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幼儿一周食谱》教学设计》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小衔接数学《幼儿一周食谱》教学设计
本活动利用幼儿园一周食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运用统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以下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天更新幼儿园教案,相信一定会给你的备课工作带来灵感。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田田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2.记录纸、记录板、计数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田田幼儿园一周食谱,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2)师:今天,请你们来统计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食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4)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画图、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师: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3)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4)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5)师: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食品。
师:一起看看,我们需要进哪种食品?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食品最多,哪种最少。
4.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观看幼儿身高、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统计图表等)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拓展
帮助教师统计班级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回家统计生活用品等。
2、幼小衔接数学《幼儿一周食谱》教学设计
本活动利用幼儿园一周食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运用统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以下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天更新幼儿园教案,相信一定会给你的备课工作带来灵感。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田田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2.记录纸、记录板、计数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田田幼儿园一周食谱,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2)师:今天,请你们来统计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食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4)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画图、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师: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3)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4)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5)师: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食品。
师:一起看看,我们需要进哪种食品?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食品最多,哪种最少。
4.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观看幼儿身高、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统计图表等)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拓展
帮助教师统计班级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回家统计生活用品等。
3、幼儿歌曲《数红包》幼小衔接音乐教学设计
本课让幼儿感觉到浓浓的过年气氛,学习歌曲《数红包》,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进行歌曲表演,探索交流合作的快乐。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进行歌曲表演,探索交流合作的快乐。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红包》音乐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鞭炮声引入过年情境。
(2)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鞭炮声)
(3)在什么日子里你们会听到这种声音?(搬迁、结婚、过年)
过年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一般会做些什么呢?(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 拜年的时候我们我们小朋友还会得到长辈送的什么?(红包)
(4)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学习一首新歌,名字就叫作“数红包”。
2.过程
(1)播放音乐《数红包》。
师:你们在这首歌当中听到了些什么?你们的小耳朵都非常的灵。 下面就跟着老师把节奏学习一下。
(2)跟着音乐拍手,熟悉节奏。(播放音乐)
(3)教师范唱歌曲。
(4)幼儿跟唱歌曲。
(5)幼儿创编恭喜、拿红包动作。
(6)幼儿进行歌曲表演。
活动拓展
幼儿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红包的规划活动。
附音乐:数红包
4、幼儿续编故事《小猪买毛巾》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适合幼小衔接的续编故事教学设计,通过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内容,引导幼儿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地想象,并合理地续编故事内容。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及创编故事的能力。能根据购物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多优秀免费教案请关注教案栏目。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地想象,并合理地续编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及创编故事的能力。
3.能根据购物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破毛巾一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破毛巾。师:洗脸毛巾破了,怎么办呢?
(2)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通过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1)师:这条毛巾是一只小猪的,它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听听故事。
(2)小猪决定去商场买毛巾了,它在商场看到什么?它是怎么想的?
(3)你们觉得小猪应该买什么?
3.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觉得小猪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
(3)请幼儿用“需要”、“想要”续编故事。
4.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并对创编过程进行评价。。
活动拓展
幼儿将创编的故事绘画成绘本。
(),本站致力收集全国各地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等,是您提升教学水平、参加赛课最好的学习网站。
5、幼小衔接数学活动《插旗子》教学设计
本课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10以内加减运算,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看看城堡上的箭头,我们根据箭头的方向和顺序进行加减运算,看看谁能快速登上城堡,把旗子涂成红色。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巩固并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会根据箭头指示进行加减运算。
3.养成自己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各一张,插旗子城堡算式图片一张;加减运算卡一套。
2.铅笔,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城堡算式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算式练习。
(1)师:看看城堡上的箭头,我们根据箭头的方向和顺序进行加减运算,看看谁能快速登上城堡,把旗子涂成红色。
(2)师:请幼儿上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出示幼儿用书,教师进行指导。
(1)出示幼儿用书,让幼儿进行加减运算,教师进行指导。
(1)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登上城堡的?
(2)教师进行小结。
3.游戏:比比谁最快。
教师出示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卡,让幼儿比比谁最快算出得数。
活动拓展
在区域中提供操作卡,让幼儿两两进行加减运算比赛活动。
6、幼儿园纸币学习《小小美食店》幼小衔接数学教学设计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角为计量单位的纸币,熟练地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提高同时使用纸币、硬币进行换算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给你带来学习和帮助。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角为计量单位的纸币,熟练地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提高同时使用纸币、硬币进行换算的能力。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纸币若干。
2.铅笔,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游戏哪张纸币不见了(进一步巩固对纸币面值的区分)。
玩法:教师把各种面值的一张纸币有规律地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记住排列顺序。几分钟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随意拿走一张纸币后,让幼儿观察,说说哪张纸币不见了
2.幼儿操作:小小美食店。提高纸币的换算能力。
玩法:
(1)美食店开张了,教师出示一样食物,让幼儿根据食物价格取出相应的钱币,又快又准的为胜。
(2)可以分成两人一组进行购物游戏。
(3)幼儿进行幼儿用书操作。
活动拓展
幼儿在商场进行购物的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
更多免费优质教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请关注()
7、幼小衔接《运货物》体育教学设计
活动中引导幼儿尝试用合适的方法搬运物品走过障碍物,发展平衡及快速奔跑的能力。以接力赛的形式与同伴合作搬运粮食,提高合作能力和身体的负重能力。更多关于体育的教案请关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合适的方法搬运物品走过障碍物,发展平衡及快速奔跑的能力。
2.能与同伴合作搬运粮食,提高合作能力和身体的负重能力。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篮子或小桶若干,代替货物的沙袋若干,设置有小河、树林、上坡、下坡和草地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商场里到了一批货物,邀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将货物运到仓库,你们愿意吗?
(2)幼儿听口令做准备动作,运动身体。
2.探索搬运货物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运货物的方法。
(2)师:看见货物了吗?怎么运呢?(幼儿自由地玩一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各种运粮的方法:背、扛、挑、顶、拎等)
(3)交流运货物的方法。
幼儿有意识地选择幼儿出现的几种搬运方法,引导幼儿学一学。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幼儿的活动强度。
3.创设接力运货物比赛场地。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去搬运数量相同的货物。
比赛规则:把货物搬运到仓库,要趟过小河,绕过树林,上坡、下坡后走过草地来到仓库,每组运法自定,但必须以接力赛的形式。最后比一比,哪组先搬完为胜。
4.结束活动:做放松运动,整理场地。
活动拓展
可提高搬运货物的难度,或创设更加难的行走路线。
8、幼儿分析解答能力培养《快快乐乐做运动》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幼儿教案如何写?幼儿教案以在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按课程授课计划来进行编写,以下是金牌幼教案网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编加法应用题,会运用“又来了”等表示数量的增加,会用“一共有多少”提出问题。在运动和玩乐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编加法应用题,会运用“又来了”等表示数量的增加,会用“一共有多少”提出问题。
2.了解更多的运动项目,感爱集体运动的乐趣。
3. 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运动图卡、计算符号若干、1-10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拍手游戏玩法(复习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教师说:嗨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说嗨嗨嗨,你的1球碰4球。
2.学习编加法应用题。
(1)出示各种运动图卡,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运动项目。
(2)教师出示两张运动图: 图一2个小朋友在游泳;图二1个小朋友在游泳。
(3)引导幼儿用“又来了”、 “一共有多少”来提问。如:游泳池有2个小朋友在游泳,过了一会又来了1个小朋友,游泳池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
(4)出示不同的运动图卡,请幼儿按图继续编题,可个人编、分组编、集体编。
3.进一步牚握列式解答应用题。
(1)出示计算符号,理解加法算式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教师演示:上题的应用题中讲到小朋友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数量增加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计算呢?几加几?
(3)请幼儿学习列加法算式。
(4)认识算式中不同数字符号各代表什么?
(5)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书写加法算式。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p14页,完成书中任务。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9、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幼师是教师及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幼师工作中一份好的教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何写一份优质教案?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和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在实验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力。
3.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十枚硬币,磁铁。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出示硬币及磁铁,让幼儿自由操作。
2.引导幼儿探索实验。
(1)师:将十枚硬币重叠竖在桌面上,怎样才可以让它自动倒下来?(幼儿自由进行实验)
(2)教师出示磁铁,让幼儿摸索借助磁铁怎样才可以让硬币自动倒下。(幼儿继续进行实验)
(3)师:哪个小朋友的方法最快?你是怎么做到的?
3.小组进行讨论,发现原理。
师:为什么他能快速的让硬币自动摞下来?如果没有磁铁,能快速让硬币摞下吗?
小结:原来,磁铁本身具有磁性,当磁铁靠近重叠在一起的硬币时,这些硬币之间会产生相互排斥力,就会倒下。
活动拓展
寻找生活中能让硬币快速摞下的方法。
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