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年妈妈的孩子》反思

《中班教案《年妈妈的孩子》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年妈妈的孩子》反思

1、中班教案《年妈妈的孩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挂历,引起兴趣。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

  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

  三、了解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

  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最小的房子住了几个日娃娃

  五、我发现的日历秘密。

  师: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日历上还有哪些秘密呢?

  幼儿寻找,鼓励幼儿间能相互提问。(比如:星期,英语,节日、节气等)

  六、练习查找日期。

  老师根据幼儿的生活请幼儿学习查找日期,如六一节,九月一日等,并请幼儿介绍自己寻找日期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

  七、延伸。

  在活动区请幼儿学习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挂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班上的干婧奶奶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还有个孩子说:"我要考考你们,哪几个月有30天?",而很多的小朋友们走进了大月小月的误区,回答错误,而他则得意地宣布:"除了2月以外,所有的月都有30天的。",让我们大家禁不住鼓掌喝彩。小小活动让幼儿接触到了身边的数学奥秘,激起了幼儿探索知识的热情。

2、中班教案《妈妈的节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尝试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3、体验和妈妈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节日的性质,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活动前请幼儿观察妈妈的一日生活

  3、白纸和画笔(人手一份)

  4、有关妇女节的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组织幼儿听音乐,配动作,调动幼儿情感和兴趣。

  二基本环节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三八妇女节,重点强调是妈妈的节日。(让幼儿感情转移到自己的妈妈。)

  2、提出问题,让幼儿说一说:

  妈妈每天做些什么事?妈妈辛苦吗?妈妈为什么那么辛苦?那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做?

  3、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如:“祝您………..”“我帮您……….”,帮妈妈做事情、给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 给妈妈拿毛巾、听妈妈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三、结束环节

  1、为妈妈送上一幅画,对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帮助幼儿把对妈妈的祝福写出来。

  四、 延伸环节

  1将幼儿做好的礼物送给妈妈,或是贴在班级的门边,请幼儿家长欣赏,并鼓励幼儿向妈妈表达节日的问候。

  2有机与其他领域相渗透,扩展对妇女节的认识。

教学反思

  1、在活动过程中,我觉得幼儿的接收效果还是很好的,一说到自己的妈妈幼儿表现很活跃也很积极,能够跟随教师的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幼儿反映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反应敏捷,学习效果明显。

  3、稍感遗憾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上有些欠缺,我的双语水平有待提高。

  4、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把我的双语运用的更深入一些,帮助少数民族幼儿进一步理解这节活动的主要思想。

  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3、中班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1.布置我的家,孩子对妈妈的照片贴在主题墙上。

  2.创设娃娃家游戏区,提供妈妈的衣服道具。

  3,语言区角张贴称谓歌。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学会歌曲我的好妈妈。

  2.让幼儿尽情想象表演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

  3.教育幼儿学会关心和尊重长辈。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唱歌曲,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活动准备

  1.磁带《我的好妈妈》

  2. 孩子和妈妈的照片

  3. 道具妈妈的头饰衣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觉得在这世界上谁最好?她会为你做饭洗衣会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这是谁呀?小朋友回答:是妈妈。对她就是妈妈。今天老师呢,老师就把你们的妈妈请来了。

  2.接下来亲大家认真地听《我的好妈妈》

  二.学习歌曲

  教幼儿学唱《我的好妈妈》

  三.观赏图片幼儿和妈妈的图片

  1.让他们猜猜这是谁的家长

  2.让幼儿讲述妈妈的样子

  3.让幼儿说说妈妈的平时都干些什么

  4.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的对待我们的妈妈,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

  四.角色扮演

  学习平时妈妈的动作,和说的话

  五.总结:小朋友们,妈妈每天干活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对妈妈呢?引导幼儿回答: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一些事,给妈妈唱歌,节日时给妈妈送礼物。

教学反思

  《我的妈妈》这一课培养了孩子的模仿能力,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了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不足之处是在于如果再请几个小朋友的妈妈来。进行一次亲子互动我想课堂的感染力鲜活性就更为突出。

4、中班教案《妈妈的怀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与同伴一起表演。

  2.感受母子互相拥抱的亲密,体验孩子渴望妈妈怀抱的情感。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角色之间的对话。

  能对比出家人的怀抱最温暖。

活动准备:

  挂图第6号。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活动前让孩子感觉家里人的怀抱是怎样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设悬,引出主题。

  1、你喜欢你的妈妈抱抱你吗?为什么?

  2、妈妈抱抱你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对比出在妈妈的怀抱最舒服。

  (一)有一条小蛇到树林里去,看到小动物都有妈妈抱,他会怎么想呢?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1.小蛇遇到了谁?(引导幼儿依次回忆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并出示挂图)

  2.小蛇看见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在干什么?小蛇最喜欢谁的怀抱?

  (三)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1.根据故事内容依次提问:

  小蛇是怎么问小松鼠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是怎么问小袋鼠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是怎么问小熊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最想躺在水的怀抱里,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2.师幼一同完整复述故事。

  三、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尝试用拥抱表达爱意的方式。

  请幼儿带上头饰扮演角色,摆上小凳子,组合成“母子对”大家一起边讲边表演,指导幼儿完整讲好对话部分。

  四、通过提问提炼和爸爸妈妈拥抱的甜蜜感觉。

  1.小蛇为什么喜欢凉凉的怀抱?

  2.你最喜欢谁的怀抱?感觉是怎么样的?

活动反思:

  中班语言《妈妈的怀抱》这是一个带有浓浓亲情的故事,简单、有趣,非常适合中班的孩子复述和表演。本活动通过对比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怀抱最温暖,舒服,教师一句一句的分析讲述,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又加深了记忆,对后面的表演活动也有帮助,更让他们明白拥抱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是家庭成员间的一种语言,一种习惯。

5、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妈妈心妈妈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故事优美的意境和感受故事所带来的情感。

  2、拓展幼儿思维,愿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爱,培养一颗善良、关怀的心。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绘本《妈妈心妈妈树》,课件、舒缓钢琴曲。

  2、快乐爱心树一棵,爱心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那你们觉得什么是爱?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同意我的说法吗?

  二、欣赏故事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题目是什么,认识字的小朋友大声地念出来吧!

  1、分段欣赏故事:到“‘我还是会想妈妈,我要妈妈陪我上学……’”

  故事里面有谁?她怎么了?小苹果为什不喜欢上幼儿园?如果你是小苹果的妈妈你会怎么办?

  2、(讲到“阿志小声地对豆豆说:‘好肉麻,我才不要!’”)

  提问:妈妈最后想了什么办法?这颗妈妈心被带到幼儿园以后小朋友都怎么说?只有一个小朋友说了不一样的话?你们还记得他说了什么话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问题是重点,要引导幼儿园发散)

  3、讲到:“‘请阿志把‘妈妈心’还你就好了。”

  提问:阿志为什么要抢小苹果的“妈妈心”呢?

  4、讲到:“她的眼睛红红的……”

  提问:老师的眼睛为什么红红的?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5、到最后

  阿志最后得到“妈妈心”了吗?小志得到“妈妈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生活中的爱

  1、师:如果阿志抢了你的妈妈心你会怎么做?怎么帮助他?

  阿志通过“妈妈心”获得了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能让我们获得爱,生活中谁爱你?他是怎么爱你的呢?”

  卢老师这里也有好多爱的表现,看看是不是和你们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课件,请幼儿大胆的表述)这是什么爱的表现?

  (1)下雨天帮助别人撑伞——帮助他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爱”。

  (2)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关心家人给最爱的人带来“爱”。

  (3)小朋友献爱心

  四、“妈妈树”:

  师:原来啊!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爱,爸爸妈妈、同学、老师都这么爱你,你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把想说的,想做的都画在我们的“妈妈心”上,然后挂在我们的“妈妈树”上,老师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成真,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的“爱”。

【附:《妈妈心,妈妈树》】

  小苹果缠着妈妈,不想上学。妈妈在她的脸上亲了又亲,还在她的手心上“点”了三下,代表“我爱你”三个字。

  小苹果紧紧地握住那三个字,含着眼泪向妈妈说再见……

  第二天,小苹果又不想上学了,她哭着说:“那三个字,我又看不到,我还是会想妈妈,我要妈妈陪我上学……”

  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用手绢做了一颗心,她对小苹果说:“你把这颗心带到学校,挂在教室旁边的大树上,就像妈妈陪你上课一样。”

  妈妈还告诉小苹果:“放学后,要记得把‘妈妈心’带回来,就像妈妈陪你回家一样。”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6、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年妈妈的孩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挂历,引起兴趣。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

  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

  三、了解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

  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最小的房子住了几个日娃娃

  五、我发现的日历秘密。

  师: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日历上还有哪些秘密呢?

  幼儿寻找,鼓励幼儿间能相互提问。(比如:星期,英语,节日、节气等)

  六、练习查找日期。

  老师根据幼儿的生活请幼儿学习查找日期,如六一节,九月一日等,并请幼儿介绍自己寻找日期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

  七、延伸。

  在活动区请幼儿学习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挂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班上的干婧奶奶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还有个孩子说:"我要考考你们,哪几个月有30天?",而很多的小朋友们走进了大月小月的误区,回答错误,而他则得意地宣布:"除了2月以外,所有的月都有30天的。",让我们大家禁不住鼓掌喝彩。小小活动让幼儿接触到了身边的数学奥秘,激起了幼儿探索知识的热情。

7、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关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议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鼓励幼儿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4-5岁幼儿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劳动,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能体验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爱,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热爱”。

  而近段时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严重,人人居家隔离、做好防护,幼儿和爸爸妈妈有较长的时间呆在家里,幼儿能够亲眼看、亲身感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每天在陪伴自己学习之余,还要花很长时间做家务的辛劳,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同伴间的视频分享(同伴榜样)、幼儿的亲身实践,感受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主动关心感谢爸爸妈妈,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健全幼儿的身心发展。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家务活有哪些,愿意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2.通过观看视频、同伴分享,学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劳动内容。

  3.愿意制定一周劳动计划表,在快乐劳动中体验家人做家务的辛苦,主动关心感谢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满桌好吃的饭菜、温馨整洁的家庭环境、整理干净漂亮的衣物、整齐的书房等幼儿家庭照片、三名幼儿做家务范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温馨、整洁的家庭照片若干,谈话导入活动。

  师:这是谁的家?家里怎么样?(干净、漂亮。)

  师:这么漂亮的家庭环境,都是谁打扫的呢?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回来还要做哪些家务活呢?(做饭、整理书柜、鞋架、叠衣服等等,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图片)

  师:那爸爸妈妈完成这些家务活需要多长时间?做家务活时又是什么感觉呢?

  二、播放个别幼儿帮助家人做家务的视频,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爸爸妈妈做家务的辛苦;学习制定一周劳动计划表,尝试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劳动内容。

  1.分享个别幼儿做家务的视频,同伴学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劳动内容。

  师:今天就有几位小朋友带来了他们做家务的视频分享,我们看看她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师:首先请XXX来分享。(幼儿个别分享。)

  师:XXX在家帮助爸爸妈妈洗碗,请问XXX是怎么介绍她洗碗的?(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学说句式)

  师:还有两位小朋友也带来了他们叠衣服、扫地的视频,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吧!

  (通过再次观看视频,巩固练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做家务。)

  2.集体讨论做家务的时长及感受。

  师:刚才视频里每个小朋友在做家务时妈妈都帮忙计时了,请问你们用了多长时间,做完家务活是什么感受。

  (幼儿自由分享感受。)

  师小结:是的,做好满桌的饭菜、每个房间打扫干净,每个家人的衣服洗晒叠好,书柜鞋架整理整齐,都要花费爸爸妈妈很多的时间,都需要做很多的准备,为了让咱们生活在干净漂亮的环境里,爸爸妈妈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话都不愿多说。我们现在长大了,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3.学习制定劳动计划表,帮助爸爸妈妈共同分担家务活,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XXX制定的一周劳动计划表,引导幼儿讨论。)

  师:这是XXX自己制定的一周劳动计划表,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点点家务活,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我们也学会更多的生活本领,真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呢!我们向她学习,一起来制定劳动计划表吧。

  (幼儿分组制定自己的劳动计划表,选一名代表向其他组的同伴介绍。)

  三、爱的表达。

  师:刚才我们看到XXX不但帮助家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家务活,还拥抱亲吻了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真是一个懂得关心爸爸妈妈,愿意表达爱的小朋友呢!希望我们所有小朋友在做完家务活后都能拥抱、感谢爸爸妈妈,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谢谢您,您辛苦啦!”一起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吧!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