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教案《母鸡咯咯叫》》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游戏教案《母鸡咯咯叫》
游戏目标:
1、学习有弹性的声音表演叫鸣声。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锻炼幼儿的创编思维。
3、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乐器响板,进行表演。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游戏准备:
乐谱、钢琴、母鸡头饰、大灰狼图片、响板每人2块
游戏过程:
一、教师放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让幼儿听音乐做小鸡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导入
1、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曲?里面的小鸡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来说说母鸡,你们见过吗?
3、它怎么叫的呢?(自由回答)
三、今天老师用另外一种叫法来让小朋友学学。并出示乐谱: 咯咯 嗒︱咯咯 嗒︱(配上响板)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取出响板学一学。
2、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法叫,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声调,并加上响板来表演。
比如开心了:●● ˉ︱●● ˉ︱(响板敲的响)
伤心:●● ~︱●● ~︱(轻轻的敲)
找窝:●● 、︱●● 、︱(时快时慢,表现出焦急的样子)
生蛋:●● ↓︱●● ↓︱(表现出没有力气的那种)
凶:●● ∧︱●● ∧︱(敲的有力)
3、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
四、在原有的声调上加入动作和响板的声音:
找窝→要生蛋了→生蛋中→生完蛋开心的叫。(重复表演几次)
2、中班体育游戏教案《母鸡下蛋》含反思
目标:
1、练习双脚夹球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2、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双脚夹着球走斜坡和绕着线圈走的动作。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比赛:幼儿学习母鸡夹着球走过斜坡和绕过线圈行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回来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儿。看哪一组快。
指导:
水平一:鼓励幼儿灵活地夹着球迅速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水平二:引导幼儿用大腿内侧把球夹紧行走。
环境材料:
线圈12个、皮球4个、木板3块,箩4个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漂亮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示范画圆前,我应该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该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动中应该更加的细心与全面。
3、中班教案《母鸡孵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鸡蛋数量的变化。
2.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3.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二、熟悉歌曲《母鸡孵蛋》
1. 教师用彩蛋示范歌曲。
(1)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母鸡的叫声)。
(2)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看看母鸡孵了几个蛋。
2. 幼儿学唱并动作表现。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三、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用大鼓帮助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师:你们平时怎样才会很棒?可以吃什么?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师:听,它在干什么?(打嗝的声音)谁来给他取个名字?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四、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2.幼儿熟悉道具。
五、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六、给三种小鸡分组,结合乐器进行歌曲游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鸡来进行表演。
(2)合音乐演唱并表演。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4拍子的节奏演奏的不是很清楚,在示范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节奏,导致这节活动的节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目标三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害羞、自信的情绪,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完全理解了。活动开始我以一首《母鸡咯咯叫》导入,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请孩子边表演边数数。活动中我将重点放在第二段末拍节奏上,先学三声鸡叫,然后打嗝一下,活动中我反复的提醒,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在乐器演奏上,我先带领孩子进行演唱,然后在配上乐器,由于刚开始的节奏问题,在这个方面我处理的不是很好。
4、中班游戏教案《母鸡下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母鸡下蛋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夹球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2、体验活动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环境材料:
线圈12个、皮球4个、木板3块,箩4个
游戏指导:
水平一:鼓励幼儿灵活地夹着球迅速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水平二:引导幼儿用大腿内侧把球夹紧行走。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双脚夹着球走斜坡和绕着线圈走的动作。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比赛:幼儿学习母ji夹着球走过斜坡和绕过线圈行走,回来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儿。看哪一组快。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5、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母鸡咯咯叫》
游戏目标:
1、学习有弹性的声音表演叫鸣声。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锻炼幼儿的创编思维。
3、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乐器响板,进行表演。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游戏准备:
乐谱、钢琴、母鸡头饰、大灰狼图片、响板每人2块
游戏过程:
一、教师放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让幼儿听音乐做小鸡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导入
1、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曲?里面的小鸡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来说说母鸡,你们见过吗?
3、它怎么叫的呢?(自由回答)
三、今天老师用另外一种叫法来让小朋友学学。并出示乐谱: 咯咯 嗒︱咯咯 嗒︱(配上响板)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取出响板学一学。
2、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法叫,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声调,并加上响板来表演。
比如开心了:●● ˉ︱●● ˉ︱(响板敲的响)
伤心:●● ~︱●● ~︱(轻轻的敲)
找窝:●● 、︱●● 、︱(时快时慢,表现出焦急的样子)
生蛋:●● ↓︱●● ↓︱(表现出没有力气的那种)
凶:●● ∧︱●● ∧︱(敲的有力)
3、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
四、在原有的声调上加入动作和响板的声音:
找窝→要生蛋了→生蛋中→生完蛋开心的叫。(重复表演几次)
6、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游戏母鸡孵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能大胆地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2、能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创编。
3、喜欢歌曲表演,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母鸡头饰、沙蛋各四个、母鸡道具一个,
2、各种孵蛋的图片,
3、鸭蛋、鸟蛋各一个。
4、音乐
重点:能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大胆地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合作表演孵蛋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听,这是谁的声音?”(母鸡)“母鸡在干什么呢?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听鼓声入场,围成半圆坐好。
2、师幼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歌曲第一遍(教师扮母鸡),感知歌曲旋律。
师:我是鸡妈妈,听听看鸡妈妈是怎么孵蛋的?(放音乐)
2、歌曲第二遍,进一步熟悉歌曲。(教师运用道具母鸡表演唱,幼儿有节奏的摆动双手)。
师:母鸡生了几个蛋?一起数一数?(1、2、3、4)
3、歌曲第三遍,学唱歌曲。
师:这次听歌曲时,用手指表示鸡蛋的个数,并且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注意数蛋的时候也是有节奏的。
(请幼儿听到数字几时,伸出几个小手指,并按节奏数一数。)
4、歌曲第四遍,尝试发明歌表演动作。
A、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蛋的个数。(幼儿发明拍手、跺脚等动作,幼儿合作发明拍手、碰屁股等动作。)
B、用不同的姿态表现母鸡孵蛋。幼儿发明坐着、蹲着、转手等动作孵蛋
6、歌曲第五遍,进行孵蛋游戏。
A、简单介绍游戏中的角色,请幼儿尝试怎么做才能把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像一个鸡蛋。
B、教师示范,提醒扮演母鸡的幼儿在歌词唱到“孵出()个蛋”的时候记住轻拍扮演鸡蛋的小朋友,这个动作的意思是母鸡已经从鸡蛋里面孵出小鸡来了。
C、分组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欣赏两种蛋,并尝试创编歌曲。(逐一出示鸭蛋、鸟蛋)
师:你知道它是谁孵的呢?试试把它唱出来。
如:嘎嘎嘎嘎,母鸭在孵蛋;
嘎嘎嘎嘎,孵出一个蛋。
2、出示各种其他蛋的图片,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创编。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4拍子的节奏演奏的不是很清楚,在示范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节奏,导致这节活动的节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7、中班歌唱《母鸡孵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掌握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节奏和旋律,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游戏情境中尝试分角色演唱二声部歌曲,体验边游戏边进行二声部合唱的乐趣。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
2、《母鸡孵蛋》课件;现场伴奏;公鸡头饰一个;小鸡卡片若干;鸡蛋卡片若干。
3、场地布置:在地上贴上16个不同颜色的蛋宝宝卡片。
经验准备:
母鸡孵蛋的知识经验;学会第二声部歌词。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导入课题。
教师:“今天母鸡妈妈要来孵蛋了,看看母鸡妈妈要孵几个蛋?”
二、学唱歌曲,初步尝试学习二声部合作演唱。
1、学唱第一声部:通过课件展现母鸡妈妈边唱边孵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提问:母鸡妈妈孵蛋的时候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学一学。
(2)配合课件,幼儿随伴奏完整学唱第一声部。
(3)游戏:蛋宝宝。
幼儿扮演蛋宝宝,教师扮演母鸡妈妈,师幼边唱边游戏。
2、在游戏情境中初步感知二声部合唱。
(1)出示公鸡爸爸的角色,自然引出第二声部歌词。
(2)幼儿扮演母鸡妈妈,教师扮演公鸡爸爸,进行二声部合唱。
(3)幼儿扮演公鸡爸爸,教师扮演母鸡妈妈,进行二声部合唱。
三、游戏:母鸡孵蛋。
(1)师幼分角色边玩游戏边进行二声部合唱。
(2)幼儿与客人老师分角色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学反思
本次歌唱活动来源与奥尔夫音乐活动《母鸡孵蛋》。原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在捡鸡蛋的游戏过程中感知鸡蛋的数量。而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产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鸡、害羞鸡、打嗝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亮点:
整个活动选材活泼、热情。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整个课堂表现了一种活泼、轻快的气氛。本次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我用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律动进场,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音乐游戏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不断创新的动机兴趣,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所表达的快乐,让幼儿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我给三个鸡蛋设定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棒棒鸡、害羞鸡和打嗝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利用打嗝帮助幼儿学习小节末的休止,降低了幼儿学习的难度,幼儿容易接受,降低难度,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
创设表演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有充分的表现时间和机会,满足幼儿乐于表现的愿望。并且利用表演形式进一步复习歌曲,达成目标。
不足之处:老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要及时地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回答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