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奏乐《会飞的青蛙》教案》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奏乐《会飞的青蛙》教案
挑战4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挑战3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
挑战2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挑战1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动作+音乐幼儿做教师规定动作
动作+音乐感受小青蛙蹦跳、晕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动作建议
[1-16]小节:双手两拍一下在大腿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放、拿乐器)放下莲叶,拿起手铃。
[25-28]小节:在胸前边晃手指边念“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37-58]小节:语言指令“快快回家坐下来。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人手一个牛皮手鼓、一对手铃。
[1-16]小节:幼儿坐在椅子上,双紧闭,牛皮鼓平放在大腿上,双手两拍一下在牛较数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音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当听到语令“放下莲叶,拿起手铃”时,快速将腿上的铃鼓放在椅子下方,拿起右侧手鼓的同时从椅子上站起来。
[25-28]小节:在购前晃动手铃,并小声手念魔法究语“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向前跑,并发出拟声词的声效,如“咻、鸣”。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7-58]小节:当听到“快快回家坐下来。”的语今时,快速回到座位放下手铃。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幽默该谐的风格,并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跳、摇晃、飞行、打招呼等情境动作。
2、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尝试使用牛皮手鼓、手铃两种乐器随乐表现;在散点游戏时根据游戏中同伴移动的轨迹从而调整自己移动的轨迹,避免碰撞。
3、在规定乐句时放下或者拿起相对应的乐器,并克制自己在未使用乐器时不发出声响: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将乐曲《钟表店》根据剧情需要剪辑成1分钟的音乐。
2、手铃:数量是参与活动人数2;牛皮手鼓,数量与参与活动人数一致。
经验准备
有看过绘本《狂星期二》,了解故事的基本梗概。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剧情。
2、感受小青蛙蹦跳、量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3、重点感受A段青蛙弹跳动作。
4、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1)感受在鼓面做弹跳动作时发出的清脆、断顿的声响,并根据语音提示练习在规定时间收起手鼓的使用规则
(2)完整随乐使用乐器
5、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6、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在拿起手铃后,全体原地站立游戏)。
7、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1)教师示范完整游戏规则。
(2)请5名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3)总结飞行经验,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8、结束:带领幼儿在飞行中离开活动室。
2、中班教案《青蛙》
活动目标:
1.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青蛙,萌发热爱青蛙的情感。
3.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与本领。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卖青蛙人(教师扮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巩固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征的了解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呱呱呱!谁呀!
2.谁能告诉大家青蛙长什么样子?
3.你们知道小青蛙的家在哪里吗?
二、通过谈话、模仿、亲身体验等途径,引导幼儿知道青蛙的本领
1.你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吗?
2.老师请小朋友像青蛙那样睁大眼睛看看它是怎样捉害虫的?
3.我们大家也来学一学小青蛙捉害虫(解释舌头的伸缩)。
4.教师小结:青蛙的本领真大,能捉这么多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5.老师还给小青蛙编了一首儿歌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吗?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6.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做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虫好吗?
7.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捉完后边唱歌边跳舞,高兴地回到位置上。
三、结合现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幼儿学习怎样保护青蛙。
1.谈话引导幼儿怎样保护青蛙
(1)我们要怎样保护青蛙呢?
(2)要是遇到菜场有人在卖青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通过情景演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青蛙
(1)卖青蛙人(教师扮演):“今天这些青蛙可肥了,买回去把它杀了做红烧青蛙吃,味道可好了,快来买呀!”
(2)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想什么办法去救它们?
(3)我们小朋友很勇敢的,能不能自己去救青蛙,那我们对卖青蛙的人怎么说?
(4)真高兴,现在我们成为好朋友了是吗?一起念儿歌、跳舞。
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活动反思:
对于“青蛙”这个词,幼儿都不陌生,我们的目的是想达到: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保护庄稼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青蛙。在活动中先让幼儿了解青蛙是从小蝌蚪生长出来的,小蝌蚪从失去尾巴,失去前脚和后脚,慢慢变成青蛙。随着孩子对青蛙的了解,我们就从青蛙捉害虫展开让幼儿更加了解青蛙,因为幼儿能说出很多关于青蛙的事情,但这样的现象都是很表面的,再深沉的就不太了解了,因此孩子缺少对于这方面东西的学习,这节课就要让幼儿增加相应的知识点。最后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样才能保护青蛙
3、中班奏乐《会飞的青蛙》优质课教案
动作建议:
[1-16]小节:双手两拍一下在大腿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放、拿乐器)放下莲叶,拿起手铃。
[25-28]小节:在胸前边晃手指边念“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37-58]小节:语言指令“快快回家坐下来。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人手一个牛皮手鼓、一对手铃。
[1-16]小节:幼儿坐在椅子上,双紧闭,牛皮鼓平放在大腿上,双手两拍一下在牛较数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音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当听到语令“放下莲叶,拿起手铃”时,快速将腿上的铃鼓放在椅子下方,拿起右侧手鼓的同时从椅子上站起来。
[25-28]小节:在购前晃动手铃,并小声手念魔法究语“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向前跑,并发出拟声词的声效,如“咻、鸣”。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7-58]小节:当听到“快快回家坐下来。”的语今时,快速回到座位放下手铃。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幽默该谐的风格,并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跳、摇晃、飞行、打招呼等情境动作。
2、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尝试使用牛皮手鼓、手铃两种乐器随乐表现;在散点游戏时根据游戏中同伴移动的轨迹从而调整自己移动的轨迹,避免碰撞。
3、在规定乐句时放下或者拿起相对应的乐器,并克制自己在未使用乐器时不发出声响: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将乐曲《钟表店》根据剧情需要剪辑成1分钟的音乐。
2、手铃:数量是参与活动人数2;牛皮手鼓,数量与参与活动人数一致。
经验准备:
有看过绘本《狂星期二》,了解故事的基本梗概。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剧情。
2、感受小青蛙蹦跳、量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3、重点感受A段青蛙弹跳动作。
4、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1)感受在鼓面做弹跳动作时发出的清脆、断顿的声响,并根据语音提示练习在规定时间收起手鼓的使用规则
(2)完整随乐使用乐器
5、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6、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在拿起手铃后,全体原地站立游戏)。
7、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1)教师示范完整游戏规则。
(2)请5名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3)总结飞行经验,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8、结束:带领幼儿在飞行中离开活动室。
4、幼儿园中班奏乐《快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小青蛙的律动
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青蛙
1、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呢?准备躲准备看的游戏。
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准备躲准备看的游戏,我们肚子有点饿了,我们青蛙要吃什么呢?吃虫子,小青蛙怎么吃呢?吃几口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抓到小虫子吃三口,我们一起听音乐表演一次吧。
3、我们选一个青蛙宝宝来捉虫子吧?真的捉到了一只小虫子啊。那只小青蛙愿意来捉虫子呢?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请小朋友到小荷叶哪里找到小虫子来吃掉。
三、用乐器演奏歌曲
1、你是怎么在腿上学习青蛙跳的?拿着小铃鼓两只手一起敲鼓。
2、跟随音乐和教师一起律动。
3、电话响了:农民伯伯啊,你的田里有很多虫子啊,我们要青蛙马上帮你捉虫子了。教师出示黑板。我们要邀请小青蛙
4、幼儿再次跟随老师进行律动表演。教师提示幼儿合理运用铃鼓。
四、跟随音乐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5、中班奏乐活动《山兰竹筒饭》教案
动作建议:
音乐主题(乐曲剪辑成AB曲式,前奏:两个8拍乐句:A段6个8拍乐句;B段:5个8拍乐句)
前奏:[1-8]小节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A段[1-20]小节:节奏型X X │XXX│(上肢动作)竹筒在肢体上敲两次(两小节),竹筒合乐敲击三下(两小节);反复5次以上动作。
A段[21-24]小节:双手分放在膝盖上,准备过河动作。
B段[25-40]小节:传递竹筒游戏(节奏型X X│XX X│),双手打开在两侧做手指抖动飞行两小节——手握竹筒(1小节)-往下一位前方传(1小节):此动作反复4次。
B段[41-45]小节:双手握拳在胸前做加油状(两小节),双手胸前拍击三下(两小节),双手向前伸出一耶!(语词指令节奏ー一一ー,加油啊-耶!)
语词指令:
(A段语词):走-走,跳跳跳;(X X│XX X│);来到河边,准备过河。
B段语词):飞ー飞,跳跳跳(X X│XX X│);一,加油啊ー耶!
游戏玩法建议:
传递游戏玩法:(圆圈坐位)幼儿原位做A段(5个乐句)竹简节奏(X X│XX X│),竹筒放在身体正前方,双手分别膝盖上,做传递准备(1个乐句);B段(4个乐句)竹筒依节奏型(X X│XX X│)按顺时针方向传递给下一位,最后一个乐句配合语词指令,合乐演奏。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主题“爬山坡、飞过小河”的游戏情境,感受乐曲AB结构明快的乐曲风格、并掌握X X│XX X│的节奏型。
2.尝试随B段乐曲进行传递的游戏,分别探索竹筒、添加小铃的演奏方式、合乐演奏。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努力使用乐器与同伴合奏。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坐在小软垫上围成圆,身后每人一个乐器小筐,内装一对竹筒及一对小铃。
2、秘方藏宝图(PPT)
经验准备:
幼儿前期有传递游戏的经验及对故事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1)教师讲述故事:
小蚂蚱们,今天蚂蚱妈妈要带你们出门,到遥远的山兰谷去寻找山兰竹简饭的制作秘方,献给我们族里的蚂蚱爷爷。可是去山兰谷的路途遥远,要攀越许多高高地山坡和渡过宽宽的小河,这可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呀,小蚂蚱们,你们有信心和妈妈一起完成这次的任务吗?(一起来加油打气:X X│XX X│)出门前、妈妈要先检验一下小蚂蚱们的本领是不是都练好了
(2)检验本领口決一语词节奏练习
师:小蚂蚱们,你们还记住妈妈教给你们练习跳跃和飞行的口决吗?跳跃的口决(走-走,跳跳跳;X X│XX X│);飞行的口决(飞-飞,跳跳跳)
师:要想顺利完成任务,不光是要记住口决的要领,还要勤练习动作本领哦。在出门前,妈妈要把跳跃和飞行的动作本领教给你们,请小蚂蚱们认真听,仔细看,妈妈是怎样越过山坡、飞过小
河的,我都做了哪些动作?
2.感知完整音乐,熟恶乐曲节奏基础动作模型
(1)教师合乐做动作,幼儿集体观察模仿学习。(音乐1)
师:妈妈都做了哪些动作,我是先过的山坡还是先过的小河?我是怎样越山坡,渡过小河的?(请幼儿做动作,并讲述)
(2)在座位上做动作,整体感知音乐旋律,熟悉乐曲的节奏。(音乐2)教师带领幼儿坐在座位上完整随乐做律动。
师:小蚂蚱们,跟着妈妈一起练习爬山,过河的本领吧。
师:爬过了山坡,要飞过小河前,妈妈说了什么?(语词指令:来到河边,准备过河)
师:这是小蚂蚱家族第一次集体参加任务,所以每个人都要认真听音乐,练习本领,还要互相给旁边的小伙伴加加油,一起来加油。(音乐3)
(3)重点反馈(音乐4)
妈蚱过河——飞行传递的练习(路线标示)。
师:刚才过河时,小蚂蚱是怎么飞,从什么地方飞到什么地方?
3.挑战游戏1:加入乐器感受音乐,探索竹筒的演奏方式。
(1)探索并讨论演奏方式(音乐5)
师:宝宝们的本领练习得不错,这一次我们去寻找秘方,还要带上竹筒给山兰谷做为交换的礼物,想想看,我们怎么带着竹筒爬山、过河呢?(根据幼儿的自由探索,引导迁移以上肢动作的转换)师:来到河边,准备过河时,竹筒要放在什么地方?
(2)以身体上肢为山坡,探索在不同部位进行演奏。(音乐6)
师:准备爬山了,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高高的山坡,小蚂蚱要带着竹筒怎么爬?(从下往上)
4、挑战游戏2:添加小铃一探素如何配器感受不同音色的体验。
(1)添加小铃音效,合乐练习(音乐7)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可小蚂蚱的力量也越来越小了,也有些界了。出发前,蚂蚱爷爷送给我们一份力量神器,你们猜猜是什么?(力量小铃)
师:力量小铃是给我们添加能量的,可是我们要帯着竹筒爬山过河的,用什么方法即能带上力量小铃,让它发出好听的声响,又能帮我们增加能量呢?
5.挑战游戏3:行进演奏一一成功获取秘方(音乐8)
师:我们终于来到最后的一座山的山脚下,请宝宝们拿着竹简站起来,这是一座特别高的山,我们要从山脚下往上爬,完这座山,顺利地过完最后一条小河,就可以拿到秘方啦。
6、出示秘方宝图,成功获取秘方,带好自己的乐器道具,结束活动。
6、中班奏乐《会飞的青蛙》教案
挑战4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挑战3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
挑战2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挑战1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动作+音乐幼儿做教师规定动作
动作+音乐感受小青蛙蹦跳、晕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动作建议
[1-16]小节:双手两拍一下在大腿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放、拿乐器)放下莲叶,拿起手铃。
[25-28]小节:在胸前边晃手指边念“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37-58]小节:语言指令“快快回家坐下来。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人手一个牛皮手鼓、一对手铃。
[1-16]小节:幼儿坐在椅子上,双紧闭,牛皮鼓平放在大腿上,双手两拍一下在牛较数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音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当听到语令“放下莲叶,拿起手铃”时,快速将腿上的铃鼓放在椅子下方,拿起右侧手鼓的同时从椅子上站起来。
[25-28]小节:在购前晃动手铃,并小声手念魔法究语“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向前跑,并发出拟声词的声效,如“咻、鸣”。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7-58]小节:当听到“快快回家坐下来。”的语今时,快速回到座位放下手铃。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幽默该谐的风格,并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跳、摇晃、飞行、打招呼等情境动作。
2、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尝试使用牛皮手鼓、手铃两种乐器随乐表现;在散点游戏时根据游戏中同伴移动的轨迹从而调整自己移动的轨迹,避免碰撞。
3、在规定乐句时放下或者拿起相对应的乐器,并克制自己在未使用乐器时不发出声响: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将乐曲《钟表店》根据剧情需要剪辑成1分钟的音乐。
2、手铃:数量是参与活动人数2;牛皮手鼓,数量与参与活动人数一致。
经验准备
有看过绘本《狂星期二》,了解故事的基本梗概。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剧情。
2、感受小青蛙蹦跳、量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3、重点感受A段青蛙弹跳动作。
4、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1)感受在鼓面做弹跳动作时发出的清脆、断顿的声响,并根据语音提示练习在规定时间收起手鼓的使用规则
(2)完整随乐使用乐器
5、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6、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在拿起手铃后,全体原地站立游戏)。
7、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1)教师示范完整游戏规则。
(2)请5名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3)总结飞行经验,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8、结束:带领幼儿在飞行中离开活动室。
7、中班奏乐活动:会飞的青蛙教案
动作建议
[1-16]小节:双手两拍一下在大腿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放、拿乐器)放下莲叶,拿起手铃。
[25-28]小节:在胸前边晃手指边念“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37-58]小节:语言指令“快快回家坐下来。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人手一个牛皮手鼓、一对手铃。
[1-16]小节:幼儿坐在椅子上,双紧闭,牛皮鼓平放在大腿上,双手两拍一下在牛较数上做弹跳动作。
[17-20]小节:身体随音乐自由摇晃。
[21-24]小节:当听到语令“放下莲叶,拿起手铃”时,快速将腿上的铃鼓放在椅子下方,拿起右侧手鼓的同时从椅子上站起来。
[25-28]小节:在购前晃动手铃,并小声手念魔法究语“魔法快显灵”2遍。
[33—36]小节,「41-44]小节,「49-52]小节,重复[25-28]小节的动作
[29-32]小节:双手前平举,向前跑,并发出拟声词的声效,如“咻、鸣”。
[37—40]小节,「45-48]小节,「53-56)小节,重复[29-32]小节的动作。
[57-58]小节:当听到“快快回家坐下来。”的语今时,快速回到座位放下手铃。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幽默该谐的风格,并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跳、摇晃、飞行、打招呼等情境动作。
2、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尝试使用牛皮手鼓、手铃两种乐器随乐表现;在散点游戏时根据游戏中同伴移动的轨迹从而调整自己移动的轨迹,避免碰撞。
3、在规定乐句时放下或者拿起相对应的乐器,并克制自己在未使用乐器时不发出声响: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将乐曲《钟表店》根据剧情需要剪辑成1分钟的音乐。
2、手铃:数量是参与活动人数2;牛皮手鼓,数量与参与活动人数一致。
经验准备
有看过绘本《狂星期二》,了解故事的基本梗概。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剧情。
2、感受小青蛙蹦跳、量眩、飞行的动作,教师合乐示范动作一遍。
3、重点感受A段青蛙弹跳动作。
4、加莲叶的象形乐器一一手鼓。
(1)感受在鼓面做弹跳动作时发出的清脆、断顿的声响,并根据语音提示练习在规定时间收起手鼓的使用规则
(2)完整随乐使用乐器
5、引导幼儿为飞行动作创编声效
6、累加施魔法乐器一一手铃(在拿起手铃后,全体原地站立游戏)。
7、在自由空间下散点飞行
1)教师示范完整游戏规则。
(2)请5名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3)总结飞行经验,幼儿随乐在自由空间下完整游戏。
8、结束:带领幼儿在飞行中离开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