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菊花》》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颜料的先后画出排水画。
2、通过观赏画出菊花的形态特征。
3、经过欣赏知道排水画与其他绘画不同。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一盆盛开的菊花
油画棒、水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菊花
1、小朋友知道这是这是什么花吗?
2、我们都来仔仔细细看看菊花的形态,菊花长的好不好看啊?
3、小朋友们谁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菊花的形态?
4、那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把菊花的形态在画上体现出来好不?
5、老师要教你们一个新画法,画出菊花的形态。
二、了解颜料运用
1、老师先给你们画一幅菊花,让你们来欣赏好不?
2、老师画完了,小朋友看出来有什么不同没?
3、对!颜料用得多,颜料在涂抹时要按顺序……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画法,这种画法叫做排水画。
5、这种画法好不好玩?那我们快来学学吧!
三、学绘画菊花
1、先用油画棒画出菊花的形态和轮廓,再涂上颜色。
2、选用一个自己喜欢的水粉色水彩笔,一步步的左右涂,要有顺序。
3、教师可以先教的画,再让幼儿动手画,教师指导。
教学结束
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
2、中班教案《菊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能正确地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菊花的大小、颜色、气味、叶子的形状)和用途;
2、 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培养幼儿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
难点: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准备几盆菊花;瓶插菊花几枝;
2、 印有菊花或菊花叶子的小卡片(事先放在桌上;)
3、 干菊花若干、幼儿园用的小茶杯(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看卡片、找菊花
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好看的卡片,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吗?那就请每个小朋友 把桌子上的卡片翻过来,看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花、叶子)对了,上面画的是花和叶子,老师想请小朋友到院里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跟卡片上一样的花和叶子。找到后,就请你站在你找到的花和叶子的前面,老师看哪些小朋友找得最对最快。(幼儿到室外园地中找菊花,老师把盆栽搬进教室里放在桌子上)。
二、认识菊花
1、认识花
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花的呢?
答:根据图片上画的花和叶子,图片上的花是一丝一丝的,像一个拳头,叶子边上是弯弯曲曲的。。。。。。
问:哪个小朋友告诉老师,我们搬到教室里的叫什么花?
答:菊花。
师:我们都找对了吗?请小朋友先把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翻过去,放在桌子上,让小卡片睡一会儿。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除黄的、白的颜色,我们还看到菊花有什么颜色?
答:红的、紫的。。。。。。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
答:黄色的、密密的、细细的。。。。。。
问:菊花像什么?
答:像毛线团,像分开的桔子。。。。。。
问:菊花是一样大小吗?
答:不一样大小的,有的菊花大,有的菊花小。
老师闻花(手在鼻前轻轻的扇)
问:你们也想闻花吗?就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地闻花,闻到什么味了?(清香味)。
小结:菊花真美丽。菊花有很多颜色,有。。。有。。。还有。。。;菊花的形状也很多。有的像。。。有的像。。。;菊花不是一样大小的,有的大,有的小。
2、 认识叶。
问:菊花的叶子 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
答:绿色的。
问:菊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答:叶子的边是弯弯曲曲的。
3、 认识茎和根。
问:花和叶子是长在什么上的?是不是菊花和叶子都长在这上面呢?
答:花和叶子都 是长在茎上的。
问:茎是什么样的?
答:长长的,细细的。
问:菊花有没有根?怎么我们看不到根呢?没有根菊花还会长大吗?
答:菊花有根,根是长在土里的,没有根菊花不会长大。
教师小结:菊花真美丽,有的在有的小,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状。菊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的边是弯曲的,闻菊花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菊花的根被埋在土里,没有根,菊花就长不大。
4、 菊花的功用
菊花还可以做成好吃的东西呢!你们知道菊花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菊花茶、药。。。。。。)
5、 品尝菊花茶
(1) 让幼儿揭开杯子,看看杯子里放着什么?(干菊花)这些干菊花是工人叔叔、阿姨把新鲜的菊花晒干做成的。
(2) (老师给幼儿冲水)问:看看干菊花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你们闻到了什么味儿?(清香味)
老师尝菊花花样,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你们也想尝一尝 吗?水很烫,请小朋友慢慢地喝,不要把菊花喝下去,喝的时候闻一闻有什么味儿。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一节课,幼儿对菊花的认识比较到位,能清楚的知道菊花的形态和作用。
2、 介绍菊花的功用环节太薄弱,菊花的功用比较多,还可以插在瓶里欣赏,制成干花作装饰等等。
3、中班教案《菊花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毛线、树叶进行粘贴,能够用弯曲毛线的方法将毛线沿着黑线粘贴在纸上。
2.认识、喜欢菊花,培养幼儿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贴好双面胶的纸、毛线、树叶、蜡笔、剪刀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毛线进行粘贴画。
能够用弯曲毛线的方法进组粘贴。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导观察
1. 天气渐渐变冷,你怕冷吗?有一种花也不怕冷,它是谁呀?——菊花
2.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特征:
提问:菊花长得什么样?象什么?有什么颜色?
3. 小结:有的象弯弯的毛线、有的象瀑布、有的象妈妈的卷发、还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粉,长的都不一样,菊花的品种可真多呀。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1. 出示《菊花》范作一幅,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朵菊花,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来做一做菊花?
2. 师:这幅画是用什么做的?幼儿仔细观察回答
3.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要用到哪些材料?
教师出示材料(贴好双面胶的纸、毛线、树叶、蜡笔、剪刀)带领幼儿认识。
4. 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
教师示范:
①这张纸上老师已经给你们画上了菊花,并贴上了双面胶。我们先轻轻地把其中一片花瓣上的双面胶带纸撕下来,把黏黏的那一层留在上面。
②取一根毛线,从花心出发,站在画好的黑线上
提醒:贴的时候要完全盖住黑线,不停地转弯。
③盖住全部黑线了,就用剪刀把毛线剪断。
5.请个别幼儿尝试
师: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把剩下的花瓣都用相同的方法贴上。
6.提问:这朵花少了什么?
教师演示在花的花茎上贴上叶子。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1. 师:小朋友,你们想试一试吗?
2. 讲解注意事项:
①撕双面胶的时候只要撕上面一层,小心点不要把纸撕破了
②安全用剪刀不用的时候放在盒子里面,不要把剪刀对着其他小朋友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点评作品
1.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2. 师:你最喜欢那一朵花?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兴趣都特浓厚,特积极。一开始为了引出菊花,我特设问题“有一种花不怕冷,他是谁呀?”目的是想让孩子们要像菊花一样不怕冷,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都没有想到菊花,好多孩子都说是梅花,致使费了好大劲才绕回到菊花上。在操作的时候,幼儿都很认真的在操作。在用毛线贴花的时候,有些幼儿不知道该如何控制毛线弯曲,但经过我的指导,幼儿都能很好地完成。
4、中班教案《菊花朵朵开》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多种线条和炫彩棒渲染的方法表现菊花的不同造型和色彩。
2、感知菊花的美丽,体验成功的快乐。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欣赏过各种菊花,对颜色和造型有基本认识
材料准备:幼儿之前设计的花瓶贴在有边框的长方形铅画纸;炫彩棒;小毛笔;清水;幼儿收集的菊花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师:菊花会在什么季节开?
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
提示: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花瓣像什么?)
小结: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还有蓝色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菊花的花瓣有的像烟花,有的像圆圆的球,有的像风车,有的像小兔耳朵,真是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二、讲解示范
师:上次,我们装扮了一个美丽的花瓶,今天我们就把秋天里最美丽的菊花插到花瓶里去,好吗?
1、师示范画一朵菊花,引导幼儿关注菊花花瓣的造型。
2、师:那你喜欢什么样的菊花,也把它种到花瓶里去,好吗?
请个别幼儿示范画
3、师: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菊花了,谁来种一朵和我们都不一样的菊花。
再请一幼儿尝试画菊花
4、炫彩棒渲染:
师:让我们给美丽的菊花浇浇水吧(重点引导使用毛笔蘸水渲染的方法)
(菊花种在花盆里我们也要给它喝点水,这样花儿才会开的更香,更漂亮。小刷子蘸点水,舔一舔,快给菊花喝点水。先给圆圆花心喝点水,每片花瓣都要喝到水,慢慢喝,一片一片都来喝,瞧,这下菊花宝宝是不是开的更好看了,这个脸粉粉的,亮亮的,真好看呀。)
这盆菊花好看吗?可是我们才种了3朵菊花,其实可以种5朵,6朵都可以,种的越多就会越好看(出示范例)
三、操作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的花盆里也种上美丽的菊花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要点:
1、线条的变化:鼓励幼儿变化线条表现不同造型的菊花,并及时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2、主动换色:鼓励幼儿种不同颜色的菊花
3、渲染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用毛笔蘸水渲染
四、展示与交流
1、菊花展要开始了,拿着你的菊花到老师这里来,奖励你一个宝贴,表示你可以把菊花送过去展览了,还没完成的快点哦。
2、看看谁的菊花最美丽,也可以邀请妈妈(家长)来看看哪盆菊花最漂亮。
5、中班教案《菊花展》含反思
活动目标:
在布置菊花展览会的过程中积累一二间隔、二一间隔等规律排列的经验,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菊花展览会);菊花图片若干;3个艺术花坛照片(其中2个花坛分别有abb/aab模式);与幼儿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以办“菊花展览会” 导入
教室里做了许多美丽的菊花,今天要开个菊花展览会。
说说自己对菊花的认识。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状、还有各种不同的大小,真美丽,所以要办个菊花展览会,让大家欣赏菊花。
3、(ppt)
看看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不一样?
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们的菊花展览会?
还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来布置菊花展览会吗?
说说有哪些排列的方法。(老师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会的太简单了,还有什么办法?)
请幼儿示范。
小结:可按照菊花颜色或大小、形状隔开来,从头到尾一模一样排一排也能把展览会布置得很美。
二、幼儿自主探索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们看看桌上准备了哪些菊花?试一试。
(二)幼儿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操作
2、从头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样的。
3、一边排一边说一说。
4、排好后,找幼儿说说你排菊花的办法和别人一样吗?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吗?排好菊花开展览会,让我们把花送到花坛上。
1、介绍abb模式花坛。
花坛的花是怎么排的?谁是用这种方法布置菊花展的?请幼儿介绍
小结:虽然有的是按颜色,有的是按大小,还有的(按形状),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个2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丽。
2、第二个花坛是按照几个几个排列的方式来布置的?
谁的菊花可以送到这个花坛?
小结:按照2个1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还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吗?
出示第三个花坛,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请其它班小朋友参观“菊花展览会”。
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唤起幼儿对生活数学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让他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通过玩、想、比,充分地调动了幼儿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
6、中班教案《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颜料的先后画出排水画。
2、通过观赏画出菊花的形态特征。
3、经过欣赏知道排水画与其他绘画不同。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一盆盛开的菊花
油画棒、水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菊花
1、小朋友知道这是这是什么花吗?
2、我们都来仔仔细细看看菊花的形态,菊花长的好不好看啊?
3、小朋友们谁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菊花的形态?
4、那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把菊花的形态在画上体现出来好不?
5、老师要教你们一个新画法,画出菊花的形态。
二、了解颜料运用
1、老师先给你们画一幅菊花,让你们来欣赏好不?
2、老师画完了,小朋友看出来有什么不同没?
3、对!颜料用得多,颜料在涂抹时要按顺序……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画法,这种画法叫做排水画。
5、这种画法好不好玩?那我们快来学学吧!
三、学绘画菊花
1、先用油画棒画出菊花的形态和轮廓,再涂上颜色。
2、选用一个自己喜欢的水粉色水彩笔,一步步的左右涂,要有顺序。
3、教师可以先教的画,再让幼儿动手画,教师指导。
教学结束
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
7、中班美术教案《菊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认识菊花的基础上学会制作菊花的方法。
2、通过剪直线、卷线条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菊花》PPT、轻音乐《菊花台》;
2、教、学具:八开黑卡纸、彩色手工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
1、律动入室:抓住、放开,小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脑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肩膀拍一拍;抓住、放开,小屁股拍拍;抓住、放开,小手藏起来。
2、欣赏《菊花》PPT,并提出问题:
(1)菊花有什么颜色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有什么形状的?
(2)菊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示范讲解菊花的粘贴方法: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长条,交叉粘贴成菊花;
(2)用铅笔卷纸条,再取下稍展开粘贴成菊花。
(3)剪出茎和叶贴上.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直线的时候要粗细均匀。
(2)在卷线条时可以用大拇指和二拇指轻轻向里卷,也可以借助铅笔向里卷。
重点:
鼓励幼儿能自己想象粘贴出颜色、形状不同的菊花;启发幼儿添加其它花朵、太阳、小草、蜜蜂等有关景物,丰富画面。
5、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肯定每个小朋友的手都很巧,都做出了漂亮的菊花。教育幼儿要爱护花儿。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