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日历》反思

《中班教案《日历》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日历》反思

1、中班教案《日历》反思

  这是一篇中班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对过去一年好事情的回忆,学习看日历,并设想新一年的好事情。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优质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教学意图:

  让孩子解看日历的方法,并知道日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日历》。学会了看日历,对孩子以后的自主生活大有益处,如他们可以自己安排活动的时间,可以自己记忆有意义的事情等等,这是孩子必需具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过去一年好事情的回忆,学习看日历,并设想新一年的好事情。

  2、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6、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2002、2003年的日历,并将日历放大。

  3、记录国家大事、班级大事和自己高兴的好事情(标上发生的日期)。

教学过程:

  一、学看日历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日历)?

  幼儿:日历。

  老师:你们家有吗?

  幼儿:有的……没有。

  老师:没有?

  @J L:是放在桌子上的台历……台历也是日历的一种。

  老师:你家干吗要有日历?

  @J L:看了就知道今天是几号几号了?

  老师:你们去看看日历上有些什么?

  (幼儿边看边和老师一起议论)

  老师(小结):日历上有许多数字,这1~3 1表示一天一天的日子,就是几号几号;这个大的数字表示几月份;这2002几个数字表示哪一年,还有初八初三,是农历。

  幼儿:是农村用的。我去过农村的。

  老师: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它的算法很特别,你们以后长大会知道的,现在人们不大用,哦,过年的时候要用。

  幼儿:还有中国剪纸。

  老师(小结):这说明这本日历是0 0 0 0 0 0(幼儿:是中国造的)还有红色是休息日,黑色就是工作天。这让我们很快就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老师:现在,请你找找2002年6月1日、1月1日、10月1日,找一个日子就行,找到了就站在那里(允许孩子的趋同)。

  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J L:我先找到6月,再找到1号……我也是……我先找到10月.再找到1号……

  老师:(请找错的)你找到的是0 0 0 0 0。(已经在同伴的答案中否定了自己的:我错了) 老师:好,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在日历上找到它,用笔圈出来。然后告诉一个朋友,你的生日在日历的哪里(让孩子相互验证)

  ——孩子自己操作。

  老师:(指着日历)5月1日是谁的生日?

  张易:我。

  幼儿:哦,5·1劳动节吗?

  老师:是啊,张易一定是个干活能手。

  老师:(了解到一个记错的)1月1号是谁的生日?(没人答)。好,是谁记的?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应该记哪里?

  二、回忆2002年的好事情(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1、一年里有我们的生日、6月1日、10月1日、1月1日等这么多有意思的日子,一年从1月到12月,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边翻日历),新的一年来到了。2002年里,我们中国上海发生了哪些好事情?。

  幼儿:我们申博成功……对,我们还因为这事到国际会议中心上公开课。

  老师:对,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孩子抢先说)。还有吗?

  幼儿:男足冲出亚洲……还有世界杯足球赛。

  老师:(出示图片)是的,2002年6月2号。

  幼儿:中国输的。

  老师:还有吗?

  幼儿:上海大师杯网球赛。

  老师:有许多网球明星来参加的。那是10月的事。

  幼儿:神州4号上天。

  老师:那是几号?你们记的是2003年1月1号。X X妈妈从网上所载的新闻说是2002年1 2月30号的事,所以,它是2002年的好事情。

  幼儿:磁浮列车通车。

  老师:对,那是几号啊?

  幼儿:2002年的最后一天。

  老师: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第一列磁浮列车。

  幼儿:十六大召开。

  老师:是啊。十六大可是中国共产党的好事情。

  幼儿:也是我们的好事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老师:是啊,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2、2002年,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事情?

  幼儿:我们到应老师家去做客……我们到外滩去,挥着五星红旗,外国人都来了……

  老师:对,我们还唱着歌……(孩子唱: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你们这么一唱,把外国人都吸引过来了。

  幼儿:我们还去了海边。

  老师:到海边去,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幼儿:打水仗……(一起回忆打水仗的情景)

  幼儿:M8线造到鞍山路了。

  老师:我们以后到人民广场就很方便了。

  三、设想2003年的好事情

  1、2002年的好事情太多了,想想好事情真让人开心。可是,日子久了,我们可能会忘记,怎么办?

  2、幼儿:把它记下来。

  3、2003年来了,你们想,2003年会有什么好事情吗?你希望发生什么好事情呢?(让孩子有思维的时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带你们乘火车。

  幼儿:我希望下一场大雪,可以一起堆雪人……我希望爸爸可 以为我买一台电脑……我想去乘磁浮列车……大家一起乘好了 ……同意…… 老师:你们希望的好事情,只要我们努力做,大概都会发生的,但是,我们有可能忘记。

  幼儿:记下来。

  老师:怎么记?(讨论出三种方法)

  四、做“好事情"记事本

  我们把将要发生的好事情记下来,等日子过到这一天,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做。

  还有,2002年的好事情,也可以记下来,桌子上有照片和图片,上面都有日期的。你可以一个人记也可以和朋友一起记。

  (幼儿开始记录,这个活动延至角落活动中)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让幼儿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使幼儿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幼儿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幼儿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幼儿学得也开心。

2、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及反思《认识日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12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 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3、中班健康教案反思《蔬菜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蔬菜及种子。

  2.尝试对蔬菜种子进行比较、归类。

  3.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的蔬菜。

  2.准备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的蔬菜种子。

  3.准备可让幼儿画蔬菜图标的小快纸张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说蔬菜比赛

  教室里摆放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蔬菜实物若干份。要求幼儿用完整语言说出这些蔬菜的颜色、形状和名称、说对的小组领走一份蔬菜。

  二、观察蔬菜

  1.引导幼儿把领回的蔬菜切开,看看横切面是什么样的,纵切面又是什么样的。

  2.请幼儿把蔬菜籽剥下来了,放在盘子里,看看这些蔬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三、认识种子

  看一看带来的蔬菜种子标本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摸一摸,并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四、种子分类

  1.请幼儿制作蔬菜小标签,贴在塑料袋上,制成种子标本。

  活动延伸:

  将学习包《主题活动、蔬菜拼图》中的图片放到操作区让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对蔬菜认识的经验,因此孩子们都能说出常见的蔬菜,通过观察蔬菜的形,了解其名称和特征,教学中,我采用了图片和蔬菜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更直观、更真实的观察蔬菜,并让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讲一讲,扩展对蔬菜的进一步认识。!出自:快思老.师!对颗粒较大的菜籽认识较清晰如:南瓜、蒜、小青豆等,对哪些形状、颜色都差不多的菜籽孩子们要分他们辨别难度较大,所以我只挑选一些较大颗粒的菜籽让幼儿分类。活动结束后我带幼儿将小菜籽种在花盆里放在植物角,供幼儿观察。

4、中班美术教案反思《葫芦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葫芦藤的艺术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用毛笔大胆运用线条进行葫芦藤的美术创作,体验自主表达、合作创作的乐趣。

  3、根据对画面的观察,发展视觉的敏锐性。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毛笔、墨水、图画纸、颜料、水、盆、皱纹纸条等

  2、葫芦藤的图片、葫芦生长过程的动画、齐白石的国画葫芦作品的PPT课件

  活动指导: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葫芦藤的特征。

  师:这是什么?葫芦藤长得是什么样的?长在哪里?!.快思.教案网出处!葫芦藤是怎样长大的?它的藤都长得一样吗?哪里的藤长得粗?哪里的藤长得细?有几根藤缠绕在一起?藤上有些什么?

  二、玩一玩藤的游戏。

  一些幼儿当架子,一些幼儿拿着各种彩色的皱纹纸条当藤,在架子中穿来绕去,将手中的藤缠绕到架子上。让幼儿体验藤与架子的缠绕,藤与藤之间的缠绕。

  三、欣赏国画《葫芦》

  出示齐白石的葫芦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画的葫芦藤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粗的藤要怎样画?细的藤要怎样画?葫芦藤上长了什么?有些什么小动物会来葫芦藤上或藤下玩呢?

  四、我来画一画。

  四人一组,合作从不同的方向画出藤来,相互缠绕,并在藤上画出葫芦、叶、花、并想想还会有些谁在你的葫芦藤上或藤下玩。

  五、欣赏并讲一讲画了些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最近用了几次毛笔创作,喜欢上了这种工具,于是我选了孩子们最爱的葫芦娃的葫芦藤作为创作对象,教师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的前提下创造适宜的审美情境,让幼儿欣赏葫芦的生长过程的动画和图片,提供富有表现力的工具和材料,引领幼儿多视角,多通道参与体验活动,让幼儿用纸条当藤,让幼儿体验藤与架子的缠绕,藤与藤之间的缠绕。从而形成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有效支持儿童富有个性的创意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对水的掌握不够好,所以有些画面太湿而破了,我想可以用素描纸让幼儿画,效果可能更好。

5、中班主题教案《日历》含反思

  这是一篇中班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对过去一年好事情的回忆,学习看日历,并设想新一年的好事情。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优质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教学意图:

  让孩子解看日历的方法,并知道日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日历》。学会了看日历,对孩子以后的自主生活大有益处,如他们可以自己安排活动的时间,可以自己记忆有意义的事情等等,这是孩子必需具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过去一年好事情的回忆,学习看日历,并设想新一年的好事情。

  2、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6、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2002、2003年的日历,并将日历放大。

  3、记录国家大事、班级大事和自己高兴的好事情(标上发生的日期)。

教学过程:

  一、学看日历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日历)?

  幼儿:日历。

  老师:你们家有吗?

  幼儿:有的……没有。

  老师:没有?

  @J L:是放在桌子上的台历……台历也是日历的一种。

  老师:你家干吗要有日历?

  @J L:看了就知道今天是几号几号了?

  老师:你们去看看日历上有些什么?

  (幼儿边看边和老师一起议论)

  老师(小结):日历上有许多数字,这1~3 1表示一天一天的日子,就是几号几号;这个大的数字表示几月份;这2002几个数字表示哪一年,还有初八初三,是农历。

  幼儿:是农村用的。我去过农村的。

  老师: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它的算法很特别,你们以后长大会知道的,现在人们不大用,哦,过年的时候要用。

  幼儿:还有中国剪纸。

  老师(小结):这说明这本日历是0 0 0 0 0 0(幼儿:是中国造的)还有红色是休息日,黑色就是工作天。这让我们很快就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老师:现在,请你找找2002年6月1日、1月1日、10月1日,找一个日子就行,找到了就站在那里(允许孩子的趋同)。

  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J L:我先找到6月,再找到1号……我也是……我先找到10月.再找到1号……

  老师:(请找错的)你找到的是0 0 0 0 0。(已经在同伴的答案中否定了自己的:我错了) 老师:好,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在日历上找到它,用笔圈出来。然后告诉一个朋友,你的生日在日历的哪里(让孩子相互验证)

  ——孩子自己操作。

  老师:(指着日历)5月1日是谁的生日?

  张易:我。

  幼儿:哦,5·1劳动节吗?

  老师:是啊,张易一定是个干活能手。

  老师:(了解到一个记错的)1月1号是谁的生日?(没人答)。好,是谁记的?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应该记哪里?

  二、回忆2002年的好事情(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1、一年里有我们的生日、6月1日、10月1日、1月1日等这么多有意思的日子,一年从1月到12月,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边翻日历),新的一年来到了。2002年里,我们中国上海发生了哪些好事情?。

  幼儿:我们申博成功……对,我们还因为这事到国际会议中心上公开课。

  老师:对,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孩子抢先说)。还有吗?

  幼儿:男足冲出亚洲……还有世界杯足球赛。

  老师:(出示图片)是的,2002年6月2号。

  幼儿:中国输的。

  老师:还有吗?

  幼儿:上海大师杯网球赛。

  老师:有许多网球明星来参加的。那是10月的事。

  幼儿:神州4号上天。

  老师:那是几号?你们记的是2003年1月1号。X X妈妈从网上所载的新闻说是2002年1 2月30号的事,所以,它是2002年的好事情。

  幼儿:磁浮列车通车。

  老师:对,那是几号啊?

  幼儿:2002年的最后一天。

  老师: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第一列磁浮列车。

  幼儿:十六大召开。

  老师:是啊。十六大可是中国共产党的好事情。

  幼儿:也是我们的好事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老师:是啊,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2、2002年,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事情?

  幼儿:我们到应老师家去做客……我们到外滩去,挥着五星红旗,外国人都来了……

  老师:对,我们还唱着歌……(孩子唱: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你们这么一唱,把外国人都吸引过来了。

  幼儿:我们还去了海边。

  老师:到海边去,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幼儿:打水仗……(一起回忆打水仗的情景)

  幼儿:M8线造到鞍山路了。

  老师:我们以后到人民广场就很方便了。

  三、设想2003年的好事情

  1、2002年的好事情太多了,想想好事情真让人开心。可是,日子久了,我们可能会忘记,怎么办?

  2、幼儿:把它记下来。

  3、2003年来了,你们想,2003年会有什么好事情吗?你希望发生什么好事情呢?(让孩子有思维的时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带你们乘火车。

  幼儿:我希望下一场大雪,可以一起堆雪人……我希望爸爸可 以为我买一台电脑……我想去乘磁浮列车……大家一起乘好了 ……同意…… 老师:你们希望的好事情,只要我们努力做,大概都会发生的,但是,我们有可能忘记。

  幼儿:记下来。

  老师:怎么记?(讨论出三种方法)

  四、做“好事情"记事本

  我们把将要发生的好事情记下来,等日子过到这一天,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做。

  还有,2002年的好事情,也可以记下来,桌子上有照片和图片,上面都有日期的。你可以一个人记也可以和朋友一起记。

  (幼儿开始记录,这个活动延至角落活动中)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让幼儿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使幼儿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幼儿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幼儿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幼儿学得也开心。

6、教案中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是老师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几名幼儿不是拿积木搭建什么楼房,汽车,而是有的幼儿拿的三角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积木,这样就及时的进行了这一节课的教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7、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在颜色、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但是在形状、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

7、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动物运动会》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尝试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幼儿的个人相片。

  活动过程:

  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

  (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条跑道上)

  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们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乘汽车回家。

  “比赛结束了,我们乘汽车回家好吗?”

  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让幼儿一起来看看、说说“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

  四、操作活动。

  “一起乘坐汽车,并用序数词说出一句话,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