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纸杯水母》》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纸杯水母》
【活动目标】:
1、在剪剪、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通过一次性水杯装饰制作水母。
3、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水母脚和身体。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水杯、剪刀、乳白胶、排笔、彩色皱纹纸、废弃彩卡纸、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教师诉说故事:" 生活在北美洲深海中的水母,格外强壮,它的触须像人的手臂那样粗,体型大,肌肉有力,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水母们从小就学会了急速而迅捷的游动,以躲避种种凶恶的敌人。这样一天天的锻炼,它们的身体更壮,游速更快,力量更大了。在强敌日夜的追杀下,水母们仍免不了被咬伤,触须也时常被咬断。水母们不甘于任人欺负,更不甘于死亡。它们因运动而激发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因强壮而积聚了生命蓬勃的力量。于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还会很快从这段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所以,人们从来看不到伤残的、忧愁的水母。它们不停地游动着,永远展示着完美和快乐。"
2、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故事里听见了吴老师说的水母的样子和特点是什么吗?"
二、知识探讨出示范例
1、师:"小朋友们看看吴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师:" 我们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师小结:今天就用我们都认识的材料,彩色卡纸、皱纹纸、乳白胶和一次性水杯来做一只水母。用皱纹纸做它的触角,彩卡纸做水母的花衣裳,让它们变得可爱漂亮起来。
请一位小朋友用大家讨论出来的方式试做一只水母,请其他小朋友观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提醒可以先将触角和装饰的碎片纸剪好再进行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装饰身体的碎片纸剪成带图形的。
3、注意操作时不要剪刀手和伤到其他小朋友,多余的垃圾最后丢到垃圾桶。
四、作品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用自己做的水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水母游啊游"的游戏。
2、中班教案《纸杯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发现不同花朵的特征,发展比较性观察力。
3、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知道不同的剪切法可以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
难点:用不同的剪切法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活动准备:
1、花的图片若干、光盘。
2、纸杯花作品一幅、背景图一幅。
3、剪刀、纸杯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花的色彩和形态的美丽与独特。
2、教师出示做好的纸杯花,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教师并示范纸杯花的制作过程。
①、幼儿共同欣赏教师制作的纸杯花。
②、教师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怎样运用纸杯和剪刀表现花的不同形态。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剪法剪出不同花瓣。
4、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幼儿的不同剪法。
①、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
②、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剪刀,并均匀的剪出花瓣。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小结。
①、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背景图上,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②、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活动中继续创作不同的纸杯花。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播放了各种形态美丽和色彩鲜艳的花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花朵的特征,接着我又出示了许多教师自制的纸杯花,再一次吸引了幼儿,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幼儿清楚的记住了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非常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再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美丽,我还将他们的纸杯花作品展示到了花园背景图上,让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3、中班教案《纸杯娃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手工技巧。
2.训练幼儿粘贴的技能。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手工的兴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手工技巧。
难点:训练幼儿粘贴的技能。
活动准备
1. 纸杯子、固体胶若干。
2.废旧卡纸裁剪好的长条和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纸杯:“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引入纸杯娃娃的主题。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师拿出纸杯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2. 教师将长条卡纸卷成圈再展开。
3. 将卷好的纸粘在纸杯上,当纸杯娃娃的头发,纸杯口朝下。
4. 教师选择深色的卡纸制作纸杯娃娃的眼睛。
5. 教师选择红色的卡纸制作纸杯娃娃的鼻子。
6. 纸杯娃娃制作成功,让幼儿欣赏。
7. 教师指导幼儿动手制作手工。
8. 教师巡视指导。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对幼儿制作的纸杯娃娃进行评价,并让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教师在作品上写上幼儿的名字并放在美术角展示。
教学反思
1.本堂课是幼儿对手工的初步尝试。
2.本堂课结合实际,让幼儿容易理解并学会,与教师配合良好,互动较好
3.本堂课中个别幼儿动手能力较弱,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4、中班教案《纸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制作出纸杯花。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完成变形活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剪剪、贴贴、画画的动手操作能力。
2、耐心完成作品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纸杯、剪刀、棒棒胶、彩笔、彩纸、一次性筷子、包装纸等。
2、展示品、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欣赏
在优美的音乐中让幼儿欣赏纸杯花ppt。
2、讨论
这是什么?这些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花是用什么做成的?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二、基本环节:
1、出示纸杯花范例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猜一猜一次性纸杯怎样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3、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制作方法,然后演示制作方法。(ppt及展示品中会有很多不同的花,但是本节课只选取四种较为简单的进行制作,如太阳花等。因为我们班一共是19名幼儿所以分成四组,每组准备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4、教师提问后幼儿讲述纸杯花制作的步骤。
5、提出要求(注意事项等问题)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环节
1、作品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做的花布置在美工区。
2、教师点评,鼓励幼儿做的更好。
四、延伸环节
废旧纸杯还可以做什么?
教学反思
对活动过程中的反思: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没有考虑的太全面,当时因为是中班,所以我选了四种最简单的让幼儿进行制作,但是在剪纸杯的过程中,由于我没有给纸杯上标明要剪开的线条,导致多数幼儿在剪的过程中就遇到困难,然后我在给幼儿标示,浪费了时间,但其他方面我还是准备挺充分的:如给幼儿做的树干,叶子等都挺好的,在过程中挺顺利的。在我准备的四种花里,就太阳花幼儿做的最好。
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因为以往这种形式的手工制作在我们幼儿园很少开展(主要是家长不重视,材料靠教师自己准备,所以我选择了纸杯作为素材),幼儿很少接触到。受到我县送课下乡优质课的启发,我设计了本节美工课。这节课相对来说是很成功的。因为幼儿表现出了喜悦、渴望及期待。
5、中班教案《纸杯水母》
【活动目标】:
1、在剪剪、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通过一次性水杯装饰制作水母。
3、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水母脚和身体。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一次性水杯、剪刀、乳白胶、排笔、彩色皱纹纸、废弃彩卡纸、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教师诉说故事:" 生活在北美洲深海中的水母,格外强壮,它的触须像人的手臂那样粗,体型大,肌肉有力,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水母们从小就学会了急速而迅捷的游动,以躲避种种凶恶的敌人。这样一天天的锻炼,它们的身体更壮,游速更快,力量更大了。在强敌日夜的追杀下,水母们仍免不了被咬伤,触须也时常被咬断。水母们不甘于任人欺负,更不甘于死亡。它们因运动而激发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因强壮而积聚了生命蓬勃的力量。于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还会很快从这段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所以,人们从来看不到伤残的、忧愁的水母。它们不停地游动着,永远展示着完美和快乐。"
2、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故事里听见了吴老师说的水母的样子和特点是什么吗?"
二、知识探讨出示范例
1、师:"小朋友们看看吴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师:" 我们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师小结:今天就用我们都认识的材料,彩色卡纸、皱纹纸、乳白胶和一次性水杯来做一只水母。用皱纹纸做它的触角,彩卡纸做水母的花衣裳,让它们变得可爱漂亮起来。
请一位小朋友用大家讨论出来的方式试做一只水母,请其他小朋友观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提醒可以先将触角和装饰的碎片纸剪好再进行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装饰身体的碎片纸剪成带图形的。
3、注意操作时不要剪刀手和伤到其他小朋友,多余的垃圾最后丢到垃圾桶。
四、作品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用自己做的水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水母游啊游"的游戏。
6、中班教案《创意纸杯花》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者渐进色均匀涂色。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涂色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纸杯、剪刀、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杯花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纸杯花的材料:“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2)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渐进色均匀地涂色。
(1)回忆对比色和渐进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两半涂色,还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样的效果?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反馈幼儿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儿沿直线见出花瓣。
(2)教师:可以选择对比色,或渐进色进行涂色,涂色的时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创作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手工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7、中班美术教案《纸杯花》含反思
教学目标:
1.给纸杯花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春天的花园背景图一幅、纸杯、蜡笔、剪刀、双面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规律给纸杯花剪花边,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法、讲解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背景图: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纸杯花,有红的、黄的、蓝的。
2.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3.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旧用品的价值。
让幼儿知道本活动的内容是制作纸杯花,在教学中渗透给幼儿环保的概念,尽肯能多利用废旧材料,一物多用。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示范讲解制作纸杯花的过程。
2. 注意提醒幼儿花瓣剪好之后要压一压,否子画满会翘起来。
3. 分发材料。
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做事要仔细认真的能力。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美丽的纸杯花,懂得废物利用的概念。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把自己制作的纸杯花,张贴到老师花园里,在音乐声中欣赏自己的作品。
在音乐声中安抚幼儿的情趣,并且让幼儿张贴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当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包括几个调皮的孩子都做得非常认真仔细,看来我一开始的担心有点多余了,在剪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孩子剪的宽细不一样,但涂上颜色,也显得别有一番色彩。!.快思.教案网出处!有几个孩子也做了带卷的,他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说像妈妈的卷发。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个爱不释手,我看着他们的作品,创意新颖、制作精美,真像一件艺术品。为了鼓励幼儿的积极性,我让他们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们可得意了,有的孩子说:“我不只要送给妈妈,我要多做几只纸杯花,送给爸爸还有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