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反思

《中班音乐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音乐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反思

1、中班音乐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 / 0/

  ―― ―― ――

  0 X / X X X X / X 0

  ―― ――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 X / X X X / X 0

  ―― ――

  那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 ――

  0 X / X X X X / X 0

  ――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 ”(连贯)“ ”(放声唱)“ ”(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让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乐唱、会唱、自主唱的意识、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2、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老师有个小花园,你们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教师念歌词: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

  ——欣赏歌曲录音,说说听到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

  ——教师边按歌曲旋律节奏念歌词,边带领幼儿拍手。

  ——教师放慢速度清唱,幼儿轻轻哼唱。

  ——播放录音,幼儿跟唱。

  ——幼儿完整学唱,鼓励幼儿在“茉莉和玫瑰”处替换自己知道或喜欢的花卉名。

  ——幼儿再次完整学唱,注意休止符处要唱出跳跃的感觉,以表达欢快的情绪。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蹲下做花园里的鲜花,教师做花园的主人,边唱歌曲,边走动着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其中在“我给它浇水”处摸幼儿的头部。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才能让人觉得花园里的鲜花很美丽?<来.源快思教.案网>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花园的主人很高兴?

  ——请一个幼儿做花园主人,其余幼儿蹲下仿花园里的鲜花,再次表演。教师注意用自身欢快的情绪来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优美的歌曲。目标是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通过这个活动后,我觉得自己好的方面是利用游戏法,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不足的方面是:一、请幼儿第一遍欣赏时,幼儿录音磁带的歌曲太长,开始我让幼儿静静的听,到后来我让幼儿边拍手边欣赏,使幼儿的注意力有点分散。二、在幼儿跟着老师弹唱时,幼儿的兴趣还很高,我却没有让幼儿再跟唱一遍,而是让幼儿分组跟唱了,使活动有些松散,幼儿的兴趣也稍微减低了。然后我还发现,利用歌词图谱法,幼儿很容易理解歌词并记住歌词。歌词:我的小花园,种满了鲜花。这里有白花,那里有红花。每天早上,我给它浇水,茉莉和玫瑰,开放得多美丽。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改进不足的地方,不会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了,努力使每一个活动完整一些。

3、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7、刚刚我们扮演的都是一样的小茶壶,老师还带来了其他不一样的小茶壶,你们来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4、中班音乐课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内容:

  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准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

  2、练声《太阳出来了》1=C 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4)出示节奏卡 ×·× ×× × × 、×·× ×× × 0 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3、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5、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欣赏:

  老师有个小花园,;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教师念歌词。

  幼儿完整欣赏。

  2.学唱歌曲教师边按旋律节奏,边带领幼儿拍手。

  教师放慢速度清唱,幼儿轻轻哼唱。

  幼儿完整跟唱。

  鼓励幼儿在"茉莉和玫瑰"出替换自己喜欢的花名。

  3.表演歌曲幼儿扮花,教师扮花园主人游戏。

  请个别幼儿扮花园主人。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让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乐唱、会唱、自主唱的意识、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6、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的小花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 / 0/

  ―― ―― ――

  0 X / X X X X / X 0

  ―― ――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 X / X X X / X 0

  ―― ――

  那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 ――

  0 X / X X X X / X 0

  ――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 ”(连贯)“ ”(放声唱)“ ”(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让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从而激发幼儿乐唱、会唱、自主唱的意识、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7、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仙女的音乐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一个音乐盒、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听故事

  1、有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

  2、教师出示音乐盒,拨动发条,发出好听的音乐,;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二、玩玩游戏

  1、挑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儿可以做自己所拿头饰动物的动作,当听到老师说:“天黑了”。就把头饰拉下来,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师播放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向前走,请幼儿听声音的来源跟随着“小仙女”前进,寻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乐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高兴地欢呼“谢谢小仙女”

  5、重复游戏3-4次,熟悉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来扮演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活动反思:

  《小仙女的音乐盒》主要是通过情境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辩听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中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