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我是小小植树员》教案

《社会活动《我是小小植树员》教案》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社会活动《我是小小植树员》教案

1、社会活动《我是小小植树员》教案

  让幼儿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

  “植树节”是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通过立法确立的节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在亲身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同伴互助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难点: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幼儿真实体验植树,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幼儿安全。

  活动准备

  1.植树视频

  2.模拟种植树木的玩教具

  3.小树苗、浇树种树用的铁锹铁桶等若干

  4.摄像机

  5.事先选好种植场地

  6.设计带有“我是小小植树员,快乐种植”“创建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等标语的横幅并提前挂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植树节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

  师:“什么是植树节?植树节是哪一天?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树木)”

  2.播放植树节视频,幼儿观看后提问

  师:树木有什么用?(可以让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予纠正)

  3.了解到树的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树木的兴趣。

  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调节气候等作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树木”

  二、学习植树的基本方法

  1.再次观看视频,师:“刚刚视频里面的人是怎样栽树的?”

  2.拿出玩教具模拟种树,教师示范(先在沙土上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3.分组让幼儿动手操作,3-4个人一组,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体验植树

  1.教师带领幼儿去到幼儿园的种植角,按照之前的分组让幼儿自行排好队;

  2.教师示范教会幼儿种植方法,教师示范时要体现出分工与合作;

  A.首先,我们要挖一个比树根大一点的深坑,大小自己判断;

  B.解开束缚在树苗上的绑绳;

  C.先在树坑中浇点水,把树苗放入坑里,把树苗扶正;

  D.接下来往树坑里面填土了,这时要注意,填土的时候稍微把树苗往上面拉一下,让树根能够彻底朝下,方便扎根;

  E.接着用脚将土踩一下,避免有风把树苗刮倒,其次,避免待会浇水的时候产生缝隙;

  F.然后再次给树苗浇水,浇水过以后,记着将树洞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树叶或者塑料薄膜,避免杂草的生长;

  3.按照小组分发种植工具以及小树苗,让幼儿自行讨论各自的分工;

  4.幼儿种植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5.种植完毕后,插上小标志,方便以后观察和照顾。

  四、结束活动:

  1.种植结束,让幼儿回忆植树的整个流程;

  2. 幼儿与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合影留念 ,并由教师拿到班级进行展示。

  五、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些有关养护树木的小知识,并在下一节活动课给其他幼儿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活动一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观看完视频幼儿对植树节、对树木对环境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在植树过程中,部分幼儿把握不好浇水的量,我把原本浇水的大勺子换成浇树所需量大小的勺子,并告诉幼儿每颗树只需浇一勺水。基于上一个环节中模拟种树,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与小伙伴一起分工与合作,动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有些幼儿还是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情况,我适时地进行引导,改善了这一情况。整个活动氛围良好,幼儿积极活跃。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2、大班社会教案反思《我是小小清洁员》

  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的教室啊,早上一扫干净,不久又弄得很脏了!小朋友们大都是农村孩子的,平时在家里爱随地扔垃圾,乱丢果皮、纸屑的,有时还随地吐痰等等,没几个真正能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的,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心的,优雅的学习环境,出此为目的,本人就设计了这个教育活动,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舒心的学习着!

  活动目标

  1、学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2、体验自己动手操作为自己和集体做事的快乐。

  3、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难点是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手套,小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干净吗?在这样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大家觉得舒服吗?如果每天我们的教室都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那该多舒服啊!给小朋友们看图片并讲解周围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2、观察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保育员的清洁卫生活动,了解其工作内容。

  在这个环节,让小朋友们小组一起讨论:

  (1) 是谁每天都给了我们营造着舒适的环境?

  (2) 保育员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工作?

  (3) 她这样做是为了给谁舒心?

  (4)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辜负保育员的劳动?

  (5) 老师小结

  3、动手体验

  (1)讲解要求

  教师把小朋友们分成六个小组,讲解活动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2)幼儿操作体验

  教师发给小朋友们手套,抹布,小水桶,给他们自己动手清洁玩具,整理区域卫生,清洁桌椅,(.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在校园里捡白色垃圾、烟头、树叶、纸屑等,用自己的小手为周围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一边看着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一边指导着小朋友们做得不够的地方,并进行安全监督。

  4、评价幼儿的活动。互相欣赏对方的劳动成果。

  清洁完成后,老师小结表扬积极的,做得棒的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指出做得不够的方面,让他们以后能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

  5、延伸教育

  与家长联系,共同督导幼儿做好家里,园里清洁,并整理自己用具的工作。让小朋友们深刻理解:劳动是最光荣的。

  教学反思

  有的地方卫生条件比较差,环境越脏人就越容易随便扔垃圾。有的幼儿吃完零食以后,乱扔食品袋的,有的随地吐痰的,有的拧鼻涕乱擦的等等这些毛病都是常见的现象,要保护环境卫生,就应该从娃娃做起,让幼儿从小就形成环保意识。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每天要接触的事情,也是他们比较有兴趣的,也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开心,乐于接受。在活动中,我先在教室里给小朋友讲解周围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并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小朋友感受周围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来爱护环境。然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小朋友们手带手套、用抹布抹自己的桌椅,提着水桶到校园里捡白色的垃圾、烟头、树叶、纸屑等,用自己的小手为周围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朋友们每个人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并且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都很感兴趣,都觉得自己能用自己的一双小手为大家做事,创造了一个干净的环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劳动是件光荣的事!

  这节课觉得做得不够的地方就是,没能给小朋友们一个一个的说出自己劳动后的心里感想的,给他们发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他们的记忆会更深,以后就不会那么轻易的乱丢垃圾了。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今后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监督检查,使幼儿懂得并自觉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大班社会《我是小小垃圾管理员》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生活中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的标记。

  《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中提出: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

  2、能根据各种标记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指南》科学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

  3、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争做“小小垃圾管理员”的情感。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的“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垃圾标记,并能根据标记进行分类。

  难点: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标记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ppt 、视频等

  幼儿操作材料:用于分类的各种垃圾实物卡和垃圾分类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想做“小小垃圾管理员”的愿望

  (观察哭脸的垃圾桶图片)

  师:这里有什么?为什么这两只垃圾桶会不高兴呢?

  二、认识“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垃圾标记

  1、观察标记,认识理解。

  (出示标记,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箭头上进行对比观察。)

  师:我们来看一看垃圾桶上有什么?这两种标记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2、根据标记,尝试分类。

  (出示垃圾实物卡和分类板)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四人一组合作完成,按标记进行分类,并能讲一讲这样分的原因。

  3、交流分享,视频提升。

  (展示幼儿垃圾分类板)

  师:谁愿意上来讲一讲你们一组是怎样分的?不可回收垃圾有什么?可回收垃圾有什么?

  师: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教师把有争议的垃圾实物卡呈现出来。)

  师:那这些垃圾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假如你能认真看,仔细听,也许就能找找到答案。(观看视频)

  4、运用经验,重新调整。

  师:小朋友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师:那这里分错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幼儿运用新经验主动调整。)

  三、认识和理解有害垃圾的标记。

  (问题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废弃的小电池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里呢?

  (出示有害垃圾标志)

  师:有害垃圾标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图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害垃圾呢?

  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一些有害垃圾。如:过期药品、化妆品、电灯泡、油漆桶等它们都应该放进有害垃圾标记的垃圾箱里。

  活动延伸:我来做“小小垃圾管理员”, 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小垃圾管理员”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将建构的新经验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我是小小快递员》

  活动目标:

  1.认知:认识快递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2.技能:能够寻找地图上并画出运送快递的最佳路线

  3.情感:在游戏中体验快递员这一角色任务,从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重点:

  幼儿对快递员工作流程的深刻了解与认识

  难点:在游戏活动活动过程,幼儿准确找到从起点到终点不能交叉连线最佳的路线,以及幼儿对找好相应头饰颜色的小朋友应到与之相对应的呼啦圈中的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对网上淘宝购物流程有了一定认识,能从生活中了解收快递及快递员相关工作

  物质准备:

  幼儿教师自备淘宝买东西页面的电脑(玩教具)、大一点的中国地图(将每个省份省会城市给予一个颜色),与省份颜色相对应做成幼儿头饰、黑色水彩笔、菜鸟包裹、呼啦圈若干、快递员投递快递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想买一件心爱的玩具,可是跑遍了很多商店都没有找到,而在网上看中了一个玩具,有谁能帮我买下来呢?

  二、基本部分:

  1.操作玩教具,复习网上购物的步骤

  展示电脑(玩教具)让幼儿探索购买的步骤,从购买页面到填写地址页面,最后提交订单支付成功。

  2.提出问题:老师从网上购买的这个玩具怎么才能拿到我的手里呢?

  引导幼儿回答“小小快递员”。

  展示快递员工作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快递员及其重要工作。

  3.游戏活动“我是小小快递员”

  (1)拿出准备好的中国地图将终点定为北京并贴上中国小国旗,广州作为起点(购买货物出发点)用小黑点标准,让其中一个幼儿连线从小黑点出发,画出他想经过的点最终连到贴有小红旗的地方。在幼儿连的过程中告知幼儿连线不能交叉,不然我们驾驶的“小汽车”就会发生碰撞,不能抵达终点。

  (2)连好后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并戴好准备好各种与地图省会城市一样颜色的头饰(颜色可重复)

  老师下达指令说,“快递员”出发了,我们大家一起找到地图上被黑线串起来的颜色,然后找到头饰一样颜色的小朋友。我们快递才能安全的到达老师的手中哦!下面我们一起做“小小侦探”去寻找被黑线连起来的颜色吧。并先把找好的小朋友放到呼啦圈里、一个呼啦圈里只能放头饰颜色一样的小朋友。最后将所有被找出来的小朋友按被黑线连接的顺序排成长队站好,从开始(代表广州)点的小朋友出发,将“菜鸟包裹”以最快的速度一一传递给下一个小朋友,直至送到老师手中。老师确认签字,快递才算投递成功。看看小朋友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快递员,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合作完成我们投递快递的工作吧。

  三、结束部分:

  观看现实生活中快递员认真负责地完成快递投递的流程视频,加强与巩固幼儿对快递员工作的认识。

  通过游戏以及视频提问

  1.作为一个小小快递员我们应该在投递快递的过程中注意什么问题?

  2.小朋友觉得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小小快递员呢?

  活动总结

  1.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快递员工作的乐趣,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

  2.本次活动运用教师自制玩教具,能充分的利用玩具材料引起幼儿兴趣,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

  3.在本次活动游戏的活动开展,从起点到终点不能交叉连线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快速又准确的找到不能交叉的最佳路线。因此在幼儿连线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在旁边进行相应的提示与引导,保证活动的有序进展。

  4.在幼儿找到与连线点颜色相对应头饰颜色小朋友并让其进入呼啦圈后,幼儿教师应注意活动秩序与安全,避免发生推撞行为。

5、幼儿园环保活动《小小环保员》幼小衔接社会教案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被污染的河水、空气会让人容易得很多疾病,认识到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对生命的危害,认识到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

  2. 通过设计环保标志,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愿望 。

  活动准备 :

  幼儿用书、 一组环境被污染的ppt图片;禁烟宣传标语图

  活动过程:

  1.阅读导入。

  师: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p18页,说说你们喜欢哪个环境,为什么?

  2.播放图片,了解环境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1)教师播放一组环境被污染的ppt图片。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结:被污染的河水、空气会让人容易得很多疾病,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甚至给地球带来灾难。

  3.讨论:保护环境的办法。

  (1)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2)幼儿自由讨论。

  (3) 幼儿集体交流。

  (4)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保护环境的办法,怎么把我们的办法告诉别人,让大家都做环保卫士呢?

  (5)幼儿再次自由讨论。

  (6)幼儿集体交流。

  (7)师:教师出示一则禁烟的宣传标语,请幼儿说说这条标语说的是什么。

  (8)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名小小环保员,一起来设计环保标志。

  4.设计环保标志

  (1)师:你们想设一怎样的环保标志?

  (2)幼儿分组讨论,并设计环保标志。

  5.交流、评价

  师:我们已经把环保标记设计好了,请每组派代表做宣传员,来说说你们组设计的环保标志。

  活动延伸

  班级开展环保报纸大展览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愿望。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6、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危害很大,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中班幼儿对垃圾的危害了解不多,缺乏环保意识,根据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和推理的能力也不够。本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分类操作、欣赏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 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鼓励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分类投放垃圾,懂得要爱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3.愿意做生活的小帮手,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垃圾遍地的小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垃圾分类标志图片。

  2.垃圾袋、簸箕、夹子等若干。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

  活动建议:

  一、播放视频《垃圾遍地的小区》,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提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垃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水源和土壤,传播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

  提问:图片中哪些可以回收(纸盒、瓶子等)哪些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叶、剩饭剩菜)为什么?

  三、创设“我给垃圾分分类”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仔细图片,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

  2.请幼儿操作图片,给垃圾分类,简单记录分类结果。

  四、组织“我做小小清洁员"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整洁环境的美好。

  1.播放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引导幼儿观察整洁的环境,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

  2.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捡拾垃圾。

  (1)给幼儿提供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区里的各种垃圾,向社区居民宣传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

  (2)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后,提醒幼儿认真洗手。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创设垃圾回收区域,鼓励幼儿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含有毒重金属,要单独处理。

  2.指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 15-16 页,按要求用线连一连,帮垃圾分类,说说废旧材料制作的创意。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7、社会活动《我是小小植树员》优秀教案

  让幼儿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

  “植树节”是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通过立法确立的节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在亲身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同伴互助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难点: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幼儿真实体验植树,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幼儿安全。

  活动准备

  1.植树视频

  2.模拟种植树木的玩教具

  3.小树苗、浇树种树用的铁锹铁桶等若干

  4.摄像机

  5.事先选好种植场地

  6.设计带有“我是小小植树员,快乐种植”“创建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等标语的横幅并提前挂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植树节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

  师:“什么是植树节?植树节是哪一天?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树木)”

  2.播放植树节视频,幼儿观看后提问

  师:树木有什么用?(可以让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予纠正)

  3.了解到树的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树木的兴趣。

  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调节气候等作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树木”

  二、学习植树的基本方法

  1.再次观看视频,师:“刚刚视频里面的人是怎样栽树的?”

  2.拿出玩教具模拟种树,教师示范(先在沙土上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3.分组让幼儿动手操作,3-4个人一组,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体验植树

  1.教师带领幼儿去到幼儿园的种植角,按照之前的分组让幼儿自行排好队;

  2.教师示范教会幼儿种植方法,教师示范时要体现出分工与合作;

  A.首先,我们要挖一个比树根大一点的深坑,大小自己判断;

  B.解开束缚在树苗上的绑绳;

  C.先在树坑中浇点水,把树苗放入坑里,把树苗扶正;

  D.接下来往树坑里面填土了,这时要注意,填土的时候稍微把树苗往上面拉一下,让树根能够彻底朝下,方便扎根;

  E.接着用脚将土踩一下,避免有风把树苗刮倒,其次,避免待会浇水的时候产生缝隙;

  F.然后再次给树苗浇水,浇水过以后,记着将树洞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树叶或者塑料薄膜,避免杂草的生长;

  3.按照小组分发种植工具以及小树苗,让幼儿自行讨论各自的分工;

  4.幼儿种植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5.种植完毕后,插上小标志,方便以后观察和照顾。

  四、结束活动:

  1.种植结束,让幼儿回忆植树的整个流程;

  2. 幼儿与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合影留念 ,并由教师拿到班级进行展示。

  五、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些有关养护树木的小知识,并在下一节活动课给其他幼儿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活动一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观看完视频幼儿对植树节、对树木对环境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在植树过程中,部分幼儿把握不好浇水的量,我把原本浇水的大勺子换成浇树所需量大小的勺子,并告诉幼儿每颗树只需浇一勺水。基于上一个环节中模拟种树,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与小伙伴一起分工与合作,动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有些幼儿还是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情况,我适时地进行引导,改善了这一情况。整个活动氛围良好,幼儿积极活跃。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8、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领域:我是小小植树员反思

  设计意图:

  “植树节”是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通过立法确立的节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在亲身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同伴互助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难点: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幼儿真实体验植树,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幼儿安全。

  活动准备

  1.植树视频

  2.模拟种植树木的玩教具

  3.小树苗、浇树种树用的铁锹铁桶等若干

  4.摄像机

  5.事先选好种植场地

  6.设计带有“我是小小植树员,快乐种植”“创建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等标语的横幅并提前挂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植树节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

  师:“什么是植树节?植树节是哪一天?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树木)”

  2.播放植树节视频,幼儿观看后提问

  师:树木有什么用?(可以让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予纠正)

  3.了解到树的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树木的兴趣。

  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调节气候等作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树木”

  二、学习植树的基本方法

  1.再次观看视频,师:“刚刚视频里面的人是怎样栽树的?”

  2.拿出玩教具模拟种树,教师示范(先在沙土上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3.分组让幼儿动手操作,3-4个人一组,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体验植树

  1.教师带领幼儿去到幼儿园的种植角,按照之前的分组让幼儿自行排好队;

  2.教师示范教会幼儿种植方法,教师示范时要体现出分工与合作;

  A.首先,我们要挖一个比树根大一点的深坑,大小自己判断;

  B.解开束缚在树苗上的绑绳;

  C.先在树坑中浇点水,把树苗放入坑里,把树苗扶正;

  D.接下来往树坑里面填土了,这时要注意,填土的时候稍微把树苗往上面拉一下,让树根能够彻底朝下,方便扎根;

  E.接着用脚将土踩一下,避免有风把树苗刮倒,其次,避免待会浇水的时候产生缝隙;

  F.然后再次给树苗浇水,浇水过以后,记着将树洞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树叶或者塑料薄膜,避免杂草的生长;

  3.按照小组分发种植工具以及小树苗,让幼儿自行讨论各自的分工;

  4.幼儿种植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5.种植完毕后,插上小标志,方便以后观察和照顾。

  四、结束活动:

  1.种植结束,让幼儿回忆植树的整个流程;

  2. 幼儿与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合影留念 ,并由教师拿到班级进行展示。

  五、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些有关养护树木的小知识,并在下一节活动课给其他幼儿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活动一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观看完视频幼儿对植树节、对树木对环境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在植树过程中,部分幼儿把握不好浇水的量,我把原本浇水的大勺子换成浇树所需量大小的勺子,并告诉幼儿每颗树只需浇一勺水。基于上一个环节中模拟种树,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与小伙伴一起分工与合作,动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有些幼儿还是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情况,我适时地进行引导,改善了这一情况。整个活动氛围良好,幼儿积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