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划缝圈儿的小小鸭》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划缝圈儿的小小鸭》反思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书,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结尾,尝试用符号记录。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o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
2、中班教案《小鸭的一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背诵儿歌《小鸭的一家》。
2、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学习10以内的数字。
3、知道不能随便单独离开家。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数字提示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找出隐藏在儿歌中的谐音数字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鸭的一家》(一)、(二),写有1-9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一)
多漂亮的小房子,院子前还围着篱笆,猜猜着可能是谁的家?到底是谁的家,让我们打开门瞧一瞧!(开门)是谁的家啊?
2、出示挂图(二)
三只小鸭怎么啦?他们为什么要哭呢?妈妈干什么去啦?
请听儿歌《小鸭的一家》。
二、欣赏儿歌《小鸭的一家》
1、听老师朗诵儿歌《小鸭的一家》
2、鸭妈妈为什么着急呢?倒底是几只小鸭不见了,又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3、讨论:我们离开家或幼儿园时应该向大人怎么样?为什么?
4、小结:
三、听一听,猜一猜:儿歌里的秘密
1、老师读儿歌(将数字读成重音),让幼儿找出藏在儿歌中的数字
2、集体看数字念儿歌。
3、再听听,还有哪些字的发音和数字7、8、9很相像?
4、师生共同朗诵儿歌
5、简单的评析,再次请幼儿朗诵,把鸭妈妈生气的表情表演出来。
6、集体看数字背诵整首儿歌。
四、帮鸭妈妈找小鸭
鸭妈妈的孩子不见了,我们帮它找找好吗?老师带领幼儿出教室找小鸭。
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这首数字儿歌特别感兴趣,学习兴趣非常浓,也能很快根据数字提示背下了这首儿歌,但难点没能突破,孩子们能非常快的找出1-6这几个数字,而7、 8、9这三个数字没能找出来,在这里误了不少时间。如果让我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把这三个数字送到儿歌相应的位置上去,给幼儿一点提示,还有就是结尾部分,我会把结尾部分延续下去:我带着孩子们找到小鸭,让它们相聚在一起,真正应了儿歌的题目《小鸭的一家》。
3、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小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乐的旋律,学会用各种体态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的形态。
2、体验和同伴配合说悄悄话游戏的乐趣。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鸭的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悄悄话"游戏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我要请一位好朋友上来,和他说句悄悄话。
二、出示小鸭的手偶,边清唱歌曲边演示,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两只小鸭在做什么?
三、再次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在第4小节合拍地发出"咂"的亲嘴声。
四、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亲嘴、说悄悄话。
动作提示第一遍1-2小节,双手的食指左右摇摆,3-4小节,食指对碰,指头对钩,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
第二遍1-4小节,两只手分别变成小鸭的样子,摇摆对碰,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第三遍双手配合做成鸭嘴状,与同伴一起两两结对,尝试随着音乐边唱边完整地表演。
活动延伸:
可以将小鸭变成其他不同的动物,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反思
《两只小小鸭》节奏轻松明快,歌词幽默诙谐,很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悄悄话”的含义,我请了一位幼儿到前面来,和他咬着耳朵说了一些话,其余的幼儿好奇极了,伸长耳朵也想听,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理解了“悄悄话”就是不能让别人听到的话语。而后,我边操作两个手偶边示范演唱歌曲,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幼儿很快就听明白了歌词的内容,同时也被歌词中蕴涵的趣味所感染,都哈哈大笑起来,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后我又用提问法及夸张的口型突出“亲亲小嘴巴”的节奏,解决了难点所在。
4、中班教案《划缝圈儿的小小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书,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结尾,尝试用符号记录。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o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
5、中班教案《勇敢的小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对小动物的同情心,在游戏中体验打败大灰狼的快乐。
2.通过动手制作“武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图形若干。
2.鸭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小鸭头饰若干。
3.环境布置:“大灰狼的家”“小河”。
4.多媒体音效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小鸭和鸭妈妈生活在一起,每天都过得
很开心。有一天大灰狼把鸭妈妈给抓走了,小鸭非常的伤心。
二、谈话:怎样才能救出鸭妈妈。
三、在音乐中带领幼儿上路。
1.教师:我们要出发了,去大灰狼家的路很远,小朋友带上宝贝,在路上要安静地在一起,被大灰狼发现可就糟了。
2.播放音乐,一起开心地排队走。出现打雷声音教师引导:糟糕,打雷了,快要下雨了。有什么办法能躲雨?(教师启发小朋友用“宝贝”来挡雨,随着音乐一起踮起脚轻轻走。)
3.出现一条小河,启发幼儿用手中的“宝贝”搭桥过河。
四、一起想办法制作武器。
1.组织小朋友坐下来休息。提问:马上就到大灰狼家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打败大灰狼?引导启发幼儿将手中的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武器。
2.大灰狼出现,幼儿用自已制作的武器打大灰狼,救出鸭妈妈。
3.小鸭一家一起跳舞庆祝。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以一定的角色参,与幼儿一起游戏。同时我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做游戏的愿望,用丰富的表情把幼儿带到游戏情境中,和幼儿共同游戏。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当遇到小河时,孩子们都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搭桥过河。当遇到大灰狼时,男孩子们表现的更为勇敢些,总之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要让游戏开展得更加深入、细致、丰富起来了。
6、中班教案《小鸭的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橡胶圈的玩法中,学习膝盖套圈走、跳的技能;
2.能大胆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和游戏带来的陕乐。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准备】
1.橡胶圈每人一个(一种是原色即黑色,另三种分别用白、红、黄三种丙烯颜料涂色)。
2.铃鼓一个,红绿信号灯一个。
3.“浮萍”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鸭开车”来活动身体
幼儿扮演鸭宝宝,手握自己喜欢的橡胶圈为方向盘,在场地四周自由地边跑边开汽车,教师扮演鸭警察,用红绿灯信号指挥交通。
二、探索橡胶圈的不同玩法
1.玩橡胶圈
(1)幼儿自由组合玩橡胶圈。
师:小鸭们,我们除了用圈当方向盘开车,还可以怎么玩?
(幼儿发言讨论)
师:请你们自己找五个好朋友为一组玩玩橡胶圈,比一比哪组小鸭玩圈的方法最新、花样最多。请你们快快找些好朋友组成一组玩吧!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引导,鼓励幼儿边玩边说玩法,建议同组幼儿互相轮流展示玩法。
(3)请每组有代表性的幼儿示范橡胶圈的玩法,(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师:哪组代表先来介绍,你们是怎么玩橡胶圈的?
(学习滚圈、抛圈、跳圈、套圈、背圈、原地转圈、身体的各部位转圈、单脚跳圈、双脚连续跳圈等)
师:这组小鸭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师: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每组代表介绍后,大家一起学)
2.练习动作:膝盖套圈走、跳
(1)让幼儿在对比同伴的动作中晤出要领、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中明晰动作要领——膝盖套圈走。
师:刚才我也想出了一个玩圈的好方法,我的玩法和你们的都不一样,看看我是怎样玩的,一起学一学。
师:你们学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鸭的圈老是掉下去,有的是用手扶着圈的,那怎样做既不用手扶也不会使圈掉下去呢?
师:我发现这只鸭宝宝的圈没掉下去,也没用手扶,你是怎样办到的呀?
(腿用力地撑住圈)
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把圈套在膝盖处,两腿向外用力撑住圈走一走,这个动作叫膝盖套圈走。”
师:大家一起走走看。
(2)以游戏“散步”来练习膝盖套圈走的动作。
师:宝宝们已经把第一个本领学会了.现在鸭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散步喽!
师: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刚才我发现还有几只鸭宝宝散步时还是用手扶着圈的,这样走一点都不好看,不是一只漂亮的鸭宝宝了。
用铃鼓敲击的快慢节奏来变换膝盖套圈走的快慢。
师:鸭宝宝们,我们继续散步吧,不过,这次鸭妈妈有新的要求了,我想请你们听铃鼓的节奏来散步。节奏快你们就快点,节奏慢就要走的慢点,不过都要用膝盖套圈走哦。
(听铃鼓快慢节奏练习膝盖套圈走)
(3)在膝盖套圈走的基础上自学第二个动作——膝盖套圈跳。
师:哎呀,我们遇到困难了,这里有一条河,我们能跳过去吗?鸭宝宝们,勇敢点,用力点,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用膝盖套圈跳过河。
(幼儿自练膝盖套圈跳)。
师:鸭宝宝们,这条河变宽了,你们要更用力地向前跳了。
(跳过宽度不同的小河)。
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宽度的小河练习膝盖套圈跳。
三、游戏:运浮萍
1.按圈的颜色将幼儿分成四组,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规则。
师:哇!前面有好多浮萍啊,这是鸭宝宝最喜欢的绿色食物了,鸭妈妈希望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浮萍。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我们要按圈的颜色来分成白、黑、红、黄四队来比赛运浮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是这样的:我们要用膝盖套圈走到小河边,然后用膝盖套圈跳过小河,捡起一个浮萍,往回跳过河,走回家把浮萍放入筐中.拍一下自己队中后一个鸭宝宝的手,然后排到队伍最后面。被拍过手的鸭宝宝依次去捡浮萍.哪一队能按游戏的规则先运完浮萍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示范一次游戏。
3.幼儿游戏。
师:比赛的时候无论是走还是跳一定要把圈套在膝盖这里,万一你不小心掉下了圈,你必须马上在原地捡起圈来,继续按要求进行比赛,否则你就是一只不守规则的小鸭了。好,游戏开始了。
4.宣布比赛结果。
5.庆祝胜利,小结活动情况。
四、放松运动:敲敲打打真开心
师:鸭宝宝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么难的本领,真了不起,我们在腿上来个敲敲打打,来庆祝自己的本领,你可以是自个儿敲打庆祝,也可以是互相敲打来庆祝,注意一定要使腿舒服哦!
【活动反思】
1.在探索橡胶圈的玩法时,如果发现幼儿有了膝盖套圈走、跑的创新玩法,在分享交流时,教师可直接让这一幼儿来示范,随后其他幼儿立刻进入感悟动作要领和练习动作的环节。
2.“捡浮萍”游戏中,也可以根据“哪队捡的多就是获胜者”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7、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小鸭的圈》含反思
【设计意图】
橡胶圈是周边橡胶厂废弃的一种材料,它不但取材方便,而且有圆润、可塑性强的特点,可纳为幼儿的体育器械。晨练时,幼儿很喜欢用橡胶圈来进行各种运动,如滚圈、跳圈、套圈、转圈、行进跳圈……这些活动虽然有单独玩、集体玩,但创新和难度不够,是否能利用橡胶圈的特点来创新玩法,让幼儿在挑战一定难度的游戏情景中,来发展动作技能,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好玩更有意义呢?基于这点考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橡胶圈的玩法中,学习膝盖套圈走、跳的技能;
2能大胆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和游戏带来的陕乐。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橡胶圈每人一个(一种是原色即黑色,另三种分别用白、红、黄三种丙烯颜料涂色)。
2.铃鼓一个,红绿信号灯一个。
3.“浮萍”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鸭开车”来活动身体
幼儿扮演鸭宝宝,手握自己喜欢的橡胶圈为方向盘,在场地四周自由地边跑边开汽车,教师扮演鸭警察,用红绿灯信号指挥交通。
二、探索橡胶圈的不同玩法
1.玩橡胶圈
(1)幼儿自由组合玩橡胶圈。
师:小鸭们,我们除了用圈当方向盘开车,还可以怎么玩?
(幼儿发言讨论)
师:请你们自己找五个好朋友为一组玩玩橡胶圈,比一比哪组小鸭玩圈的方法最新、花样最多。请你们快快找些好朋友组成一组玩吧!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引导,鼓励幼儿边玩边说玩法,建议同组幼儿互相轮流展示玩法。
(3)请每组有代表性的幼儿示范橡胶圈的玩法,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师:哪组代表先来介绍,你们是怎么玩橡胶圈的?
(学习滚圈、抛圈、跳圈、套圈、背圈、原地转圈、身体的各部位转圈、单脚跳圈、双脚连续跳圈等)
师:这组小鸭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师: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每组代表介绍后,大家一起学)
2.练习动作:膝盖套圈走、跳
(1)让幼儿在对比同伴的动作中晤出要领、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中明晰动作要领——膝盖套圈走。
师:刚才我也想出了一个玩圈的好方法,我的玩法和你们的都不一样,看看我是怎样玩的,一起学一学。
师:你们学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鸭的圈老是掉下去,有的是用手扶着圈的,那怎样做既不用手扶也不会使圈掉下去呢?
师:我发现这只鸭宝宝的圈没掉下去,也没用手扶,你是怎样办到的呀?
(腿用力地撑住圈)
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把圈套在膝盖处,两腿向外用力撑住圈走一走,这个动作叫膝盖套圈走。”
师:大家一起走走看。
(2)以游戏“散步”来练习膝盖套圈走的动作。
师:宝宝们已经把第一个本领学会了.现在鸭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散步喽!
师: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刚才我发现还有几只鸭宝宝散步时还是用手扶着圈的,这样走一点都不好看,不是一只漂亮的鸭宝宝了。
用铃鼓敲击的快慢节奏来变换膝盖套圈走的快慢。
师:鸭宝宝们,我们继续散步吧,不过,这次鸭妈妈有新的要求了,我想请你们听铃鼓的节奏来散步。节奏快你们就快点,节奏慢就要走的慢点,不过都要用膝盖套圈走哦。
(听铃鼓快慢节奏练习膝盖套圈走)
(3)在膝盖套圈走的基础上自学第二个动作——膝盖套圈跳。
师:哎呀,我们遇到困难了,这里有一条河,我们能跳过去吗?鸭宝宝们,勇敢点,用力点,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用膝盖套圈跳过河。
(幼儿自练膝盖套圈跳)。
师:鸭宝宝们,这条河变宽了,你们要更用力地向前跳了。
(跳过宽度不同的小河)。
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宽度的小河练习膝盖套圈跳。
三、游戏:运浮萍
1.按圈的颜色将幼儿分成四组,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规则。
师:哇!前面有好多浮萍啊,这是鸭宝宝最喜欢的绿色食物了,鸭妈妈希望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浮萍。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我们要按圈的颜色来分成白、黑、红、黄四队来比赛运浮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是这样的:我们要用膝盖套圈走到小河边,然后用膝盖套圈跳过小河,捡起一个浮萍,往回跳过河,走回家把浮萍放入筐中.拍一下自己队中后一个鸭宝宝的手,然后排到队伍最后面。被拍过手的鸭宝宝依次去捡浮萍.哪一队能按游戏的规则先运完浮萍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示范一次游戏。
3.幼儿游戏。
师:比赛的时候无论是走还是跳一定要把圈套在膝盖这里,万一你不小心掉下了圈,你必须马上在原地捡起圈来,继续按要求进行比赛,否则你就是一只不守规则的小鸭了。好,游戏开始了。
4.宣布比赛结果。
5.庆祝胜利,小结活动情况。
四、放松运动:敲敲打打真开心
师:鸭宝宝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么难的本领,真了不起,我们在腿上来个敲敲打打,来庆祝自己的本领,你可以是自个儿敲打庆祝,也可以是互相敲打来庆祝,注意一定要使腿舒服哦!
【活动反思】
1.在探索橡胶圈的玩法时,如果发现幼儿有了膝盖套圈走、跑的创新玩法,在分享交流时,教师可直接让这一幼儿来示范,随后其他幼儿立刻进入感悟动作要领和练习动作的环节。
2.“捡浮萍”游戏中,也可以根据“哪队捡的多就是获胜者”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8、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找小小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情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是鸭妈妈,那你们是?(鸭宝宝)
2、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妈妈要来找一找我的小小鸭在哪里?妈妈拍拍你的肩膀,你就站在妈妈的后面做小小鸭,我们一起去找别的小小鸭,好吗?(好)
3、游戏:《找小小鸭》
①教师根据《懒惰虫》的音乐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一只小小鸭?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儿黄,谁是一只小小鸭?(请拍到肩膀的幼儿走在教师的后面。)
②教师问走上前的幼儿:刚才妈妈说你们是谁呀?(小小鸭)那就请你们举起手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引导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
③师:妈妈再来找找小小鸭,找到你你就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一次游戏。)
④师:现在妈妈要变了,我不找小小鸭了,听听我要找什么呀?(教师根据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一只小小鸡?它的脑袋圆,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鸡!”
⑤教师请最后一个被拍到的幼儿站起来后,问大家:刚才妈妈找谁呀?(小小鸡)谁是我的小小鸡?(XXX)[教师引导该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鸡!(我是小小鸡!)]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妈妈不找小小鸭。
也不找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刚才妈妈在找谁呀?(懒惰虫)
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请幼儿自由发言)
师:他的身上哪里痛?(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懒惰虫为什么一身都是痛?
师:你们愿不愿意做懒惰虫?(快思 www.banzhuren.cn)
3、通过游戏《找懒惰虫》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现在让妈妈来找找谁是懒惰虫?(教师根据节奏边念歌词边找懒惰虫)教师找到后问该幼儿:你是不是懒惰虫?(不是)那就请你举起手告诉大家“我不是懒惰虫!”。(引导该幼儿大声地说:我不是懒惰虫!)(游戏进行一遍)
师:请鸭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好不好?(好)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两遍)。
4、幼儿学唱歌曲。
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和妈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把它唱出来了,那我们唱着来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找懒惰虫)
师:我要请一只鸭宝宝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教师请一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懒惰虫)
师:现在请你们站起来,面向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问问爸爸妈妈是不是懒惰虫?(请幼儿站起来面向家长演唱歌曲两遍,最后一遍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爸爸妈妈的面前演唱)
三、结束。
师:勤劳的鸭宝宝们,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好不好?(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两只小小鸭》节奏轻松明快,歌词幽默诙谐,很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悄悄话”的含义,我请了一位幼儿到前面来,和他咬着耳朵说了一些话,其余的幼儿好奇极了,伸长耳朵也想听,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理解了“悄悄话”就是不能让别人听到的话语。而后,我边操作两个手偶边示范演唱歌曲,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幼儿很快就听明白了歌词的内容,同时也被歌词中蕴涵的趣味所感染,都哈哈大笑起来,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后我又用提问法及夸张的口型突出“亲亲小嘴巴”的节奏,解决了难点所在。
有几个孩子参与不积极为什么?《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在日常的小班音乐活动中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孩子不主动参与活动,常常呆坐在一旁。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利用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地学习,使音乐活动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1.选择好的乐曲,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前提条件。
2.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催化剂。
3.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促进幼儿大胆表现的关键。
在倡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今天,音乐活动要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4.提供自由创作表现的机会,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有效方法。
每个幼儿的个体能力、兴趣和爱好有别及对音乐的感受不同,他们的表现方式、水平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音乐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①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②给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的机会。③给幼儿自由结伴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5.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要素。
同一首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同时个体的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接纳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在情感体验中增强参与学习的信心。
9、中班语言教案《划圈儿的小小鸭》含反思
《划圈儿的小小鸭》是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由幼师ok网小编精心整理,希望可以对广大幼儿园老师有所帮助。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更多优质公开课,教案等,敬请关注幼师ok网。
幼儿园优质课中班语言:划圈儿的小小鸭
(一)内容简介
鸭妈妈有六只可爱的小宝贝。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水边去玩,小鸭子们游得可快活了。可是,天生残疾的小小鸭在水里老是兜着圈子,朋友们都嘲笑它,它伤心极了。
一天,河边来了一只狐狸,其他小鸭子都迅速地游上了岸,只留下小小鸭还在河里兜圈圈,可怜的它能逃脱狡滑的狐狸吗?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鸭,因为游泳只会在原地打转,受到了大家的歧歧视。没想到正因为这个缺陷,使它帮助兄弟姐妹逃脱了狐狸的伤害。众人眼里的“弱点”却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这样的故事,正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开始温馨而又让人充满期待,但事情却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完美。鸭妈妈三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小鸭,正当大家为之沮丧的时候,小小鸭的残缺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最后,每个人都接受并且欣赏起小小鸭,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完美结局。孩子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跌宕起伏,并感受到彼此宽容、彼此欣赏的温暖。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小小鸭,虽然天生残缺,但它心地善良,对快乐充满着渴望。其实每个人都像这只小小鸭一样,有无法改变的弱势,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逃避,有人自卑。可是小小鸭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势,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中的鸭妈妈、众小鸭、小动物们似乎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那些“缺陷”、“不足”时而不屑、时而嘲讽。同样,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要同情“弱者”,也要宽容别人的“不足”。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简单,而故事的情节性比较强,逐幅图片较连贯完整地讲述着故事,更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来,心情也会随着故事中小小鸭的经历而有所起伏。
小小鸭战胜狐狸,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小鸭们获救的结果,再来猜测小小鸭是怎么战胜狐狸的,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画面简洁,没有太多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细节供孩子细致观察。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孩子对页码的关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观察页码对孩子记忆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样也是有所帮助的。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有不少对话,可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大胆猜测人物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对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要和故事情节的意境相吻合,要表现出小小鸭的伤感、自卑,动物朋友的冷漠,狐狸的愚蠢和故事结局时的幸福,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中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在发展,他们已经能开始与同伴友好地交往。虽然他们能接受同伴的优点,却很难容忍朋友的缺点。当别人有了错误或者过失,他们经常会嘲笑、指责对方,少了一份同情和宽容。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将此内容设计为两个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对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又能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在第一次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观察讲述图片,感受鸭妈妈的幸福期待,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萌发对故事的期望。接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小鸭的表情,感受小小鸭受人嘲笑时的伤心难过。最后,在“小小鸭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它会战胜狐狸吗”的悬念中结束活动,也让孩子们对下一次的阅读充满期待。
2、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图画书,并讲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并尝试模仿用符号记录。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0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NextPage]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第二次活动设计时,要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小小鸭只会划圈圈游泳,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弱点”并不一定都是坏事。由于故事的情节性非常强,所以在最后要给孩子们完整欣赏故事的机会,并且引导他们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可以是鸭妈妈期待孵出小鸭子的温馨,也可以是小小鸭战胜狐狸后的喜悦,更可以是大家接受、欣赏小小鸭时的幸福。孩子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页面,并讲述图片内容,这对于中班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
活动中,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孩子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发现:在水中,如果一边用力,只会让浮于水面的物体原地打转,以此体会小小鸭的心情。
当然,活动过后教师更要注意营造相应的班级氛围,帮助孩子们逐渐学会对同伴接纳、宽容、爱护。
2、活动目标
(1)倾听、理解故事情节,并讲述自己喜欢的内容。
(2)在游戏中体会小小鸭的心情,知道不能嘲笑同伴的缺点。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塑料制成、可浮于水面的小鸭人手一只或者玩具船(塑料、厚纸做的均可)
小盆(装水)人手一个
用以替代桨的宽木棍(冷饮棍也可)或者小勺
4、活动过程
(1)集体阅读,回顾故事情节
①出示图画书,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根据幼儿情况,可选择教师讲述、幼儿集体讲述、个别幼儿讲述等多种形式。
②出示第一次活动中教师记录的幼儿所猜测的故事结局。
一上次,有人认为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也有人说小小鸭会战胜狐狸,那它会用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根据记录回顾、讲述故事内容。)
(2)继续欣赏故事,展开讨论
①出示第20页。
一最后小小鸭胜利了吗?
②出示第2 1、22页,教师讲述故事情节。
一一只连游泳都有些困难的小鸭子是怎么战胜狐狸的呢?
(幼儿讨论:小小鸭游泳只会划圈圈,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一这里也有小鸭,还有像小河一样的水(教师介绍游戏材料),我们来让这只小鸭像故事里的小小鸭一样游泳,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③幼儿游戏。
一将小鸭放在水中,利用各种“桨”在小鸭的一侧划水,观察小鸭的动态。
一个别指导:轻轻划水,划了几下后停下,仔细看看小鸭在干吗。
④集体交流。 一你在小鸭的哪里划水?
一你看见小鸭怎么啦?
一如果平时小鸭一直这样游泳,会赶得上同伴吗?
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小鸭怎么办?
小结:所以,即使是一件不幸的事,有时候仍然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过去嘲笑小小鸭的动物们,现在会对小小鸭说什么呢?
⑤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一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3)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讲述
一(完整阅读、欣赏故事。)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页?(预设重点:小小鸭战胜狐狸的片段。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表演。)
(4)延伸活动,幼儿自由阅读
把书放在区角活动中,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讲述。
(三)活动拓展
1、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够安静地倾听故事,并且被故事中人物的经历所吸引,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猜测人物的命运。
2、在自由讲述的过程中,能回忆起相应图片的页码,并清楚地讲述画面上的内容。
(四)阅读区的活动
1、活动名称:小小鸭游泳
2、活动准备:提供蓝色垫板、磁铁、小小鸭和狐狸的立体图片(底部安装回形针)。
3、玩法:利用磁铁,让鸭子在垫板上游泳,和同伴一起边玩边讲述故事。
(何洁王红裕)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