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

《大班语言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语言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

1、大班语言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力目标: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情感态度目标: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2、大班优质语言教案《小小播音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思维流畅性、发散性和逻辑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

  2、具有故事情节的连环图。

  3、一些水果的图片(苹果、哈密瓜等)。

  4、麦克风。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来当播音员,要响亮、清楚、完整地广播幼儿园里的新闻,拿着麦克风报道,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什么人,做出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将故事的名称和水果的名称写在纸条上,让小朋友分成红组和蓝组,让每组其中一位小朋友出来抽签,抽到什么题目就当小播音员,拿着麦克风,看着图片向其他小朋友报道指定的新闻。老师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讲述故事情节。

  3、新闻报道完毕,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法,让幼儿学做小小播报员,尽量让幼儿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幼儿能很快的懂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走上播音台,模仿老师播音,把自己本周所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老师和小伙伴们,活动效果是良好的,但也有个别幼儿不愿上台,通过老师的引导,还是有困难。一个是先天的原因,智商和语言表达都有问题,一个是地方语音影响较重,很难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再一个就是性格内向,言语少。

3、大班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4、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小邮递员》含反思

  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的巩固幼儿对10以内的家教发的掌握,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角色游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把幼儿的计算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等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融入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讨学习。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写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写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题卡(不同的形状、颜色、与幼儿人数相等),数字卡片,闯关的背景图6张。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并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森林邮局要开业了,可是邮局的熊猫局长却告诉我邮递员还不够,他很着急,让我帮他招收邮递员。欢迎小朋友报名参加,想参加的小朋友请举手。哇,这么多小朋友要参加,我实在太高兴了,可是到底要选谁呢?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看看谁的本领最大,谁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邮递员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1)我们邮递员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信件,第一关就是查收信件①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5+1=6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还剩几封?

  9-3=6②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3+4=7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8封,送走4封,还剩几封?

  8-4=4③三角形信件上午收到6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6+4=10三角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10封,送走2封,还剩几封?

  10-2=8

  (2)邀请幼儿做考官,设计题目请邮递员查收信件一名幼儿做考官设计题目,其他幼儿列出算式并算出答案。

  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引导幼儿发现出题的方法。先收到,再收到就是加法;先收到,再送走就是减法。

  (3)看算式写邮箱师:恭喜小朋友都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但一个合格的邮递员不仅要会查收信件,还要具备良好的分信能力,怎么分信呢?就是利用邮编来区分。小动物把邮编都写成了很多算式,你们来试着破译一下吧!看谁最快!

  幼儿分组游戏,将信件的邮编计算出来后,再进行分类。

  (4)请幼儿将信件送到小动物家,互相检查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邮编的算式,巩固加减运算3.结束师:小动物很感谢小朋友把信给他们送去,他们邀请我们去森林里玩。请小朋友两个好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去做客!

  教师自评:

  本活动自始至终鼓励幼儿探索,让幼儿在游戏、观察和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动手操作,大胆思考,教学目标得到了圆满达成。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解决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时我运用了游戏法和操作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让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排出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活动开始时,我就运用了情境感受法,创设了森林邮局的情境,这样就很自然地邀请小朋友参与到了游戏中来,孩子们的兴趣就能调动起来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小的铺垫,为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题目是:你见过信封吗?你看到过的信封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刚开始并不懂得信封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在当今的社会上,手机,电脑,传真机已经代替了写信。使之大部分的孩子很感兴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信封也能像手机一样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说的事。

  在活动开始后,我又想了又多种方法去引导孩子知道信封的用途及方法,这是一个很枯燥的活动,完全是死记硬背。效果不是很好。正当我郁闷之极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打的游戏,一想,脑子闪过念头对!在游戏的时候孩子特别的开心而且孩子在游戏中,幼儿社会领域的活动,容易被幼儿接受。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了这个flash。

  活动第一环节是介绍邮递员,孩子们非常的好奇,原来写信还有这么多途径的,比如每封信要给邮递员才能寄出去,了解邮递员叔叔的工作很辛苦。这个环节我觉得比较的好,引导幼儿间接的知道寄邮件不是很方便,在第二个环节当中,因为介绍信的寄法比较的枯燥,于是我利用音乐的合理搭配,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请幼儿上来实践,并完成了预期的效果。在最后的环节当中,我也利用游戏来让让幼儿体验感受寄信,帮助了幼儿记忆写信与寄信。 整个活动思路比较的清晰,活动准备的比较好。不足的地方是在预设问题之外的幼儿反应,我没有及时的处理好。

5、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小快餐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汉字快餐店、面条、米粉、米饭、汤

  2、让幼儿体验吃快餐的乐趣,在体验中学会有礼貌地与服务员沟通

  教学过程:

  1、“肚子好饿呀!我们去吃点东西吧。”

  2、幼儿进去参观快餐店

  3、“小朋友想吃什么呢?今天我请客。”

  4、“好吧,我这儿有一些餐票,你们可以拿餐票去买东西吃,不过一定要按餐票上的名称买相应的食物,否则,服务员不会买给你的。"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先来认认这些餐票。”

  5、带领幼儿认识餐票上的汉字

  6、幼儿领取餐票去购买食物,与同伴一起分享。

6、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小小播音员》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我班幼儿大多数来自乡村,土言土语,地方语言特色较浓,语言很不规范;幼儿性格孤僻内向,不爱和老师、伙伴交流活动。由此,我组织我班幼儿开展《小小播音员》的语言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老师或小伙伴,以此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3. 训练幼儿的胆量,正确诱导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规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规范的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和表达。

  活动准备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2. 具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或照片若干。

  3. 创设一个小小播音台,准备一个麦克风。

  活动过程

  我们要经常注意身边发生的事,观察一件事情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过程,并能清晰、流畅地讲述出来,让别人听清楚,听明白.

  1. 教师以响亮、清楚的语言示范播报。教师拿起麦克风播报一条幼儿园内的新闻,重点引导幼儿感受如何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说清楚,说完整。要求幼儿用简练的语言,说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 组织幼儿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从星期一到今天,你们发现了什么新闻?把你们的发现传达给老师和小伙伴听听,好吗?”重点引导幼儿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3. 幼儿播报,教师指导。重点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普通话)进行播报,并引导幼儿将事情说清楚、说完整。

  4. 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法,让幼儿学做小小播报员,尽量让幼儿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幼儿能很快的懂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走上播音台,模仿老师播音,把自己本周所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老师和小伙伴们,活动效果是良好的,但也有个别幼儿不愿上台,通过老师的引导,还是有困难。一个是先天的原因,智商和语言表达都有问题,一个是地方语音影响较重,很难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再一个就是性格内向,言语少。

  通过这次活动,既训练了幼儿的胆量,又提高了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但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引导提示不够,造成个别幼儿讲解不清楚,不完整。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协助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了解幼儿准备是否充分。

  2. 带领幼儿观看节目主持,运用多媒体教学。

  3. 教师示范播音。

  4. 请准备充分,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先模仿播音。

  5. 有针对性的培养表达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6.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谁表现好。

7、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是小小发球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力目标: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情感态度目标: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8、大班《我是小小发球员》语言教学设计

  《我是小小发球员》是一首儿歌,适合大班的幼儿上语言活动,通过学习让幼儿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让语言活动课更有趣生动!就来关注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9、教案大班语言详案《小小预言家》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2、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3、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事先让幼儿了解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小兔画面)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小兔子)它的名字叫小小。它呀有一个很大的本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开始部分。

  1、幼儿观看多媒体。

  2、提问:它有什么本领?

  3、理解预知未来:现在就知道以后要发生什么事情。

  4、教师小节:你想想看,小兔会预知到未来什么事情呢?

  5、幼儿想象并讲述。

  6、教师小结:你们想的都很好,故事里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欣赏多媒体(小兔掘井)。

  1、幼儿欣赏故事。

  2、提问:小小预知了什么事情呢?河水发黑发臭)它预知小河水要发黑发臭,它做了什么呢?

  (1)小猫看见小兔在挖井它是怎么说的?(奇怪的声音)(2)小猪呢?

  (3)小兔怎么说的?

  3、小动物都不相信小小,过了一个月河水果然发黑发臭了。

  (1)河水怎么会变黑变臭的呢?

  (2)怎样使河水不变脏呢?

  4、你们的办法真多,小小能预知到河水发黑发臭,还预知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仔细听。

  三、幼儿欣赏多媒体(小兔搬家)1欣赏多媒体2提问:

  (1)小小还预知了什么事情呢?

  (2)小小是怎么做的呢?

  (3)小猫看见小兔在搬家它是怎么说的?小猪呢?小兔怎么说的?

  (4)小小是怎么知道洪水会爆发的?

  (5)那么树木被砍伐还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7你们真聪明,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小小知识学的多,能够预知未来,小动物们都愿意和小小在一起了,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

  三、欣赏故事结尾。

  1、幼儿欣赏第三段故事的前半段。

  2、提问:

  (1)大家都叫小小什么?虎大王它怎么了?

  (2)小小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呢?它想了什么办法呢?幼儿互相讨论。(有或没有,幼儿讲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是小小,你有没有办法不让虎大王杀掉呢?)

  3、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

  4、幼儿欣赏故事后半段,学习虎大王与小小的对话。

  小小到底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呢?我们再来听听故事。

  5、提问:

  (1)小小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

  (2)虎大王是怎样问小小的?

  (3)小小是怎样回答的?

  (4)当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这时候虎大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5)开始虎大王很生气,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生气、很响)后来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了心里怎样?(害怕)说话的声音又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来学学虎大王生气时说的话?谁来学学虎大王害怕时说的话?

  (6)小小真能预知到虎大王的死期吗?它为什么这么说?(聪明、机智)。

  6、你觉的这个故事有趣吗?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小朋友可以跟着故事一起说,学学小动物说的话。

  四、完整欣赏故事

  1、你们喜欢小小吗?你喜欢它什么呢?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听了《小小预言家》这个故事,华老师祝新加花园大班的小朋友象小小一样聪明、勇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法,让幼儿学做小小播报员,尽量让幼儿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幼儿能很快的懂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走上播音台,模仿老师播音,把自己本周所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老师和小伙伴们,活动效果是良好的,但也有个别幼儿不愿上台,通过老师的引导,还是有困难。一个是先天的原因,智商和语言表达都有问题,一个是地方语音影响较重,很难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再一个就是性格内向,言语少。

  通过这次活动,既训练了幼儿的胆量,又提高了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但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引导提示不够,造成个别幼儿讲解不清楚,不完整。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协助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了解幼儿准备是否充分。

  2. 带领幼儿观看节目主持,运用多媒体教学。

  3. 教师示范播音。

  4. 请准备充分,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先模仿播音。

  5. 有针对性的培养表达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6.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谁表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