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1、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敬礼

  [3-4小节:随乐双手做龙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5]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6]小节:踏步。

  [7-8]小节:随乐双手做蛇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9]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0]小节:踏步

  [11-12]小节:随乐双手做虎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3]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螺”"的声音,双手出挙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4]小节:踏步。

  [15-16]小节:随乐双手做豹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7]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8]小节:踏步。

  [19-20]小节:随乐双手做鹤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21]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22]小节:踏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2、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少林功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

  2、锻炼幼儿绕障碍物蛇形走的能力。

  3、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奶粉罐、饮料瓶、纸盒

  活动过程:

  1、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活动。

  2、练习站梅花桩、蛇形走、助跑跨跳。

  3、幼儿分为两组,先蛇形走绕过4个饮料瓶;助跑后走过8个梅花桩,并跨跃过3个跨栏后直线返回。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跳跃是大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游戏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活动反思】

  优点:

  1、此活动设计紧凑、连贯,环环相扣。

  2、活动始终以幼儿的兴趣、创新为出发点,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部位和提供的各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创新、尝试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探索、创新的快乐,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3、活动的开展,幼儿探索出了多种新鲜、有趣的气球的玩法,有些玩法是老师本人都想不到的,可以说,此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合作意识。

  4、活动中教师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大胆创新、自主的表现,实施自己的想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

3、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敬礼

  [3-4小节:随乐双手做龙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5]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6]小节:踏步。

  [7-8]小节:随乐双手做蛇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9]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0]小节:踏步

  [11-12]小节:随乐双手做虎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3]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螺”"的声音,双手出挙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4]小节:踏步。

  [15-16]小节:随乐双手做豹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7]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8]小节:踏步。

  [19-20]小节:随乐双手做鹤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21]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22]小节:踏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4、新大班韵律活动《小龙人》幼儿园获奖优质课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加能量”。

  [3-10]小节:随乐双手握拳做加能量,每小节做1次,共8次。

  [11]小节:教师预令“怪兽来了,准备进攻”,准备做“武术”的动作。

  [12-20]小节:双手出拳,双脚马步,同时加上ロ号“嗨嚯”。

  [21]小节:教师预令“准备变造型”。

  [22-30]小节:两两合作,双手对拍,并做出造型动作。

  [31-32]小节:合作变造型的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尝试用“加能量”、“与怪兽打斗”、“变造型”等动作表现刚劲有力的气势。

  2.通过观察模仿,在A、B段练习小龙人的武术本领,在A'段大胆和同伴合作创编龙的组合造型。

  3.感知中国武术的魅力,愿意表现小龙人“勇敢、正义、善良”的人格品质。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熟悉儿童故事《小龙人》。

  2.乐谱、剪辑好的音乐。

  3.熟悉各种恐龙(例如火龙、水龙等);并有表现龙头、龙身等造型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旋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神龙村庄里住着一群勇敢的小龙人。可是有一天,一个怪兽要来攻打神龙村庄了,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村庄,和怪兽决斗。

  2.观察模仿教师为自己的身体加能量。

  3.根据腿、腰、肩、头的顺序随乐为自己的身体加能量。

  二、情境挑战,“小龙人”大战“怪兽”。

  1.教师带领幼儿与怪兽随乐决斗,引导幼儿观察打怪兽的方法。

  2.合乐表现,强调打怪兽的力度。

  3.加上口号:“嗨囉”,合乐表现,增强气势。

  三、游戏升华,小龙人变造型。

  1.师幼一起传递能量,变出造型

  2.幼儿两两合作变造型。

  3.挑战游戏难度,三人一组合作表现。

  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帮我分析这节课的流程及构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一特色的把握还是不够的,对孩子的兴趣点着落处不够准确,这首歌曲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它却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毕竟龙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难通过动作将之表演出来。不过从这次活动后,我就经常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参与积极性来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不断调整。

5、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韵律《神奇巴士》反思

  动作建议

  前奏:教师预令“出发啦”

  第[1]小节:坐在坐位上,身体上下颠动,一拍一次,共8次。

  第[2]小节:坐在坐位上,身体较大幅度上下颠动,每两拍一次,共4次。

  第[3]小节重复[1]动作

  第[4]小节重复[2]动作

  第[5、6]小节:身体不动,头部做晕头转向状,共16拍

  第[7]小节:身体向左倾斜,保持平衡

  第[8]小节:身体向右倾斜,保持平衡

  第[9]小节:身体向后仰,模拟上坡形态

  第[10]小节:身体向前倾,模拟下坡坡形态

  第[11、12]小节:进入隧道,双手蒙住眼時看不见

  第[13、14]小节:出隧道,把手拿下来,继续坐好,在音乐快结束时教师预令“到站啦

  游戏玩法及建议

  1.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合乐动作。

  2.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动作的理解,完善旅行地图,既是将记忆图谱。

  3.加人空间位移,坐姿变站姿。

  4.每一次进入时光隧道后,都会穿越到一个地方,找到一个线索,在PPT上找到和线素一样的东西就会得到通行密码,谁的通行证和通行密码一样,谁就是下一次穿越的人

  5.凑齐所有线素后,就能发现一个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6.可以请幼儿做导游,教师退位,改变图谱即旅行地图,幼儿尝试合乐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用身体表现乘坐汽车时上下颠簸的动作。

  2.通过练习,整理旅游路线图,根据路线图提示,做出颠簸,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的动作

  3.收集线索,匹配通行密码,感受穿越的乐趣。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16名幼儿坐成两排,一排8个座位,模仿公交车的座位

  每个孩子衣服或者裤子要有口袋

  磁性黑板一块,可以播放ppt的电视或投影设备

  2.材料准备:路线拼图,ppt,通行证(教师自备)

  3.经验准备:有坐车外出的经验,知道遇到颠簸身体会怎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故事

  二、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示范,师幼总结归纳所有动作要素。

  2、提出“旅行地图乱了,请幼儿帮忙摆整齐”的任务,请幼儿带着任务再次观察教师动作并跟做。

  3、调整分歧,最后确定正确的地图。

  4、改变坐姿为站姿。

  三、游戏

  1、幼儿改变座位,变成真正的旅游巴士。

  2、在奇妙音效出现之后,介绍游戏规则,累加“在我们做什么动作的什么时候穿越,穿越可以得到什么?”的游戏难度。

  3、加入孕妇角色,传递幼儿正确价值观,累加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让座等游戏体验。

  4、在游戏过程中猜猜谁不见了,谁穿越了,一次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5、请幼儿当导游,其实就是幼儿做指挥,并且改变路线图,游戏两次。

  6、收集到所有线索后,发现一个最大的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反思:

  活动一开始就让孩子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跟着特有节奏感的音乐欢快的乘坐巴士去旅游,兴趣高涨。穿越环节也是亮点,结合现在的流行因素,把整节课推向另外一个高潮。但是在加入孕妇穿越时,问到孕妇上车没有座位了我们应该怎么坐时,孩子们没有一点回应,都没有让座的意思。最后在的鼓励下还有有不少孩子愿意给孕妇让座,传递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到最后一个环节了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没有轮到自己穿越,所有作为一个延伸环节,课后我们继续穿越。

6、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男儿当自强》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请幼儿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了解李连杰、成龙、李小龙等中国的功夫明星,观看武术表演的视频,听一些可用于武术表演的歌曲,如屠洪刚的《中国功夫》、成龙的《醉拳》、周杰伦的《双节棍》等,感受音乐的特点并大胆表达,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教学课件:包括武术表演视频、动作图示、图片。音乐、场地准备、大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

  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我们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鼓声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鼓声让音乐更加的雄壮有力。

  这首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男儿当自强》,什么叫自强?

  2.引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愿望,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站起来,找个空地方,用你会的动作表现。

  小结:咱们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很有力,用武术动作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3.从幼儿的动作中,梳理主要动作,如掌、拳、马步、弓步。

  谁能把你的武术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用跟小师傅学习,以及教师示范的方法,梳理出掌、拳、马步、弓步等武术基本动作。

  小结:刚才,你们做的武术动作看起来很强壮。中国武术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武术动作除了跟师傅学,还可以自学。

  二、根据图示,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图示,观察寻找规律,重点分析结束亮相的动作。

  出示武林秘籍一,提问:有几个小孩?你看出有什么规律?二、四一样,第一、三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往哪个方向?先左后右。

  接着往下看武林秘籍二和三,好多图,没关系,都有规律。看出来了吗?

  最后一幅,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亮相,两个连贯的动作,站起来,试试。

  2.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会儿要举行武林大会了,谁能把武林秘籍的动作都学会,就可以参加舞林大会。小师傅是怎么做的?请你按照顺序把每个动作都试一试。(幼儿四散站)

  找三个小师傅带大家做。

  谁来做做武林秘籍一?你们当裁判,看他做的对不对?不对就纠错。

  对了就大家一起跟着师傅学。

  谁来试试中级的武林秘籍二?谁来挑战高级的武林秘籍三?亮相,有气势。重点练习马步、隔挡以及结束亮相的动作。

  3.听音乐完整做。

  刚才做了动作,没配上音乐,到底哪个节拍换动作呢?在音乐的伴随下,全体幼儿跟屏幕上的小师傅一起完整做一遍。注意在小师傅出来的时候,换动作。你们通过自学,就把动作学会了。

  4.出示小拳头,这幅图多了什么?增加小拳头,哪个动作的时候出小拳头?几下?试试。

  这次加上小拳头的动作,完整练一遍,我和你们一起。

  如果武林秘籍二隔挡的动作再有力量就更好了。重点练习隔挡。

  5.为了让动作更有气势,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这次在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加上声音,更有力量。

  三、启发幼儿创编动作,练出神功。

  1.出示图片,观察了解象形拳。

  刚才我们用拳、用掌做的这些武术动作叫拳术。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他们还模仿动物的本领和外形研究出了象形拳。看,这是什么拳?猜猜看像哪种动物。

  2.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

  除了这些,你还会模仿哪种动物做出象形拳?我们看这幅图,问号,可以做什么拳呢?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集体彩排。

  四、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体验成功与自信。动作都会了,用什么队形能让我们的武术表演更有气势?请看一段武林大会的视频,看看他们的队形是什么样的?

  幼儿表演方阵舞,提醒幼儿,最后要变出象形拳。大鼓来助威。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练中国武术呢?有什么有用处?

  五、知道武术是我们的国宝,愿意继续学习武术,引发做中国人的自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中国的武术表演,为什么要表演我们中国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力量,学习我们中国武术。武术是我们的国宝。

  除了今天我们的拳术,还有好多种武术。刀术、棍术、枪术。你们回去慢慢学,成为中国功夫的高手,把我们中国武术传下去。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武术动作的拓展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根据图示自主探究难度更大的武术动作,如:华山秘籍、少林秘籍、武当秘籍。

  队形方面也可以进行变化,如:可以变成圆形,以及方阵舞两队之间的交叉、互动等。也可以进行两队之间,一组进攻、一组防守的游戏,激发幼儿武术表演的兴趣,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努力向上。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反思:

  《男儿当自强》是一首旋律和歌词都极具气势的歌曲,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这首歌曲配以刚劲有力的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我们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感受成功与自信。在武术表演中培养孩子努力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进而感受中国力量,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我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物形象,创造表现象形拳。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他们好玩好动、喜欢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我对教材进行了创新,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请他们观察了解象形拳,并为幼儿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启发他们模仿动物的外形和本领,做出各种象形拳,激发了创造的火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巧用活动的图示,帮助幼儿掌握按照节奏变换动作。

  我制作了可以“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提

  问:“哪个节拍换动作呢?”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小师傅的出现,

  播放“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按音乐的节奏变换动作。

  三、递进叠加原则,让幼儿获得挑战的成功。

  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在活动设计的时候,由易到难,帮助幼儿

  层层叠加,完成武术表演。从最初的看图示找规律,自主探究动作;到跟着小师傅学习动作;再到出示小拳头进攻;再到进攻和防守时候的喊声助威;最后变出象形拳练出绝招。《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请幼儿在观看少林武术表演中感受到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最后与同伴摆出方阵,一起合作,用刚劲有力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成功与自信。幼儿一步步,由易到难,递进叠加,逐渐掌握完整的武术表演,完成教学重难点,获得了挑战成功的快乐。

  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师幼互动等方面我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争取不断提高教育的智慧,使孩子们受益。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我要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孩子会教给我教育成功的奥秘。做教育的有心人,不断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把幸福带给孩子们。谢谢!

7、新公开课教案大班韵律活动《猪八戒吃西瓜》反思

  动作建议:

  [1-6]小节:预令:准备种瓜

  [7-22]小节:双手握拳在上击4次:后双手做看的造型、嘴说:“看”(重复4)

  [23-24]小节:找个地方种下来

  [25-27]小节:说:“吸收光,我要发芽,”(造型)

  [28-30]小节:说:“吸收阳光,我要出藤,”(造型)

  [31-33]小节:说:“吸收阳光,我要开花,”(造型)

  [34-37]小节:说:“吸收阳光,我要结瓜,变成一个大西瓜”(造型)

  游戏玩法:

  1、西瓜种子可以尝试在身体不同部位生长摆出造型。

  2、西瓜王标志随意贴在一张椅子上。幼儿时针在内移动,坐到标志的是西瓜王:猪八戒喊出:大西瓜,我要吃掉你,才能追逐跑。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在合乐的情况下用动作表达西瓜生长过程。

  2、通过教师的示范,理解幼儿在标志的提示下,明确自己的角色,并能快速做出反应。

  3、愿意等待,看见角色标志不争抢。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圆。

  2.西瓜王标志、猪八戒标志

  1.倾听故事,熟悉游戏角色。

  师:农场主给了我一把神奇的种子它神奇在哪里呢?

  我悄悄告诉你们,原来这神奇的种于会自己选择地方长成又大又香甜的大西瓜。

  2.幼儿听音乐,学习西瓜生长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看看神奇种子是怎么长成大西瓜的?(随乐1)

  (1)引导幼儿观察、回忆动作

  师:神奇种子是通过哪些过程变成大西瓜的?做了哪些动作?

  师:原来我们也是那神奇的种子。我们试试看有没有长成大西瓜。(随乐2)

  师:神奇的种子们,你们生长的过程有没有困难需要我帮助的。)

  (2)尝试创编替换西瓜生长的动作

  师:我们除了在身体前面长出大西瓜,还能在哪里?(随乐3)

  师:这次我们走一走,吸收更充足的阳光变成大西瓜。(随乐4)

  3.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完整游戏。

  师:唐僧师徒四人路过西瓜地,猪八戒看得口水直流,想要挑一个最最最大的西瓜王送给师傅解渴,谁会是那个西瓜王呢?

  (1)制定追逐跑的规则

  师:看,我这有个西瓜王的图片,我随便贴在一张椅子前,一会儿谁坐在椅子上,谁就是那个西瓜王。

  (2)教师示范游戏

  师:请你仔细听猪八戒说了什么?我们是什么时候才把开始跑的。(西瓜王,我要吃掉你)(随乐5)

  (3)幼儿进行游戏

  师:我们来看看这次谁会是西瓜王。(随乐6、7)

  师:我发现那边的土地能种出更多的西瓜王来,我们一起换个地方吧!

  活动反思:

  猪八戒吃西瓜是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首先我个孩子们看了动画片《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的形象让孩子们加深印象。这节课启发幼儿表现猪八戒诙谐、有趣的动作,教育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旋律分两段:

  第一段是欢快的旋律,表现猪八戒走路及傻笑的样子。先请幼儿听两遍音乐,然后请幼儿出来表演,并用上道具——教师自制的西瓜皮,每一组表演后,请大家评一评谁表演得最像猪八戒。

  本堂课的重点就是让孩子说说猪八戒乱扔西瓜对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接着放第二段音乐,幼儿听完音乐后老师提问:第二段音乐与第一段相同吗?

  第二段音乐是表现猪八戒吃饱后挺着打肚子、咪眼、皱鼻,摇摆走路的样子,动作要诙谐搞笑,我对孩子们说:你怎么想就怎样演,只要你能勇敢的表演,你就是最棒的。然后放音乐请幼儿表演,孩子们各尽所能,尽情表演!

  活动中,孩子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尽情的表演,孩子们情绪非常激动。最后经过我的总结,将律动完整的表演的一次,幼儿兴趣更浓,更深层的感受到了猪八戒吃完西瓜高兴的心情。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切西瓜和吃西瓜的动作练习,感受到了律动的韵律特点,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1自己的语速较快、语言组织不够亲切,书面语太多,不太能贴近孩子的生活。2个别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引导,说明自己没有彻底的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3、对重难点部分要多讲多练。4、对猪八戒的背景介绍便少,没有突出好吃,逗乐的形象,导致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今后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尤其是语言组织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就要和孩子多讨论,多交流,尤其是上课对注意力不是太集中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启发,多和孩子说说话,真正和孩子打成一片。

8、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优质课

  本教案预览:

  挑战3+根据多个图谱提示随乐进行多种空间方位布阵

  挑战2+根据图谱提示随乐进行空间方位布阵

  挑战1+观察阵法图,尝试按图示准确位移

  音乐随乐坐着做上肢动作(3遍)

  动作少林五形季(龙、蛇、虎、豹、鹤)的动作。

  故事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敬礼

  [3-4小节:随乐双手做龙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5]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6]小节:踏步。

  [7-8]小节:随乐双手做蛇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9]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0]小节:踏步

  [11-12]小节:随乐双手做虎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3]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螺”"的声音,双手出挙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4]小节:踏步。

  [15-16]小节:随乐双手做豹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17]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18]小节:踏步。

  [19-20]小节:随乐双手做鹤拳,每小节拍2次,共4次。

  [21]小节:双手收拳脚扎马步同时发出“嘿”的声音,双手出拳双脚站立同时发出“哈”的声音。

  [22]小节:踏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理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9、幼儿园大班韵律《粗心的理发师》音乐优质公开课教案反思

  故事概梗:

  一个顾客来到了一家新开业的理发店理发,由于电视上正播放着一场精彩的球赛,理发师顾着看球把顾客的头发理坏了,接着理发师想出了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能按节奏在规定的乐句中完成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身体动作创编出各种洗头、理发等造型。

  3.学习表演,锻炼能力:扮演理发师和扮演顾客的分别能用惊讶、害怕以及生气、愤怒等表情表现出来。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剪辑两个版本(分段、完整)、黑板、图谱、假发、半弧形座位摆放。

  经验准备:幼儿已练习互相帮戴假发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音乐。

  2、教师讲述故事,并通过图谱帮助幼儿了解音乐与故事的关系。

  (l)出示图谱,讲述故事大概。

  (2)听音乐看图谱。

  师:这段音乐哪里是理发师的呢?第四段说谁的呢7

  3、学习理发师的完整动作

  (1)教师与幼儿逐段创编A、B、C段音乐动作(洗头、理发、照镜子

  (2)幼儿跟音乐完整游戏一次。

  (3)学习创编顾客生气、愤怒的动作。(顾客音乐)

  4、完整游戏(完整音乐)

  (1)教师与幼儿合乐游戏。

  (2)鼓励幼儿自己看图谱游戏一次。

  (3)教师找到难点,重点练习。

  5、学习分角色游戏

  (1)邀请助教老师合作表演。提示幼儿观察小顾客的表情。

  (2)幼儿模仿助教老师的表情。随乐一起扮演小顾客。

  (3)分角色完整游戏。

  6、“改正”后的理发师正确示范一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10、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教案《公鸡觅食记》优质课教案

  本课教案免费预览:

  挑战5 完整表演,C段分角色

  挑战4 替换“爸爸”口令,表达爱意

  挑战3 完整表演,教师逐渐退位,幼儿自我总结学习方式

  挑战2 分析AC段音乐及情境并做练习

  挑战1 分析AB段音乐及情境并慠练习、反思

  看图 出示图谱,了解故事情境和顺序

  动作 音乐师随乐动作,师幼回忆动作及代表的含义

  故事

  动作建议:

  [1-17]小节:双手又腰左看,右看;走三下。重复4次。

  [18-25]小节:双手上举,展现大臂肌肉

  [26-29]小节:两手指自己的大腿,展现大腿肌肉

  [0-3]小节:手指远方,指四下

  [34-41]小节:双手做爬山状

  [42-45]小节:抓的动作四下

  [46-49]小节:双手放在腹部

  [50-65]小节:重复[1-17]动作

  [66-68]小节:双手张开呈呼状。放在嘴前

  [69]小节:双手又腰

  [70-73]1小节:重复[66-69]动作

  [74-77]小节:重复]66-69]动作

  [78-81]1小节:拍手四下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闲聊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随乐做律动活动。

  2、在情境、图谱、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尝试做公鸡走路、展示力量,捉虫子及与小鸡互动的动作。

  3、在表演情境中,通过替换部分口令,充分感受,表现父子间的逗趣、有爱的快乐场景。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图谱、音乐《闲聊波尔卡》(AB+AC)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背景,了解公鸡爸爸出门的原因及目的

  二、欣赏音乐及教师动作,师幼回忆动作、猜测动作代表的含义

  三、根据图谱,分析故事情境、音乐结构

  ——幼儿根据图谱猜情境、顺序

  四、听音乐,看指图动作、分段分析故事情节,动作练习

  听音乐,分析图谱

  1、分析AB+段音乐及情境

  单独口令动作练习

  小结:它看了4下,然后展示2次翅膀,大腿肌肉1下,发现了虫子。它走过小山坡,抓了4条虫子,然后,放进口袋,准备回家。

  ——退出1,看指图,轻口令:引导幼儿反思,及时提出“难点”

  一一退出2,独自看图,听口令

  2、AC部分分析练习

  一一师做鸡爸爸,幼儿做鸡宝宝,对话动作练习

  ——C段合乐练习

  ——AC音乐练习,反思

  五、完整练习,幼儿反思总结,教师逐步退出

  1、看指图动作、听口令,完整练习

  2、看指图,完整练习

  3、尝试自己看图谱练习,体验自我成就感;

  反思总结自我学习方式:看图、听音乐、看老师提示、之前的认真练习等

  4、从感谢、鼓励和爱的维度,替换“爸爸”部分的口令和动作,合乐练习

  5、律动+师幼互动一一根据孩子情况分配师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