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反思

1、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2、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意花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橡皮泥、线绳、彩珠等材料创造性地装饰不同的瓶子。

  2.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装饰瓶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

  3.幼儿能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产生做事的成功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橡皮泥,彩色的线绳和不同样子的空瓶子。

  2.用不同材料装饰的花瓶图片。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已装饰的瓶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活动兴趣。

  提问:你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学习资源,了解并掌握装饰瓶子的方法。

  (1)讨论交流:瓶子美在哪里?引导幼儿了解装饰的要点:可将主要花纹装饰在瓶腹、瓶颈:此外还可以在瓶口、瓶颈上配各种有规律的花纹等。

  (2)讨论:还可以怎样装饰瓶子?学习用包、绕、染、黏贴的装饰方法。

  包:把瓶子放在花布的中央,在瓶口处使劲拧紧。

  绕:将绳子的一头固定在瓶子的最下方,一圈一圈的缠绕在瓶子上。

  染:选择不同的颜料,给瓶子上色。

  黏贴:将橡皮泥通过搓、团、捏的方法粘在瓶子上。

  3.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相互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造性地装饰。

  布置小展台“多彩的瓶子”,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3、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意莲藕印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莲藕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

4、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5、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意虫虫乐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作品中特有的符号及表现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话般的意境。

  2.学习米罗用符号图形表现昆虫的方式,大胆运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主题。

  3.喜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真和表现经验。

  2.深色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固体胶、8开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欣赏米罗的作品《昆虫的对话》,感受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美。

  1.播放《虫虫的乐园》,引导幼儿感受作品内容与形式美。发现米罗特有的符号和元素。

  2.描述画面的内容。

  3.进一步欣赏,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发现

  1.欣赏其他作品,感受花架变形的独特方式,体验变形的趣味。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作品中表现“虫虫乐园”的方法。

  3.自由讨论:你想怎样表现虫虫的乐园。

  三、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主题:“虫虫的乐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白纸上画出昆虫颜色样子,剪下后,贴在卡纸上。

  3.引导幼儿在空余位置添画上其他物体,丰富画面。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虫。

  2.鼓励幼儿表演昆虫的动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6、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意泼出来的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作画,并学会通过想像来描绘画面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3、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或国画颜料

  2、宣纸、水粉画笔、绵签、小木棒、小勺子

  3、玻璃或正方形瓷砖

  【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作品引入主题

  出示布娃娃木偶,提问:

  (1)“小朋友们好,那天我到你们班作客的时候,看到小朋友都很会画画,你们能告诉我你们会画什么画吗?”(通过提问,让幼儿讲述已学画种类型)

  (2)“今天,娃娃我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想和小朋友一起欣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想看吗?”(带幼儿欣赏“泼出来的画”,让幼儿发挥想像讲述画的内容,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3)这些画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制作这种“泼出来的画”呢?

  2、幼儿尝试第一次作画

  (1)教师介绍作画的工具(宣纸、水粉颜料、正方形瓷砖、小勺子)

  (2)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第一次作画

  (3)教师和幼儿一起评析第一次作画的成果

  3、幼儿尝试第二次作画

  (1)教师小结第一次作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第二次作画的要求

  (2)教师示范,启发幼儿利用水粉画笔、(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绵签、小木棒等用具把画面绘制得更加好看

  (3)告诉幼儿地绘画时要注意泼上适量的水,让颜料和水任意流动,效果会更好

  (4)幼儿进行第二次作画

  4、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最后让幼儿把画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莲藕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

7、幼儿园公开课《创意虫虫乐园》中班美术教案反思符号图形剪贴画

  通过欣赏米罗的作品,感受童话般的符号美,让幼儿学习用符号表现昆虫的方式,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作品中特有的符号及表现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话般的意境。

  2.学习米罗用符号图形表现昆虫的方式,大胆运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主题。

  3.喜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6.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7.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真和表现经验。

  2.深色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固体胶、8开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欣赏米罗的作品《昆虫的对话》,感受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美。

  1.播放《虫虫的乐园》,引导幼儿感受作品内容与形式美。发现米罗特有的符号和元素。

  2.描述画面的内容。

  3.进一步欣赏,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发现

  1.欣赏其他作品,感受花架变形的独特方式,体验变形的趣味。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作品中表现“虫虫乐园”的方法。

  3.自由讨论:你想怎样表现虫虫的乐园。

  三、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主题:“虫虫的乐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白纸上画出昆虫颜色样子,剪下后,贴在卡纸上。

  3.引导幼儿在空余位置添画上其他物体,丰富画面。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虫。

  2.鼓励幼儿表演昆虫的动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百科:虫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本词条下述介绍主要为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