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大班歌唱《叫醒小猫》获奖教案》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教案大班歌唱《叫醒小猫》获奖教案
《叫醒小猫》是幼儿园第十一届音乐获奖课程,本教案由小编整理,免费分享,包含乐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详情如下: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ladu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2、幼儿园教案大班歌唱《叫醒小猫》获奖公开课教案
《叫醒小猫》是幼儿园第十一届音乐获奖课程,本教案由小编整理,免费分享,包含乐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详情如下: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ladu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3、大班歌唱《叫醒小猫》教案
挑战幼儿完整表演整曲
感受跟随猫爸一起玩说唱音乐游戏。
表演根据情景幼儿分组演唱
演唱幼儿通过情境的发展与老师一起跟随伴奏一起尝试演唱。
歌词教师范唱(第一段)并伴相应动作,熟悉歌词内容。
动作根据第一段歌词内容和情境,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现,熟悉歌词。
倾听完整范唱,请幼儿感受音乐旋律及声音的优美流动性。并在故事情境中提示歌词。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ladu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4、获奖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拨浪鼓》教案
动作建议:
[1-20]小节:跟着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辅助歌曲。
[21-28]小节:拿起拨浪鼓、拍打大腿、依次传递。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一个拨浪鼓。
[1-20]小节:幼儿及老师围成圆圈坐在椅子上,双腿放松,拨浪鼓最先放在老师的大腿上,带领孩子做手势演唱歌曲。
[21-28]小节:一边唱咚吧部分,一边拍一下自己的大腿再将拨浪鼓传递给右边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念咒语的游戏,掌握“咚吧咚吧咚咚吧……“的歌词节奏,在游戏中快乐的记忆歌词。
2、感受京味童谣的的韵味,初步尝试表现京歌儿化音的特点。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黑板一张、马克笔一支、大白纸一张
2、拨浪鼓:一个
经验准备:
和同伴合作过击鼓传花、拍腿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出示被藏起来的拨浪鼓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1)引入咒语,讲述故事,幼儿第一次感受完整歌词
2、以游戏为载体“传位拍打”的方式激发幼儿念诵歌词的兴趣的,感受歌词难点“咚吧”段
3、幼儿回忆歌词内容,老师小结做重复练习,重点讲解咚吧咚吧的节奏
(1)根据幼儿在作出的正确回答请全体幼儿念诵
(2)根据老师做的动作发现咚吧的不同
(3)集体跟着老师边游戏边完整念诵歌词一次
(4)老师示范演唱歌曲的“咚吧”难点部分
4、老师示范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根据回忆记忆歌词
小结:完善歌谱,闯关才算完成!
5、师幼共同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加强对歌词的记忆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
(2)观察老师画的歌谱有什么特别之处,特殊符号代表“儿化音”的重点演唱方式。
(3)幼儿集体一边游戏一边演唱歌曲
6、出示拔浪鼓,再一次吸引幼儿视线,激发幼儿兴趣。
7、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次歌曲,师幼互动。
8、总结:孩子们,你们喜欢拨浪鼓这首歌吗?它是一首具有京味的民间意谣,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愿意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回家把这首好玩并且具有挑战性的京
歌儿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好吗?
5、幼儿园教案大班安全《小猫小狗会伤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事例了解同小动物相处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随便逗小动物。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录像:一些被小动物伤害的事例
2、小猫小狗凶狠的和可爱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猫小狗吗?为什么?
2、组织幼儿看录像,了解小猫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们会伤害人。
(1)你们知道吗?小猫小狗也会发脾气的。
(2)你有没有听过或见过小猫小狗发脾气?
(3)它们发脾气的样子还可爱吗?
(4)它们发脾气时,会伤害人吗?
3、教师结合有关事例,让幼儿了解小猫小狗也会伤害人。
4、教师小结:小猫小狗在不发脾气的时候非常可爱,还会帮助我们做事情,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会因为好玩常去逗它们,去拉拉它们的尾巴,用棍子去赶它们,这些都会让它们生气。有的人还会抱着它们,离它们很近,在它们突然发脾气的时候躲不开,人就会受伤,因此我们不应该去逗它们,要离动物远一点,这样就比较安全。
5、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我们被小猫小狗咬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让幼儿了解简单救治的方法:送医院请医生治病,还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小动物有兴趣,在猜谜语时幼儿都很积极、认真的思考,当老师拿出小猫、小狗动物玩偶时幼儿都很兴奋,都想和小动物打招呼,在这里我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跟小动物打招呼,这为了后面的环节做上铺垫,在观看小动物凶狠的图片时幼儿都很认真,幼儿们也能说出自己害怕的感受,在讲动物伤人时出示的图片将幼儿吸引,图片中都是些被动物伤害后受伤的图片,幼儿对这些有些感触,看着图片就能感觉到动物凶狠的一面。
我认为本节活动课如果能用视频观看动物伤害人的一幕就更好了,可以更直观的加深幼儿对动物凶狠的一面,也可以让幼儿记住小动物也会伤害人,所以不能去逗它,更不能离它太近了。
6、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叫醒小猫》音乐
挑战幼儿完整表演整曲
感受跟随猫爸一起玩说唱音乐游戏。
表演根据情景幼儿分组演唱
演唱幼儿通过情境的发展与老师一起跟随伴奏一起尝试演唱。
歌词教师范唱(第一段)并伴相应动作,熟悉歌词内容。
动作根据第一段歌词内容和情境,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现,熟悉歌词。
倾听完整范唱,请幼儿感受音乐旋律及声音的优美流动性。并在故事情境中提示歌词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 la du 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7、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公开课教案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
2、学会演唱歌曲,能简单进行创编。
3、喜欢地方民歌,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反映幼儿园新事的PPT,图谱若干,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导入
(l)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安徽五河的梁老师。今天我带来两句五河的方言,可有趣了,教你们说一说吧(边做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她说的,说的什么呢?
(2)教师出示嘴巴和问号图片,教幼儿边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
师:来,和我一起说一说。
(3)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方言对白。
师:这两句五河方言不光可以说,还可以唱呢,来,和我一起试一试。
2.观看PPT,了解幼儿园的变化。
(1)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到底说的是什么事呢?请看~(播放PPT)
(2)这是以前的幼儿园,又矮又破的教室,看,这是如今的幼儿园,象一座快乐的城堡一样拔起,‘陕乐城堡拔地起”。
(3)这是我们以前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小小的黑板,可是如今幼儿园都换上新新的桌椅了,们看。“班里换上新桌椅”。
3、教唱歌曲
(l)师:老师带来一首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说的就是这些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教师及时唱出并出示相应的图谱。幼儿说不出的部分教师直接说来,并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白,哪些是衬词。
(3)教师指着图谱清唱一遍。略带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清唱2遍,加上动作
(5)提问:刚刚我们唱的五河民歌和平常小朋友唱的歌曲呀不一样,五河民歌里隙了有歌词,有方言对白和衬词。
4、表演唱
(1)师:现在呢,老师唱歌词,你们唱方言对白和衬词,注意了唱的时候一定要做出相应的作,要做的夸张一点。
(2)师幼互换表演唱。师:你们表演的很好,那我们现在换过来表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5、幼儿创编歌曲。
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的幼儿园还有那些新事?让我们把它编进歌曲里吧。
6、和客人老师互动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歌词,客人老师唱对白和衬词,请听音乐。
客人老师和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7、活动结束,与客人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