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年社会活动《新年花市》大班教案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新年社会活动《新年花市》大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的愉悦情感。
2.产生热爱广东地域文化的热情。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行花街”音乐、视频
2.春节花市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聆听“行花街”音乐,观看花市各种图片,感受行花街的热闹氛围。
(2)请幼儿谈谈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观看逛花市的视频。
(1)师:过年时北方地区有逛庙会,南方过年时都要逛花市,你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吗?
(2)观察年桔、水仙、富贵竹、桃花、银柳、菊花、兰花...等图片,说说春节摆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3)逛花市的时候人很多,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热闹的花市
(1)幼儿布置游戏场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儿快乐游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活动延伸
了解春节其它习俗,如拜年的礼仪、对长辈、同辈可以说的祝福语。
教学反思
1、在谈话过程中没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2、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没能及时帮助。
2、大班社会教案《新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认识了解新年,知道新年象征意义。
2、 知道过了新年又长了一岁,感受自己成长快乐。
3、 游戏,找新年礼物,打开礼物的过程中体会节日来临的快乐。
4、 感受到新年活动的快乐。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激发幼儿喜欢过新年的情感。
活动准备
布置教室、礼物既有盒,也有袋、中国结、春联、福字、灯笼、方针鞭炮等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带幼儿进入活动室,小朋友我们一起到开心屋里玩一玩吧!哇!开心屋打扮怎么漂亮。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知道新年象征的意义(幼儿展开想象,自由猜想)
2、新年到了,小朋友们想想哪些东西是有关新年的物品?(鞭炮、对联、新衣服、糖等)
3、新的一年到了,我们小朋友几岁了?讲一讲自己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4 、游戏;(1)新年到了,小朋友想不想收到礼物呀!(.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礼物都藏在开心屋里,让我们一起去找吧
(2)你在哪找到了礼物?(看我找到一带礼物是鞭炮)
(3)哇!我也找到了一个大盒子里面是中国结。
5.小结:新年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和欢乐,让我们把新年的快乐和祝福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吗?
课后延伸:
让孩子大胆讲述自己的春节见闻,对春节期间的喜庆活动有所了解。
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们说祝福的话,做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爱,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新年心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充满喜悦地迎接新的一年,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绘画纸和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说说自己的新年本领
(1)师:新年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几只动物也特别开心,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讲故事“新年到了长一岁”)
(2)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因为它们的本领都增加了)
(3)师: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是不是也会增强自己的本领?请说说你增强的本领将是什么?
2.说说新年的愿望
(1)上次我们已经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感谢,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的新年愿望。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您年的愿望。
3.新年愿望画。
(1)师:你们的新年愿望老师都收到了,请你们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2)幼儿作画。
活动延伸
张贴幼儿新年心愿画
附故事:新年到了长一岁
新年来到了,猴妈妈对小猴子说:“宝贝,过了新年,你又长大一岁了。妈妈先祝贺你!”
小猴子看到小猫,问小猫:“小猫,新年到了,你高兴不高兴?”小猫说:“我高兴,长大一岁,我就会抓老鼠了!”小猴子又去问小鸟:“小鸟,新年到了,你高兴不高兴?”小鸟说:“我高兴,长大一岁,我的歌声更好听了!”小猴子高兴地在树上荡起秋千来:“新年好,新年好,新年里我爬树更快了!”小猴子、小猫、小鸟高兴地说:“新年到了,真快乐!”
活动反思:
我讲授了《新年心愿》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学会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年生活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4、幼儿园新年社会活动《新年花市》大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的愉悦情感。
2.产生热爱广东地域文化的热情。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行花街”音乐、视频
2.春节花市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聆听“行花街”音乐,观看花市各种图片,感受行花街的热闹氛围。
(2)请幼儿谈谈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观看逛花市的视频。
(1)师:过年时北方地区有逛庙会,南方过年时都要逛花市,你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吗?
(2)观察年桔、水仙、富贵竹、桃花、银柳、菊花、兰花...等图片,说说春节摆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3)逛花市的时候人很多,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热闹的花市
(1)幼儿布置游戏场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儿快乐游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活动延伸
了解春节其它习俗,如拜年的礼仪、对长辈、同辈可以说的祝福语。
教学反思
1、在谈话过程中没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2、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没能及时帮助。
5、春季教案大班社会《新年花市》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的愉悦情感。
2.产生热爱广东地域文化的热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行花街”音乐、视频
2.春节花市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聆听“行花街”音乐,观看花市各种图片,感受行花街的热闹氛围。
(2)请幼儿谈谈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观看逛花市的视频。
(1)师:过年时北方地区有逛庙会,南方过年时都要逛花市,你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吗?
(2)观察年桔、水仙、富贵竹、桃花、银柳、菊花、兰花...等图片,说说春节摆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3)逛花市的时候人很多,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热闹的花市
(1)幼儿布置游戏场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儿快乐游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活动延伸
了解春节其它习俗,如拜年的礼仪、对长辈、同辈可以说的祝福语。
教学反思
1、在谈话过程中没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2、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没能及时帮助。
6、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新年贺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
2.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会向他人表达新年的祝福话语。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新年贺卡、各色卡纸、皱纹纸、瓦楞纸、手工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贺卡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2)师:你们看到的新年贺卡有什么图案?图案表示什么意思?贺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贺卡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纸来制作绘画的、粘贴的、立体的、镂空的等等很多种贺卡。
2.幼儿制作贺卡
(1)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
(2)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制作一张什么样的新年贺卡?贺卡上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新年祝福?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提醒幼儿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
3.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1)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贺卡。
(2)将幼儿贺卡展示在展示台上,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1.语言区投放关于新年祝福的字卡配对卡,让幼儿学说您年祝福语。
2.美术区投放制作贺卡的材料,让幼儿制作生日等各种贺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制作的贺卡非常有想像力,各种种样的非常的可爱,家长们评价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 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欠缺,比如一个孩子要做奥特曼的立体贺卡,但制作出的贺卡像机器人,缺乏生动。
2、 常规不是很好,贺卡制作到一半时,桌子上地下到处都是废纸片等垃圾。只有一多半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 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感谢和祝福的话只是“新年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爸爸妈妈辛苦了”等等。
7、幼儿园新年《年年有余》大班美术教案制作版画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版画的创作方法,尝试用版画的形式表现年画《年年有余》。
2.对版画活动有兴趣,体验版画活动的快乐。
3.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和操作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年画作品《年年有余》图片。
2.版画工具:油墨滚筒(干净的和不干净的)、油墨、粗铅笔(圆珠笔)、吹塑纸、印纸。
活动过程
1.欣赏年画《年年有余》。
师:画中有什么?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你第--眼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画莲花和鱼呢?
小结:“ 莲”跟“年”同音,“鱼”又跟“余”同音,通过这幅年画,人们祈愿每一年 都大丰收,有富余的财物剩余下来。
2.了解版画,讲解示范。
(1)欣赏老师版画《年年有余》作品。
师:我用的是版画的画法大家觉得我的画和你们平日里画出来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作画材料,示范并交代要求。
刻版:先在吹塑纸上用圆珠笔刻画童子与莲花的造型。
油墨打散:用滚筒把油墨展开,尽量把色粒匀开。
滚油墨:用滚筒把油墨均匀地滚在刻板上。
铺纸:用白画纸轻轻铺放在刻板上固定边角位置。用干净滚筒印画。从一角打开画纸即可。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吹塑纸上刻画时线条要刻得清楚明晰。
(2)提醒幼儿涂油墨时要均匀,拓印时不要移动底板。
4.展示作品,欣赏与评价。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造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域提供版画材料,供幼儿尝试绘画其它版画作品。
活动反思:
美术本上的第一堂画画课就是《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是一个很好听的词,新年里很吉祥的一个词语,但是在画法上却一点都不简单。课前我思索了一番,该怎么画猜对,经过自己的理解,我把意思理解成是画两条一摸一样的鱼,我认为这样就紧扣主题了。但是在自己准备好了一切以后,有老师就询问我这堂课是怎么上的,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之后那位老师对我发表了意见,认为我这样的方法是不能很好的让孩子画出对称鱼的,所以我赶紧改变了自己的方法,画对称鱼时要求两条鱼的方向一致,颜色一致,图案一致。
操作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1)大小不一致。
画一条鱼简单,但是画好一条再画一条一样对称的鱼就难了很多,就连我自己去画页非常的难,更不用说孩子们了,所以画出来很多孩子的鱼都是两条不一样大小的。
(2)方向不一致。
自己常常思考,在课堂中我已经讲的很明白了,要求把鱼的方向画在同一方向,但是做到的孩子却不多,所以自我觉得肯定自己的方法还不对。
(3)颜色不统一。
孩子做好画就会开始涂色,我在巡视时就又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们早就忘了这是两条对称鱼,是双胞胎鱼,颜色也应该是一样的。我只看见孩子们在那里随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不过还是有部分孩子牢记了自己的要求,作品出来后效果还不错。
在自己班内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自己一时也找不到好的方法解决,但是大家的力量的无穷的,所以我去请教了隔壁班的董老师,她在美术上的教学很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去问问她是如何上好这堂美术课的。董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顿悟,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点上去呢。她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办法:
(1)把纸对折,形成对称的两半纸。
(2)在中间画上一小条竖线。
(3)左边画一条线,紧接着右边马上画上一条。
就这样一步一步左右接着画,出来后效果就会好很多。有些孩子自己比较有想法,老师也不会束缚他的思想,只要朝着主题的效果出来就可以了。
经过这样的一次请教,我学到了画对称画的好办法,对自己获益很大。我还会在下次的班级美术兴趣班中尝试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试试画对称画,让孩子们学会这种变易方法。对自己的告诫是:下次在上这样的课时,先去请教他人,集思广益,这样的话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并且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识,让自己成长了很多。
8、幼儿园新年《谈话年夜饭》大班语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年夜饭合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气氛,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年夜饭文化。
3.谈话中能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介绍家中的年夜饭。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各幼儿带一张自己家里年夜饭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到处都喜气洋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呢?
2.围绕主题进行谈话。
(1)你们家的年夜饭是怎样的?
(2)请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说说自家的年夜饭。
小结:年夜饭也是中国人的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晚餐,也是每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晚餐,过年的食物里都有些特殊的寓意。
(3)看图片和同伴讨论从食物的读音或形状联想说说食物的寓意。
(4)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食物寓意的猜想。
小结:鱼——年年有鱼,生菜---生财生财,饺子——招财进宝,汤圆——团团圆圆,年糕——年年长高
3.游戏——大声说出来。
(1)老师抽取出一张食物图片,幼儿用“吃一口**,祝你们****”的句式说出吉祥话。
(2)幼儿两两结对,一个抽取食物图片,一个说祝福语。
活动延伸
了解祖国各地不同食俗的年夜饭。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园语言教学纲要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节课在年兽的传说一节,让幼儿充分地进行大胆的表达以及给予幼儿互相交谈的空间,让幼儿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具体内容。了解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在手工活动一节中,幼儿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在分组之后,有的小朋友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烟花制作的即结实又美观。但也有部分小朋友不愿意动脑筋,只限制于教师的演示。这部分小朋友在今后的手工活动课中,要加强对其大胆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幼儿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悦的欢呼声压倒了一切。总体的来看,本节课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幼儿们更是体验了故事,手工,游戏溶为一体的快乐感受。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要设计使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说:剪窗花,贴对联,吃年夜饭,等等能够让幼儿乐此不彼的将活动进行到底。
9、幼儿园新年《我又长大1岁了》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台历的用途,初步理解台历中不同数字的意义。
2.知道一年有12个月,学习在台历中查找日期。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台历,数字卡片、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她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一天,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间大别墅,别墅里有12个房间,房间的名字都叫“月”。大家猜猜这间大别墅叫什么名字?
2.认识台历。
(1)认识月。
师:上面有多少页?一年有几个月?这是几月份呢?这个月有几天?
小结:台历的每一页都有月份数字,一年有12个月。每一页表示一个月。
(2)认识星期。
师:每一月份的上除了阿拉伯数字还有什么?这些英文或者中文数字表示什么?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小结:这些英文或者中文数字表示星期。周日是星期的开始,周六是星期的结束。每个星期有7天。
(3)游戏活动——我问你答
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是星期几?
1.小组操作活动。
(1)按月数天数。按记录卡上的月份要求,数数这月有多少天,并在记录卡上记录。
(2)找节日。根据记录卡上的节日日期找出它是星期几,并记录下来。
(3)找日期。根据记录单上老师的提示,如12月的第一行第一个数字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并记录下来。
活动延伸
1.完成幼儿用书“我又长大一岁”,说一说小明和小红的新年计划。
2.在区域中投放幼儿生日卡和台历,根据生日条上的时间在日历上找出相应的月、日和星期,并记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的时候,有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0、幼儿园新年之整点和半点学习《等待的时刻》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迎接新年时的图片;自制时钟卡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新年的钟声是什么时侯敲响的吗?你们认识时钟吗?
2.认识时钟
(1) 观察时钟钟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
(2)师:“你们发现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3)师:“分针、时针它们有什么不同地方?”
3.认识整点
(1)观察迎新年的图片,说说这是什么时刻,观察新年钟声敲响,时钟分针秒针位置。
(2)教师利用多个时钟钟面出示不同的整点,请幼儿说出时间。
(3).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4.认识半点
(1)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
(2)师:仔细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6)
(3)梳理: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
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
(4)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半点,请幼儿说出时间。
(5)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半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5.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玩法:幼儿轮流当老狼,手持一个钟面,其他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钟?”教师说:“新年钟声敲响了”“7:00起床啦”“11:30吃午餐啦”等,请老狼拨出相应的时间,其他幼儿检查判断。
总结:时钟、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既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用书“等待时刻”,找出新年钟声敲响的时钟并圈出来。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