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谁敢嘲笑狮子》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语言教案《谁敢嘲笑狮子》反思
设计意图
4-5 岁是幼儿语言发展、自我意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与成同伴交流。通过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增强理解与表达能力。
幼儿喜欢听故事,愿意与同伴讲述故事,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论讲述的过程中有的幼儿非常自信,有的比较胆小,不好意思,可孩子的心里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得到别人的夸奖。
《谁敢嘲笑狮子》富有幽默感和极强的趣味性,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棒的地方,也有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鼓励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提升自信心,感到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朋友各自的长处,理解没有绝对的强者。
2、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游戏中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长处感到自豪。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各自的长处,理解没有绝对的强者。
难点:敢于表述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长处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生活图片(吃饭、睡觉、画画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瞧,这就是主角,你猜他是谁?
2、小结:这样一头威风凛凛的鬓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头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二、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1、讲述故事开始部分至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那里?”提问: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哪最厉害?
2、讲述故事发展部分至“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
提问:故事中哪些动物比狮子本领大?他们什么本领比狮子厉害?它们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
3、游戏:
1)、动物比本领
(1)(出示动物图片),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去找找,你们觉得谁还有可能会嘲笑狮子?
(2)它有什么本领比狮子大?(引导幼儿上前讲述,嘻嘻..我的 XX 本领比狮子大)
(3)小结:再强大的动物,也总有比不过别人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强者。
2)、我与爸爸妈妈比本领
(1)这么多小动物的本领都能比过狮子,那小朋友们的本领能比过爸爸妈妈么?
(2)小朋友与爸爸妈妈分别比摸高和转圈的本领,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3)小结: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和老师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比不过其他人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强者。
4、讲述故事高潮和尾声
三、拓展与讨论
1、故事中狮子发现了自己的本领是大声的吼叫,心理很高兴。动物们都有自己厉害的地方,你有自己厉害的地方吗?
2、出示生活中各类事件图片,这些事情,你有擅长的吗?幼儿轮流说出自己擅长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我的本领》---美工区。
选材反思:
《谁敢嘲笑狮子》故事生动有趣,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短处惆怅,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理,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策略反思:活动中先请幼儿猜测表达,调动幼儿积极性,再进行故事的讲述,在讲述中利用提问来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接着利用游戏调节活动氛围的同时也完成了目标,然后讲述故事的高潮和尾声,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最后引导幼儿拓展和讨论,进行经验的迁移。活动层层递进,衔接较为合理、紧凑。
教法运用的反思:
1.提问法:利用提问法的教学策略既可以调动幼儿积极主动性也起到了回忆巩固故
2、中班语言教案《救狮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最近,本班幼儿对涂色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涂色材料,以发展幼儿的涂色技能。结果,我发现孩子们涂完之后,常常会三五成群地编讲着故事。为此,我就想,如果能将幼儿的涂色材料利用起来,岂不一举两得?针对中班幼儿看图书无目的性,随意乱翻的特点,我将幼儿的涂色材料装订起来,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掌握一些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学会逐页阅读图书。
2、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3、知道小朋友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平时练习涂色的材料自制成图书(无封面,第3、4页无页码,且内容不完整。图书第一、二、三、四页内容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每人一本。
2、数卡(3、4)、动物卡片、水彩笔、固体胶若干。
(评:学具的准备能照顾到个别差异,活动中能力强的可选择水彩笔自己画、写,能力差的可利用老师准备的数卡、动物卡片贴,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
(评:教师神秘的表情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出示图书)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幼:不知道。
师:为什么不知道?
幼:因为它没有封面。
幼: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
师:噢,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图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评:先不让幼儿看图书里的内容,而是让幼儿先说说“为什么不知道”的理由,使幼儿初步懂得封面的作用。)
2、引导幼儿逐页阅读图书。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老师将书翻至第一页,提问:今天天气真好,咚、咚,谁出来散步了?
幼:狮子。
师:还有许多动物要出来散步呢!想一想,可能还有谁会出来散步呢?
幼:小白兔。
幼:小猴子。
幼:松鼠
……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一页。
师:想一想,小动物们听到大狮子咚咚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评:开放性的提问,使幼儿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充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幼:会逃跑。
师:为什么?
幼:因为狮子老欺负小动物。
幼:不对,这是不欺负人的狮子。
幼:你怎么知道的?
……
(评:这里针对幼儿之间发生的争论,老师并没有制止,而是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述说自己的观点,使活动气氛活跃起来。)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那小动物们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往下看。(翻到第二页)
幼:小动物们吓跑了。
幼:小动物们被吓得东奔西跑。
师:轩轩用了一个好听的词,叫“东奔西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一起来做个“东奔西跑”的样子。
师:除了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东奔西跑”,还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怎么样了呢?
幼:小动物被吓得到处乱窜。
师:噢,到处乱窜,这个词不错,我们来学学。
(评:个别幼儿用的好词,教师并没有让幼儿集体枯燥地读,而是让幼儿读了一遍之后,就用动作来表现,使幼儿很轻松地掌握了‘东奔西跑’、‘到处乱窜’。)
师:大狮子见小动物们都怕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它很得意。
师:你从那儿看出来的?
(评: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幼:瞧,它的手举起来了,好像在跳舞。
幼:我觉得它在一边走一边跳。
幼:它脸上笑咪咪的。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二页。
师:“想一想,大狮子一边走一边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我觉得它会摔跤。
幼:我觉得它会掉进猎人的陷阱里。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师: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边说边翻到第三页)幼:哇,它真的掉进陷阱里了。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大狮子掉进陷阱里,心里会怎么样呢?它又会怎么做呢?
(评:让幼儿体验此时大狮子的心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幼:大狮子害怕极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幼:大狮子可急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对呀,大狮子心里可害怕了。它大喊“救命呀!救命呀!”。那谁会来救它呢?(翻到第四页)
(评:教师以自己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感染幼儿,激发了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师:“谁来救它了?”
幼:没有。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可能会有谁来救它?又会怎么救呢?
幼:大象会来救它。
师:怎么救?
幼:用鼻子卷。
幼:长颈鹿把长脖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幼:不行,大狮子太重了。
幼:猴子、小兔、小熊把绳子伸进陷阱里,把狮子拉上来。
幼:小动物们把梯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
(评: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3、引导幼儿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动物图片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一想,会有哪些动物帮忙,它们又是怎么帮忙的,然后把它补上去。[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了让别人能看懂到了第几页,我们还要为它补上什么?
幼:页码。
师:把图书补好后,还要请小朋友们把图书补讲完,可以讲给同伴听,也可以讲给客人老师听。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让幼儿补图书,并要求把图书补讲完,让每个幼儿都有了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活动中,我们看到能力强的幼儿能主动讲给客人老师听,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也能高兴地讲给同伴听,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幼儿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故事,其他幼儿作评价(包括页码是否贴对)。
5、请幼儿帮图书取名字。
活动延伸
请幼儿帮图书设计封面,老师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
(评:让幼儿设计封面,并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如:图书不但有内容、页码,还应该有封面,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总评: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整合性的观点,有机地融合了动作、语言、情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了环境、材料以及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而教师则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对幼儿的表达表示理解,给予肯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孩子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主动学习、表现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幼儿始终保持了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至始至终都能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倾听技能,如当有幼儿争着发表意见时,老师则引导“我们先听他说,好吗?”“等他说完了你再说,好吗?”,使幼儿逐步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整合性的观点,有机地融合了动作、语言、情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了环境、材料以及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而教师则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对幼儿的表达表示理解,给予肯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孩子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主动学习、表现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幼儿始终保持了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至始至终都能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倾听技能,如当有幼儿争着发表意见时,老师则引导“我们先听他说,好吗?”“等他说完了你再说,好吗?”,使幼儿逐步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
3、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救狮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救狮子
设计意图:最近,本班幼儿对涂色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涂色材料,以发展幼儿的涂色技能。结果,我发现孩子们涂完之后,常常会三五成群地编讲着故事。为此,我就想,如果能将幼儿的涂色材料利用起来,岂不一举两得?针对中班幼儿看图书无目的性,随意乱翻的特点,我将幼儿的涂色材料装订起来,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掌握一些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学会逐页阅读图书。
2、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3、知道小朋友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平时练习涂色的材料自制成图书(无封面,第3、4页无页码,且内容不完整。图书第一、二、三、四页内容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每人一本。
2、数卡(3、4)、动物卡片、水彩笔、固体胶若干。
(评:学具的准备能照顾到个别差异,活动中能力强的可选择水彩笔自己画、写,能力差的可利用老师准备的数卡、动物卡片贴,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
(评:教师神秘的表情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出示图书)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幼:不知道。
师:为什么不知道?
幼:因为它没有封面。
幼: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
师:噢,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图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评:先不让幼儿看图书里的内容,而是让幼儿先说说“为什么不知道”的理由,使幼儿初步懂得封面的作用。)
2、引导幼儿逐页阅读图书。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老师将书翻至第一页,提问:今天天气真好,咚、咚,谁出来散步了?
幼:狮子。
师:还有许多动物要出来散步呢!想一想,可能还有谁会出来散步呢?
幼:小白兔。
幼:小猴子。
幼:松鼠
……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一页。
师:想一想,小动物们听到大狮子咚咚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评:开放性的提问,使幼儿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充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幼:会逃跑。
师:为什么?
幼:因为狮子老欺负小动物。
幼:不对,这是不欺负人的狮子。
幼:你怎么知道的?
……
(评:这里针对幼儿之间发生的争论,老师并没有制止,而是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述说自己的观点,使活动气氛活跃起来。)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那小动物们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往下看。(翻到第二页)
幼:小动物们吓跑了。
幼:小动物们被吓得东奔西跑。
师:轩轩用了一个好听的词,叫“东奔西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一起来做个“东奔西跑”的样子。
师:除了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东奔西跑”,还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怎么样了呢?
幼:小动物被吓得到处乱窜。
师:噢,到处乱窜,这个词不错,我们来学学。
(评:个别幼儿用的好词,教师并没有让幼儿集体枯燥地读,而是让幼儿读了一遍之后,就用动作来表现,使幼儿很轻松地掌握了‘东奔西跑’、‘到处乱窜’。)
师:大狮子见小动物们都怕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它很得意。
师:你从那儿看出来的?
(评: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幼:瞧,它的手举起来了,好像在跳舞。
幼:我觉得它在一边走一边跳。
幼:它脸上笑咪咪的。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二页。
师:“想一想,大狮子一边走一边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我觉得它会摔跤。
幼:我觉得它会掉进猎人的陷阱里。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师: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边说边翻到第三页)幼:哇,它真的掉进陷阱里了。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大狮子掉进陷阱里,心里会怎么样呢?它又会怎么做呢?
(评:让幼儿体验此时大狮子的心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幼:大狮子害怕极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幼:大狮子可急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对呀,大狮子心里可害怕了。它大喊“救命呀!救命呀!”。那谁会来救它呢?(翻到第四页)
(评:教师以自己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感染幼儿,激发了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师:“谁来救它了?”
幼:没有。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可能会有谁来救它?又会怎么救呢?
幼:大象会来救它。
师:怎么救?
幼:用鼻子卷。
幼:长颈鹿把长脖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幼:不行,大狮子太重了。
幼:猴子、小兔、小熊把绳子伸进陷阱里,把狮子拉上来。
幼:小动物们把梯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
(评: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3、引导幼儿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动物图片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一想,会有哪些动物帮忙,它们又是怎么帮忙的,然后把它补上去。为了让别人能看懂到了第几页,我们还要为它补上什么?
幼:页码。
师:把图书补好后,还要请小朋友们把图书补讲完,可以讲给同伴听,也可以讲给客人老师听。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让幼儿补图书,并要求把图书补讲完,让每个幼儿都有了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活动中,我们看到能力强的幼儿能主动讲给客人老师听,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也能高兴地讲给同伴听,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幼儿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故事,其他幼儿作评价(包括页码是否贴对)。
5、请幼儿帮图书取名字。
活动延伸:
请幼儿帮图书设计封面,老师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
(评:让幼儿设计封面,并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如:图书不但有内容、页码,还应该有封面,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总评: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整合性的观点,有机地融合了动作、语言、情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了环境、材料以及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而教师则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对幼儿的表达表示理解,给予肯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孩子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主动学习、表现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幼儿始终保持了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至始至终都能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倾听技能,如当有幼儿争着发表意见时,老师则引导“我们先听他说,好吗?”“等他说完了你再说,好吗?”,使幼儿逐步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
4、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谁敢嘲笑狮子》含反思
一、设计意图
《谁敢嘲笑狮子》故事生动有趣,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它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短处愁怅,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理。
第一个环节在出示狮子身体的局部时,教师可以从狮子容易和其他动物混淆的身体与四肢开始,最后才出示最具特色的雄狮鬃毛,(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以帮助幼儿感知"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发展部分时,设置了一个"动物大比拼"的游戏,让幼儿思考发现,"即使是弱小的动物,也有比强大的狮子厉害的地方",为下一步寻找自己的优势做准备。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呈现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和表述。如果活动内容过满,可将一些环节延伸至下一教时。
二、活动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2、观察并理解画面,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
三、活动准备
1、《谁敢嘲笑狮子》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2、动物图片(鼠、袋鼠、牛、猫、鸟、企鹅、蜘蛛、长劲鹿……)
3、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如:吃饭、睡觉、唱歌、画画、看书、拍球、跑步、跳舞、玩玩具…
四、活动过程
(1)介绍主角,导入故事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先出示身体和四肢,再出示尾巴,接着出示面部,最后出示鬃毛。
一瞧,这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你猜他是谁?
小结:这一头威风凛凛的鬃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只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2)阅读讲述,理解故事①出示第2~4面:讲述开始部分。
一清晨,丛林里很凉快,也很热闹:动物们有的跑步,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地面上爬行……谁都没闲着,只有大狮子坐着不动。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大狮子向一头母狮子炫耀道,"因为我是最厉害的。" "别吹牛啦。"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哪里?"一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厉害在哪儿?
(3)出示第5~1 9面:讲述发展部分。
一"跑步是我最拿手的!不信,我跑给你看!"大狮子突然从高高的草丛里跳出来,吓得其他动物拔腿就跑。
大狮子跑啊跑,突然看见腿又细又长的猎豹,一下子就蹿到他前面去了!猎豹轻轻地笑了笑。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
"好吧。"大狮子有点不服气,"就算猎豹比我跑得快一丁点儿,可是爬树谁都比不过我。大狮子紧紧抱住最近的一棵大树,用四只大爪子又抓又扒的,好不容易才爬上了最矮的那根树枝。"看起来……有些树的确不太好爬……"大狮子说。在最高的那根树枝上,一只猴子正用尾巴倒挂着来回荡秋千。他看见大狮子爬树的样子,偷偷地笑了。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大狮子听到了好吧。"大狮子气呼呼地说,"就算猴子爬树的本领比我大一丁点儿,但是我力气最大,看吧!只听到"啪"的一声,树干断了。他用大脑门死死地顶住一棵小树,这时,一头大象慢慢走了过来。一路上踩扁了好多小树苗,还撞断了不少大树。看见大狮子,大象举起自己的长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就连大象也不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故事里,大狮子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很厉害?(幼儿讲述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结果是这样吗?有哪些动物比狮子更强?
(4)游戏:动物大比拼一(出示动物图片)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去找找,你觉得谁也可能会嘲笑狮子?
一他有什么本领比狮子更强? (引导幼儿上前讲述:"嘻嘻,我……的本事比你大。""哈哈,比你……")(5)讲述故事的高潮和尾声大狮子气坏了,"好吧。"我还有更厉害的本领呢,"就算你们的本事都比我大一丁点儿,恩……啊呀呀气死我了!(播放狮子吼声)狮子气得大吼,他的吼声像打雷一样,越传越远,越传越响,整片丛林都被震动了原来大声吼叫才是狮子最厉害的本领!听到他的吼叫声,猎豹、猴子、还有大象大家都安静下来了。大狮子终于得意地笑哼,看谁还敢嘲笑狮子。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5、中班语言教案《小狮子照哈哈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知道狮子上当的原因。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2、故事CD。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师: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
二、集体阅读《小朋友的书》,理解故事内容。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猫和狮子在干什么?
师:小猫和狮子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在争论什么?
师:镜子里的狮子是怎么样的?镜子里的猫是怎么样的?<来.源快思教.案网>它们照的镜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镜子的奥秘吗?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在调羹上找自己,激发了孩子对于多种镜子成像现象的兴趣,并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镜子,加深幼儿对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找到实物哈哈镜,让孩子们照一照,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好,孩子们的投入度一定会更高。
6、中班语言绘本《谁敢嘲笑狮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某方面是最棒的。有些人擅长阅读,有些人擅长绘画,有些人擅长踢足球,有些人则擅长创作音乐,然而,也有些人还不知道自己最擅长哪个方面。在这个故事中,大狮子想展示它最擅长的一面——毕竟他是百兽之王啊!不过,什么是他最擅长的呢?每一次他想到一样拿手好戏,就发现有其他动物比自己更在行。猎豹、猴子、蛇、还有大象都悄悄地嘲笑他,他可气坏了,但是狮子终究是狮子,它有它的厉害之处,它的吼声足以威胁整片丛林,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这本图画书情节富于默感和极强的味性,同时,这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心,同时也为与孩子共读的父母矫正了教育理念方面的偏颇之处,让他们在欢笑中期待孩子内在力量的自然迸发!让我们静静地待孩子的“吼叫”,尽管未必惊天动地,但是一定可以让我们满心欢悦,让他们自豪无比!
活动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2.观察并理解画面,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非常厉害的朋友,我们来猜猜他是谁?
2.哦,你们真厉害,原来真的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狮子。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只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3.你们知道“嘲笑”是什么意思吗?(不怀好意的笑,笑话别人)
二、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1.出示第2~4面:讲述开始部分。提问: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厉害在哪儿?
2.出示第5~19面:讲述发展部分。
(1)大狮子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很厉害?
(2)结果是这样吗?有哪些动物比狮子更强?
(3)出示图片小结:猎豹跑步比狮子快;猴子爬树比狮子高;蛇爬行本领比狮子大、大象力气比狮子大。
三、经验积累,迁移体验
1.动物大比拼狮子很不服气,这时丛林里刚好有很多动物在参加聚会呢。(出示动物图片)你觉得它们有什么本领比狮子更强?(引导幼儿上前讲述:“嘻嘻,我……的本事比你大。”)
2.说说自己的本领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呢?请你来说一说。
四、回归故事,情感升华
1.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小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可以嘲笑别人的短处,要相互帮助。只要我们有自己最强的地方,我们就是最棒的孩子。
3.让我们自信的站起来,大胆告诉老师:“我是最棒的!”
附故事内容:
清晨,丛林里很凉快,也很热闹:动物们有的跑步,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地面上爬行……谁都没闲着,只有大狮子坐着不动。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大狮子向一头母狮子炫耀,“因为我是最厉害的!”
“别吹牛了,”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哪里?”
大狮子想了一想。“跑步是我最拿手的!不信,我跑给你看!”
大狮子突然从高高的草丛里跳了出来,吓得其他动物拔腿就逃。
大狮子跑啊跑,突然看见腿又细又长的猎豹,一下子就窜到了他前面去了!猎豹轻轻地笑了笑。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
“好吧,”大狮子有点不服,“就算猎豹比我跑得快一丁点,可是爬树谁都比不过我!不信,我爬给你看!”
大狮子紧紧抱住最近的一棵大树,用四只大爪子又抓又扒的,好不容易才爬上最矮的那根树枝。
“看起来……有些树的确不太好爬……”大狮子说。
在最高的那根树枝上,一只猴子正用尾巴倒挂着来回荡秋千。他看见大狮子爬树的样子,偷偷地笑了。要知道,没人敢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听见了。
“好吧,”大狮子气呼呼地说:“就算猴子爬树的本领比我大一丁点,但是……我能静悄悄地穿过草丛!”
大狮子蹲下身子,慢慢地,轻轻地爬进一片高高的草丛。
一条蛇毫无声息地滑过草丛,他看见大狮子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的模样,微微地笑了。
他是在对自己笑哪,因为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看见了。
大狮子真的生气了:“好吧,就算蛇爬行的本领比我厉害,但是,我还能……还能……”
“你是不是特别能呼呼的大睡呀?”母狮子笑着说。
“睡觉怎么能算本事哪!”大狮子说道。
大狮子想了想,又说:“其实我力气最大,看吧!”他用大脑门死死地顶住一棵小树,只听到“啪”的一声,树干断了!
这时,一头大象慢慢走了过来,一路上踩扁了很多小树苗,还撞断了不少大树。
看见大狮子,大象举起自己的长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就连大象也不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
这下可把大狮子气坏了。“好吧,”他说,“就算大象的力气比我大一丁点儿,可我还有更厉害的本领……那就是……啊呀呀,我怎么想不起来了!”
“气死我了,我真想……”
“……嗷……嗷……嗷……”
狮子气得大吼,他的吼声就像打雷一样,越传越远,越传越响,整片丛林都被震动了。
原来,大声吼叫才是狮子最厉害的本领!
听到他的吼叫声,猎豹、猴子、蛇,还有大象都不敢再笑了,大家都安静下来。
大狮子终于得意的笑了……哼,看谁还敢嘲笑狮子!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绘本分享阅读教学中,一本完整绘本的结构:封面、环衬、扉页、故事和封底,是否需要向幼儿略作介绍?如果需要,什么时间介绍合适?在今天的活动中不难发现: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中,最好是围绕绘本故事内容展开,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画面语言为主,力求紧凑。所以,这些介绍可以在前期完成。没有很好的借助于绘本,让幼儿仔细的歌词画面内容,大多数的时间作为教师的我始终处于对幼儿活动的掌控中,没有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讨论、猜测画面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回答,有点时候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一下,使幼儿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
7、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救狮子》含反思
小狮子怎么了?为什么要救它呢?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小朋友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更多优秀教案,公开课等,请关注幼师ok网。我们会不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设计意图:
最近,本班幼儿对涂色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涂色材料,以发展幼儿的涂色技能。结果,我发现孩子们涂完之后,常常会三五成群地编讲着故事。为此,我就想,如果能将幼儿的涂色材料利用起来,岂不一举两得?针对中班幼儿看图书无目的性,随意乱翻的特点,我将幼儿的涂色材料装订起来,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掌握一些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学会逐页阅读图书。
2、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3、知道小朋友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6、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平时练习涂色的材料自制成图书(无封面,第3、4页无页码,且内容不完整。图书第一、二、三、四页内容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每人一本。
2、数卡(3、4)、动物卡片、水彩笔、固体胶若干。
(评:学具的准备能照顾到个别差异,活动中能力强的可选择水彩笔自己画、写,能力差的可利用老师准备的数卡、动物卡片贴,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
(评:教师神秘的表情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出示图书)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幼:不知道。
师:为什么不知道?
幼:因为它没有封面。
幼: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
师:噢,因为封面上没有图,也没有字,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图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评:先不让幼儿看图书里的内容,而是让幼儿先说说“为什么不知道”的理由,使幼儿初步懂得封面的作用。)
2、引导幼儿逐页阅读图书。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老师将书翻至第一页,提问:今天天气真好,咚、咚,谁出来散步了?
幼:狮子。
师:还有许多动物要出来散步呢!想一想,可能还有谁会出来散步呢?
幼:小白兔。
幼:小猴子。
幼:松鼠
……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一页。
师:想一想,小动物们听到大狮子咚咚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评:开放性的提问,使幼儿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充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幼:会逃跑。
师:为什么?
幼:因为狮子老欺负小动物。
幼:不对,这是不欺负人的狮子。
幼:你怎么知道的?
……
(评:这里针对幼儿之间发生的争论,老师并没有制止,而是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述说自己的观点,使活动气氛活跃起来。)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那小动物们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往下看。(翻到第二页)
幼:小动物们吓跑了。
幼:小动物们被吓得东奔西跑。
师:轩轩用了一个好听的词,叫“东奔西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一起来做个“东奔西跑”的样子。
师:除了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东奔西跑”,还可以说小动物被吓得怎么样了呢?
幼:小动物被吓得到处乱窜。
师:噢,到处乱窜,这个词不错,我们来学学。
(评:个别幼儿用的好词,教师并没有让幼儿集体枯燥地读,而是让幼儿读了一遍之后,就用动作来表现,使幼儿很轻松地掌握了‘东奔西跑’、‘到处乱窜’。)
师:大狮子见小动物们都怕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它很得意。
师:你从那儿看出来的?
(评: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幼:瞧,它的手举起来了,好像在跳舞。
幼:我觉得它在一边走一边跳。
幼:它脸上笑咪咪的。
师:这是第几页?(教师手指页码)
幼:第二页。
师:“想一想,大狮子一边走一边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我觉得它会摔跤。
幼:我觉得它会掉进猎人的陷阱里。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师: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边说边翻到第三页)幼:哇,它真的掉进陷阱里了。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大狮子掉进陷阱里,心里会怎么样呢?它又会怎么做呢?
(评:让幼儿体验此时大狮子的心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幼:大狮子害怕极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幼:大狮子可急了,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对呀,大狮子心里可害怕了。它大喊“救命呀!救命呀!”。那谁会来救它呢?(翻到第四页)
(评:教师以自己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感染幼儿,激发了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师:“谁来救它了?”
幼:没有。
师:“这一页有没有页码?”
幼:没有。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可能会有谁来救它?又会怎么救呢?
幼:大象会来救它。
师:怎么救?
幼:用鼻子卷。
幼:长颈鹿把长脖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幼:不行,大狮子太重了。
幼:猴子、小兔、小熊把绳子伸进陷阱里,把狮子拉上来。
幼:小动物们把梯子伸进陷阱里,让狮子爬上来。
……
(评: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3、引导幼儿将图书内容补完整。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动物图片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一想,会有哪些动物帮忙,它们又是怎么帮忙的,然后把它补上去。为了让别人能看懂到了第几页,我们还要为它补上什么?
幼:页码。
师:把图书补好后,还要请小朋友们把图书补讲完,可以讲给同伴听,也可以讲给客人老师听。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让幼儿补图书,并要求把图书补讲完,让每个幼儿都有了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活动中,我们看到能力强的幼儿能主动讲给客人老师听,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也能高兴地讲给同伴听,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幼儿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故事,其他幼儿作评价(包括页码是否贴对)。
5、请幼儿帮图书取名字。
活动延伸
请幼儿帮图书设计封面,老师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
(评:让幼儿设计封面,并帮幼儿把取的名字写在封面上,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如:图书不但有内容、页码,还应该有封面,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总评: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整合性的观点,有机地融合了动作、语言、情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了环境、材料以及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而教师则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对幼儿的表达表示理解,给予肯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孩子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主动学习、表现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幼儿始终保持了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至始至终都能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倾听技能,如当有幼儿争着发表意见时,老师则引导“我们先听他说,好吗?”“等他说完了你再说,好吗?”,使幼儿逐步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整合性的观点,有机地融合了动作、语言、情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了环境、材料以及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而教师则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对幼儿的表达表示理解,给予肯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孩子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主动学习、表现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幼儿始终保持了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至始至终都能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倾听技能,如当有幼儿争着发表意见时,老师则引导“我们先听他说,好吗?”“等他说完了你再说,好吗?”,使幼儿逐步养成了注意倾听的习惯。
8、中班语言活动《谁敢嘲笑狮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4-5 岁是幼儿语言发展、自我意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与成同伴交流。通过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增强理解与表达能力。
幼儿喜欢听故事,愿意与同伴讲述故事,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论讲述的过程中有的幼儿非常自信,有的比较胆小,不好意思,可孩子的心里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得到别人的夸奖。
《谁敢嘲笑狮子》富有幽默感和极强的趣味性,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棒的地方,也有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鼓励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提升自信心,感到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朋友各自的长处,理解没有绝对的强者。
2、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游戏中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长处感到自豪。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各自的长处,理解没有绝对的强者。
难点:敢于表述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长处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生活图片(吃饭、睡觉、画画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瞧,这就是主角,你猜他是谁?
2、小结:这样一头威风凛凛的鬓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头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二、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1、讲述故事开始部分至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那里?”提问: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哪最厉害?
2、讲述故事发展部分至“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
提问:故事中哪些动物比狮子本领大?他们什么本领比狮子厉害?它们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
3、游戏:
1)、动物比本领
(1)(出示动物图片),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去找找,你们觉得谁还有可能会嘲笑狮子?
(2)它有什么本领比狮子大?(引导幼儿上前讲述,嘻嘻..我的 XX 本领比狮子大)
(3)小结:再强大的动物,也总有比不过别人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强者。
2)、我与爸爸妈妈比本领
(1)这么多小动物的本领都能比过狮子,那小朋友们的本领能比过爸爸妈妈么?
(2)小朋友与爸爸妈妈分别比摸高和转圈的本领,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3)小结: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和老师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比不过其他人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强者。
4、讲述故事高潮和尾声
三、拓展与讨论
1、故事中狮子发现了自己的本领是大声的吼叫,心理很高兴。动物们都有自己厉害的地方,你有自己厉害的地方吗?
2、出示生活中各类事件图片,这些事情,你有擅长的吗?幼儿轮流说出自己擅长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我的本领》---美工区。
选材反思:
《谁敢嘲笑狮子》故事生动有趣,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短处惆怅,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理,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策略反思:活动中先请幼儿猜测表达,调动幼儿积极性,再进行故事的讲述,在讲述中利用提问来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接着利用游戏调节活动氛围的同时也完成了目标,然后讲述故事的高潮和尾声,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最后引导幼儿拓展和讨论,进行经验的迁移。活动层层递进,衔接较为合理、紧凑。
教法运用的反思:
1.提问法:利用提问法的教学策略既可以调动幼儿积极主动性也起到了回忆巩固故
9、优质活动中班语言《谁敢嘲笑狮子》教案反思
(一)内容简介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狮子骄傲地说,“因为我是最厉害的!”
但是,狮子到底厉害在哪儿呢?每次他想到一样拿手好戏,就发现有其他动物比自己更在行。猎豹、猴、蛇,还有大象都悄悄地嘲笑自己,他可气坏了:谁敢嘲笑狮子?
(二)主题分析
故事讲述了百兽之王狮子,从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中渐渐迷失自信,到生气得大吼一声找回了自信的经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自己的短处耿耿于怀,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强项,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三)情节分析
对于狮子的强大,从没有人怀疑。狮子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故事也是在狮子的骄傲自信中开始的。但没想到,在狮子想拼命证实自己的长处时,却屡屡被其他动物所超越。对狮子来说这些是打击,而对小读者来说,这却是一个了解动物“最大的本领”的契机。
挫败让狮子既茫然又生气,终于在狮子忍不住泄愤时,他的吼声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那我们小朋友的强项又在哪儿呢?什么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呢?狮子洋洋得意的结局能引发小读者更多的思考。
(四)图画分析
本书采用了水彩画的方式来呈现画面。画面中动物形象鲜明,外形特征明显;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生动、立体地表现出动物的大小比例关系,也完美地展现了大草原上热闹的景象。
狮子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情绪,骄傲、吃惊、沮丧、愤怒、得意……都在他的眉宇间一览无遗。而动物们先前脸上些许的嘲笑和最后听到狮子怒吼时流露出的恐惧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烘托出狮子最令人生畏的本事——吼叫。
另外,书中也展现了狮子及其他动物各种不同的动态,便于幼儿欣赏、观察、临摹和创作。
(五)角色分析
盲目自信的狮子知道自己是了不起的万兽之王,可当他千方百计地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时,他才发现,原来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强在哪儿,他的自信也渐渐化成了愤怒。这样的境况似曾相识,我们也时常知道自己并不弱小,但自己的长处究竟在哪儿却未必了解。大狮子重拾自信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历程。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反复出现了语句“没人敢嘲笑狮子”,教师可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演绎狮子的情绪变化,
故事中的语句,如“有的,有的,还有的……’’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并尝试用类似的语句进行讲述,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意图
《谁敢嘲笑狮子》故事生动有趣,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它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短处愁怅,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理。
第一个环节在出示狮子身体的局部时,教师可以从狮子容易和其他动物混淆的身体与四肢开始,最后才出示最具特色的雄狮鬃毛,以帮助幼儿感知“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发展部分时,设置了一个“动物大比拼”的游戏,让幼儿思考发现,“即使是弱小的动物,也有比强大的狮子厉害的地方",为下一步寻找自己的优势做准备。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呈现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和表述。如果活动内容过满,可将一些环节延伸至下一教时。
2、活动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2)观察并理解画面,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活动准备
· 谁敢嘲笑狮子》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动物图片(鼠、袋鼠、牛、猫、鸟、企鹅、蜘蛛、长劲鹿……)
·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如:吃饭、睡觉、唱歌、画画、看书、拍球、跑步、跳舞、玩玩具…
4、活动过程
(1)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先出示身体和四肢,再出示尾巴,接着出示面部,最后出示鬃毛。
一瞧,这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你猜他是谁?
小结:这一头威风凛凛的鬃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只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2)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①出示第2~4面:讲述开始部分。
一清晨,丛林里很凉快,也很热闹:动物们有的跑步,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地面上爬行……谁都没闲着,只有大狮子坐着不动。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大狮子向一头母狮子炫耀道,“因为我是最厉害的。"“别吹牛啦。”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哪里?”
一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厉害在哪儿?
(3)出示第5~1 9面:讲述发展部分。
一“跑步是我最拿手的!不信,我跑给你看!”大狮子突然从高高的草丛里跳出来,吓得其他动物拔腿就跑。
大狮子跑啊跑,突然看见腿又细又长的猎豹,一下子就蹿到他前面去了!猎豹轻轻地笑了笑。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
“好吧。”大狮子有点不服气,“就算猎豹比我跑得快一丁点儿,可是爬树谁都比不过我。大狮子紧紧抱住最近的一棵大树,用四只大爪子又抓又扒的,好不容易才爬上了最矮的那根树枝。‘‘看起来……有些树的确不太好爬……”大狮子说。在最高的那根树枝上,一只猴子正用尾巴倒挂着来回荡秋千。他看见大狮子爬树的样子,偷偷地笑了。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好吧。”大狮子气呼呼地说,“就算猴子爬树的本领比我大一丁点儿,但是我能静悄悄地穿过草丛!”大狮子蹲下身子,慢慢地、轻轻地,爬进一片高高的草丛。
一条蛇毫无声息地滑过草丛,他看见大狮子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的模样,微微地笑了。他是在对自己笑呢,因为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看见了大狮子真的生气了:“好吧,就算蛇爬行的本领比我厉害,但是,我还能……”
大狮子想了想,叉说:“其实我力气最大,看吧!只听到“啪”的一声,树干断了。他用大脑门死死地顶住一棵小树,这时,一头大象慢慢走了过来。一路上踩扁了好多小树苗,还撞断了不少大树。看见大狮子,大象举起自己的长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就连大象也不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故事里,大狮子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很厉害?(幼儿讲述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结果是这样吗?有哪些动物比狮子更强?
[NextPage]
(4)游戏:动物大比拼
一(出示动物图片)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去找找,你觉得谁也可能会嘲笑狮子?
一他有什么本领比狮子更强?
(引导幼儿上前讲述:“嘻嘻,我……的本事比你大。”“哈哈,
比你……”)
(5)讲述故事的高潮和尾声
大狮子气坏了,“好吧。”
还有更厉害的本领……那就是说,“就算你们的本事都比我大一丁点儿,可
啊呀呀,我怎么想不出来播放大狮子的叫声。大狮子怎么了?”“气死我了!狮子气得大吼,他的吼声像打雷一样,越传越远,越传越响,整片丛林都被震动了原来大声吼叫才是狮子最厉害的本领!听到他不敢再笑了的吼叫声,猎豹、猴子、蛇,还有大象都大家都安静下来。大狮子终于得意地笑哼,看谁还敢嘲笑狮子。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经历了活动的第一教时后,孩子们知道了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长处。这一次丛林里的“动物颁奖大会”,他们需要在欣赏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每一种动物的特点。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截取了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的片段供幼儿欣赏。教师先提供动物的图片,缩小联想的范围,再请幼儿欣赏音乐,将音乐特点与动物特征相匹配,这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可能更合适。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编排舞蹈动作进行表达和表现,共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用动作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第二个层次:不仅要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用肢体语言表现出该种动物最擅长的本领,难度有所提高。中班幼儿肢体语言不够丰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应舞蹈动作的照片供幼儿参考。
2、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外形特点与特长。
(2)欣赏不同的音乐,感知其旋律、节奏、速度与所表现动物的关系。
3、活动准备
·《谁敢嘲笑狮子》课件(PPT)
·《动物狂欢节》音乐选段
·相应的动物卡片、插卡底板(幼儿2~3人一组,每组一份)
·动物舞蹈造型照片
·幼儿制作的各种奖杯(森林大力士、森林舞蹈家、森林歌唱家、森林之王、森林游泳健将、森林跳高王子……)
4、活动过程:
(1)回顾故事情节,引出主题
一(出示狮子)上次我们讲了关于狮子的故事,还记得故事的名字吗?
一记得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嘲笑过狮子?他们的哪些本领比狮子厉害?
一经历了上次的事,狮子知道了,原来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最厉害的本领,于是召开了一个“森林颁奖大会”,看看都来了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
(2)欣赏首乐,展开联想
一听听,动物们哪个先来,哪个后到?按你听到的顺序给动物们排排队。(欣赏首乐,小组操作排序)
一你们听到的动物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 (这段音乐是谁?为什么你觉得这是××? ××是什么样的?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
一(播放课件验证)看看,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
(3)森林颁奖大会
①动物出场秀。
一每组选一种动物,要用动作表现出这种动物的样子,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你们是谁。(小组编排,可提供个别小组舞蹈造型照片)
一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让大家欣赏一下,让我们猜猜你们是谁。(小组轮流表演n幼儿表演时,教师可播放相应的音乐。)
一你们觉得他们表演的是谁?你喜欢他们哪个动作?还有什么动作也可以表演这种动物?
②颁奖大会。
一(出示各种奖杯)看看这些奖最适合颁给哪个动物7
一领奖的时候,不仅要表演出动物的造型,还要用动作告诉大家这种动物最大的本领,让我们看明白你是来领哪个奖杯的。(小组合作编排动作n)
颁奖大会正式开始,听到合适的音乐,相应的小组就登场表演并领奖。
(三)活动拓展
1.丰富音乐,增添动物的种类,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并逐渐配合音乐的速度与节奏。
2.幼儿与同伴讲述并统计自己和同伴的优点和缺点。
(四)阅读区的活动
1.在阅读区中投放此图画书,供幼儿自主阅读。
2.动物扑克牌:用动物图片自制“动物扑克牌”,2~4人一起玩,每人任意取一张动物牌,说出该动物最独特的本领为胜,可收取别人手中的动物牌。
3.谁也不能嘲笑我:
(1)准备:墙面环境中布置每个幼儿的照片及日常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示。
(2)操作方法:幼儿可将自己做得最棒的事件图片贴在自己的照片后,也可把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件照片贴在比自己好的同伴的照片后。
(何 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绘本分享阅读教学中,一本完整绘本的结构:封面、环衬、扉页、故事和封底,是否需要向幼儿略作介绍?如果需要,什么时间介绍合适?在今天的活动中不难发现: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中,最好是围绕绘本故事内容展开,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画面语言为主,力求紧凑。所以,这些介绍可以在前期完成。没有很好的借助于绘本,让幼儿仔细的歌词画面内容,大多数的时间作为教师的我始终处于对幼儿活动的掌控中,没有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讨论、猜测画面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回答,有点时候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一下,使幼儿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