好听的歌声才会开门,你们试试吧!”(第四遍)
“门开了”!
三、律动:《水族馆》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水族馆”(老师旁白)
“我是小水草,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放音乐—水族馆)
四、结束活动
“当-叮当,”“呀,不好了,时间已经到了,梦之船要关门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回去了。来一个跟着一个上船,唱着《梦之船》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6、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大家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一)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轮流的合作方法。
(二)准备
1.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三面分别写上数字“3”、“4”、“5”;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海边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儿14人,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三)过程
1.说说快乐的旅行。教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细听——
播放音乐《库乞乞》——
教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库 0︱库0︱库 乞︱乞 -︱”,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
教师:“猜猜看,什么是库乞乞?”
教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库 0︱库0︱库 乞︱乞 -︱”。
教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海边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教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三件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 0︱库0︱库 乞︱乞 -︱”。(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教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教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库 0︱库0︱库 乞︱乞 -︱”。
3.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
教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教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4.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教师出示“导游旗”。
教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层次1: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层次2: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层次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库乞乞”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教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课后反思:
本活动主要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音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大家一起旅行的快乐。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的表达方式及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旋律在旅行游戏中的表现。利用身体和小手来模拟海边走、爬高山及带团旅游等让幼儿感受音乐,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还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本活动是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7、大班最新教案《勇敢的小兔子》音乐游戏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根据音乐的高低不同分辨出不同动物的出场次序。
2.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和表演音乐的能力。
3.听音乐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教学准备:活动投影胶片一套,兔子和凶恶动物的音乐各一段,兔子的头饰和幼儿人数相当,大灰狼头饰一只,塑料泡沫制作的砖头若干;投影仪、录音机各一台。
教学重难点:
1.分辨音乐的高低不同,听懂音乐。
2.用身体的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导入新课。
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模仿动作。
谈话: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小动物,那你们和老师说一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好吗?(幼儿自由讨论,汇报)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听一个非常好听的就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新授.游戏《勇敢的小兔子》
1.看投影,将故事,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情节。
老师边操作活动投影片边讲解: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兔妈妈和他的孩子们。一天,天气晴朗,兔妈妈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采,心里可高兴了。突然,从树林的深处窜出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这只大灰狼已经好几顿没有吃饭了,它看见了一群小兔子,心里想:这下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于是它张牙舞爪地向小兔子扑过来。正在这时,兔妈妈大喊一声:勇敢的小兔子,快来打大灰狼啊!小兔子们听到妈妈的喊声,都勇敢地捡起地上的石块,向大灰狼砸去,大灰狼被砸得嗷嗷直叫,夹这尾巴逃跑了。小兔子们高兴地唱起歌,跳起舞。
2.教幼儿做游戏,感知游戏的乐趣。
(1)老师先做兔妈妈和大灰狼,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次。
(2)请一名孩子做大灰狼,师生共同游戏一次。
(3)让孩子们听音乐,感知音乐的高低强弱的不同.
(4)听音乐,师生共同游戏。
3幼儿分小组,自由组合游戏。
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自己分配角色游戏,充分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4.请配合最好的一个小组表演给全班的孩子看。
三.放松活动,结束本课。.
全体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动物的动作出室。
教学反思:
从孩子们来看,在这堂课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知道根据音乐的高低不同分辨不同动物的出场次序,在与老师共同的游戏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体验了和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明白了遇到坏人要团结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在和情境、和材料的互动中真正体会到了音乐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