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海洋俱乐部》中班游戏教案》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幼儿园体育活动《海洋俱乐部》中班游戏教案
经验:
1.探索平衡木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体验玩平衡木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材料:
平衡木 4 组,螃蟹、小鱼、海蛇、海龟等海洋动物的卡片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玩法与规则:
幼儿自选海洋动物卡挂在胸前,选择相同海洋动物卡的幼儿为一组,每组选择一组平衡木开展游戏。
螃蟹组玩法:模仿螃蟹,蹲在平衡木上横着移动。
小鱼组玩法:双手撑住平衡木,双脚在平衡木左右行进跳。 海蛇组玩法:身体趴在平衡木上,用四肢抱着平衡木动前行。
海龟组玩法:双手在平衡木上,腿在平衡木两侧地面上,模仿海龟爬行。
提 示 :
1. 随时观察幼儿游戏情况,调整幼儿的运动量。
2.提示幼儿互换海洋动物卡,交换游戏
3.鼓励幼儿创新更多的平衡木玩法。
2、幼儿园体育活动《滚轮胎》中班游戏教案
经验:
1.掌握滚轮胎的方法,能控制轮胎滚动的方向。
2.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轮胎数个。
玩法与规则:
1.自由练习滚轮胎:幼儿每人一个轮胎,自由练习滚轮胎。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掌握控制轮胎滚动的方法。例如:双手推动轮胎向前滚动,跟随轮胎跑,发现轮胎滚动方向偏离时及时用手调整。
2.滚轮胎比赛: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 4 组,沿各自的跑道滚动轮胎向前跑,绕过小椅子后返回,先完成比赛的组获胜。提示幼儿必须沿着本组的跑道滚动轮胎,要保证轮胎不侧翻。
提示:
1.可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调整运动量。
2.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增加难度,如设置间隔物、让轮胎走“S”形等。
3、幼儿园体育活动《迷迷转》中班游戏教案
教材分析:
幼儿喜欢原地旋转的游戏,旋转过程中周围的事物也跟着转动,带给他们奇妙的体验。幼儿期是感统训练的关键期,可通过转圈游戏有效解决前庭觉失调的现象,提高平衡能力。中班幼儿平衡能力和稳定性明显増强,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本次活动意图通过儿歌的引领,帮助幼儿掌握原地旋转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1.掌握原地旋转并保持身体平衡的基本方法。
2.能遵守游戏规则,旋转时会自我保护。
3.体验掌握平衡、保持稳定的愉悦。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宽阔平坦的户外活动场地,音乐,沙包若干。
活动建议:
一、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舒展身体、活动关节,重点活动上肢及腿部。
二、请幼儿分散站好,拉开距离,自由探素原地旋转的方法。
1.引导幼儿自由探究原地旋转的方法,注意观察幼儿不同旋转方法,重点借助胳膊保持平衡的幼儿进行分享、交流。
提问:你转起来了吗?旋转结束时,你用什么办法站稳?你的胳膊是怎样的?
小结:原地旋转时,可以借助胳膊保持身体平衡,如侧平举、躬着腰等。
2.适当增加旋转圈数,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究,掌握原地旋转并保持身体平衡的基本方法。提醒幼儿每回最多转 3 圈,站稳后再准备下一轮旋转,可建议幼儿改变方向旋转,以防头晕跌倒。
三、组织集体游戏“迷迷转”,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1.第 1 遍游戏,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朗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吹来快快站。”幼儿原地旋转,当教师念到“站”字时,幼儿马上停止旋转。比一比,看谁站得稳。
2.第 2 遍游戏,教师变换速度朗诵儿歌,幼儿根据儿歌的节奏原地旋转,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3.第 3 遍游戏,幼儿手托沙包旋转,进一步增加游戏难度。
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两手侧平举,手掌伸开,手心向上,左右手各托一个沙包原地旋转, 旋转结束时,看看谁的沙包还在手掌上。
游戏反复进行,重点对个别平衡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指导。
四、请幼儿跟随音乐放松颈部、手臂,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协作进行放松活动。
4、幼儿园体育活动《捡贝壳》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平衡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能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走平衡木,但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搀扶,或在走平衡木的过程中不能持续保持平衡。本次活动设置“海边拾贝壳“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掌握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尝试通过双手侧平举的方式调节身体平衡,借助“小步幅、慢速度、身体直、眼看正前方”的动作要领通过 20-25cm 宽、40cm 高的平衡木,完成“拾贝壳”的任务,锻炼在间隔物体和平衡木上平稳行进的能力, 体验成功到达海滩捡拾贝壳的趣。
活动目标:
1.能平稳通过 20~25cm 宽、40cm 高的平衡木。
2.掌握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如双臂侧平举、眼看正前方等。
3.喜欢玩“拾贝壳”的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小篮子 4 个,平衡木 4 根,木砖 16 块,贝壳若干。
活动建议:
1.创设“赶海”情境,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初步热身:进行全身活动。
(2)重点练习腿部和脚踝的动作,拓展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感受重心移动时身体的平衡点,为走平衡木做准备。
2.组织幼儿玩“过小桥”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引导幼儿讨论并尝试“过小桥”的方法,着重体验“过小桥”时采用双手侧平举的方式调节身体平衡,用“小步子、慢慢走、身体直、眼看正前方”的方法走过小桥。请幼儿分散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幼儿玩”“捡贝壳”游戏,提示幼儿遵守规则。
介绍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 4 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做准备。游戏开始,每队排头幼儿手提小篮子出发,踏过“礁石”(木砖),走过“小桥”(平衡木),到“海滩”上拾起一枚贝売放进小篮子里,再按原路返回,将小篮子交给下一个幼儿,下一个幼儿依规则完成上述要求。游戏依次进行,先拾起所有贝壳的队获胜。
规则:若从”小桥”上掉下来,要走到“桥”头重新开始走
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幼儿活动情况,鼓励幼儿大胆挑战、勇于尝试,指导幼儿纠正动作、遵守规则,使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4.带领幼儿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放松全身。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5、幼儿园体育活动《跳跳乐》中班游戏教案反思
经验:
1.练习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探索泡沫垫不同间隔的摆放方式。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材料:
泡沫垫若干
玩法与规则:
1.鼓励幼儿任选一块泡沫垫,通过单人玩、合作玩等方式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2.单脚跳比赛:将泡沫垫有间隔地依次排开,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 4 组,用单脚向前跳的方式连续跳过垫子,先完成比赛的组获胜。
3.保持单脚连续向前行进跳,中途另一只即不能落地
提示:
1.鼓励幼儿尝试泡沫垫的不同摆放方式,如直线、曲线等,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调整垫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游戏的难度和乐趣
2.鼓励幼儿创新垫子的玩法。
活动反思:
1、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发展幼儿各种姿势的跳跃动作为主,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
2、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该活动是在幼儿基本掌握跳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结组一起跳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动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合作较好,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亲近了孩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6、幼儿园优秀健康活动《椅子的游戏》中班体育游戏教案
通过与同伴友好的合作,体验玩椅子游戏带来挑战的成功感,能大胆、自主尝试在搭建的椅子上平稳地行走。将数字与椅子相结合多样化地玩椅子游戏,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设计意图:
椅子是天天陪伴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好伙伴,将椅子作为幼儿的一种体育器械,它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排列、倒放、垒高……通过锻炼可促进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发展。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小椅子》,结合数字宝宝1——6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创新的机会,不断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发展智力水平,让幼儿边玩边学,积极开动脑筋,更大限度发挥体育活动的寓体寓智的双重功能。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中,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他们的竞争意识。
活动目标:
1. 与同伴友好的合作,体验玩椅子游戏带来挑战的成功感。
2. 将数字与椅子相结合多样化地玩椅子游戏,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 能大胆、自主尝试在搭建的椅子上平稳地行走。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将数字与椅子相结合多样化地玩椅子游戏。
活动难点:能大胆、自主尝试在搭建的椅子上平稳地行走。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口哨、数字卡片1——6;
经验准备:班级内幼儿喜欢玩椅子,对椅子都很熟悉。
空间准备:宽敞、柔软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库企企
1.幼儿端椅子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和椅子玩热身游戏。
二、探索单把椅子的平衡游戏:我说,你做!
数字1——站起来;2——坐下;3——站在椅子的左边;4——站在椅子的右边;5——绕椅子转一圈;6——男孩女孩交换位置。
三、探索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游戏:预备,冲!
1.一次游戏,一个小朋友坐一把椅子;
2.二次游戏,两个小朋友坐一把椅子;
3.游戏以此类推。
四、探索多把椅子的平衡游戏:搭建大桥!
1.小椅子组合的平衡练习;
2.请小朋友齐心协力搭建大桥到达终点。
五、放松:分享交流 。
1.师幼分享今天游戏中的故事。
2.师小结:今天孩子们真勇敢,在这么多的小桥上走得那样平稳,而且有的小桥很不好过去,但孩子们都能尝试,都能保护好自己和同伴,让我们轻轻端起椅子朋友,下次再来和它玩游戏。
3.游戏结束。
活动延伸:
提高幼儿的勇气,下次将和眼罩组合,开展椅子的游戏。
活动反思:
“椅子”是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幼儿经常喜欢在椅子上骑马、喜欢推椅子、跳椅子等等活动,因此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并实施了《椅子的游戏》这一活动。培养了幼儿坚持性这一意志品质。现在我对这一活动做以下反思:
1.本次活动目标制定符合中班幼儿生理和心理年龄,幼儿很愿意参与游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源,是入门的向导。事实证明,有了兴趣,活动就有了坚持性。
2.蒙台梭利说的:“为儿童提供训练意志的材料,从环境中获取积极的经验,丰富儿童生活的印象,并能引发儿童朝着兴趣,有效益的方向发展,使他们从中获取营养意志。”
在教学形式上:让幼儿尝试探索椅子的玩法(因为有了比赛的目标,幼儿就会耐心地、反复地练习。而且他们受大家都在练的环境影响,就有一种内部的驱动力,促使幼儿无数次地反复练一个动作,直到熟练,能参加比赛);结合数字宝宝1——6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创新的机会,不断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发展智力水平,让幼儿边玩边学,积极开动脑筋,更大限度发挥体育活动的寓体寓智的双重功能用椅子进行游戏(让幼儿在进行搭建、尝试运动的活跃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让幼儿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跨、跳、平衡的技能,也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合作(把椅子排成一排,从椅子上跨过去、走平衡等。再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进行多种尝试。设计椅子玩法的时候,我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指导,以同伴的身份参与,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活动中一系列游戏使幼儿从不会到会,到熟练,把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中,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他们的竞争意识。
3.整个教学活动环节由易到难,对孩子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趣味性。设计的竞赛形式也非常符合大班的发展特点。孩子们在层层的闯关游戏中兴趣十足,感受到闯关成功后的喜悦。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7、幼儿园体育活动《海洋俱乐部》中班游戏教案
经验:
1.探索平衡木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体验玩平衡木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材料:
平衡木 4 组,螃蟹、小鱼、海蛇、海龟等海洋动物的卡片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玩法与规则:
幼儿自选海洋动物卡挂在胸前,选择相同海洋动物卡的幼儿为一组,每组选择一组平衡木开展游戏。
螃蟹组玩法:模仿螃蟹,蹲在平衡木上横着移动。
小鱼组玩法:双手撑住平衡木,双脚在平衡木左右行进跳。 海蛇组玩法:身体趴在平衡木上,用四肢抱着平衡木动前行。
海龟组玩法:双手在平衡木上,腿在平衡木两侧地面上,模仿海龟爬行。
提 示 :
1. 随时观察幼儿游戏情况,调整幼儿的运动量。
2.提示幼儿互换海洋动物卡,交换游戏
3.鼓励幼儿创新更多的平衡木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