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2课时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秋天》第2课时教案一等奖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秋天》第二课时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我会读〉黄澄澄、池塘、梧桐树、藏在底下、当做、催
2、轻声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板书:天空
稻田
池塘]
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选择:先来欣赏哪个地方的美景?
1、秋天的天空。
1)自由读,读后,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高、蓝]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多么)
3)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出示:我知道〉
天很高,很蓝。蓝天上飘着白云。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4)朗读。
2、秋天的稻田。
1)自由朗读,说说体会。
从( )这个词(句)中,我感受到了( )。
[板书:大、美]
2)感情朗读。
3、秋天的池塘。
在池塘的周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板书:落叶]
这些落叶实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同时贴上这些动物的图片]看见这些落叶,会把它当做什么呢?
1)自由读三、四两段,完成练习:
〈出示:我会说〉( )把落叶当做( )。
2)指名回答。[板书:——伞
——运动场
——电报]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喜欢谁就扮演谁,选择书上写你的那句话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采访活动:秋姑娘送给了你们这么好的礼物,你们难道不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小鱼:你想对秋姑娘或对这顶伞说什么吗?
蚂蚁:你呢?
燕子:你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内容?
5)想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请你模仿书中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我也会〉
有的落在(哪里?),(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
4、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三、小结,拓展延伸。
秋姑娘送给我们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们准备回送给秋天什么礼物呢?
四、作业。
〈出示:日积月累:〉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去找一找描写秋天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秋天
天空: 高 蓝
稻田: 大 美
小鱼——伞
池塘: 落叶 蚂蚁——运动场
燕子——电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秋天》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秋天》第二课时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我会读〉黄澄澄、池塘、梧桐树、藏在底下、当做、催
2、轻声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板书:天空
稻田
池塘]
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选择:先来欣赏哪个地方的美景?
1、秋天的天空。
1)自由读,读后,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高、蓝]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多么)
3)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出示:我知道〉
天很高,很蓝。蓝天上飘着白云。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4)朗读。
2、秋天的稻田。
1)自由朗读,说说体会。
从( )这个词(句)中,我感受到了( )。
[板书:大、美]
2)感情朗读。
3、秋天的池塘。
在池塘的周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板书:落叶]
这些落叶实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同时贴上这些动物的图片]看见这些落叶,会把它当做什么呢?
1)自由读三、四两段,完成练习:
〈出示:我会说〉( )把落叶当做( )。
2)指名回答。[板书:——伞
——运动场
——电报]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喜欢谁就扮演谁,选择书上写你的那句话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采访活动:秋姑娘送给了你们这么好的礼物,你们难道不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小鱼:你想对秋姑娘或对这顶伞说什么吗?
蚂蚁:你呢?
燕子:你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内容?
5)想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请你模仿书中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我也会〉
有的落在(哪里?),(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
4、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三、小结,拓展延伸。
秋姑娘送给我们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们准备回送给秋天什么礼物呢?
四、作业。
〈出示:日积月累:〉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去找一找描写秋天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秋天
天空: 高 蓝
稻田: 大 美
小鱼——伞
池塘: 落叶 蚂蚁——运动场
燕子——电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秋天》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3、《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新授
1、把你喜欢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完后同桌说说
2、交流
△第一节
(1)指名读
(2)喜欢第一节的都起立读
(3)北大荒的秋天真的来了。
△第二节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出示各种流云的图片(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3)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第三节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在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节?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
(2)交流: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3)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第四节
(1)你喜欢这一节吗?
(2)这一节写了什么?相机出示图片(大豆、高粱、榛树)
(3)齐读,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热闹非凡)作者怎么样把它写具体的呢?(指名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表演朗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第五节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满地是宝)
(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齐读
△第六节
(1)齐读
(2)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产:
三、齐读全文
四、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景色美: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美:大豆摇铃千里金
4、《秋天的果园》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秋天果园的美丽景色,知道收获来自于劳动。
2.教学课文的第二、第三句话,理解“一串串”、“劳动”、“欢笑”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2、3句,书写“笑”。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一人组词。师单击出示。
2.复习红、还、动的偏旁。师单击出示。
3.齐读第一句。师单击出示。
(二)讲读第二句
1.师单击出示第二句。学生自由读,把成熟的水果划下来。
2.学生读划。
3.学生回答。师单击出示在苹果、梨、葡萄下划下横线。
4.读正确这些水果的名称。师随机单击出示这些水果的实物。
5.学生初次朗读这句话。
6.理解“一串串”。师单击出示一串又一串的葡萄,看图后让学生说说一串串葡萄是很多的。
认读“一串串的紫葡萄”。
7.师单击出示秋天果园美丽的景色,学生观看。
8.第二次朗读并指导。
课中操:劳动最光荣。
(三)讲读第三句
1.师单击出示人们在果园的景象,问;人们在干什么?
2.理解“劳动”,说明捡葡萄,摘苹果等都是劳动。
3.理解“欢笑”朗读人们在欢笑。
4.教“笑”师单击出示笑娃娃,让学生说说笑像什么?并书写。
5.师单击出示第三句并朗读指导。
(四)配音朗读课文
(五)作业,师单击出示,学生填空。
1.( ),果子熟了。( )苹果。( )的梨,还有一串串的紫葡萄。果园里,人们在( ),人们在欢( )。
2.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反馈。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之二,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新授
1、把你喜欢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完后同桌说说
2、交流
△第一节
(1)指名读
(2)喜欢第一节的都起立读
(3)北大荒的秋天真的来了。
△第二节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出示各种流云的图片(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3)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第三节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在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节?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
(2)交流: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3)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第四节
(1)你喜欢这一节吗?
(2)这一节写了什么?相机出示图片(大豆、高粱、榛树)
(3)齐读,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热闹非凡)作者怎么样把它写具体的呢?(指名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表演朗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第五节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满地是宝)
(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齐读
△第六节
(1)齐读
(2)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产:
三、齐读全文
四、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景色美: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美:大豆摇铃千里金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6、《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之三,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放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读第一小节带入情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产)
二、精读感悟
1、把你喜欢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完后同桌说说
2、交流
第二节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教师出示画好的蓝天,理解“一碧如洗”。
(3)老师要变魔术啦!画上各种颜色的流云: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教师在电脑画图板中演示画上各种颜色。)
(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第三节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再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书上的还是老师出示的?说说好在哪里?
(2)鼓励学生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在快乐中朗读。
(3)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1)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怎么读这句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2)指导背诵。
第四节
(1)你喜欢这一节吗?
(2)读了,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热闹非凡)
(3)为什么会热闹非凡呢?大豆、高粱、榛树都做了些什么?(电脑出示大豆、高粱、榛树图片,让学生看看,了解这些事物)
(4)第一组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第二组表演“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的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各四人小组先研究课文,再想动作,最后一起表演)
(5)学生质疑,理解大豆、高粱为什么要笑?人们的心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6)指导朗读: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第五节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满地是宝)
(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齐读
第六节
(1)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
(2)看板书总结: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产:
3、齐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7、《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选一选,写一写: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8、《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放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读第一小节带入情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产)
二、精读感悟
1、把你喜欢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完后同桌说说
2、交流
第二节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教师出示画好的蓝天,理解“一碧如洗”。
(3)老师要变魔术啦!画上各种颜色的流云: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教师在电脑画图板中演示画上各种颜色。)
(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第三节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再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书上的还是老师出示的?说说好在哪里?
(2)鼓励学生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在快乐中朗读。
(3)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1)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怎么读这句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2)指导背诵。
第四节
(1)你喜欢这一节吗?
(2)读了,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热闹非凡)
(3)为什么会热闹非凡呢?大豆、高粱、榛树都做了些什么?(电脑出示大豆、高粱、榛树图片,让学生看看,了解这些事物)
(4)第一组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第二组表演“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的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各四人小组先研究课文,再想动作,最后一起表演)
(5)学生质疑,理解大豆、高粱为什么要笑?人们的心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6)指导朗读: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第五节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满地是宝)
(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齐读
第六节
(1)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
(2)看板书总结: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产:
3、齐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9、《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选一选,写一写: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0、《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放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读第一小节带入情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产)
二、精读感悟
1、把你喜欢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完后同桌说说
2、交流
第二节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教师出示画好的蓝天,理解“一碧如洗”。
(3)老师要变魔术啦!画上各种颜色的流云: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教师在电脑画图板中演示画上各种颜色。)
(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第三节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再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书上的还是老师出示的?说说好在哪里?
(2)鼓励学生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在快乐中朗读。
(3)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1)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怎么读这句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2)指导背诵。
第四节
(1)你喜欢这一节吗?
(2)读了,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热闹非凡)
(3)为什么会热闹非凡呢?大豆、高粱、榛树都做了些什么?(电脑出示大豆、高粱、榛树图片,让学生看看,了解这些事物)
(4)第一组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第二组表演“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的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各四人小组先研究课文,再想动作,最后一起表演)
(5)学生质疑,理解大豆、高粱为什么要笑?人们的心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6)指导朗读: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第五节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满地是宝)
(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齐读
第六节
(1)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
(2)看板书总结: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产:
3、齐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