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11只小猫做苦工》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社会教案《11只小猫做苦工》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和同伴团结、互相帮忙,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3、能够专注地倾听故事,尝试阅读故事中的简单文字,理解"禁止"的含义。
4、乐意与同伴、老师一起看看、说说、猜猜,体验阅读预测和语言互动带来乐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6、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设计意图:
社会规则是约束每个人言行的道德准绳,在它的面前望而却步绝不是懦弱、胆怯,而恰恰是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可是,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莽撞行事,总认为什么都"没关系"《11只猫做苦工》巧妙地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这个"核"碾得细细的、碎碎的,然后糅进充满"游戏精神"的故事之中,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咀嚼、玩味。
活动准备:
PPT课件、禁止标志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导入,(播放《智慧树》开场音乐)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开心地旅游吧!
二、展开
1、师(播放课件):看,这里有11只小猫也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2、(1)逐幅观察并理解画面内容:重点引导幼儿理解"禁止"的意思提问:小猫们看见花园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
小结:禁止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能够!小猫们会采花吗?
(2)重点观察猫队长的动作神态提问:谁是和其他小猫不同的?猫队长的动作和神态好像在说什么?
(3)迁移前面的讲述经验,简略阅读和理解。
提问:"危险,禁止过桥"、"禁止攀爬树木"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小猫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4)重点引导幼儿猜测情节的发展提问:这次小猫们会钻进去吗?如果进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5)鼓励幼儿用续编故事。
请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6)小猫们刚钻进口袋,口袋就嗖的一声收紧了。原来这是大怪兽的口袋,它抓走了这十一只小猫。
提问:你们觉得大怪兽会怎样对待小猫呢?
(7)大怪兽把11只小猫抓去,就让它们做苦工。
提问:大怪兽都让小猫们做什么苦工?你们看,小猫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小猫们会一直甘心就这样做苦工吗?
提示:大怪兽那么大,小猫那么小,请小朋友帮小猫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智取怪兽、脱离苦海呢?
(8)揭示小猫们智取怪兽、脱离苦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前后表情的变化。
提问:小猫用什么办法打败了大怪兽?
(9)猜测故事的结尾提问:回家的路上,小猫们又一次面临考验"禁止穿行",它们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不横穿马路,那应该走哪里?
(10)总结经验提问: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愉快的旅游会变成做苦工?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结束:
1、请小朋友们去旅游,出示"禁止采花""禁止大声喧哗"等警告牌,帮助幼儿理解。 2、进行自我教育并落实行动走出活动室。
故事内容
今天的天气真晴朗,11只小猫排着队一起出门去游玩。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那里还插着一块大牌子--"禁止摘花"。花太美了,11只小猫心里真痒痒。"喵呜,喵呜,只摘一朵没关系吧?"10只小猫都这么说。只摘一朵没关系。只有队长拼命反对:"不行、不行"最后,每只小猫还是各摘了一朵插在头上。花真美,连队长也忍不住摘了一朵。
前面是一棵大树,树上也有一块牌子呦--"禁止爬树"多熟悉的情景"大概也没关系吧?11只小猫蹭蹭蹭爬上了树吃起了点心。
恩?不远处有一个好大的袋子呦,旁边还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禁止钻进袋子里"好奇怪的袋子,比爬上树吃点心有趣多了呢!"喵呜,喵呜,捉迷藏喽!"11只小猫全都钻进了大袋子。
"哈哈哈,笨笨的、不听话的小猫被我抓到了"他飞快跑过来,扎紧大口袋,抗起就跑。怪兽住在山上的城堡里,他要建一个运动场,罚小猫做苦工。可怜的小猫,白天做苦工,晚上还要被关在铁笼里。
哎!用什么方法才能逃出去呢?
这天早上,小猫们一边拉磙子一边唱起了歌,歌声引来了怪兽的注意"快让我来玩玩!" 抓过绳子就拉了起来。他拉呀拉,诶小猫们哪去了,他跑到城堡里去找。噢!这里有一只大桶,旁边有个牌子"禁止进入"哈哈!怪兽得意的说"哼,11只小猫肯定躲在桶里面!他扑通跳了进去。躲在一旁的小猫们跑出来,把大木桶"咕噜咕噜推下了山谷。
打败了怪兽,小猫们高高兴兴回家去。
走到一条大马路边,他们看见那里竖起一块牌子--"禁止穿过马路"噢,不远处有一座过街天桥呦。
一二一,一二一,从天桥上走过,又安全又神气。
活动反思:
我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设计有整体感。活动环节紧扣目标,把握目标把握得很好。充分开发利用教具,达到预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所以刚开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游戏时,由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只讲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于游戏规则不太清楚,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保育员扮演怪兽,几个胆小的女生因为害怕怪兽,不积极参与游戏。
所以今后设计活动教师应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不仅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性,还应注意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对于胆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导,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活动设计注意整体性连续性,还要注意发挥游戏活动的功效,各个活动环节要紧扣目标。争取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好的发展。
2、中班教案《11只猫做苦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禁令标志和场景,猜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
2、理解违反禁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2、小动物也喜欢旅行,你们看!今天天气真好,谁出门旅行了?数一数有几只小猫?
3、教师小结:11只小猫高高兴兴地排好队,出门旅游,他们会去哪里,看到些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看课件。
片断(一):摘花,重点观察、揣摩小猫的心态。
1、小猫们走呀走,来到花园里,花好多,真漂亮呀!其中一只小猫看到花园边上竖着块牌子,原来这是禁止摘花的标志。
2、理解禁止的意思,红圈里面一杠这个标志表示禁止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3、为什么小猫们看到牌子还要去摘啊?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如果大家都乱摘花会怎么样?
小结:随便乱摘花会破坏我们的环境,所以大家都要遵守规则,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美丽又干净。
片断(二):爬树。
1、小猫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棵大树下,队长说“小猫们,在树下休息会,吃点点心吧”,其中一只小猫发现了树边上也有一块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标志?
2、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他们看到这个标记心里会怎么想呀?
3、到底他们会不会爬树,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小猫们爬上了树,吃起了点心,树被他们压的好疼呀,我们能不能像他们这样做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你们猜猜看他们在树上会看到什么?
片断(三):进袋子、做苦工。
1、他们看到一个大口袋,大口袋里面会是什么呢?旁边的标志又有一个标志,你们猜猜会是什么标志。
2、看到这个标志之后,小猫们还会钻进去嘛?钻进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3、小猫们为什么会被怪兽抓住呀?如果他们按标志的意思去做还会被抓住吗?
小结:我想小猫们一定很后悔它们当时的行为,如果它们当时都能遵守警示牌上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被怪兽抓住的事情。那他们有没有办法逃出去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片段(四):打败怪兽。
这是什么标志呀?怪兽会进木桶里吗?
片段(五):回家。
1、它们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这次,它们听从禁止令的劝告呢?如果横穿马路,会发生什么事呢?
3、小结:经过前几次违反规则,造成后果,它们经受了教训,
所以在当它们来到一条宽宽的马路,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禁止穿行”牌子,这时11只小猫都没有横穿马路,乖乖地爬上天桥,安安全全地回到了家里。
三、完整欣赏故事《11只小猫做苦工》。
完整欣赏故事。
复习故事中出现的标志,知道这些标志都是禁令标志。
四、扩展联想。
提问: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禁令标志?为什么要有这些标志呢?
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自己做的事情,也违反了一些规则,从今天起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是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我在设计绘本教学《11只猫做苦工》前,首先针对幼儿守规则情况进行调查,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此绘本所富有的教育内涵,力使自然地渗透教育幼儿要注意警示牌,禁止的事情不能做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设计中,做了两个版本的课件,给孩子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孩子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又注重了故事的连贯性,让孩子能充分的自主讨论与思考、发表意见。
其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气氛活跃,孩子思维敏捷发散。活动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主体,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轻松自然。我有效利用绘本有趣、悬疑的特点来勾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未知的事件大胆表达,孩子们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大胆表达分享,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孩子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再次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完整讲述。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幼儿连贯的讲述。教师的提问有层次,引导幼儿逐步理解和表达,符合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的目标,对于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还有助于其思维的连贯性的养成,语言的完整性讲述。在出现争议性回答时,我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幼儿要遵守社会规则,爱护花草的道德教育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效果,孩子能明白的说出小猫这样做破坏了草地,也违反了社会规则,还有很多孩子有着不同的理解表达,我在尊重孩子思想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树立正确观念,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的胆量。
3、中班社会教案《11只小猫做苦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和同伴团结、互相帮忙,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3、能够专注地倾听故事,尝试阅读故事中的简单文字,理解"禁止"的含义。
4、乐意与同伴、老师一起看看、说说、猜猜,体验阅读预测和语言互动带来乐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6、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设计意图:
社会规则是约束每个人言行的道德准绳,在它的面前望而却步绝不是懦弱、胆怯,而恰恰是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可是,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莽撞行事,总认为什么都"没关系"《11只猫做苦工》巧妙地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这个"核"碾得细细的、碎碎的,然后糅进充满"游戏精神"的故事之中,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咀嚼、玩味。
活动准备:
PPT课件、禁止标志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导入,(播放《智慧树》开场音乐)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开心地旅游吧!
二、展开
1、师(播放课件):看,这里有11只小猫也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2、(1)逐幅观察并理解画面内容:重点引导幼儿理解"禁止"的意思提问:小猫们看见花园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
小结:禁止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能够!小猫们会采花吗?
(2)重点观察猫队长的动作神态提问:谁是和其他小猫不同的?猫队长的动作和神态好像在说什么?
(3)迁移前面的讲述经验,简略阅读和理解。
提问:"危险,禁止过桥"、"禁止攀爬树木"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小猫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4)重点引导幼儿猜测情节的发展提问:这次小猫们会钻进去吗?如果进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5)鼓励幼儿用续编故事。
请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6)小猫们刚钻进口袋,口袋就嗖的一声收紧了。原来这是大怪兽的口袋,它抓走了这十一只小猫。
提问:你们觉得大怪兽会怎样对待小猫呢?
(7)大怪兽把11只小猫抓去,就让它们做苦工。
提问:大怪兽都让小猫们做什么苦工?你们看,小猫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小猫们会一直甘心就这样做苦工吗?
提示:大怪兽那么大,小猫那么小,请小朋友帮小猫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智取怪兽、脱离苦海呢?
(8)揭示小猫们智取怪兽、脱离苦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前后表情的变化。
提问:小猫用什么办法打败了大怪兽?
(9)猜测故事的结尾提问:回家的路上,小猫们又一次面临考验"禁止穿行",它们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不横穿马路,那应该走哪里?
(10)总结经验提问: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愉快的旅游会变成做苦工?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结束:
1、请小朋友们去旅游,出示"禁止采花""禁止大声喧哗"等警告牌,帮助幼儿理解。 2、进行自我教育并落实行动走出活动室。
故事内容
今天的天气真晴朗,11只小猫排着队一起出门去游玩。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那里还插着一块大牌子--"禁止摘花"。花太美了,11只小猫心里真痒痒。"喵呜,喵呜,只摘一朵没关系吧?"10只小猫都这么说。只摘一朵没关系。只有队长拼命反对:"不行、不行"最后,每只小猫还是各摘了一朵插在头上。花真美,连队长也忍不住摘了一朵。
前面是一棵大树,树上也有一块牌子呦--"禁止爬树"多熟悉的情景"大概也没关系吧?11只小猫蹭蹭蹭爬上了树吃起了点心。
恩?不远处有一个好大的袋子呦,旁边还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禁止钻进袋子里"好奇怪的袋子,比爬上树吃点心有趣多了呢!"喵呜,喵呜,捉迷藏喽!"11只小猫全都钻进了大袋子。
"哈哈哈,笨笨的、不听话的小猫被我抓到了"他飞快跑过来,扎紧大口袋,抗起就跑。怪兽住在山上的城堡里,他要建一个运动场,罚小猫做苦工。可怜的小猫,白天做苦工,晚上还要被关在铁笼里。
哎!用什么方法才能逃出去呢?
这天早上,小猫们一边拉磙子一边唱起了歌,歌声引来了怪兽的注意"快让我来玩玩!" 抓过绳子就拉了起来。他拉呀拉,诶小猫们哪去了,他跑到城堡里去找。噢!这里有一只大桶,旁边有个牌子"禁止进入"哈哈!怪兽得意的说"哼,11只小猫肯定躲在桶里面!他扑通跳了进去。躲在一旁的小猫们跑出来,把大木桶"咕噜咕噜推下了山谷。
打败了怪兽,小猫们高高兴兴回家去。
走到一条大马路边,他们看见那里竖起一块牌子--"禁止穿过马路"噢,不远处有一座过街天桥呦。
一二一,一二一,从天桥上走过,又安全又神气。
活动反思:
我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设计有整体感。活动环节紧扣目标,把握目标把握得很好。充分开发利用教具,达到预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所以刚开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游戏时,由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只讲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于游戏规则不太清楚,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保育员扮演怪兽,几个胆小的女生因为害怕怪兽,不积极参与游戏。
所以今后设计活动教师应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不仅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性,还应注意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对于胆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导,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活动设计注意整体性连续性,还要注意发挥游戏活动的功效,各个活动环节要紧扣目标。争取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好的发展。
4、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做事耐心、仔细的品质。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用垫子布置一个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二、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三、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大多玩的很开心,但是仍有两个小朋友哭鼻子,因为他俩没有钓到鱼。看到他俩哭,好几个小朋友围上去有的为他们擦眼泪,有的为他们擦鼻涕,还有小朋友掏出了兜里的糖果给他们,得到最多红花的那组小朋友还要把划给他们---那会儿我都看的感动了。总之,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做游戏的乐趣,懂得了分享与合作的 重要性,还懂得了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5、中班社会活动教案《11只小猫做苦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禁令标志和场景,猜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难点)
2、理解违反禁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重点)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2、小动物也喜欢旅行,你们看!今天天气真好,谁出门旅行了?数一数有几只小猫?
3、教师小结:11只小猫高高兴兴地排好队,出门旅游,他们会去哪里,看到些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看课件。
片断(一):摘花,重点观察、揣摩小猫的心态。
1、小猫们走呀走,来到花园里,花好多,真漂亮呀!其中一只小猫看到花园边上竖着块牌子,原来这是禁止摘花的标志。
2、理解禁止的意思,红圈里面一杠这个标志表示禁止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3、为什么小猫们看到牌子还要去摘啊?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如果大家都乱摘花会怎么样?
小结:随便乱摘花会破坏我们的环境,所以大家都要遵守规则,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美丽又干净。
片断(二):爬树。
1、小猫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棵大树下,队长说“小猫们,在树下休息会,吃点点心吧”,其中一只小猫发现了树边上也有一块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标志?
2、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他们看到这个标记心里会怎么想呀?
3、到底他们会不会爬树,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小猫们爬上了树,吃起了点心,树被他们压的好疼呀,我们能不能像他们这样做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你们猜猜看他们在树上会看到什么?
片断(三):进袋子、做苦工。
1、他们看到一个大口袋,大口袋里面会是什么呢?旁边的标志又有一个标志,你们猜猜会是什么标志。
2、看到这个标志之后,小猫们还会钻进去嘛?钻进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3、小猫们为什么会被怪兽抓住呀?如果他们按标志的意思去做还会被抓住吗?
小结:我想小猫们一定很后悔它们当时的行为,如果它们当时都能遵守警示牌上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被怪兽抓住的事情。那他们有没有办法逃出去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片段(四):打败怪兽。
这是什么标志呀?怪兽会进木桶里吗?
片段(五):回家。
1、它们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这次,它们听从禁止令的劝告呢?如果横穿马路,会发生什么事呢?
3、小结:经过前几次违反规则,造成后果,它们经受了教训,
所以在当它们来到一条宽宽的马路,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禁止穿行”牌子,这时11只小猫都没有横穿马路,乖乖地爬上天桥,安安全全地回到了家里。
三、完整欣赏故事《11只小猫做苦工》。
完整欣赏故事。
复习故事中出现的标志,知道这些标志都是禁令标志。
四、扩展联想。
提问: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禁令标志?为什么要有这些标志呢?
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自己做的事情,也违反了一些规则,从今天起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是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我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设计有整体感。活动环节紧扣目标,把握目标把握得很好。充分开发利用教具,达到预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所以刚开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游戏时,由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只讲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于游戏规则不太清楚,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保育员扮演怪兽,几个胆小的女生因为害怕怪兽,不积极参与游戏。
6、中班社会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细。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布置一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2、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
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3、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延伸活动: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7、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细。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布置一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2、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banzhuren)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
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3、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