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耳朵很重要,帮助他们树立保护耳朵的观念
2、让幼儿通过辨别行为对错,了解保护耳朵的基本常识。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的录音,如下雨声、切菜声、火车鸣笛声等。
2、每名幼儿一套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谜语导入:“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耳朵)
2、玩游戏“声音聚会”。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教师:“你们的耳朵真能干。那么,你们有哪些保护耳朵的办法呢?”幼儿自由发言。
4、使用幼儿用书第10页,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小结:
1、“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我们的耳朵就会变得不那么灵敏。”
2、“很大的声音容易损伤人耳朵里面的耳膜,可能导致以后听不见声音。”
3、“往耳朵塞东西很可能取不出来,非常危险。”
4、“耳朵是娇嫩的器官,挖耳朵的工具不容易控制,稍不留意就会让耳朵受伤。”
5、“冬天天气寒冷,我们可以用围巾或者专门的护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被冻伤。”
6、“耳朵进水是个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洗澡、洗头和游泳的时候都要小心,如果耳朵进水,可以偏着头用手掌使劲压住耳朵再松开,这样把耳朵里的水引出来。”
教师总结:“从图画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保护耳朵的好办法,比如听到大的声音要及时捂住耳朵,听音乐不开大音量,不往耳朵里塞东西,更不随便挖耳朵,洗澡游泳时小心耳朵进水,冬天保持耳朵温暖等等。”
2、中班教案《感恩节——老师老师感谢您》
形式(中班组):
1、歌咏会
2、分组活动赠送感恩卡
活动名称:感恩节——老师老师感谢您
活动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2、通过观看幼儿园各部门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老师辛苦的劳动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体会成人的辛苦。
3、通过给老师们送感恩卡,表演节目,说一句感谢的话,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懂得感恩的情感。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学说一些感恩的话语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感恩贺卡
活动流程
一、感知感恩节(集中)
1、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3、各班表演节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
(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么制成的,有些什么图案表达怎样的感恩之心。
二、表达感恩情
(1)保健老师校车老师财务老师进场,幼儿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向为小朋友健康成长,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儿园的老师表达谢意。
全体幼儿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个老师带领,向幼儿园各岗位的教职工赠送感恩卡,说一句“爱你、感谢你”之类的话。∩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中一班:
第一组慰问感谢托班老师。
第二组慰问感谢小班老师。
第三组慰问感谢大班老师。
中二班第四组慰问感谢厨房老师
第五组慰问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
第六组慰问感谢钢琴老师
活动延伸、反思今年的感恩节活动,一个年级组为单位。我们中班班积极筹划准备。感恩节这周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讲感恩节的来历、唱《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语表演、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或一个吻等。努力营造“感恩”的良好气氛。在园活动当天,中班组幼儿齐聚一堂并邀请保健老师、财务老师、校车老师等活动,唱歌、跳舞、送感恩卡等活动热烈,孩子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受鼓舞。从“走进来,送出去”两个活动环节上看,此次我们班组开展的活动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这些活动,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让孩子们尝试着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我们的周围也必会因“爱”而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3、幼儿园中班健康社会教案《开学第一课——抗击病毒从我做起》
一、活动名称:
《开学第一课--抗击病毒,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新冠病毒及预防措施,学会做好自我防护。
2、了解开学后的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项。
3、家园合作,共同抗疫。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三、活动重点:了解新冠病毒及预防措施,学会自我防护。
四、活动难点:了解入园后的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项。
五、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或PPT。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大街上空荡荡的图片或视频。
问:这个假期很漫长,小朋友觉得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大街上为什么空荡荡的?
小结:原来是新型冠状病毒迅速传播到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染,我们每个人才待在家里减少出门。
(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预防方法。
出示病毒图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在人说话、打喷嚏、咳嗽、吐痰的时候会产生飞沫,感染者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
问:为了打败新冠病毒我们做了什么呢?
幼儿讨论发言小结:
(1)常通风: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清新,这样可以对人体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人体外不同物质的表面生存一段时间,我们的手会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所以勤洗手非常重要,每次洗手最好不少于20秒。
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并介绍,教师演示,请幼儿操作。
(3)戴口罩:在新冠肺炎高发期间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防病毒的口罩,比如医用口罩、N95型口罩(日常生活佩戴医用口罩即可)。
出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视频,请幼儿操作。
(4)不聚集。避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在人员密集场所逗留。
(5)加强身体锻炼。
(6)不吃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身上可以能带有病毒。
(7)做好个人卫生:
打喷嚏要遮挡:用一次性纸巾遮掩口鼻,用完将纸巾丢进有盖的垃圾桶中并及时洗手。若没有纸巾,请用胳膊掩住鼻子和嘴巴,而不是用手。
教师演示,幼儿操作。
不随地吐痰。外出期间不揉眼睛,不用手接触五官和面部。说话时保持一定距离: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看医生。
(三)开学后如何预防病毒。
为了预防病毒,开学后,我们来到幼儿园后也和以前不一样啦。
问:幼儿园有哪些变化?(测温棚、隔离线等等出示照片展示)入园前,在家里要让爸爸妈妈测量体温,一切正常后才能来园哦;幼儿园门口,入园先测体温、晨检、洗手、戴口罩;到教室后,老师会二次晨检;喝水时,排队的距离要有一米远(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游戏时,不能聚在一起、抱在一起,小朋友之间保持距离(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吃饭时,要分开就餐;午睡时,头也不能挨在一起等等。
(四)不舒服了怎么办?
问:如果有咳嗽、身体没力气、头疼等不舒服的感觉怎么办?
幼儿讨论发言。
小结:不要害怕,及时告诉老师,老师会第一时间帮助你。
(五)家园合作,共同抗疫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合格的打败病毒小卫士了,以后我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回到家后还要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成为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卫士!
4、中班语文教案《诗歌——家》反思
中班语言诗歌--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诗歌里讲了哪些家?(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
(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家”,
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乌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5、中班数学优秀教案——《10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让幼儿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串珠”;“数字卡片”;圆点卡
2.学具准备:“彩色串珠”;“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3册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拍手歌。幼儿一边走线一边念儿儿歌(儿歌附后),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的十彩棒糖店开张了,她的棒糖每串数量递增且颜色多样,小朋友们数一数,好吃的棒糖每串分别有几颗?
3.游戏活动。
①卖棒糖。
教师扮演顾客来买棒糖,幼儿扮作店员根据教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棒糖。如教师说“我要9个一串的棒糖”, 幼儿点数后,取出蓝色的串珠递给教师。
②数字宝宝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在活动室中寻找与卡片相同数量的物品。如“我找到10块积木、8个小碗、7根小棍”等等。幼儿还可以交换数字卡片找物品。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看谁说得对。一名幼儿任指一格,另一幼儿说也此格内圆点的数量。两个一组,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第二组:找身上的数字宝宝。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可以用数字表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10个手指头、2只手、5颗扣子等。
第三组:操作学具“彩色串珠”。数出每串串珠上的珠子,再打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6、中班健康活动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耳朵很重要,帮助他们树立保护耳朵的观念
2、让幼儿通过辨别行为对错,了解保护耳朵的基本常识。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的录音,如下雨声、切菜声、火车鸣笛声等。
2、每名幼儿一套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谜语导入:“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见。”(耳朵)
2、玩游戏“声音聚会”。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教师:“你们的耳朵真能干。那么,你们有哪些保护耳朵的办法呢?”幼儿自由发言。
4、使用幼儿用书第10页,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小结:
1、“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我们的耳朵就会变得不那么灵敏。”
2、“很大的声音容易损伤人耳朵里面的耳膜,可能导致以后听不见声音。”
3、“往耳朵塞东西很可能取不出来,非常危险。”
4、“耳朵是娇嫩的器官,挖耳朵的工具不容易控制,稍不留意就会让耳朵受伤。”
5、“冬天天气寒冷,我们可以用围巾或者专门的护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被冻伤。”
6、“耳朵进水是个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洗澡、洗头和游泳的时候都要小心,如果耳朵进水,可以偏着头用手掌使劲压住耳朵再松开,这样把耳朵里的水引出来。”
教师总结:“从图画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保护耳朵的好办法,比如听到大的声音要及时捂住耳朵,听音乐不开大音量,不往耳朵里塞东西,更不随便挖耳朵,洗澡游泳时小心耳朵进水,冬天保持耳朵温暖等等。”
7、中班集体备课——分享阅读《巨人》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圆圈部分表示的是巨人的想法。
2、能够根据各种线索进行合理推测和想象。
3、理解巨人的行为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他并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大书、小书、硬纸板剪成的大脚印等。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巨人哪去了?》
教师将硬纸板剪成几个大脚印布置在地面上,组织幼儿按照巨人的脚印走,并且用故事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前,有一个巨人,他长得十层楼那么高,他的脚印就在我们的地板上,我们来比比看,他的脚有多大呀?巨人的脚这么大,他的手像小蒲扇一样大,他轻轻一抓,一棵大树就成了他的拐杖,随便打一个喷嚏就像下了一场小雨!有一天这个巨人想出门去看看,我们顺着巨人的脚印去看看他到了什么地方吧!”
2、大书阅读:
教师将大书局部遮盖(用纸遮盖表示巨人想法的图画部分)。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不拆开遮盖的部分。第二次阅读时揭开遮盖的部分。
1)封面:封面上有谁?你怎么知道他是巨人的?巨人要去什么地方?他去小镇上要干些什么?
2)第1—6页:巨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小镇的人在说什么?巨人这样做对吗?
3)教师总结:巨人为什么要拿来走教堂上、栅栏、海报和屋顶?小镇上的人喜欢巨人吗?他们会怎么做呢?
4)第7页:小镇上的人在说什么?巨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呢?
5)第8页:谁在巨人的手里面呢?他们在说什么?巨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巨人最需要什么?
2、再次阅读:揭开遮挡的部分,说说巨人都需要些什么。
1)第2—6页:巨人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需要水、教堂上的钟、栅栏、海报和屋项呢?
2)教师总结:巨人脑袋边上的圈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表示的是巨人脑袋里面想的事情。
3)第7页:巨人做了那么多坏事,大家都不喜欢他!其实,巨人是故意想要搞破坏吗?在他感受伤心、难过的时候,他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4)第8页:巨人现在和小女孩成了好朋友,你觉得巨人为什么那么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