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1、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 通过实验明白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并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4、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幼儿动手实践,感受到科学的奥妙。

活动准备

  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脸盆、气球、钥匙、积木、小石头、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教师出示脸盆和半盆水,再出示一些小物品,让幼儿猜猜谁浮谁沉。然后,看教师的演示。

  二、 基本环节。

  1、 教师将鸡蛋放进杯子里,幼儿观察。

  2、 教师将一种东西放到水里,再将鸡蛋放进杯子里,幼儿观察。

  3、 幼儿分组,尝试实验。

  4、 幼儿共同在水中放上盐,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

  三、 结束环节。

  盐可以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也可以使人在水中漂浮,这多有意思呀。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够多动手,勤动脑,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

  四、 延伸环节。

  教师介绍死海的相关知识,鼓励幼儿自己去查阅资料,得到更多关于死海的知识。

2、中班教案《盐水的浮力》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难点】

  有序进行实验。

  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

  一、猜测沉浮的物品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

  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

  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

  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

  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

  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形式适合于班级人数多的实验。同时,记录表运用的也很有效,不仅帮助大家记录下实验结果,同时也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的观察到不同材料的不同实验结果。我们的小实验要向着有效、易操作的方向努力。

3、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 通过实验明白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并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4、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幼儿动手实践,感受到科学的奥妙。

活动准备

  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脸盆、气球、钥匙、积木、小石头、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教师出示脸盆和半盆水,再出示一些小物品,让幼儿猜猜谁浮谁沉。然后,看教师的演示。

  二、 基本环节。

  1、 教师将鸡蛋放进杯子里,幼儿观察。

  2、 教师将一种东西放到水里,再将鸡蛋放进杯子里,幼儿观察。

  3、 幼儿分组,尝试实验。

  4、 幼儿共同在水中放上盐,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

  三、 结束环节。

  盐可以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也可以使人在水中漂浮,这多有意思呀。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够多动手,勤动脑,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

  四、 延伸环节。

  教师介绍死海的相关知识,鼓励幼儿自己去查阅资料,得到更多关于死海的知识。

4、中班社会教案《淡水用处大》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

  2、挂图

  3、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讨论: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么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该怎么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约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己制作节水标记。

5、中班教案《淡水用处大》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

  2、挂图

  3、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讨论: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么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该怎么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约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己制作节水标记。

6、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淡水用处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

  2、挂图

  3、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讨论】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么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该怎么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约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己制作节水标记。

  活动反思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根据孩子们对水的兴趣,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

7、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淡水用处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活动准备: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2、挂图3、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讨论: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么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来;自.屈;老师;教.案;懂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该怎么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约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己制作节水标记。

  活动反思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根据孩子们对水的兴趣,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