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随笔——快乐滑滑梯》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安全教育随笔——快乐滑滑梯
安全无小事,在幼儿园里安全教育高于一切,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让幼儿愉快的玩耍,就需要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去思考和解决,这次活动是孩子们在玩滑梯时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我提出了买票的形式,并在幼儿犯错误时,请他作为管理者,去监督其他幼儿,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除了有道具或无道具的游戏活动外,还可以利用园所已有的大型活动器材。例如滑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们很喜欢刷的一下滑下来的感觉。这次户外,在征得孩子们的意见后,我们把队伍排在了上滑梯的楼梯口开始活动。不久,问题出现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滑滑梯,一个一个排的很紧密,容易发生危险,这时,我想到了买票的方法,即每一个孩子上滑梯前都要从我这里买票,拍一下我的手,就算买好票,可以上滑梯了。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拉开了每一个孩子的距离,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后来,当卖票失去新鲜感后,孩子们又提出了刷卡的方法来进行代替,这一方法让孩子们又开始兴趣满满。就在这时,有一个孩子采取了一种危险的方式准备滑下来,我急忙上前纠正,等他安全的滑下来后,我告诉他刚才那样做的危险性,并邀请他当小小管理员,负责刷卡卖票并监督其他小朋友的动作是否安全,让我惊喜的是,这个任务他完成起来有模有样,尽职尽责。
在我和孩子们的努力下,问题一个一个顺利地解决了。户外活动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有些问题需要老师即刻想办法解决,还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抛给孩子们,让他们想办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们想到的刷卡的办法。还有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教师要让他们知道某些问题的危险性,还可以找些其它的任务让他完成,避免发生危险。幼儿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多思考,多总结,陪伴孩子们一天天快乐成长。
2、安全教育随笔——快乐滑滑梯
安全无小事,在幼儿园里安全教育高于一切,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让幼儿愉快的玩耍,就需要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去思考和解决,这次活动是孩子们在玩滑梯时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我提出了买票的形式,并在幼儿犯错误时,请他作为管理者,去监督其他幼儿,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除了有道具或无道具的游戏活动外,还可以利用园所已有的大型活动器材。例如滑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们很喜欢刷的一下滑下来的感觉。这次户外,在征得孩子们的意见后,我们把队伍排在了上滑梯的楼梯口开始活动。不久,问题出现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滑滑梯,一个一个排的很紧密,容易发生危险,这时,我想到了买票的方法,即每一个孩子上滑梯前都要从我这里买票,拍一下我的手,就算买好票,可以上滑梯了。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拉开了每一个孩子的距离,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后来,当卖票失去新鲜感后,孩子们又提出了刷卡的方法来进行代替,这一方法让孩子们又开始兴趣满满。就在这时,有一个孩子采取了一种危险的方式准备滑下来,我急忙上前纠正,等他安全的滑下来后,我告诉他刚才那样做的危险性,并邀请他当小小管理员,负责刷卡卖票并监督其他小朋友的动作是否安全,让我惊喜的是,这个任务他完成起来有模有样,尽职尽责。
在我和孩子们的努力下,问题一个一个顺利地解决了。户外活动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有些问题需要老师即刻想办法解决,还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抛给孩子们,让他们想办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们想到的刷卡的办法。还有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教师要让他们知道某些问题的危险性,还可以找些其它的任务让他完成,避免发生危险。幼儿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多思考,多总结,陪伴孩子们一天天快乐成长。
3、教育随笔——《一名幼教的故事》
师德师风是最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的问题,人人都在谈师德,其实不需要每个人都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师德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我们对幼儿无私的爱,是孩子们一句天真的话语就能把我们的心都萌化了。下面就是我的故事,一位普通幼儿教师的故事。
谈到“师德”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谈不上什么高尚的品格和师德精神,有的只是近五年如一日的一份真诚、一份执著、一份坚守和付出后的期许感动。在此,就与老师们一道分享我工作中曾经的一次感动,那就是孩子轻轻的一声问候:“老师,你困吗?”
记得那天中午,我值午睡,像往常一样照顾好孩子们吃过午饭,一切收拾完整就叫孩子们睡觉了。在我的督促、鼓励和帮助下,孩子们一会儿就按要求陆续睡下了,但有几个孩子却始终睡不好,时不时地又传出他们稀稀疏疏的讲话声,我就在他们的床边来回地走动,一会儿给这个孩子盖盖被子,一会儿又走到那个孩子身边摸摸他的额头,慢慢地很难入睡的那几个孩子也进入了梦乡。这时,我才放心地拿起一本书坐到一个孩子身边看了起来。时间在悄悄地溜走,孩子们的鼾声不断,不知不觉我也在这里坐了近半个多小时,我正准备起身看看孩子们时,一个声音突然从我后边传来:“老师,你不困吗?”我回过头去,原来是刘芮帆小朋友,她那小小的脸上,一双机灵的眼睛关切地看着我,好像在等着我的回答。我小声地告诉她:“老师也有点困啊,可要陪着你们睡觉,不陪着你们,老师担心你们睡不好啊。”“老师,你来我这里边睡一会儿吧。”。这小机灵说着就要起身掀被子,我连忙告诉她:“谢谢你哈,老师不睡,你们好好地睡好就可以了好吗?”她好像很明白似的眨眨眼睛,又翻过身去乖乖地睡着了。 那一刻,我听着孩子们甜美的鼾声和呢喃梦呓,回想着刚才孩子梦醒时那稚气的一声问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思绪也随着蔓延开来。
4、教育随笔——童心恒心责任心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我们给予的是我们的方式,其实孩子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把带好他们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且要坚持下去,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童心,献出自己的爱心,付出自己的责任心,坚持自己的恒心,并常保一颗进取心。
当前,语言环境的缺乏,教学资的短缺,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已成为大部分英语教师忧心的大问题。那么,在新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心中的那份困惑,变怕说为敢说、能说;变怕学为想学、要学,就成为当今每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了。我觉得每位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三心”。
首先我们应该有童心。好动、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天性转化为学习的推动剂,童心必不可少。记得有一次,尽管我做了很充分的前准备,但我还是被孩子们的吵闹声搞得手足无措。面对这种情景,我没有拿出老师的威严,而是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下准备要教的教学内容,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起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各种小动物我用英语表达,刚开始孩子们听不懂,我就边做动作,边让他们猜,很快他们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原本嘈杂的教室变得十分安静,那一节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而且还学会了许多动物的英语单词。最后,我把这些动物单词又编成一首欢快的歌曲,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高兴极了。所以说,只要教师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就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他们接纳你、喜爱你、欣赏你。
其次我们应该有责任心。一天放学后,我路过教室,无意间向里面瞥了一眼,发现有个女孩正站在走廊上,认真地模仿着我的声音。那是一个句型,她已经仿照着我的声音练了几遍,。我十分惊讶,早知如此,就把语音发得更好一些啊!学生模仿老师,何止是读音!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立身行事,这一切的一切莫不在模仿之列!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强练口语基本功,提高自身口语能力,给孩子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还要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精细的梳理,准确把握教材编辑的思路,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最后,要对孩子的后巩固练习进行跟踪督促,让内所学与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还应该有恒心。经常听到很多老师抱怨,上节的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记住,甚至全忘了,更别说是更久以前学习的知识了。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困难的恒心,创造尽可能多的条和机会,让学生接触到英语。内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讲,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首先从常用的几句开始:Hell!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Stand up Sit down, pleas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 以后每节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增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学中尽量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眼神、手势、动作、表情帮助学生尽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学习效果显著。教室的布置要体现学英语的氛围,在教室里巾上英语挂图,黑板报开拓出英语天地,每天都去“耕耘”。外带头说,并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跟老师、同学还有家人交流。如讲完有关西方食物的话题后,
让学生们自己做西餐,用英语把自己认识的东西告诉爸爸妈妈,鼓励他们教弟弟妹妹说英语。坚持不懈,由不懂到懂,由单词、句子,再到简单的一段话,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多一个微笑,多一份恒心,孩子就会多一份勇气和信心。
童心,唤起了心灵深处纯真的情怀,让生命更加快乐;责任心,托起了旭日东升的那轮太阳,让花朵绽放的更加灿烂;恒心,挽起了内心那份勇敢的信念,让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只要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珍惜自己的童心,献出自己的爱心,付出自己的责任心,坚持自己的恒心,并常保一颗进取心,我们的英语堂教学就会多多姿多彩结出累累硕果,创造出我们英语教学广阔的天地。
5、教育随笔——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爱表现的孩子,也有一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孩子,如何照顾到每个幼儿的想法,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注意的,很多时候可能会优先看到那些积极的孩子而忽略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这样是不公平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公平公正,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钟爱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钟爱。”有的孩子说:“有时钟爱,有时不钟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齐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咱们一齐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能够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一天选两名小兄弟姐妹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归纳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们总是请潜质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我们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
6、教育随笔——绘本阅读
绘本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书籍之一,小班绘本一般图画多,文字少,幼儿通过看图发散思维,并主动讲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既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多与幼儿一起学习阅读绘本,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让幼儿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小班绘本《多多什么都爱吃》是一本故事类的书籍,通过趣味图像引导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按照《纲要》中对三至四岁幼儿语言领域要求: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在孩子们熟悉并能基本理解故事情节之后,本书教学第三课时着重培养幼儿跟读、自主翻看书籍(幼儿用书)、安静阅读的好习惯。为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打好基础。
之所以要从小班引导孩子翻阅书籍,是因为在每天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图书区的兴趣并不大,少数几个进区幼儿也是“贪恋”书吧中的舒适小沙发,真正对书籍感兴趣的幼儿少之又少。通过几次观察交流我发现,孩子们对书籍不感兴趣的原因,经常是“老师我不认识字呀”,然后孩子们通常会把书本卷成“望远镜”的样子,慢慢的,书籍好像成为了班级里没有用处的存在。所以我认为,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孩子们人手一本书,和老师一起轻抚书本的“封面”、以及翻开书本的第一页,叫做“扉页”,把这些名词慢慢渗透给幼儿,老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小手捏住书角,轻轻翻开下一页。孩子们小手轻轻,都能做到老师的要求。我对小朋友说“书宝宝每一页都有自己的小代号,叫做页码,比如这就是第一页”。因为孩子们对数字有接触,所以都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老师,旁边的是第二页!”“老师再翻是第三页!”幼儿首先和老师观察了第一页的画面——小女孩要吃饭了。那这一页的文字是什么呢?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说一句小朋友跟着说一句”的死板教学方式,把课堂时间留给幼儿,请他们来:看图说话——看图片充分发挥想象,来讲述你认为图片中发生的故事。没有固定的额局限,孩子们的发言踊跃极了,每种回答老师都给予鼓励,充分展开想象空间,有的孩子甚至根据一幅图片,编了一个小故事,有头有尾,我十分惊讶。这就是我想告诉孩子们的——也许你不认字,但是图片往往能告诉你比文字还多的故事。孩子们在发挥想象对的同时,锻炼Lee表达能力,一些胆小的孩子见其他孩子时候偶到了表扬,也跃跃欲试,课堂效果达到了至高点。
我把课堂截图及教育理念和家长交流后,很多家长都表示“我家孩子回来就说要给我讲故事”“孩子说了,图片是会说话的!”我很荣幸能通过一本绘本,传达一种教育思想,也会在平时多贯彻这种理念,让孩子真正“爱讲述,爱表达”。
7、小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滑滑梯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听辩音乐的上行和下行,感受乐曲表现的愉快的情境。
2、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贴绒小动物、八只盒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出示大大小小的盒子,搭成楼梯状。引导幼儿数数有几个?看上去象什么?
2、老师在最高的盒子上搭一根长的板,再引导幼儿说说象什么?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老师出示小鸭子,来玩滑滑梯。老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看小鸭子玩滑梯的时候是听着音乐的节奏玩的。
2、老师出示小狗,演示玩滑滑梯。
3、出示小老虎,演示翻着跟斗玩滑梯。
三: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1、听听音乐分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做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小狗,跟小狗一起来玩滑梯。
四: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1、除了用纸盒做滑梯,老师还能用身体做滑梯,请小朋友看老师的示范。
2、请幼儿也来做滑梯,听着音乐,一只手做小狗玩滑梯。
3、除了用手做滑梯,还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滑梯呢?
4、老师示范全身徒手动作表示玩滑梯,请幼儿看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一段,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二段?(老师来到一座很大的滑梯下面,小朋友能不能看到老师上去和下来)
5、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去玩滑梯。(上去的时候要走稳,下来的时候要滑稳,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连续找空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滑梯的造型。提醒幼儿在做小狗玩滑梯的时候要听着音乐,有节奏地玩。
6、老师:我要去玩一个很特别的滑梯,师哼音乐做动作,问幼儿特别在哪?(从弯来弯去的滑梯上下来的。)
7、幼儿创编各种滑下来的动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中发现设想与实际操作是有差距的,可能是我对孩子的兴趣与经验还把握不够。由于幼儿的能力差异,孩子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有深有浅、有快有慢,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教师能启发引导他们想更多的方法,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旁边小朋友的影响下,能模仿别人的操作,每个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次的尝试活动,自己找到了滑动的部位,整个活动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活动结束时幼儿还余犹未尽。
8、安全教育随笔——幼儿教育从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开始
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时刻注重安全教育,尽量避免让幼儿接触一切安全隐患,在排除外在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且也要将安全教育灌输给家长,做到家园联合,尽一切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到教育,只有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刚开学,小朋友们都有一些兴奋和浮躁,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和小朋友们玩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安全隐患。
天气越来越暖和每天来园的孩子基本能达到满员,户外活动的时候,三个老师一起出去照应孩子,还比较有序,基本上能照顾到每个幼儿,可是还是会出现危险的事情,这周就发生了一件危险的事情。
我们班的付修远小朋友在玩攀爬网,谭远识和魏俊逸小朋友就拉他的鞋子,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老师看到了之后及时制止,并且对它们两个小朋友进行了教育,回班后,我对这件事情在全班进行了说明,并且在班上进行了安全教育,两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其他小朋友也知道这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避免以后这种事情再发生。
安全问题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孩子出现了鼻子出血怎么办,摔伤后怎么办?,在幼儿园里,保护孩子的安全,是工作的首位,那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我想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专题活动为孩子和家长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也可以在健康教育课上用形象的语言耐心地向幼儿讲解遇到鼻子出血、摔伤后怎么办、怎么与同伴之间安全友好的玩耍,在生活一日流程的各个环节也要渗透安全教育,才能让幼儿注重安全,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安全。
9、教育随笔——想念妈妈的小朱朱
入园焦虑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何正确的对待入园焦虑幼儿,需要老师们不断的积累经验,给孩子一个抱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幼儿的成长是个漫长又很神奇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将我们所有的爱都给他们,陪伴他们成长。
早晨,走廊又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声,我出门迎接,看到小朱朱全家出动。
小朱朱是我们班朱云熙小朋友的小名,我们也叫她“未来的学习委员”,因为她很聪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很出色。只是她有严重的入园焦虑,中午不愿意睡觉、三餐不愿意吃,从早晨哭到下午。我为了帮助她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试了很多方法都失败而终。我失去了耐心,开始厌烦她了。
但是我看到我们班帕丽娜老师对她一直很有耐心,每天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哄她。于是,在一个午休时间我问她为什么?她给我看了她爸爸发的一条朋友圈,里面写道:“清晨一路小跑奔向幼儿园,将老爸甩在身后,懵圈中与我们拜拜,然后就一天哭哭啼啼,没有吃饭、没有午睡,放学后问她为什么,一句话让人泪奔:见到老师,想妈妈了......”原来她的妈妈到南疆支教,为了陌生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弃了与女儿陪伴长大的机会。那一瞬间我惭愧的哭了。
从那天起,我开始学帕丽娜老师,每天早晨给她一个大大拥抱并贴小红花鼓励、时不时地摸摸她的头、不愿午睡就让她帮我监督其他小朋友、不愿意吃饭就安抚并喂她吃、教学活动中多请她回答问题等等。慢慢地我跟她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她愿意依赖我、我愿意关心她。
事后自己反思,在幼儿园里工作,孩子的哭闹是必须要面对的。孩子终究是孩子,他还小,心里有什么不满和委屈,用嘴巴又说不出来时,就只好用哭的方式告诉我们,特别是那些平常自己高高兴兴的入园,突然反常的哭闹时,一定是有原因的。哭闹是孩子的一种发泄方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一定能找到根源。
幼儿的成长是个漫长又很神奇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足够的耐心、有百变的引导方法、有锐利的观察力、有能让家长乐意配合我们工作的沟通技巧。陪伴他成长,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在专业上更快的成长。愿我们陪幼儿成长的路都长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