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元宵节主题大班科学社会教案:卖汤圆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大班科学社会教案:卖汤圆》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大班科学社会教案:卖汤圆

1、幼儿园元宵节主题大班科学社会教案:卖汤圆

  活动目标

  1.学习 5 的组成的 4 种方式,理解互补、互换关系。

  2.能主动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买卖汤圆活动中,感受数学认知活动的乐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大宣传单一张,5 的组成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各 1 套。

  2.小汤圆练习纸、笔每人 1 套、盘子若干。

  3.游戏用的 2-5 的数字卡片若干;标有价格的与大宣传单的内容相一致的汤圆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戏用自制汤圆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了解汤圆价格

  1.教师出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图片了解不同馅汤圆的价格。

  2.幼儿对了解的汤圆价格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说出想吃的汤圆的名称和价格。

  二、自选搭配汤圆,学习 5 的组成

  1.教师示范选出不同价位的汤圆,列出 5 的组成式。

  如:有 5 元钱,用一元钱买一个豆沙馅的汤圆、用 4 元钱买一个芝麻馅的汤圆。

  2.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搭配的不同价位的汤圆。

  3.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汤圆最多买 5 元钱的,鼓励幼儿自己合理搭配,巩固 5 的组成式。

  三、看图分析,理解关系

  巡回指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操作图,提升理解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游戏“卖汤圆”,复习 5 以内数的形成

  1.幼儿扮售货员,教师扮顾客玩游戏。

  2.扮顾客幼儿手拿数字卡,买两种合起来价格正好是手中数字的汤圆,并列出算式。

  3.服务员热情待客,礼貌待人,顾客说对时,收好顾客的数字卡片,并将两样汤圆放到顾客手中。

  4.及时纠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2、幼儿园大班元宵节主题手工活动教案:做汤圆艺术

  活动目标

  1.运用团、搓、捏、按、压等技能将汤圆里加上自己喜欢吃的馅料。

  2.能独立制作汤圆,也能与同伴友好配合制作汤圆,体验合作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卖汤圆》的音乐磁带;事先和好面粉;盘子每组一个;大电饭锅一只。

  各种汤圆馅(黑芝麻、花生、豆沙、草莓酱、蓝莓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1.出谜语 激发兴趣

  (1)以汤圆为谜底,老师边念谜面,边做手指动作,问: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

  (谜语: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

  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后回答。

  (2)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正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里人们都会放烟花、鞭炮, 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二、回忆经验,实践探索1.回想生活 讨论汤圆做法

  小朋友谁能说说汤圆是怎样做的?(请个别经验丰富的幼儿回答)

  2.讨论交流 如何加馅

  鼓励幼儿凭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交流。

  3.尝试制作 验证做法

  (1)全体幼儿自由分成四组,老师对幼儿提出要求(a.做到不浪费;b.注意保证汤圆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对于只能团出汤圆的幼儿,鼓励其独立探究如何将馅加进去(与同伴商量也行)。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做同伴的小老师。让每一名幼儿都体验到夹馅成功的喜悦。

  4.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粉团放在手掌心捏成球状,按压一个小窝窝加进喜欢吃的馅,然后再把小窝窝捏上,用另一只手掌盖在粉团上, 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5.幼儿再次实践制作加馅的汤圆。(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做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三、煮汤圆,吃汤圆

  1.把做好的汤圆放进电饭锅里煮(煮汤圆时让孩子观察煮的过程)

  2.与同伴一起品尝汤圆,体验劳动的快乐与和同伴成功合作的喜悦。

3、大班元宵节主题教案手工活动:做灯笼艺术

  活动目标

  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

  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

  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

  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

  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尝试制作灯笼

  (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

  3.挂灯笼装扮教室

  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

4、幼儿园大班元宵节主题音乐游戏:卷炮仗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自由大胆的表现小碎片自由飞舞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边唱歌边卷炮仗,并用象声词表现炮仗爆炸的过程,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玩法

  选一名幼儿当点炮仗的人,其余幼儿手拉手站成一排(或头尾不相连的一个圆圈),带头人带领大家随音乐边唱边走成螺旋形。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蹲下静止不动。点炮仗的幼儿用手指“点燃”某个幼儿,同时发出“嘶”的声音。“嘶”声一停,被点的幼儿就跳起来发出第一声爆炸声“嘭”,紧接着其余幼儿一起跳起来发出第二声“啪”,并随音乐表现出“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各种姿态。

  规则

  1.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要蹲下静止不动。

  2.被点者在“嘶”声一停时立即说“嘭”,其他幼儿紧接着说“啪”,并跳起来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建议

  1.初学时,可由教师当带头人,带领幼儿玩游戏,熟练后可分成 2—3 组同时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碎步自由自在放松飞舞的样子。创新玩法更换不同的舞步进行游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5、幼儿园大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赏花灯猜灯谜语言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6、幼儿园元宵节主题大班科学社会教案:卖汤圆

  活动目标

  1.学习 5 的组成的 4 种方式,理解互补、互换关系。

  2.能主动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买卖汤圆活动中,感受数学认知活动的乐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大宣传单一张,5 的组成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各 1 套。

  2.小汤圆练习纸、笔每人 1 套、盘子若干。

  3.游戏用的 2-5 的数字卡片若干;标有价格的与大宣传单的内容相一致的汤圆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戏用自制汤圆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了解汤圆价格

  1.教师出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图片了解不同馅汤圆的价格。

  2.幼儿对了解的汤圆价格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说出想吃的汤圆的名称和价格。

  二、自选搭配汤圆,学习 5 的组成

  1.教师示范选出不同价位的汤圆,列出 5 的组成式。

  如:有 5 元钱,用一元钱买一个豆沙馅的汤圆、用 4 元钱买一个芝麻馅的汤圆。

  2.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搭配的不同价位的汤圆。

  3.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汤圆最多买 5 元钱的,鼓励幼儿自己合理搭配,巩固 5 的组成式。

  三、看图分析,理解关系

  巡回指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操作图,提升理解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游戏“卖汤圆”,复习 5 以内数的形成

  1.幼儿扮售货员,教师扮顾客玩游戏。

  2.扮顾客幼儿手拿数字卡,买两种合起来价格正好是手中数字的汤圆,并列出算式。

  3.服务员热情待客,礼貌待人,顾客说对时,收好顾客的数字卡片,并将两样汤圆放到顾客手中。

  4.及时纠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7、幼儿园教案中班社会数学领域:卖汤圆

  活动目标

  1.学习 5 的组成的 4 种方式,理解互补、互换关系。

  2.能主动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买卖汤圆活动中,感受数学认知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宣传单一张,5 的组成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各 1 套。

  2.小汤圆练习纸、笔每人 1 套、盘子若干。

  3.游戏用的 2-5 的数字卡片若干;标有价格的与大宣传单的内容相一致的汤圆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戏用自制汤圆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了解汤圆价格

  1.教师出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图片了解不同馅汤圆的价格。

  2.幼儿对了解的汤圆价格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说出想吃的汤圆的名称和价格。

  二、自选搭配汤圆,学习 5 的组成

  1.教师示范选出不同价位的汤圆,列出 5 的组成式。

  如:有 5 元钱,用一元钱买一个豆沙馅的汤圆、用 4 元钱买一个芝麻馅的汤圆。

  2.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搭配的不同价位的汤圆。

  3.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汤圆最多买 5 元钱的,鼓励幼儿自己合理搭配,巩固 5 的组成式。

  三、看图分析,理解关系

  巡回指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操作图,提升理解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游戏“卖汤圆”,复习 5 以内数的形成

  1.幼儿扮售货员,教师扮顾客玩游戏。

  2.扮顾客幼儿手拿数字卡,买两种合起来价格正好是手中数字的汤圆,并列出算式。

  3.服务员热情待客,礼貌待人,顾客说对时,收好顾客的数字卡片,并将两样汤圆放到顾客手中。

  4.及时纠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8、幼儿园大班元宵节主题教案:快乐舞龙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节奏,手、脚、眼协调的进行舞龙动作的表演。

  2.掌握看龙珠指挥的提示进行表演的技巧,体验传统舞龙游戏的乐趣。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家长、师幼共同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的龙身。

  2.舞龙扭秧歌用的节奏音带或大、小鼓、锣、钵、彩带、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共同商量,探讨玩法

  1.幼儿分小组自由讨论如何舞龙。

  2.教师建议幼儿动手实践如何舞龙。

  (1)3 名幼儿舞龙,由于劲儿没往一处使,可怜的大龙扭曲成一团。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合作伙伴的力气都往一处用,使大龙舞起来。

  3.共同讨论实践过程,总结合适的玩法。

  4.幼儿齐喊节奏做动作。

  二、乐器伴奏,合作舞龙

  1.师幼协商推荐出鼓乐手,选择角色表演。

  2.互相交流、评价舞龙的过程,教师强调手、眼、脚一定要按节奏做动作。

  三、家园同乐,体验快乐

  1.邀请教师、家长参与表演,与幼儿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

  2.幼儿畅所欲言交流与家长、老师一起舞龙的快乐心情。

9、大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莱西人的元宵节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 ppt、花灯会、猜灯 ppt、有趣豆面灯碗 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 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10、幼儿园教案大班综合:西方人的元宵节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 ppt、花灯会、猜灯 ppt、有趣豆面灯碗 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 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11、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教案大班语言:赏花灯猜灯谜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12、幼儿园大班主题社会科学活动教案:百家姓反思

  【教材分析】

  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民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的重要依据。《百家姓》中所记载的姓氏有 500 多个,其中“王、李、张”是中国现在最大群体的姓氏。本次活动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姓入手,启发幼儿发现同伴中有“相同的姓”,以此了解姓氏的传承:通过得找“不同的姓氏”,了解单姓、复姓,感受姓氏的丰富:通过对中国名人姓名、照片的展现活动,再次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单姓、复姓及百家姓的含义。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姓氏的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姓氏卡片,教师姓名卡片,《百家姓》音乐,水彩笔。

  2.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的图片,“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你中国》。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激发幼儿对姓氏的兴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儿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提问:老师姓什么?名字中的哪个字是老师的姓?

  (2)出示幼儿姓氏卡片,让幼儿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读一读自己的姓。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1)点数黑板上的姓氏并与幼儿人数作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有人同姓。提问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个姓?姓 x 的小朋友有几个?

  小结一般来说,家中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导幼儿讨论: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 小结:传说很久以前,中国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2.引导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姓,进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义,

  (1)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然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教师将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写在白板上,请幼儿点数姓氏数量

  (2)播放《百家姓》音乐,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 4 页,读一读《百家姓》中的

  前 20 个处,提问:姓氏会传下去吗?传给谁?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处?

  小结:《百家姓》里记载了 500 多个姓氏,我们的姓氏会传给子孙

  4.了解单姓、复姓。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国名人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2)结合司马光的照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

  (3)请幼儿说说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教学反思: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13、幼儿园大班元宵节主题教案音乐游戏:乒乒乓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步同节奏,按歌词要求边唱边做动作。

  2.体验同伴之间相互猜拳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相互站好。

  1----2 小节:甲乙相对相互站好互相拍手。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两人手相对拍一下。

  3----4 小节:甲双手在头上、胸前拍手一次,乙不拍,双手叉腰站立。

  5----6 小节:乙模仿甲动作上下各拍手两次,甲不拍。

  7----10 小节:形式同 3----6 小节,前后拍手。

  11---14 小节:形式同 3----6 小节,左右拍手。

  15-17-19 小节:两个幼儿双手做绕线状。

  16---18 小节:出拳、叉或布

  20----21 小节:手放在身后。

  22 小节:随意出一种拳,看看谁能赢。游戏重新开始时,两人交换位置。

  规则

  1.必须听到“嗨”时同时出拳。

  2.要按歌曲节奏、歌词要求拍手做动作。建议

  1.学习游戏前,可引导幼儿先有节奏的边念歌词,边按歌词要求做动作, 提醒幼儿注意节奏的变化。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加快音乐的速度。

  创新玩法

  自由制订输赢的游戏规则。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