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一等奖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一等奖

1、:《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一等奖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怎么编写?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新笔画“撇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6个字。读指定的词语,并初步感受词语意思。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感受人们丰收时的欢乐和草原景象的美丽。

教学重点:

1、3个生字“女、牛、羊”,读准音,认清形。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女”的笔顺、笔画及正确书写。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语言丰富的课文,对其中的词语如:田野、丰收、男男女女、喜洋洋、草原、风光等意思,不容易理解。因此老师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学生写字时的坐姿,每一笔的起笔收笔,已经知道,但都还不太到位,还需要老师加强指导。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秋天是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出发之前,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同学会带上眼睛--(生)仔细看,

(师)带上耳朵--(生)认真听,

(师)带上嘴--(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心,去体会

二.看图识词:

1、好了,我们出发了。我们手拉着手呀走出了校门,秋风吹在脸上可真舒服呀!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看我们现在来到了哪里?(图)对,这是一望无边的田野。认读“田野”

我们手拉着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来到了果园?通过观察体会。认读“丰收”

师:看到这丰收的景象,看到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果实,男女老少都忙着收获,他们的心情怎样呢?认读“男男女女喜洋洋”

比较:“男女” “男男女女”体会叠词的作用。

谁能把我们刚学的这四个词语都读好?

2、一路上我们玩的真开心呀,接下来我还要带大家去一个景色更美的地方。认读“草原”

谁去过草原?说说草原上有什么?认读“牛—羊”

看图片:认读“山山水水”。

比较:“山山水水”“ 男男女女”的相同之处

师:大家看,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认读“好风光”。

我们又学了四个新词,谁能把这四个词语都读好?指名-开火车-齐读

3.认读词语

我们已经认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了,谁来读一读?

如果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词语朋友跟我们捉迷藏呢,谁找到了就拿上来,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

三.课中休息 找朋友

四、读文识字

(一)学生自读儿歌:

有一首儿歌就写了美丽的田野和草原、那就是第6课“田野里,丰收忙”。(板书课题)

打开书52页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二)检测读文:

1、一人读一行。

2、两个学生一人读上部分,一人读下部分。

3、一起读。

五、指导书写

(一)、我们先写女字:

女:1、我们要先来认识女字中的一个新笔画:撇点。

2、先来看看它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3、老师范写:

4、打开书53页,描红:

5、反馈评价

(二)下面要学写牛字

牛:1、看牛字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2、老师范写:

3、描红

4.反馈。

五、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里,草原上看了美丽的风景,还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大家开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看到这里。

六.留作业

找秋天,画秋天。

2、:《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怎么编写?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新笔画“撇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6个字。读指定的词语,并初步感受词语意思。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感受人们丰收时的欢乐和草原景象的美丽。

教学重点:

1、3个生字“女、牛、羊”,读准音,认清形。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女”的笔顺、笔画及正确书写。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语言丰富的课文,对其中的词语如:田野、丰收、男男女女、喜洋洋、草原、风光等意思,不容易理解。因此老师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学生写字时的坐姿,每一笔的起笔收笔,已经知道,但都还不太到位,还需要老师加强指导。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秋天是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出发之前,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同学会带上眼睛--(生)仔细看,

(师)带上耳朵--(生)认真听,

(师)带上嘴--(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心,去体会

二.看图识词:

1、好了,我们出发了。我们手拉着手呀走出了校门,秋风吹在脸上可真舒服呀!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看我们现在来到了哪里?(图)对,这是一望无边的田野。认读“田野”

我们手拉着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来到了果园?通过观察体会。认读“丰收”

师:看到这丰收的景象,看到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果实,男女老少都忙着收获,他们的心情怎样呢?认读“男男女女喜洋洋”

比较:“男女” “男男女女”体会叠词的作用。

谁能把我们刚学的这四个词语都读好?

2、一路上我们玩的真开心呀,接下来我还要带大家去一个景色更美的地方。认读“草原”

谁去过草原?说说草原上有什么?认读“牛—羊”

看图片:认读“山山水水”。

比较:“山山水水”“ 男男女女”的相同之处

师:大家看,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认读“好风光”。

我们又学了四个新词,谁能把这四个词语都读好?指名-开火车-齐读

3.认读词语

我们已经认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了,谁来读一读?

如果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词语朋友跟我们捉迷藏呢,谁找到了就拿上来,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

三.课中休息 找朋友

四、读文识字

(一)学生自读儿歌:

有一首儿歌就写了美丽的田野和草原、那就是第6课“田野里,丰收忙”。(板书课题)

打开书52页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二)检测读文:

1、一人读一行。

2、两个学生一人读上部分,一人读下部分。

3、一起读。

五、指导书写

(一)、我们先写女字:

女:1、我们要先来认识女字中的一个新笔画:撇点。

2、先来看看它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3、老师范写:

4、打开书53页,描红:

5、反馈评价

(二)下面要学写牛字

牛:1、看牛字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2、老师范写:

3、描红

4.反馈。

五、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里,草原上看了美丽的风景,还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大家开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看到这里。

六.留作业

找秋天,画秋天。

3、《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新笔画撇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会读指定的词语。

4、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生字。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儿歌读正确,大体了解意思。

二、教学重点:

1、学会1个生字,认识笔画,记忆字形。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女的笔顺、笔画,能依照田字格的范字正确书写。

2、借助插图了解儿歌意思。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秋天的果园里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摘苹果比赛,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拼音或生字,这个苹果就是你的了!

1、汉语拼音:iú、án、nǚ、yáng、yuán

2、生字:山、田、也、大、下、小

(二)读儿歌,了解意思。

1、激发情趣: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秋天好象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睛--(生)仔细看,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耳朵--(生)认真听,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嘴--(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2、借助图画,初读儿歌。

(1)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指名说)

有一位作者把你们看到的这些景物写成了一首儿歌,题目叫《田野里,丰收忙》,你们想读读吗?

(2)请你借助拼音来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读,师巡视)

(3)检查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4)同桌互相检查读儿歌,纠正读音。

(5)指名读儿歌。

3、借助图画,再读儿歌,了解意思。

(1)田野里。

a秋天的田野里除了稻子和向日葵成熟了,还有哪些成熟的果实?

(苹果、梨、……白菜、萝卜……)

这么多果实都成熟了,一望无垠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弯了腰,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脸,累累的果实缀满了枝头,这样的景象我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叫丰收。

出示丰收词语卡片。

b看到这丰收的景象,看到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果实,人们的心情怎样?

(喜洋洋、高兴、愉快、快乐……)

c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人们那种高兴的心情吗?(出示描写田野的句子)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2)草原上。

看课件(图片)体会草原的美丽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4、读指定的词语。

草原、丰收、牛羊、风光、男男女女

(1)先带音节读

(2)再去音节读

课中休息。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女字,说出字的笔顺。

(2)认识新笔画:撇点(书空练习)

(3)组词说句子。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说每一笔位置。

(5)学生描红、仿写,并在本上写一个字头。

(6)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我们今天的这次秋天旅行就要结束了,在这次旅行中,我们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迷人的风景,只要大家勤奋用心,我们在学习上也能丰收!

课后自评:

1、用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眼、耳、口、心四样法宝组织好了课堂纪律。

2、整个教学中过渡语设计得较好,比较自然。

3、用课件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得不够,学生理解词语较慢。

5、女字的指导上力度不够,忘记强调撇点的撇要写过横中线下一点再写点,因此有不少学生写不好撇点。对于这点以后要注意。

4、《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新笔画“撇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6个字。读指定的词语,并初步感受词语意思。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感受人们丰收时的欢乐和草原景象的美丽。

教学重点:

1、3个生字“女、牛、羊”,读准音,认清形。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教学难点:

掌握“女”的笔顺、笔画及正确书写。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语言丰富的课文,对其中的词语如:田野、丰收、男男女女、喜洋洋、草原、风光等意思,不容易理解。因此老师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学生写字时的坐姿,每一笔的起笔收笔,已经知道,但都还不太到位,还需要老师加强指导。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秋天是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出发之前,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同学会带上眼睛--(生)仔细看,

(师)带上耳朵--(生)认真听,

(师)带上嘴--(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心,去体会

二、看图识词

1、好了,我们出发了。我们手拉着手呀走出了校门,秋风吹在脸上可真舒服呀!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看我们现在来到了哪里?(图)对,这是一望无边的田野。认读“田野”

我们手拉着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来到了果园?通过观察体会。认读“丰收”

师:看到这丰收的景象,看到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果实,男女老少都忙着收获,他们的心情怎样呢?认读“男男女女喜洋洋”

比较:“男女” “男男女女”体会叠词的作用。

谁能把我们刚学的这四个词语都读好?

2、一路上我们玩的真开心呀,接下来我还要带大家去一个景色更美的地方。认读“草原”

谁去过草原?说说草原上有什么?认读“牛—羊”

看图片:认读“山山水水”。

比较:“山山水水”“ 男男女女”的相同之处

师:大家看,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认读“好风光”。

我们又学了四个新词,谁能把这四个词语都读好?指名-开火车-齐读

3.认读词语

我们已经认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了,谁来读一读?

如果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词语朋友跟我们捉迷藏呢,谁找到了就拿上来,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

三、课中休息 找朋友

四、读文识字

(一)学生自读儿歌:

有一首儿歌就写了美丽的田野和草原、那就是第6课“田野里,丰收忙”。(板书课题)

打开书52页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二)检测读文:

1、一人读一行。

2、两个学生一人读上部分,一人读下部分。

3、一起读。

五、指导书写

(一)、我们先写女字:

女:1、我们要先来认识女字中的一个新笔画:撇点。

2、先来看看它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3、老师范写:

4、打开书53页,描红:

5、反馈评价

(二)下面要学写牛字

牛:1、看牛字的笔顺。伸出小手我们跟着写一遍。

2、老师范写:

3、描红

4.反馈。

六、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里,草原上看了美丽的风景,还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大家开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看到这里。

七、留作业

找秋天,画秋天。

5、田野里,丰收忙教学设计

田野里,丰收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掌握新笔画:撇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的生字。

3、认识6个生字。

4、会读指定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6、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良好的执笔、写字姿势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2、认识6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掌握新笔画撇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题目:田野里,丰收忙

二、朗读儿歌,了解儿歌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2、看插图,了解儿歌内容。

(1)师读生指插图。

(2)生读自己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田野、丰收、喜洋洋、男男女女。

3、再读儿歌进行体会。

4、认识生字。

一组:丰、收、男、原、风、光(读准字音)

二组:女、牛、羊(分析字形,并组词)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撇点,书空练习。

2、指导书写:女,生说师写。

3、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课堂独立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6、田野里,丰收忙

nǔ piě diǎn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书写女字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会读指定的词语。

3、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体会课文内容。学生朗读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二、学生学习生字。

1、抽读卡片。

2、学习生字。

出示:牛、羊,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习生字的?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说说每一个字是怎样写的?生说,师写。

(2)学生描红,说说自己在写字的的时候是怎样把字写漂亮的?

三、读课后的词语: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读给你的同桌听。

四、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做语文课堂练习册。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部分学生对本课生字熟悉,能读准音,记住形。

6、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7、细读体验,升华情感:《丑小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 白文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四册第28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浅显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自从出生以来就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负,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本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儿童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悟丑小鸭在悲惨的日子里,仍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让学生从小懂得既要善待别人,互相尊重,也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羡慕”等重点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它们很调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读准了字音,它们就会跳出来,愿意请它们出来吗?

2、形象识字。教师点击生字蛋,生字蛋破开,出现生字,学生读、记(读得正确,蹦出一只小鸭)。

3、揭示课题。(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形象)。师:哟,它是谁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的样子与前面的小鸭有什么不同?(抽讲),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把学生从枯燥的识字中解脱出来,增强了自主识字的兴趣。同时,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的形象,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丑小鸭的特点,引入课题自然。)

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1、自主阅读。师: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老爷爷还为丑小鸭写了一个故事呢!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下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看看安徒生老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请用“——”勾画出有关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画面,说说丑小鸭和其它的小鸭有什么不一样?看屏幕填空。

丑小鸭: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 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读。引导读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可怜。

(评析: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加深了认识。再通过填空、读句子,有机渗透了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内容。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形象丑,为学习下文作好了铺垫。)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自读自悟,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第三自然段)。

1、自读勾画。课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画出有关句子。

2、角色转换。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互动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相互评议。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一词。

(二)渲染气氛,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第

四、

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气氛。(看动画)师:孤单的丑小鸭受尽了欺负,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它在外面又过得怎样呢?

2、品读课文。自由朗读,想想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怎样?

3、互动交流。看了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说点儿什么?

4、深入赏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五、六自然段。

(三)观看动画,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动画。师:是啊,可怜的丑小鸭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熬着。可是,它仍然能从生活中发现很美的东西。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它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羡慕什么?(抽讲)

2、生生交流。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生: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叫羡慕)

(评析: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教师激情。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主探究。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赛。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有感情地赛读课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维。如果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升华情感。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同学们,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开启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丰富了人文情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推荐安徒生童话故事网站。

2、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2

8、丑小鸭

孤单 羡慕

丑小鸭 → ∣ → ∣ →白天鹅

可怜 美好

作者邮箱: YDQ56618·126。C0M

资料提供者:

8、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让土特产走向四面八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浙江省常山县龙绕中心校 洪永海

[教学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习作方式,试着解决家乡土特产——胡柚,在近几年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理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努力将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习作的价值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有用的,我很想写。从而在不经意间完成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胡柚的观察和回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一样物品的能力。

2、知道自己的习作是有用的,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想说的话写清楚。并由此产生对家乡胡柚的喜爱。

3、能够通过宣传,使柚农看了习作后有一定的触动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许多地方都有土特产,如西湖“龙井”;黄岩“蜜桔”;吐鲁番“葡萄干”……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吗?

是的,我们常山有闻名全国的特产——胡柚。

二、观察、回忆,对胡柚再认识

1、教师和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胡柚。

看到胡柚,老师就想起了一个故事,前几年,在某市的一所小学里,当老师问同学们稻谷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有许多的同学都说不知道,有的同学竟然说稻谷是长在树上的。显然,他们对稻谷了解得太少了。那么,你们对家乡的特产——胡柚了解了多少呢?愿意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交流吗?

2、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从胡柚的生长、形状、颜色、滋味、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同学们的发言作梳理。

3、经过同学们的介绍,你能找到一些词来形容家乡的胡柚吗?(指导用简洁的话概括胡柚的特点)

三、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前几天,我听到了许多农户的议论:这几年,他们家里的胡柚喜获丰收,可是打去年起,胡柚的销路很不好,可不,天气又转暖了,胡柚就要烂在家里了。这多么可惜呀!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我想请同学们来找找原因。(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估计有以下情况)

可能过高的估计了胡柚的价格,使客商望而却步。

平时的管理不够,胡柚的质量不高。

缺乏对胡柚的宣传,可能有许多的人对我们常山胡柚不了解。

……

四、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组织各组同学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估计有以下情况)

(1)以《给农民伯伯的一封信》的形式,告诉农民伯伯在平时要注意管理好胡柚,在出卖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年胡柚的数量和质量,提出适当的价格,不要半天开价。

(2)向外地人介绍我们家乡的胡柚:

A、给胡柚做广告;

B、写作文来介绍家乡的胡柚,使别人对胡柚有更多的了解。

如《常山胡柚甲天下》、《我爱家乡的胡柚》、《胡柚赞》、《夸夸家乡的胡柚》《胡柚的自述》……

C、给胡柚写一份说明书,贴在胡柚的包装箱上。

五、有重点地指导。

1、给农民伯伯写信,语言要恳切,事情要说清楚,总之一点,要使农民伯伯知道你想跟他说什么,看了你的信会考虑你提出的办法。

2、给胡柚做广告有较高的难度,其实我们用作文来赞美家乡的胡柚就是最细致、最感动人的广告。当人们看了你的作文或者垂涎三尺很想购买;或者充满了对胡柚的喜爱。那你的作文,就是最成功的作文了。

六、尊重个性,完成习作。

刚才我们大家讨论了许多的方法来帮助农民伯伯,老师觉得同学们的主意真不错。现在,我们就把自己的主意从想法变成现实吧。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农民伯伯,使农民伯伯的胡柚都能卖出去,过上美好的生活。

七、交流习作,指导点评。

学生习作一气呵成,教师选取部分作文进行点评。(作文附后)

八、体现价值,达成心愿。

1、将同学写的信寄给一些胡柚种植大户。

2、将赞美家乡胡柚的作文贴在学校的宣传窗里,部分佳作进行投稿。

3、将广告词用毛笔字写好贴在醒目的位置。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洪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习作的选材能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在胡柚之乡——常山的小学生,谁对胡柚都有所了解,因此,谁都有话可说。而胡柚难卖又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把它摆到课堂上来讨论,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施,真正达到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关注现实,进行有效的习作。

纵观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师时时都在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习作。首先用一个故事激起学生说的欲望,接着自然地提出了问题,使学生心里明白他的作文是有用的,并不单是为了得个分,而是能够帮助胡柚种植户解决实际困难的。于是就达到了“我”有话要写的地步。再次,教师又给了学生选择的余地,“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进而使学生自主地选择“我”要这样写。正因为有了如此的激发,才使学生的习作能一气呵成。习作完成后,教师又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寄信”、“张贴”、“投稿”等方式,发挥本次作文的作用,让习作回归生活。

常山胡柚甲天下

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黄岩有甲天下的蜜桔,我们常山有甲天下的胡柚。

胡柚的形状呈球形,和地球的形状有点相似。胡柚的颜色很好看,它未成熟时,皮是青绿色的,到了立冬前后,家乡的胡柚成熟了,它脱掉了绿衣裳换上一件黄澄澄的外衣,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挂满了枝头。那一盏盏黄色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中,与郁郁葱葱的绿叶相衬托。远远望去,这番景象就像图画一般美妙。

常山胡柚的果肉甜美多汁,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拿一个成熟的胡柚来,你就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当你剥开胡柚时,你就可以看到一把把洁白的小梳子,再剥开外面的皮,立即露出了黄黄的密密的梳齿。嘴唇轻轻的碰几下梳齿,虽然你还没有尝到胡柚的琼浆玉液,但你肯定会感到他是那样的饱满,而又那样的柔软。咬开梳齿,一股又甜又酸又略带苦味的汁水从你的舌尖迅速地往喉咙里渗,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常山胡柚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果你口腔上火,喉咙冒烟,声音沙哑,咳嗽不止那么你就吃胡柚吧。吃了胡柚你的嗓子就感觉清凉多了。

胡柚是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常山胡柚之所以那样有名,与这里的水土、气候都有关系。凡是来到常山的人,都争相购买胡柚。人们交口称赞“常山胡柚甲天下”。

该文获“小作家”全国作文大奖赛二等奖

给胡柚种植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伯伯:

您好!

今年胡柚的收成好吗?胡柚果实漂亮吗,味道好吗?我们也知道今年我们这里的胡柚又跟去年一样得了大丰收,但我们又想到,虽然得了大丰收,最后却是许多胡柚都没有卖出去,留在家里,烂在家里。使家里的经济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今天上课,老师组织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想跟你提一些小小的建议,从而使我们今年的胡柚不会烂在家里。

去年有些农民伯伯认为,胡柚只有常山有,所以价钱扳得很高。结果使那些老板望而生畏,不敢来收购了。其实,我们也应该知道,虽然胡柚只有我们常山有,但是,各地的土特产却是很多的,一旦你的价格太贵了,他们就会买其他的土特产。因此,我们想劝您在谈价钱的时候,只要合理,就可以卖给他们了。经过我们的调查一般都在每公斤一元左右。

我们大家要营造良好的买卖氛围,对外地来收购胡柚的老板要,以理相待,相互尊重。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如:货车陷在路上的时候,向我们借箩筐等用具的时候……我们不能处处都要以钱来衡量,更不能与人争吵刁难别人。我们要给他们以帮助,让他们感到方便,体会到人情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乐意到我们这儿来收购胡柚了。

胡柚卖上好价钱!

(1)班第二小组

2003年11月15日

该文获“小作家”全国作文大奖赛三等奖

我爱家乡的胡柚

“青布包白布,白布包头梳,头梳不梳头,香甜又可口。”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胡柚,我爱家乡的胡柚。

家乡的胡柚林很多,不论你走到小溪边还是田埂上;不论你走到公路边还是山路旁,映入你眼帘的总是那郁郁葱葱的胡柚林。如果你是农历三四月间来我们家乡,你就会看到一簇簇雪白的胡柚花,闻到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听到蜜蜂嗡嗡地采蜜飞行声。

立秋过后,家乡的胡柚一个个挂满了枝头,青青的,像乒乓球一般大小。随着秋风的爱抚,秋雨的滋润,农民伯伯的细心照管,胡柚渐渐长大了,像一个个大皮球,足足有大人的拳头那么大。他渐渐地脱掉了青衣裳,换上了黄衣裳,想一盏盏黄色的小灯笼在树丛中欢笑着。

到了立冬,家乡的胡柚成熟了。人们忙着采摘胡柚,几天过后,家家户户房里都堆满了胡柚,要是你这时来我们家乡作客,那你一定要尝尝我们家乡的胡柚。你拿来一个黄澄澄的胡柚,剥掉胡柚的这件黄衣裳。你就会看到十来个“兄弟”紧紧地围在一起,好像在说着悄悄话。把这些“兄弟”分开,他们就成了弯弯的月儿。剥开包在月牙儿外面的那层薄薄的半透明的嫩皮,你就会看到一把头梳,排满了黄黄的,嫩嫩的梳齿。这时,请你做好心里准备,因为胡柚的滋味会使你一不小心将舌头一起吞下。

把这把头梳慢慢地送到嘴边,嘴唇轻轻的碰几下梳齿,虽然你还没有尝到胡柚的琼浆玉液,但你肯定会感到他是那样的饱满,而又那样的柔软。咬开梳齿,一股又甜又酸汁水从你的舌尖迅速地往喉咙里渗,说他的味道像娃哈哈果奶吧,却是多了一份清凉和细腻;说他的味道像山柿子吧,他没有麻人舌头的涩味。你体会了胡柚这份天然纯真的味道后,抿一抿嘴,还可以体会到一丝淡淡苦味,但你不必皱自己的眉头,因为这种苦味让你感觉到的是隐隐约约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淡淡的苦味让你感到回味无穷。迫不及待地吃下第二瓣,第三瓣……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上瘾。你别怕,即使你吃上两个胡柚,牙齿也不会被他酸倒。

家乡的胡柚既漂亮,又味美,我爱家乡的胡柚。

该文获“小作家”全国作文大奖赛三等奖

资料提供者:

9、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案例二则:《弯弯的月牙》、《少年闰土》教案教学设计

宁波江北广厦小学 欧绪成

教学案例:(一堂公开课上,上课内容是语文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 红日圆圆 ,月牙弯弯 。河水清清 , 火苗闪闪。)

老师:同学们,弯弯的月牙多么可爱啊,你们喜欢吗?

大多数同学回答喜欢。

可有两三个小家伙摇着头说:不喜欢,我喜欢圆圆的月亮。

(这可完全出乎了老师意料。教师原意是这么美的弯弯月亮,引导学生读出喜欢之情。可学生的回答结结实实地将了老师一军。当时我们都拭目以待着这位教师怎么来引导。)

教师当时一愣,但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和颜悦色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圆圆的月亮呢?

生1:圆圆的月亮像月饼一样,很好看。

生2:月亮圆圆的时候最亮了。

生3: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太漂亮了。

(这么一说,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也喜欢圆圆的月亮了。)

教师仍微笑着说:这几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十五的月亮圆圆的多可爱啊,老师也很喜欢。那月亮是不是天天是圆的呢?

生齐声回答:不是

师:那它有时是怎么样的?你能说说吗?

生1:像香蕉一样的弯弯的。

生2:像我眉毛一样

师夸道:跟你眉毛一样美(孩子乐得笑眯眯的)

生3:像小船一样

师:是啊,能在上面坐着,那该多好啊

生4:像钩子一样,还是银子打的,亮晶晶的哩。

师:你说得真好,说得真美。是啊,这时候的月亮我们就把它叫作月牙。我们把

一、二两句连起来读读。

(生读)

师:你们想想叔叔阿姨为什么不写“月亮圆圆”呢?听老师来读。你们来比比。

(教师先读“红日圆圆,月亮圆圆”;再读“红日圆圆,月牙弯弯”。)

师:听出来了吗?来说说。

生1:“月牙弯弯”好,“月亮圆圆”不好。第一句已经有“圆圆”了。

生2:读起来“太阳圆圆,月牙弯弯”好听。

生3:月牙弯弯读得轻轻的,很可爱的

生4:太阳是圆圆的,月牙是弯弯的。这样有变化了。

师:你们懂的可真多,说的可真好。我们好好读读,能把它的好听读出来?

(学生很投入地读)

思考:这个教学片段充分显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睿智,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原则。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弯弯月牙”,学生有喜欢的权力,也有不喜欢的权力。教师不是视而不见,

更不是压制这一与文本内容价值取向所不相和谐的声音,而是针对这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尽情地诉说“圆月”的美。在此基础上,话锋一转,“月亮天天是圆的吗?它有时是怎样的呢?”启发学生去发现“月牙”的美,让学生喜欢上“弯弯月牙”。更可贵的是,教师再次引领学生比较“红日圆圆,月亮圆圆”与“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朗读感觉,学生在比较中悟出了文本语言的变化美、音律美。在充满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学习了语言,发展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开放板书 促读促思

宁波广厦小学 欧绪成

教学案例:《少年闰土》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雪地捕鸟”这一段请你们自己来学习,要求象老师平时那样设计好板书,并能说明理由。

(生默读课文,静静思考,陆续完成。)

生1:我的板书是“支 缚 拉 罩”

师:你为什么这样板书?

生1:这些是捕鸟的动词,连起来就是捕鸟的经过。

师:抓住主要动词来板书,是个好办法。

生2:我板书的是“匾 缚 秕谷 鹁鸪”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2:这是同学们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我板书出来,提醒大家,就不会错了。

师:很有必要。通过板书让同学们学记易错字。

生3:我的板书是“大雪 竹匾 远远

什么都有”

师(很纳闷,看不懂他板书的理由):你为什么这样板书?

生3(振振有辞):这捕鸟必须在“大雪”天,用大“竹匾”容易罩住,人必须“远远”地藏起来,不然会被鸟儿发现。这些是捉鸟的条件,结果是“什么鸟都有”。

师:你考虑问题很周到,确实缺一不可。

接下来教师根据生1的板书指导复述,根据生2的板书指导写字,根据生3的板书提醒学生写作时要考虑全面。

思考:这一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开放板书,巧妙地引领全员进入文本,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了学生。在学生眼里板书是教师的专权,而现在“权力”下放,就积极调动了他们的情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萌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探究时,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操练,而是充分唤醒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去饶有兴趣地朗读、发现、思辨、归纳,写出符合自己认知能力的板书,结果自然就多元化、个性化了。同时教师丝毫不曾忘记自己的“引领”作用,根据学生的板书,取其所长,一人资源,多人共享。再次引领全体学生涵泳文本,习得语言。

作者邮箱: oxc7862@163.com

资料提供者: