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故事《小公鸡学吹喇叭》教学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故事《小公鸡学吹喇叭》教学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育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要学会任何一种本领都是不容易,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学好本领。
3、尝试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学习词:认真、清脆、动听、低哑。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尝试复述并大胆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挂图:小公鸡学吹喇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二、让幼儿带着问题看木偶表演。
1、小公鸡去学什么本领?
2、它是和谁学本领的?
3、最终它学会本领吗?
三、听完故事提问刚才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公鸡学了几遍,才学会本领?
教师小结:小公鸡刚开始不认真学习本领,最后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它后来很认真学习,好好地学,所以它学会了本领。小朋友有时也和小公鸡一样不认真,老师希望小朋友有错就改。
反思:公鸡是幼儿很熟悉的动物,幼儿能较好的说出公鸡的特征,因而发言很活跃,为以下环节打好基础。通过观看木偶表演幼儿很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及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很大激发了幼儿学习复述故事的欲望,为情景表演环节打好了基础。
四、观看图片,回忆重要情节。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2、尝试表演角色对话,学习词:认真、清脆、动听、低哑。
反思:有了木偶表演环节,在此看图讲述环节,幼儿的参与性较高,基本能根据图片较好的进行讲述活动。
五、角色表演。
1、请个别幼儿复述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反思:此环节给幼儿很大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六、延伸活动:
在语言区中投放图片,供幼儿学习、复述故事。
2、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含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学习词语: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严厉,叮嘱。
培养表演的兴趣。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1.表示黑黝黝的树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
2.一座积木拼搭的小房子。
3.猫,画眉鸟,狐狸,公鸡的头饰各一。
4.《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将图片一一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说出黑黝黝的树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
2.教师讲述故事:在这黑黝黝的树林里,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中发生一段故事…….. 。在说故事时当说到“叮嘱”,“严厉”的词时可将相应的汉字让幼儿看一看。
3.互相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1)猫和画眉鸟临走时为何要公鸡不要将头探出窗外?
(2)狐狸来了几次?公鸡上当了吗?
(3)和幼儿一起表演狐狸第一,第二,第三次都对公鸡说了什么。
(4)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出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虚伪,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4.播放故事《金鸡冠的公鸡》请幼儿认真欣赏,同时老师要表演出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虚伪,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5.邀请幼儿来表演。
6.结束时和幼儿一起谈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
从前,有一只猫,一只画眉鸟,还有一只公鸡--一只金鸡冠的公鸡,他们一起住在树林子的一间小房子里。
有一天,猫和画眉鸟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他们临走的时候,叮嘱公鸡说:“我们走得很远,你在家好好看门,一声也不要响。要是狐狸来了,你可千万不要把头探到窗子外面去。”
猫和画眉鸟刚走,狐狸就来了。他坐在窗子下面唱起歌来:“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狐狸唱了一遍又一遍,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狐狸一把抓住它,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飞快地往狐狸洞跑去。
公鸡“喔喔”大叫:“狐狸抓了我,猫啊,画眉鸟啊,快来救救我吧!”猫和画眉鸟听见了,急忙追来,从狐狸手里把公鸡救回来。
过了些时候,猫和画眉鸟又要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临走的时候,他们严厉地叮嘱公鸡说:“你待在家里,千万别把头探到窗子外面,我们这次走得远,听不见你的叫喊声的。”
他们刚走,狐狸又来了。他坐在窗下唱道:“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可是公鸡一声不响。
狐狸就接着唱:“孩子们跑啊跑,麦子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喔喔喔!干吗不给?”狐狸一把抓住他,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带回狐狸洞。
公鸡“喔喔”叫救命:“狐狸抓了我,猫啊,画眉鸟啊,快来救我吧!”猫和画眉鸟听见了,转身就来追赶。猫在地下跑,画眉鸟在天上飞。他们赶上了狐狸,把公鸡救回来了。
过了些时候,猫和画眉鸟又要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临走的时候,他们非常严厉地叮嘱公鸡说:“你千万别听狐狸的话,千万别把头探到窗子外面,我们这次走得更加远,听不见你的叫喊声的。”
猫和画眉鸟这回去砍柴,走得很远很远。狐狸又来了,他坐在窗下唱道:“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可是公鸡一声不响。
狐狸就接着唱:“孩子们跑啊跑,麦子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
公鸡还是一声不响,狐狸又接着唱:"孩子们跑啊跑,核桃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可是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喔喔喔!干吗不给?”狐狸一把抓住他,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带回狐狸洞。
公鸡“喔喔”叫救命:“狐狸抓了我,猫啊,画眉鸟啊,快来救我吧!”
尽管公鸡叫了又叫,喊了又喊,猫和画眉鸟都没有听见。等到他们回到家,发现公鸡不见了都很吃惊。
猫说:“呀,公鸡不见了!”鸟说:“哼,一定又是狐狸把它骗去了。”猫说:“我们去追!”猫顺手带上了笛子。鸟说:“好,去追!你看,这是狐狸的脚印!”猫说:“好,我们就沿着脚印追!”
猫和画眉鸟沿着脚印追,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到了狐狸洞口。猫开始吹起笛子来。狐狸听见笛声,忍不住要出去看看。于是它爬出洞口,猫和画眉鸟扑上去,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又抓又啄,狐狸痛得逃走了。他们把公鸡救回来了。
猫说:“公鸡呀,以后可别再上狐狸的当啦!”鸟说:“公鸡呀,以后可别再贪吃啦!”公鸡说:“以后我再也不贪吃了,再也不上狐狸的当乐,谢谢你们,我一定记住你们的话。”猫和画眉鸟说:“不用谢,记住我们的话就好啦!”
3、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语言故事《大熊有一个小麻烦》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耐心倾听别人讲话。
2.在故事中感受只有学会倾诉和倾听才能更好地解决麻烦。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分享经验,激发兴趣。
出示PPT图片
师:大熊怎么了?什么是麻烦?你遇到过什么麻烦?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大熊的麻烦是什么呢?我们赶紧跟着他去看看吧。
2.分段讲述,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图片一。
师:大熊找了谁?它怎么说的?小发明家帮助它解决麻烦了吗?
师小结:小发明家没听大熊把话说完,就直接帮它找了个小翅膀,而大熊的麻烦并没有解决。
师:大熊又会去找谁帮忙呢?(观察图片)
(2)播放故事图片二。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是裁缝?你觉得小裁缝能帮大熊解决麻烦吗?(继续猜想听故事)
师小结:小裁缝也没听大熊把话说完,就直接帮助大熊做了条围巾,可大熊的麻烦还是没解决。
(3)播放故事图片三。
师:大熊走到了哪里?(观察图片)它会对帽子店的老板怎么说?帽子店的老板会帮它解决麻烦吗?(大胆猜测)
师:帽子店的虽然也帮助了大熊,但是大熊的麻烦还是没解决?为什么?
师:帽子店的店员同样没听大熊说完,就给它找了个帽子,大熊的麻烦同样也没解决。
(4)播放故事图片四。
师:这又是什么地方?大熊是生病了吗?(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听听大熊是怎么说的?
师小结:大熊并没有生病,而医生也没听它说完,就给了它一堆药,大熊的麻烦又没解决。
(5)播放故事图片五。
师:大熊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哪里?(眼镜店)你觉得眼镜店的店员又会怎么帮大熊?它的麻烦会解决吗?(继续猜测,听故事)
师:为什么大熊找了那么多人,麻烦却还是没解决呢?大熊每次说话被朋友打断后,它是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大熊,你每次说话被打断,你又会怎么做?(勇敢地继续说出自己的麻烦)
师:你觉得大熊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的大熊心情怎么样吧。(继续播放PPT)
师小结:虽然大家都为大熊做了很多,可是大熊并不开心,因为这都不是它想要的。
3.大胆猜测,拓展经验。
讨论:你们觉得大熊的麻烦会是什么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帮助大熊解决麻烦呢?(拓展分享自己的经验)
师:大熊会找到帮它解决麻烦的朋友吗?
师:那我们继续听听,大熊会不会遇到一个和你们一样会耐心听它把话说完的朋友呢?它的麻烦到底会不会解决呢?
4.继续讲述故事结尾。
师:最后是谁帮助了大熊?苍蝇是怎么做的?
师总结: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麻烦了,我们一定要学会倾诉和倾听,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麻烦!这样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快乐、美好!
活动反思:
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大熊(带着皇冠眼镜翅膀围巾穿着靴子)的图片,让孩子们来说说这是谁?但我的教学图片的不够清晰,有的说是苍蝇,有的说是公鸡,对孩子产生了误导。因此在准备教具时,应该更加清晰和巧妙,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服务。
在活动设计时,考虑到动静交替,巩固和迁移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联系实际来学会倾听,我设计了最后一个扮演角色,情境表演的环节。但实施下来,却感觉有些拖沓,价值不大,只有部分幼儿参与,没有考虑到全部幼儿。如果收集一些幼儿生活中需要帮助的照片,再引导幼儿相互说一说、演一演,把这个环节放进延伸活动,可能更加合适。
4、大班语言:故事《新朋友》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故事《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专心倾听的能力。
2、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3、乐于认识新朋友。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活动准备:亲自故事《新朋友》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暑假认识新朋友后,要怎样保持联系。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用书,讲述故事《新朋友》。
3、提问:
(1)进进喜欢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喜欢,因为他升大班了,还可以见到小朋友)
(2) 阿森长得怎么样?(黑皮肤、卷头发、圆脸)
(3)进进喜欢新朋友吗?他们一起做了什么事情?(喜欢,他们一起看照片、玩游戏)
(4)进进怎样和好朋友小新保持联系的?他们互相了解了什么?(他们用电子邮件联系,互相了解新学期的生活)
(5)如果你的好朋友搬了家,你用什么办法和她保持联系?(自由回答)
4、幼儿自我介绍。
5、请幼儿带一些喜爱的玩具或图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
5、大班故事《小公鸡学吹喇叭》教学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育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要学会任何一种本领都是不容易,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学好本领。
3、尝试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学习词:认真、清脆、动听、低哑。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尝试复述并大胆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挂图:小公鸡学吹喇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二、让幼儿带着问题看木偶表演。
1、小公鸡去学什么本领?
2、它是和谁学本领的?
3、最终它学会本领吗?
三、听完故事提问刚才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公鸡学了几遍,才学会本领?
教师小结:小公鸡刚开始不认真学习本领,最后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它后来很认真学习,好好地学,所以它学会了本领。小朋友有时也和小公鸡一样不认真,老师希望小朋友有错就改。
反思:公鸡是幼儿很熟悉的动物,幼儿能较好的说出公鸡的特征,因而发言很活跃,为以下环节打好基础。通过观看木偶表演幼儿很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及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很大激发了幼儿学习复述故事的欲望,为情景表演环节打好了基础。
四、观看图片,回忆重要情节。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2、尝试表演角色对话,学习词:认真、清脆、动听、低哑。
反思:有了木偶表演环节,在此看图讲述环节,幼儿的参与性较高,基本能根据图片较好的进行讲述活动。
五、角色表演。
1、请个别幼儿复述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反思:此环节给幼儿很大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六、延伸活动:
在语言区中投放图片,供幼儿学习、复述故事。
6、大班语言教案和教学反思《金鸡冠的公鸡》
一.目标:
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学习词语: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严厉,叮嘱。
培养表演的兴趣。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二.准备:
1.表示黑黝黝的树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
2.一座积木拼搭的小房子。
3.猫,画眉鸟,狐狸,公鸡的头饰各一。
4.《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磁带。
三.过程:
1.将图片一一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说出黑黝黝的树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
2.教师讲述故事:在这黑黝黝的树林里,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顶中发生一段故事…….. 。在说故事时当说到“叮嘱”,“严厉”的词时可将相应的汉字让幼儿看一看。
3.互相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1)猫和画眉鸟临走时为何要公鸡不要将头探出窗外?
(2)狐狸来了几次?公鸡上当了吗?
(3)和幼儿一起表演狐狸第一,第二,第三次都对公鸡说了什么。
(4)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出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虚伪,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4.播放故事《金鸡冠的公鸡》请幼儿认真欣赏,同时老师要表演出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虚伪,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5.邀请幼儿来表演。
6.结束时和幼儿一起谈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活动反思:
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及他们较感兴趣的发展方向,将《金鸡冠的公鸡》的目标定为:
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学习词语: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严厉,叮嘱。
培养表演的兴趣。
活动的导入部分我并没有急着直接讲故事,而是先出示有关树林,河流,高山的图片。再逐一把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的文字贴在相应的图片上。因为大班的幼儿对汉字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于是通过我一一问出:你们觉得黑黝黝森林是什么样的?等等。这样让幼儿主观的进入到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引出故事,孩子们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更能理解故事内容。
在目标学习的词语中有两个词“严厉”、“叮嘱”,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着两个词时,按我的要求学习如何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演出什么是“严厉”、“叮嘱”。为后面的表演活动做充分的准备。
我在幼儿第二遍欣赏故事时,我并不是与幼儿一起安静的欣赏,而是在幼儿面前根据故事内容,充分利用我的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激情的表演出狐狸的狡猾,公鸡的虚伪,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因为孩子们虽然理解了故事内容,但是要他们表演是比较困难的。通过我大胆的表演,充分地感染了幼儿,为下面的表演活动做铺垫。所以在孩子们表演时已超出我预期的目标了。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有几位幼儿总是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太敢在集体面前表演,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多让孩子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特别要多鼓励那些内向的孩子。这样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出色。
7、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快乐的小公鸡》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情节,学习动物对话。
2、丰富词汇:苦恼、耕田、传播、报时。
3、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4、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快乐。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小公鸡》。
2、老牛在田地耕种、青蛙在池塘边捉虫、蜜蜂在花丛中采花蜜传花粉的图片
3、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鸡、公鸡爸爸头饰。
4、布置田野、池塘、花丛的背景。
活动过程:
一、边看角色演示边讨论,幼儿初步体验情感。
1、出示老牛(头饰)——“我快乐的是老牛,小朋友好”。
教师以角色口吻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快乐吗?
2、演示青蛙(头饰)、蜜蜂(头饰),鼓励幼儿猜想它们快乐的原因。
师:小青蛙和蜜蜂都说自己快乐, 请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快乐呢?
3、出示小公鸡(头饰),引出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师: “我是一只小公鸡,我也想找快乐。”
讨论:小公鸡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提问幼儿。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小公鸡整天没事干,它心情怎样?(丰富词汇:苦恼)
3、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公鸡找到谁,它们怎样说?
三、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小电影《快乐的小公鸡》。
1、小公鸡跑到田野问谁?
2、小公鸡怎样问老牛呢?(学习句子: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
3、出示图一:老牛爷爷怎样回答?(学习对话: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耕种)
4、小公鸡跑的那里问青蛙?
5、出示图二:青蛙哥哥怎样回答呢?(学习对话:为庄稼,捉害虫就会快乐。)
6、它跑到花丛问谁?
7、出示图三:蜜蜂姐姐又是怎样说的?(学习对话: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传播)
8、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小公鸡怎样办呢?
9、公鸡爸爸怎样回答小公鸡?(学习句子: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师:小公鸡怎样找到快乐呢?(幼儿讨论后,提问个别幼儿)
师:原来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为人们报时,它成为一只快乐的小公鸡!(丰富词汇:报时)
六、引导幼儿思考其它动物快乐的原因。
师:老牛爷、青蛙、蜜蜂它们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所以它们快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去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呢?
七、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故事,边故事表演。
师:等会,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记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说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对话啊!现在请大家故事表演!
七、教育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
结束师:在生活中,原来我们经常帮助别人,爱劳动,做一位勤劳有爱心的小朋友,就会赢得大家的喜爱,自己也快乐了!
我们现在就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吧!
故事《快乐的小公鸡》:小公鸡整天没有事情做,心里很苦恼,它想:怎样才能快乐呢?它跑到田野里问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它跑到池塘边问青蛙:“小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青蛙说:“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它跑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的呢?”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它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选择的是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易于复述的故事《快乐的小公鸡》。故事的中重复句式较多,段段落结构也基本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进行开放性的问题“你们看小伙伴们见到大公鸡为什么苦恼?”让孩子自己猜测下一个情节,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然后我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让幼儿饶有兴致得观看故事,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 之后再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去引发幼儿思考故事的内涵,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幼儿从中明白:“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这一道理。不足这就是我对于整个活动的设计一心想完成我们的教学活动,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师的主观设想而进行教案所设计的几个环节,幼儿都不是很积极,思维非常的活跃和开阔。 虽然幼儿的兴趣浓厚,但是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幼儿孩子的自主性和猜想太少了,该采取的哪些有效措施让更多的幼儿参与活动,感受快乐课堂?这一点还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就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一点反思,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