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洗手大作战》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洗手大作战》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健康《洗手大作战》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

1、中班健康《洗手大作战》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当教会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对完整、正确的洗手方法的认识仍有缺失,也仍存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洗手等一系列问题。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理解洗手的原因。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话题,吸引幼儿,引发幼儿主动思考,来加强幼儿对洗手的正确认知。

  活动目标:

  1、能学会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2、知道勤洗手、讲卫生;

  3、体验绘本和律动带来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根本就不脏嘛》PPT课件,正确洗手的流程图片,情景图;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洗手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新的本领了,你们高兴吗?今天呀,还会有一个新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新本领,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她吧!【出示书的封面】,咦,这是谁啊,你们认识她吗?那她在干什么呢? 我们来猜一猜她为什么一直看着自己的手啊,难道手上有东西么,她的手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二、理解感知

  (一)第一段:师幼共读、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

  师: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她认为哪些事是无聊的事?

  师:小女孩儿认为: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师:我们看一看,她觉得什么时候是手脏的时候?(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师:可是手脏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师:小脏手在衣服上蹭一蹭真的就干净了吗?(这样做只能把衣服弄脏,而且小手也不会干净。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一看,小女孩儿还有没有其他的坏习惯?你把手过到嘴里过吗?

  (二)第二段

  师:“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小女孩儿这样说“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那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证明它不脏吗?(看看活泼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啊)

  师:“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小女孩儿又发问了:“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三)第三段

  师:小女孩儿总是不爱洗手,妈妈告诉她: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她盯着手看来看去。小朋友们发现了吗?细菌无处不在,成群结队的生长在你的手纹里、手缝中间还有手掌心里。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宝宝生病了,妈妈是最着急的人,他一定会叫来医生叔叔!这意味着什么?

  师:吃最苦的药汤,接受最痛苦的检查,会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细菌吗?天啊,他真的在身体里生活着啊!打针、吃药、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宝宝们,你们是要洗手还是要去医院呢?

  三、练习巩固

  让幼儿知道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再次问幼儿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吗?并展示出正确洗手的方法(出示七步洗手法的图片),让幼儿学会怎样正确的洗手。

  附: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

  并用律动的方式学习巩固洗手方法,同时激发幼儿对洗手的兴趣。

  附:洗手童谣《小猴爬大山》

  手心手心,搓一搓,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搓一搓, (左右手各搓一次)

  一只小猴来爬山,爬,爬,爬,爬 ,

  噗通,掉进了山谷里,

  跳呀跳,跳呀跳

  终于跳出山谷了。

  四、总结提升

  师:听了这个故事,做了这个小律动,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小朋友都学会了正确洗手,那我们在幼儿园里要做到勤洗手、正确的洗手,回到家里后也要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那老师现在想看看小朋友到底是不是真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本领,知道什么时候要洗手了,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教师出示上完厕所,吃饭前,玩玩具后,摸过小动物后等等一系列图片),引导幼儿判断是不是要洗手,如果是就要做出相应的洗手动作加以巩固。

  五、延伸活动

  将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放进图书区,引导幼儿走进图书区继续深入阅读,发现小女孩除了有不洗手的坏毛病以外还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将洗手流程图放进生活区和盥洗室,引导儿童在生活区边观察边强化洗手的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中班教案《根本就不脏嘛》

活动目标:

  1.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初步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对画面细节的观察,找到并用完整地语言表述出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

  3.知道勤洗手、讲卫生。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绘本《根本就不脏嘛》、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

  1、出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师:【PPT1】书的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儿。她在干什么?(她在看着自己的手。)

  师:我们来猜一猜,她的手上会有什么?(细菌。)

  师:细菌在哪儿?/你是怎么发现的?

  2、介绍书名与作者。

  师:这是两位德国的作家创作的作品,万枷欧尔特/文,玛努艾拉;欧尔特/图,贾如/译。讲的是一个不爱洗手的小女孩儿的故事,书名叫《根本就不脏嘛》,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二、师幼共读,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

  (一)第一段

  师:【PPT2】“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在她的眼中,哪些事是无聊事儿?我们听一听:“必须要早点上床,端正的坐在桌子旁边,时时刻刻都要洗手!”

  师:小女孩儿认为: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师:【PPT3】我们看一看,她觉得什么时候是手脏的时候?(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师:【PPT4】可是手脏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师:你们会不会把脏手往衣服上蹭蹭啊?这样做真的能干净吗?(这样做只能把衣服弄脏,而且小手也不会干净呦!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一看,小女孩儿还有没有其他的坏习惯?你有没有放到过嘴里?

  (二)第二段

  师:“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哎,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小女孩儿这样说。【PPT5】“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PPT6】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证明他不脏吗?(看看活泼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啊!)

  师:小朋友们喜欢摸小猫小狗吗?摸完之后要不要洗手呢?

  师:【PPT7】“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小女孩儿又发问了。“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师:我们发现,小女孩儿不但饭前不洗手,还有什么坏习惯?(挑食)

  (三)第三段

  师:【PPT8】小女孩儿总是不爱洗手,妈妈告诉她: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她盯着手看来看去。小朋友发现了吗?【PPT9】细菌无处不在呦,成群结队的生长在你的手纹里,手缝中间,手掌心里。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会生病)【PPT10】

  师:宝宝生病了,妈妈是最着急的人,他一定会叫来医生叔叔!这意味着什么?

  师:【PPT11】吃最苦的药汤,接受最痛苦的检查,会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细菌吗?天啊,他真的在身体里生活着啊!打针,吃药,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很疼很疼啊!要洗手还是要去医院呢?小朋友们有选择了吗?

  三、二次阅读,知道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告诉你的朋友什么话?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3、中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根本就不脏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初步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对画面细节的观察,找到并用完整地语言表述出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

  3.知道勤洗手、讲卫生。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绘本《根本就不脏嘛》、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

  1、出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师:【PPT1】书的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儿。她在干什么?(她在看着自己的手。)

  师:我们来猜一猜,她的手上会有什么?(细菌。)

  师:细菌在哪儿?/你是怎么发现的?

  2、介绍书名与作者。

  师:这是两位德国的作家创作的作品,万枷欧尔特/文,玛努艾拉;欧尔特/图,贾如/译。讲的是一个不爱洗手的小女孩儿的故事,书名叫《根本就不脏嘛》,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二、师幼共读,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

  (一)第一段

  师:【PPT2】“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在她的眼中,哪些事是无聊事儿?我们听一听:“必须要早点上床,端正的坐在桌子旁边,时时刻刻都要洗手!”

  师:小女孩儿认为: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师:【PPT3】我们看一看,她觉得什么时候是手脏的时候?(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师:【PPT4】可是手脏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师:你们会不会把脏手往衣服上蹭蹭啊?这样做真的能干净吗?(这样做只能把衣服弄脏,而且小手也不会干净呦!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一看,小女孩儿还有没有其他的坏习惯?你有没有放到过嘴里?

  (二)第二段

  师:“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哎,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小女孩儿这样说。【PPT5】“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PPT6】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证明他不脏吗?(看看活泼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啊!)

  师:小朋友们喜欢摸小猫小狗吗?摸完之后要不要洗手呢?

  师:【PPT7】“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小女孩儿又发问了。“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师:我们发现,小女孩儿不但饭前不洗手,还有什么坏习惯?(挑食)

  (三)第三段

  师:【PPT8】小女孩儿总是不爱洗手,妈妈告诉她: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她盯着手看来看去。小朋友发现了吗?【PPT9】细菌无处不在呦,成群结队的生长在你的手纹里,手缝中间,手掌心里。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会生病)【PPT10】

  师:宝宝生病了,妈妈是最着急的人,他一定会叫来医生叔叔!这意味着什么?

  师:【PPT11】吃最苦的药汤,接受最痛苦的检查,会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细菌吗?天啊,他真的在身体里生活着啊!打针,吃药,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很疼很疼啊!要洗手还是要去医院呢?小朋友们有选择了吗?

  三、二次阅读,知道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告诉你的朋友什么话?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中班健康教案《不爱洗手的小熊》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几次观察,我发现我班有几个小朋友每次从外边玩了回来后不洗手,有时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情愿的敷衍了事,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应该让幼儿意识到细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不爱洗手的小熊。”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不爱洗手的小熊》的故事主要内容,能用简单的汉语讲述故事内容。

  2、 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3、 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难点: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不爱洗手的小熊》的儿童故事绘本。会唱学过的儿歌《洗手歌》。

  2、物质准备:(1)《不爱洗手的小熊》 故事视频。(2)保健医带来的显微镜。(3)实物投影仪。(4)有关正确洗手方法的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播放故事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 幼儿观看故事《不爱洗手的小熊》。

  (2) 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

  2、基本部分:

  1、 请保健医引导幼儿看看手上有什么。

  (1) 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上有什么?

  (2) 保健医用载玻片在幼儿的手上取样,使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很多小虫在爬)。<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 提问幼儿: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虫子呢?

  2、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利用图片讲述故事。

  (2) 根据故事内容重点提问: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小熊怎么做才不会肚子疼呢?

  3、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1)老师用卡通图片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4、结束部分: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到洗手间,一边说学过的儿歌,一边洗手。

  5、延伸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儿勤洗手、讲卫生。

  教学反思

  讲故事、说儿歌、看图片是中班幼儿喜闻乐见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本次活动中,我们请保健医利用专业设备,为孩子展示出滋生在手上的细菌,通过视频、图片、实物讲解等生动直观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5、中班绘本语言教案《长大以后做什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学习问答式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体验成长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朋友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结合图片ppt教学,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关注点: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梦想。】

  1、倾听、猜测,理解故事第一情节。

  (1)他们看见了谁?如果你是蒲公英,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2)那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学习词语:“威武、善良”),学说问答式对话。

  (3)蒲公英的梦想会实现吗?我们一起听听男孩女孩是怎么说的?

  2、猜测、讲述,理解故事第二个情节。

  (1)男孩女孩会对小鱼说什么?谁来学一学?

  (2)猜一猜小鱼的梦想是什么?幼儿学说问答式对话

  (3)如果你是男孩女孩,听到小鱼的梦想,你会说些什么?

  师小结:原野和小河都太小了,蒲公英和小鱼的梦想都没能实现,但最终它们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想象、讲述,理解故事第三情节。

  (1)他们又看见了谁?会怎么问?蜡笔又会怎样回答呢?(引导幼儿与同伴互动讲述。)

  (2)蜡笔为什么想长成一棵蜡笔树?

  (3)绿蜡笔可以涂出什么?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它想送给谁?

  (4)蓝蜡笔可以涂出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蜡笔想长成一棵蜡笔树,原来是想帮助好朋友实现长大后的梦想.

  教学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4、游戏互动,回忆故事。

  连线游戏,引导幼儿巩固故事中的问答式对话。

  5、完整倾听故事,感受故事奇特的构思。

  (三)迁移内容,结束活动。

  【关注点: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梦想。】

  1、引导幼儿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说出男孩、女孩的梦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有许多奇妙的梦想呀?那就大声的、勇敢的告诉大家吧!

6、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洗手是一件非常日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会认为爸爸妈妈很麻烦。而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绘本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能够折射出很多有用的道理。《指南》也指出,中班的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方法要基本正确。所以这个活动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好好洗手,知道洗手的好处和弊端,掌握洗手的方法。

  活动目标:

  1. 能够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

  2. 能够做出正确洗手的动作

  3. 在故事中体验洗手的乐趣,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根本就不脏嘛PPT洗手方法的视频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在吃饭前或者上卫生间后爸爸妈妈会不会说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就和洗手有关哦。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姑娘,这位小姑娘啊,她有特别多的疑惑,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有哪些疑惑。

  2.基本部分:

  幻灯片二 我们先观察一下这张图片,图片上小姑娘的妈妈要她去洗手,要她端坐在桌子边上,要她早点起床,所以啊,这位小姑娘她特别想不通。她说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小朋友们有没有和这位小姑娘一样的疑惑呢?(幼儿自由回答,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姑娘的表情)

  幻灯片三 小姑娘说呀,手只有很脏的时候,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在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小朋友们,老师想问问你们,当你们的手脏了,你们是怎么做的呀。(幼儿自由回答)那小姑娘?她会怎么做呢?小姑娘是这样说的,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么?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片,小姑娘是不是把她脏乎乎的小手往裙子上蹭了蹭呢,裙子上还有两块大大的污渍。

  幻灯片四 小姑娘还说,每时每刻都要洗手,真的很烦哎,因为我的手指根本就不脏嘛,我们看到小姑娘抱着一只白白的小兔子,小姑娘说啦,这只小白兔,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

  幻灯片五 还有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手怎么会脏呢。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我们仔细看一下这张图,小姑娘吃光了所有的面条,只剩下豌豆,根本就没有用到手,老师也很迷惑,手根本就不脏呀。

  幻灯片六 有时候,小姑娘去玩水,去捉鱼,她认为水一点都不脏。可是妈妈却说,玩水不算是洗手,小姑娘真的可生气了。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她的妈妈一定要让她洗手呢?(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看看小姑娘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幻灯片七妈妈说呀,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细菌呢,我们可以看到,小姑娘在仔细地看她的手。她说呀,可是我什么都没看到,手指干干净净,手心也是白白的,哪里有细菌呀,我什么都没看到,只不过两个手指甲边上有点黑黑的,大拇指上有点番茄酱而已。

  幻灯片八 小姑娘的妈妈又说了,细菌好小好小,你根本就看不到,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张图片,这张图片上是不是有一个大大的手呢,手上全部都是些小小的细菌,好多好多,多的都数不过来了。妈妈说,如果不经常洗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躲在你的手心里,很快你就会生病的。小朋友们有没有生过病啊,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幼儿自由回答)生病真的一件好可怕的事情,那小姑娘听到妈妈说不洗手会生病,想到了什么?

  幻灯片九 生病以后会怎么样呢?会肚子疼么?会呕吐么?

  幻灯片十 会发烧么?会不得不躺在床上么?妈妈会着急地打电话叫医生叔叔来么?

  幻灯片十一 医生叔叔来了,肯定要给我做很多很多的检查。我们可以看到,做了那么多的检查,多的都数不清了。

  幻灯片十二 救护车会呜呜呜地叫着,把我拉到医院里。到了医院啊,肯定要打针,打针可一点都不好玩,真的是好痛哦。这样想想,我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好好洗手了呢?听到这里,小朋友们来猜一猜,小姑娘会怎么说呢?(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呢?

  幻灯片十三 小姑娘说,哎呀,好烦啊,让我想一想,还是下次吧,下次我一定会好好洗手的。

  3.结束部分

  小姑娘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小朋友们觉得要不要好好洗手呢?那怎么样才能洗干净我们的小手呢?(幼儿自由回答)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播放视频

  播放完成,教师和小朋友学习洗手的动作

  把两只小手淋湿

  抹上肥皂或洗手液

  手心搓搓 手背搓搓 手指交叉在搓搓

  将手上的泡泡冲干净

  在水池中将小手甩一甩

  用小毛巾将手擦干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以后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洗自己的小手吧。

  根本就不脏嘛 微反思

  本活动是一个中班健康领域的活动,整个过程围绕绘本展开,通过对绘本的观察和讲述,以及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幼儿知道洗手的好处,怎么洗手。在整个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最后,一个视频的插入,能更加直观的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方法,同时也使得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应该要注意的是,讲绘本很容易变成老师的主场,老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应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7、中班健康绘本《一路顺风便便》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情感:乐意交流表达自己的对便便的看法。

  2.能力:有初步自我健康鉴别的意识,逐步养成有规律、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重点)

  3.认知:在了解便便形成的基础上,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拉出健康的便便。(难点)

  5.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6.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绘本《一路顺风,便便》ppt

  2、食物消化过程图片(嘴、食道、胃、小肠、大肠)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大嘴巴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

  ——Hi,大嘴巴你在做什么呢?

  二、播放ppt图片,讲述绘本故事,初步了解便便的形成过程。

  1、出示各种食物图片。

  ——哈哈哈,HI,我们是来自食物王国的成员,今天我们要去旅行啦。

  2、围绕ppt图片讲述故事,了解便便形成的过程,知道食物经过哪些管道最后形成便便。

  ——我们的第一站会是哪里呢?我们出发喽!再见,一路顺风,便便。

  ——哦,原来是大嘴巴。

  ——哇,我们来到了一个像滑滑梯的地方(哈哈),原来这里是我们身体里的器官——食道。它的功能可大了,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到达下一站。

  ——咦,这里好像一个大大的工厂,把我们挤来挤去的太难受了,我们快去下一站吧。诶,这个让我们很难受的地方就是胃。

  ——哇,我们好像迷路了,我的好朋友你们去哪里啦?我们赶紧找找出口在哪里?

  ——这个像迷宫一样的地方叫小肠,他可以消化吸收食物。

  ——我们快点看看能不能顺利到达下一站。

  ——好热呀,瞧!这个地方看起来舒服多了,我们进去看看。

  ——咦,我们的食物怎么不见了。

  ——咚!我们的食物朋友去哪里了?

  ——我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但是我经过这次旅行变成了便便。

  ——小朋友们,我们还记得刚刚食物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

  教师小结:原来,这一场不一般的旅行,让食物王国的朋友们经过了口腔、食道、胃、小肠、肛门,最后摇身一变,成了——便便。

  三、出示柔软便便和强壮便便,让幼儿知道怎么样才能拉出健康的便便。

  ——小朋友们,其实便便也有不同的样子,便便不同的状态可以看出人是否健康。

  1、出示稀稀的便便。

  ——这是什么样的便便?像什么?你拉这样的便便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拉稀稀的便便?

  ——谁来当小医生来说说原因。

  2、出示大嘴巴和脏食物图片进行小结。

  ——肚子着凉了,吃了冷热的食物、吃多了或者吃了不好的东西,小肠和大肠还来不及吸取营养和水分,它就变成了柔软的便便了。

  3、出示强壮的便便或颗粒状便便图片。

  ——这是什么样的便便?看到去怎么样?你拉着样的便便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呢?那想拉又拉不出来怎么办?谁有好办法?

  ——按摩肚子、多喝水,一天最好喝8杯水。

  ——为什么会拉这样的便便呢?

  ——谁来当小医生告诉大家原因。

  3、出示水果、杯子图、及时便便图进行小结。

  ——不喝水、不吃蔬菜水果、想便便的时候不马上去,就会便秘,拉出干巴巴的、呈颗粒状的强壮便便。

  4、出示香蕉便便图片。

  ——这是什么样的便便?你有没有拉过这样的便便呢?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香蕉便便无论是形状、光泽、还是长短都是非常完美的,是无可挑剔的好便便。

  5、播放医生小博士录音,进行小结。

  ——听听医生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小朋友们,完美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喝一杯温水,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还有想便便的时候要马上去,这样就会拉出健康的便便。

  四、通过游戏讨论,了解相关生活常识,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1、通过知识竞赛游戏,进一步了解健康便便的有关生活习惯,说说自己的想法。

  ——现在医生叔叔要考考你们喽,请小朋友们来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做法能不能产生健康的便便。

  ——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道题,问题要仔细听,选择好答案,你觉得对的坐在椅子上,觉得不对的站在椅子后面。

  ——问题1: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早上肠胃苏醒了,开始准备排便了,要喝一杯温水哦)

  ——问题2: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不吃。(暴饮暴食的习惯,对胃影响很大。)

  ——问题3:饭后进行跑步比赛,对吗?(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影响消化,拉不出健康的便便。)

  ——小朋友们真厉害都答对了。

  五、观看幼儿吃饭时不讲话、细嚼慢咽的录像。

  ——这是我们小朋友吃饭时的录像,请仔细看,看看这样做对吗?

  教师小结:吃东西的时候,不讲话,利于消化,还要细嚼慢咽,嚼碎的东西就很容易吞下去,还容易被小肠吸收,就会拉出健康的便便。

  六、生活延伸,便便的用途。

  ——哈哈哈,我的好朋友再见了,我们要去进行更有意义的旅行了。

  ——一路顺风,便便。

  ——便便们接下来的旅行来到了泥土里,他们能帮助植物更好的生长。

  ——小朋友们想了解更多身体里关于便便的秘密吗?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这两本绘本故事书《一路顺风便便》、《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8、中班健康《洗手大作战》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当教会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对完整、正确的洗手方法的认识仍有缺失,也仍存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洗手等一系列问题。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理解洗手的原因。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话题,吸引幼儿,引发幼儿主动思考,来加强幼儿对洗手的正确认知。

  活动目标:

  1、能学会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2、知道勤洗手、讲卫生;

  3、体验绘本和律动带来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根本就不脏嘛》PPT课件,正确洗手的流程图片,情景图;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洗手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新的本领了,你们高兴吗?今天呀,还会有一个新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新本领,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她吧!【出示书的封面】,咦,这是谁啊,你们认识她吗?那她在干什么呢? 我们来猜一猜她为什么一直看着自己的手啊,难道手上有东西么,她的手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二、理解感知

  (一)第一段:师幼共读、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

  师: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她认为哪些事是无聊的事?

  师:小女孩儿认为: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师:我们看一看,她觉得什么时候是手脏的时候?(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师:可是手脏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师:小脏手在衣服上蹭一蹭真的就干净了吗?(这样做只能把衣服弄脏,而且小手也不会干净。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一看,小女孩儿还有没有其他的坏习惯?你把手过到嘴里过吗?

  (二)第二段

  师:“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小女孩儿这样说“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那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证明它不脏吗?(看看活泼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啊)

  师:“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小女孩儿又发问了:“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三)第三段

  师:小女孩儿总是不爱洗手,妈妈告诉她: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她盯着手看来看去。小朋友们发现了吗?细菌无处不在,成群结队的生长在你的手纹里、手缝中间还有手掌心里。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宝宝生病了,妈妈是最着急的人,他一定会叫来医生叔叔!这意味着什么?

  师:吃最苦的药汤,接受最痛苦的检查,会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细菌吗?天啊,他真的在身体里生活着啊!打针、吃药、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宝宝们,你们是要洗手还是要去医院呢?

  三、练习巩固

  让幼儿知道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再次问幼儿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吗?并展示出正确洗手的方法(出示七步洗手法的图片),让幼儿学会怎样正确的洗手。

  附: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

  并用律动的方式学习巩固洗手方法,同时激发幼儿对洗手的兴趣。

  附:洗手童谣《小猴爬大山》

  手心手心,搓一搓,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搓一搓, (左右手各搓一次)

  一只小猴来爬山,爬,爬,爬,爬 ,

  噗通,掉进了山谷里,

  跳呀跳,跳呀跳

  终于跳出山谷了。

  四、总结提升

  师:听了这个故事,做了这个小律动,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小朋友都学会了正确洗手,那我们在幼儿园里要做到勤洗手、正确的洗手,回到家里后也要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那老师现在想看看小朋友到底是不是真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本领,知道什么时候要洗手了,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教师出示上完厕所,吃饭前,玩玩具后,摸过小动物后等等一系列图片),引导幼儿判断是不是要洗手,如果是就要做出相应的洗手动作加以巩固。

  五、延伸活动

  将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放进图书区,引导幼儿走进图书区继续深入阅读,发现小女孩除了有不洗手的坏毛病以外还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将洗手流程图放进生活区和盥洗室,引导儿童在生活区边观察边强化洗手的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